從福娃英譯名看文化負載詞的翻譯教育論文
【摘要】語言與文化的發展變化息息相關,而詞匯在語言諸要素中負載文化的功能最強,最能反映文化的各個層面。文化詞匯由于自身的特殊文化內涵往往構成翻譯中的難點,成為信息傳遞的障礙。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看,文化詞匯的翻譯應最大限度地做到語義和語用的等值,至少應達到語用對等,并輔以恰當的翻譯方法。
【關鍵詞】文化詞匯;翻譯;跨文化交際;語用對等
一、引言
詞匯是文化信息的積淀,各民族的文化觀、價值觀等文化的各個層面均反映于各自的詞匯系統中,并形成帶有文化色彩和文化內涵的文化詞匯。由于負載著特殊的民族文化內涵,文化詞匯往往構成了作為跨文化交際行為的翻譯中的難點,甚至成為信息傳遞的障礙。
北京2008奧運會吉祥物“福娃”就是一個文化負載詞。“福娃”的英譯“friendlies”自誕生就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其一,“friendlies”有錯別字之嫌;因為friendly作為形容詞使用基本意思為:“和藹可親的,友好的,對環境無害的”。作為名詞使用,是“友誼賽”的意思。既然在此用了復數形式,必是名詞無疑,結果從意義上就說不過去了。其二,“friendlies” 難以體現中國特色,反映鮮明的中國語言文化。每屆奧運會的吉祥物都要求有廣泛的文化內涵,體現主辦國的民族特色。不利于我國站在對外宣傳這樣一個高度,借舉辦這一盛會之際大力弘揚我國民族文化,也不符合國際奧委會關于奧運會吉祥物必須有廣泛的文化內涵,必須體現主辦方的民族特色要求。從翻譯角度來說,該爭議反映了在漢英翻譯實踐中,對文化負載詞該如何處理的問題。
二、文化對翻譯的影響
翻譯是語言之間的轉換,更是文化之間的交流,翻譯與語言、文化密切相關。因為語言既是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符號,其使用方式與表達內容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
在作品的創造過程中,原作者的意向讀者一般不包括外國讀者,尤其不包括異類語言文化的讀者。因此,原作中本族語交際雙方認為是不言而喻的民族文化背景知識,對來自其他文化的讀者來說則無法理解或者會錯了意思也全然有可能。
例如在一篇英語文章里,文章的作者談到自己喜歡當教師時有這樣一句話: 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譯文:當一名教師意味著創造,使泥土開始呼吸。可以肯定地說,中國讀者能讀懂此語者寥寥無幾。然而,此句中所蘊含的文化空省對于西方讀者來說卻一目了然:根據《圣經》之說,人是由上帝用泥土做成的,當上帝把生命給泥人時,這個泥人就完成了被創造的過程,成為活生生的真人。這里作者把教師的工作比作是上帝的工作,暗示教師幫助學生成為一個有血有肉有靈魂的人,使學生有了真正的生命。
原文中文化空省的存在表明,翻譯并不僅僅是語言活動,更是一種文化活動。因此,譯者不僅要有雙語能力,還要有雙文化能力。他如果看不出原文的文化空省,就會將自己的意義真空轉嫁給譯文讀者。
三、跨文化交際中文化詞匯的翻譯原則
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看,翻譯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源語和譯語之間建立文化對等。就文化詞匯的翻譯而言,文化對等主要體現在語義等值和語用等值上。從詞匯翻譯的角度看,語義可分為表層意義即詞的指稱意義和深層意義即內涵意義。文化詞匯的文化內涵意義就是指在文化詞匯的實體指稱意義的基礎上,添加的反映某一特定民族文化的語義,即文化附加義。由于民族文化存在個性差異,文化詞匯翻譯中的文化信息對等往往很難達到指稱意義和文化內涵意義的完全傳達。為使譯文和原文最大限度的等值,變動和補償手段是必不可少的。這里的補償是指補償照字面直譯原文造成的原文意義的丟失,實際上也就是文化補償,因為語義的丟失實際上是文化差異造成的丟失。
如It is a Greek gift to you.這是圖謀害你的禮物。該句中的文化詞語“Greek gift”出自希臘神話中希臘人智取特洛伊城的“木馬計”,其內涵意義是“圖謀害人”。假如把這句話照字面譯成“這是給你的希臘禮物”,就會使文化含義喪失殆盡,漢語讀者也無法理解。
因此,文化詞匯翻譯的基本原則應該是最大限度地做到語義和語用的等值,若不能實現語義等值時,也應至少確保語用上的等值。
四、文化交際中文化詞匯的翻譯方法
(一)音譯
一些源語文化中特有的物象在譯語中是“空白”或“空缺”。這時可采用音譯法把這些特有的事物移植到譯語中去。音譯主要是指用漢語中諧音的字或字的組合翻譯英語的詞語,而這些字或字的組合并不是漢語現成的有意義的詞。例如:秀(show),酷(cool),(hacker),伊妹兒(e-mail),(艾滋病)(AIDS),色拉(salad),可口可樂(Coca-cola)等。
在介紹中國特色的獨一無二的'十五大多采用漢語拼音拼寫,以最大限度保留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和民族語言的風格。現在國內食品名稱多崇洋媚外,但是洋人卻用 tofu 來替代beancurd 作為“豆腐”的英文名稱。同樣,餃子就是jiaozi, 而非dumpling。 這類詞語由于在英語沒有相對應的同義詞,以全新意義進入英語詞匯,具有形式上獨一無二性和表達準確性,反而不容易被英語詞匯淘汰,牢牢搶占一席之地。另外相對于Chinese martial arts,Chinese Kungfu甚至wushu 似乎更為外國讀者所接受,其深層次的原因可能反映了文化發展的趨同性以及外國讀者對文化差異性的尊重和認可。隨著人們對東西方差異的認識日漸深刻,以前中國風物特產翻譯有不當或者不足的詞語,現在又有了新譯,而且趨勢是用漢語拼音取而代之,比如“氣”過去翻譯得很復雜,諸如vital energy, meditation, breath exercise等等,現在譯成了qi。
(二)音譯加類別詞。
由于漢字的表意特征,在音譯英語詞語時,漢語讀者一開始可能不了解該音譯詞的確切含義,必要時可采用在音譯詞后面加類別詞的方法,如:漢堡包(hamburger),高爾夫球(golf),爵士樂(jazz),桑拿浴(sauna),來福槍(rifle),芭蕾舞(ballet)等。
(三)音譯加解釋性翻譯
解釋性翻譯是我們在翻譯文化負載詞的時候一貫采用的翻譯策略,是移植文化的必要手段。翻譯時為了避免疑問含義模糊不清,進行解釋性翻譯,將意思完整表達出來,從而達到最佳翻譯效果。實現跨文交際的目的。例如:“壓歲錢”: To present children with newly printed cash as Yasuiqian, or gift money, is one ritual of Chinese in celebrating Lunar New Year。
對于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英譯,基本共識是采用漢語拼音音譯加解釋性譯文的方法。包慧南(2004:10-11)在論述文化差異與語言翻譯時指出,由于原語詞匯所承載的文化信息在譯語中沒有其“對等語”或“對應語”而造成的詞匯空缺,翻譯時無法用準確貼切的詞語譯出其詞義內涵,因此值得采用音譯的辦法。
因此,《北京周報》對“福娃”翻譯值得贊許,它除了用Friendlies翻譯之外,同時還使用了漢語拼音Fuwa音譯。
除此之外,文化詞匯的翻譯還有一下幾種方法:
(四)直譯
在直譯法指用譯語中“對應”詞語譯出源語中的文化信息。這能夠盡可能多地保留源語文化特征,開闊譯語讀者的文化視野。不過,不能生搬硬套,應做到以不引起目的語讀者誤讀誤解為前提。例如:Oliver-branch (橄欖樹),紙老虎(paper tiger),一國兩制(one country with two systems)等等。
(五)意譯。
意譯法即著眼于傳達原文意義的翻譯(詮釋),它舍去源語的語言形式和字面含義,在譯語中,用跨文化的“語用對等”詞來表達出原語的文化信息。例如: the Renaissance (文藝復興);“辛亥革命”(the 1911 Revolution against Qing Dynasty);《過把隱》(Eat, Drink and Be Merry)等。
(六)替換。
替換指在保留原文交際意義的基礎上,用譯語中某個概念意義不同但文化意義相近的詞語代換原文詞語的方法,即用譯入語中帶有文化色彩的詞語取代源語中帶有文化色彩的詞詞。如:to laugh off one’s head (笑掉大牙);lead a dog’s life (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這不是打落水狗么?Why, that’s kicking a man when he’s down!揮金如土(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力大如牛(as strong as a horse)。
五、結語
英語和漢語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語言,兩者之間所反映出的文化差異構成了交際的障礙。如何克服障礙取得文化對等就成為翻譯要解決的難題之一。實踐證明,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可以找到能為譯入語讀者接受的文化對等的翻譯方法。通過各種必要的變通手段,至少可以做到語用上的對等。重要的是,譯者應高度重視源語中的文化因素,從跨文化交際之目的來考慮問題。
參考文獻
[1]Beijing Unveils Mascots for Olympics [N].China daily, 2005-11-14.
[2]Tang Ying. Welcome to Beijing[N].Beijing Review,Vol.48 No.49,Dec.8-2005:26-27.
[3]Http:// www.beijing 2008.com/
[4]常敬宇.漢語詞匯與文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5] 王建華.論漢英詞語文化內涵的差異模式[J].臺州師專學報,1996,(2):65—70.
[6]楊仕章.略論翻譯與文化的關系[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2):15—19.
[7]白靖宇.文化與翻譯[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8]王佐良.翻譯中的文化比較[J].翻譯通訊,1984,(1):2—6.
[9]劉宓慶.當代翻譯理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