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文化的論文
自進入21世紀,全球化成為眾多領域面臨的共同趨勢,不僅科技、經濟如此,文化、藝術等領域亦然。當不同膚色、不同語系的人們都在使用著完全相同的PC機或蘋果機,當不同地域、不同種族的人們都在享受著麥當勞和可口可樂,當我們走出了世代居住的四合院,住進了水泥洋房……我們是否能感覺到民族文化、民族傳統正在逐漸消失?我們能否感覺到我們的“母語”正在逐漸失聲?現代設計面對國際化、標準化的洶涌之勢,又將提出怎樣的文化訴求呢?
1設計“母語”的消失
母語的本義是指“第一語言,是一個人最早接觸、學習并掌握的一種或幾種語言”,通常被引申為本原的、本初的事物或內容,用來指代本民族、本地域的傳統文化意涵。設計“母語”是指設計中的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內容與符碼。進入21世紀,我們必須意識到所謂的“全球化”其實是一種“全球西化”的趨勢,無可否認,這種趨勢對于多元文化、區域文化是一種極大的損害。而在設計領域的表現則是消除設計中的文化取向,而以單一的美學原則和思維方式作為設計準則。我國的現代設計遠沒有形成自己獨立的風格,在先后經歷了“西潮”“東洋風”“韓流”的侵襲之后,才發現自身的設計語言一直都是舶來品,而“母語”也在一次次的模仿中逐漸消失。
2設計“母語”何在
對于“母語”的探尋,我們總是會追憶到咿呀學語時的情景和環境,同樣,設計“母語”也蘊含在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中。如果試著翻開中國文化史,我們會為中華文明的輝煌絢爛而歡呼雀躍,但也會為今天的狀態黯然神傷。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古老華夏大地上創造出來的具有恒久生命力的文化,展現出了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的魅力。就設計所能涉及的文化內容來看,主要包括宏觀思想、中觀方法和微觀元素三方面。
2.1宏觀思想——中國傳統哲學層面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以儒家、道家和佛教文化為主要代表的哲學文化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理性積淀和內在體現,盡管三者所堅持的信念和立場存在差異,但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影響著中華民族的哲學心理和思維方式。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三者也并非完全的三足鼎立,而是彼此互補并相互滲透融合,兼收并蓄,融會貫通而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傳統哲學層面。其中最本質的哲學觀念就是“天人合一”的和諧觀。“天人合一”是指把宇宙人生或自然界與人類社會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都看作是相互聯系、和諧、平衡的有序運動的一種思維模式。正如國學大師錢穆所說:“中國文化中,‘天人合一’觀念是整個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之歸宿處。”因此,和諧在傳統哲學文化中也被看作是世界萬物的最高準則。
2.2中觀方法——中國傳統技藝層面
中國傳統“重道輕器”的思想是十分明顯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傳統技藝的發展。而古圣先賢更是對生產技藝等“百工之技”持貶抑與排斥的態度,如《禮記王制》中說:“凡執技以事上者”,“不與士齒”,“作淫聲異服、奇技奇器以疑眾,殺”。由此可見,在以儒學為正統的古代社會中,“重政務、輕自然、斥技藝”便成為傳統觀念,這也使得中國民間的工藝家、機械家、土木工程家等藝匠備受輕視。
2.3微觀元素——中國傳統器具層面
中華文明歷經數千年的發展,其風格特征異常鮮明。從傳統建筑的梁架結構到家具的榫卯結構,從石雕木雕中的紋樣到服裝布料上的紋飾,無不表現出中國傳統造型元素特征的相通性。例如,家具以明清家具樣式為主,建筑以大屋頂和梁柱結構的寢殿式為首,器皿以瓷器最為突出。此外,傳統工藝中的陶瓷、漆器、木雕石雕、刺繡、染織、印刷、剪紙等都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文化素材和借鑒內容。從書法、繪畫等藝術領域中形成的“文化符碼”在實際設計應用中也展現出特殊的文化內涵,并被廣泛地應用于器具設計之中,這也就為彼此之間的元素轉借、符碼互換、交叉利用提供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源”。
3設計“母語”再現
從中國文化發展史來看,我們擁有豐富的設計“母語”,但自近代以來,身處其中卻未能合理運用和傳達。相反,西方世界卻多次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并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西化的“中國風尚”。
“傳統”不是身外之物,甚至不能外在化、對象化,而成為與我們沒有血肉關聯的客觀實體。傳統是浸潤在個人和群體中,或直接或間接,或積極或消極,影響并且塑造著我們的信念、人生態度以及行為規范的勢能。從設計文化的角度來看,正視傳統、理解傳統并發揚傳統是現代設計形成民族風格的關鍵所在。要使傳統文化“母語”在現代設計中再現其文化內蘊和精神實質,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展開:首先,以民族精神為主旨,形神并舉。“民族精神”是民族與設計形式交流的中介物,設計形式就像民族精神的一面鏡子,而民族精神則是民族設計的靈魂。簡單的一句“Made…in…China(中國制造)”,代表的不只是一個產品質量的優劣,更多的是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設計水平和文化的評價和判斷。要再現中國傳統設計“母語”,就必須重新認識中華民族精神,在設計中進行全新的解讀。僅僅依賴從原有的元素、符號和紋樣的重組整合來構思新的“形”,只會流于形式、流于浮泛之虞。我們必須在切實了解民族符碼的基礎上,融會貫通,并注入新意,使表現更加傳神,即“形真意切”。其次,以傳統文化為源泉,兼收并蓄。
華夏五千年民族文化的延續,孕育出造型溫文儒雅、踏實敦厚的“中國形”,備受西方世界推崇,卻被自己的子孫鄙棄近乎百年,這值得我們深思。傳統文化所包含的哲學思想、造物法則、美學觀念以及涵蓋其中不勝枚舉的經典實例都在一定程度上為今日之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只是我們尚未能夠充分利用。當然,我們要做的是“師古”但并不“復古”,也不“泥古”。中國文化從古至今就具有兼收并蓄的特征,正是這種特征使得中國文化延續至今而未中斷或消亡。
4結語
時至今日,全球化的浪潮已經席卷整個世界,而我國傳統文化更是在西方強勢文化的沖擊下逐漸失去自信,而設計“母語”更是瀕臨消失。因此,我們要發展中國風格設計,就必須從未來發展遠景出發,吸收外來文化的優秀成分對傳統文化加以綜合改造,剔除陳腐固陋的糟粕,探求傳統文化新的生命形式。同時,民族風格體系的形成必須立足于民族自身歷史傳統的基礎之上,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既適應世界潮流又切合國情,既蘊含傳統又具有時代精神的展現中國氣派的優秀作品。
藝術家何懷碩曾說:“我認為真正具有世界性的藝術,絕不誕生在民族藝術貧乏頹萎的地方,而必是誕生在民族藝術繁榮茁壯的土壤上。”這一觀點用于民族設計的當代化,道理亦然。
【淺談文化的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