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箏的表演藝術鑒賞分析論文(通用6篇)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箏的表演藝術鑒賞分析論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古箏的表演藝術鑒賞分析論文 篇1
古箏屬于彈撥類樂器,在我國擁有非常悠久的發展歷史。一直以來,古箏表演中所蘊含的獨特的藝術表現力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都受到人們深深的喜愛,具有較高的古典美藝術價值。
[摘要]不同形式的音樂作品擁有不同的表現力,古箏表演憑借其獨特的古典魅力在我國瑰麗的音樂文化藝術史上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本文從研究古箏表演的古典美實踐入手,簡單介紹了古箏音樂作品中的情感表達與處理方式,并從演奏角度詳細深入地探討了如何才能有效增強古箏表演的古典美藝術表現力,希望能夠有效提高古箏表演者的演奏水平。
[關鍵詞]古箏表演;作品情感;古典美育;藝術表現力;演奏技巧
隨著現代文明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音樂素養水平也逐漸提升,對古箏作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古箏表演者除了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演奏技巧,掌握不同古箏形制的演奏要求和不同箏派的特點之外,還應注重深入挖掘作品內涵,提高自身的藝術表現力,將音樂作品的生命力呈現給觀眾。只有這樣,才能在表演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地處理好各項細節,充分展現出古箏作品中所蘊含的古典美藝術價值,使其在現代文明中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
一、古箏表演的古典美藝術實踐
1.歷史發展概況古箏最早出現于春秋戰國時期,在當時的秦國一帶廣為流傳,故又稱“秦箏”,至今已有超過兩千年的歷史。最初的古箏表演形式多以娛樂目的為主,到盛唐時期,社會民生發達,人們的生活趨于穩定和諧,古箏逐漸超越瑟和筑成為人們廣泛認可和青睞的彈撥樂器。唐朝時期的古箏表演已不僅僅局限于表現出“聲音”,而是將“聲”與“色”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進一步增強了古箏表演中的古典美藝術表現力。
2.白居易對古箏表演傳統古典美的認識白居易除了是我國唐朝時期的著名詩人,還是一名偉大的音樂家,他一生親自創作的音樂詩歌共計三百余首,內容涵蓋面十分豐富,從民間音樂藝術表演到宮廷演奏均有所涉及。在其以古箏為題材創作的音樂詩歌《箏》中,就充分體現了古人對古箏表演的認識和審美看法。白居易認為,古箏在傳統古典藝術文化中有著十分鮮明的定位,即所謂的雅俗共賞性。通過白居易的音樂詩歌,我們不難看出古人關于古典美藝術的審美標準,人們更加傾向于從男性角度來欣賞古箏表演并對其進行評價,集中體現了我國傳統社會時期盛行的男權文化。
3.現代文明對古箏表演中古典美的認識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同時期的'人們對古典美藝術也有著不同的看法。在現代文明社會背景下,人們在解讀“古典美”的含義時更加關注其內在的含蓄和凝重,即便經過歲月無情的打磨,也依然能夠煥發出獨特的藝術光彩,為世人所傳承、發展。古箏表演有獨奏、合奏、樂隊等多種演奏形式,融合了多種傳統文化元素,演奏者在聲樂表演過程中應與其他樂器相互配合,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表現出古箏演奏中的古典美。
二、古箏表演中的情感體現與藝術處理
1.作品的情感表達
演奏者只有在充分了解古箏音樂作品內容和創作背景的基礎上,才能準確把握作品的情感內涵,真正展示出作品的古典美藝術價值。音樂是人們抒發內心情感的一種方式,只有能夠引起聽眾情感共鳴的演奏才能稱為一場成功的古箏表演。因此,古箏演奏者須提前了解作品的主題、風格和背景,在此基礎上融入自己的看法,從而演奏出既原汁原味,又能凸顯出自身風格的古箏音樂作品。要想達到這樣的境界,不僅對表演者的專業素養和演奏能力水平有著嚴苛的要求,還要求他們能夠深刻地體會到古箏表演中精湛的古典美藝術文化精髓。
2.作品的處理
每種形式的音樂作品都有其獨特的處理方法,作為一名合格的古箏演奏者,不僅要具備高超的演奏技巧,還應能夠對作品進行理性、成熟的分析,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古箏表演中古典美的藝術表現力。具體地,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作品進行處理:一是音樂情緒。通常情況下,抒情類作品的節奏大多較為緩慢,演奏者應著重把握其溫柔、優美的特征;歡快類作品的節奏極富感染力,需要表現得盡量歡快、活潑一些;激越類作品主要出現在一些比較莊嚴的重要場合,演奏者在表演時須注入更多的情感。二是速度和力度。在古箏演奏中,對于速度和力度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
表演者應根據實際情況來對演奏的速度和力度進行適當調整,注意突出不同段落間的速度的對比,控制彈奏力度的強弱,以此表現出作品中的節奏變化。三是樂句、樂段之間的關系。在古箏音樂作品中,句與句或段落與段落之間的劃分停頓是為了突出作品的層次感,表演者在彈奏時一定要注意處理好段落、樂句之間的停頓,既要表現出作品的節奏感,也要確保整個表演的流暢性。
三、提升古箏表演中古典美藝術表現力的途徑
1.正確掌握古箏的形制與演奏方法
就目前而言,標準規格的古箏多為s型,長約為1.63米,有21根弦。古箏面板材料的主要成分為桐木,框架的材料為白松,首部、尾部和周圍側板的材質則主要為紅木、老紅木、紫檀等。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演變,古箏的外形和結構變化都始終體現了我國古代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和宗教文化,故用“仁智之器”來稱贊古箏并不為過。古箏的形制風格雅致且端莊穩重,表演者應以坐姿來進行演奏,體態要端正并盡可能地處于放松狀態,保持肢體的協調性和平衡性。
表演者彈奏過程中應將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視為整體,使古箏演奏更加流暢自然,同時還應學會合理運用身體不同部位去表現出音樂作品的需要。女性表演者在演奏時應注意并攏雙腿,雙腳的位置不宜分開過大,否則會失去古箏演奏的古典美韻味。古箏演奏中最常使用的手法是:右手大拇指、食指、中指撥弦,主要控制音樂的節奏和旋律;左手主要負責潤色旋律、升半音和控制弦音等。
古箏通用的指法有挑、勾、劈、撮、劈、抹等,各個箏派還有其獨有的指法。新中國成立后,古箏的演奏手法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古箏表演者們開始嘗試在彈奏過程中使用左右手交替,不斷涌現出大量的左手創新技法和多聲部演奏方法,不僅極大地豐富了古箏演奏技巧,還對表演者的身姿形態提出了更高的審美要求。總的來說,古箏表演者要想提高自身的藝術表現力,首先應正確掌握古箏的形制和演奏方法,使自己的身體與整個古箏表演融為一體,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聽上的雙重審美享受,實現對傳統箏樂古典美的繼承。
2.了解不同箏派的特點及演奏形式
整體上來看,我國箏樂分為南北兩派,具體又可細分為六個派系,分別是蒙古箏、山東箏、潮州箏、河南箏、浙江箏和客家箏,每種派系都有其獨有的特色演奏方法。通過對我國古箏音樂源流和表演風格的研究,不難看出各個地區的古箏音樂風格都與當地的戲曲文化、民間說唱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盡管古箏是一種十分古老的樂器,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發展歷史,但至今仍然保持著頑強的生命力,在中華大地上生生不息地流傳著。此外,不同派系的箏樂在形成與發展方面與外界環境和地域文化存在很大的關系,主要體現在其演奏形式上。例如:客家箏是以《漢皋舊譜》為形成依據,音樂風格含蓄內斂,具有十分鮮明的地域特色;浙江箏主要流傳于浙江杭州地區,受江南絲竹影響較深,樂曲也多從琵琶曲移植而來;河南箏是由秦箏和當地民間音樂融合而來,其演奏形式具有“曲高和寡,妙技難工”的特點。每種箏派都有其各自的形成、發展與流傳歷史,演奏風格多樣而迥異,作為一名古箏表演者須對這些不同箏派的特點有所了解,熟練掌握每種箏派的演奏形式,從而在演奏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充分表現出作品中所蘊含的古典美藝術魅力。
3.在現代文明背景下,實現對古箏演奏古典美的傳承與創新發展
在古箏初級教學中并沒有局限于某一種特定派系,而是以強調技能訓練提升為主要教學目的,教材中包含了各個箏派具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對于專業的古箏表演者而言,除了要有保留地傳承流派,還應充分認識到自身所擔負的跨流派傳播古箏古典美藝術的重要責任,結合現代文化發展的實際需求來不斷地創新古箏表演,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表現力。20世紀80年代涌現出了一大批現代箏樂作品,例如,《天涯歌女》《分飛燕》《香港之夜》《綠島小夜曲》《一剪梅》等等,這些箏曲大多被用于一些影視作品中,不僅提高了作品的影響力,還讓更多現代人了解古箏音樂的魅力。古箏音樂古樸而不失典雅,既有小橋流水般的美好恬靜,也有大氣磅礴的激昂,總體上呈現出一種超凡脫俗的古典美。與現代樂器相比,古箏的音色優美、秀麗、清雅,婉轉的旋律中仿佛包含了種種深情,為人們營造出一種幻想中的仙境。
因此,古箏表演者將現代音樂元素融入箏樂作品中,不僅是為了滿足現代文化市場的發展需求,還是為了讓古箏演奏煥發出新的活力,以全新的表演方式來充分展現出古箏表演中甜美雅致的古典美韻味。在現代化社會背景下,市場化是藝術文化發展的一項重要風向標,現代古箏表演者需在尊重古典文化的基礎上迎合市場需求,對箏樂作品進行適當地改編,重譜,實現古典藝術與通俗文化的完美融合,做到熱情與優雅并存,充分滿足當代人對古箏表演提出的新的審美要求,表演者應與時俱進,準確把握當代人的心理,并將其融入作品的演奏當中,從而有效引起當代人的情感共鳴,提高藝術表現力,將古箏表演的古典美淋漓極致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四、結語
綜上所述,提升古箏表演的古典美藝術表現力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訓練過程,表演者須對不同箏派作品的演奏風格進行系統化的學習和理解,在自身音樂修養的基礎上用心感悟作品中深層次的情感表達,同時融入自己關于人生的一些見解和看法,只要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表現力,在現代文明社會的包容性氛圍下,實現對古箏表演中古典美的繼承與創新。
[參考文獻]
[1]付娜.論古箏的演奏技法及情緒調動[J].音樂大觀,2013(02).
[2]朱丹.古箏演奏中音色的體現及把握探析[J].黃河之聲,2013(03).
[3]劉利連.如何培養良好的內心聽覺及其技術再現[J].民族音樂,2012(03).
古箏的表演藝術鑒賞分析論文 篇2
摘 要:古箏,一個承載著中國傳統音樂文化與現代流行音樂的結合體。在當代,隨著流行音樂器皿的興起,傳統古箏樂器所營造的含蓄委婉的意境特點也逐漸被流行音樂中的熱情與奔放的特點所代替,這一現象的產生逐漸得到音樂界的關注和重視,本文通過對古典流行音樂的現狀進行分析,從而總結古箏音樂流行話的發展趨勢及原因,從而更好的展望箏樂文化的前景和未來發展。
關鍵詞:古箏;流行音樂;傳統音樂;展望
一、古箏流行音樂的現狀概括
古箏在秦時開始形成和流行,其在隋唐時期開始逐漸盛行,具有我國最為古老的撥談樂器之稱,隨著歷史的演變和變遷,逐漸在全國以及亞洲各個地區流行開來,至于古箏的起源,有人則認為古箏主要是因為瑟而產生,在唐趙磷所著的《因話錄》中曾經這么寫到:“古箏,秦朝時期的樂器,以一種類似于琴的形式流行開來,瑟五十弦,自從皇帝讓素女鼓瑟,皇帝非常的傷心,因此破之,從此以后瑟直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倆爭之,又破為二,因此得名古箏”。
在現今,許多流行因素逐漸代替以往箏樂演奏時所帶給人的一種含蓄內斂的感覺,在古箏演奏之中逐漸增加了一些流行因素,例如爵士、拉丁、搖滾等等多種流行音樂中的元素,并且將這種新型的箏樂演奏方式以舞臺展示的形式進行表演和演奏,從某方面來說,這種融入流行元素的箏樂演奏方式在思想上逐漸打破了傳統的觀念。
隨著當今對于現代流行箏樂的追捧者逐漸增多,對于這方面的需求量讓作曲家都大吃一驚。由于現今對于流行箏樂的原創作品非常缺少,許多作品是從其他樂器作品中改編為現今的使用古箏演奏的樂曲,而這種創造形式并不能得到大眾的認同和贊賞,改編之后的箏樂同時受到大量流行音樂的融合,甚至是逐漸的侵蝕同化,漸漸的失去了中國傳統音樂的靈魂特點,這種失去靈魂的產品,便不會的到大家的追捧。
二、古箏流行音樂的發展適應當代時代的`發展趨勢
在傳統的的古箏演奏的時候,在舞臺上演奏者要表現出莊重肅穆的彈奏方式,這種表演方式就對欣賞著的音樂欣賞能力和音樂素質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對于古箏的表演形式卻并沒有得到廣大音樂愛好著的深刻理解和體會。但是古箏所演奏出來的獨特音色以及多樣化的表演形式,則讓許多流行音樂在演奏的時候將其運用到其表演當中,并且在演奏中充當主要的環節,著名歌曲《一簾幽夢》、《菊花臺》以及《青花瓷》則充分讓大家欣賞到古箏演奏的獨特魅力。
“音樂”被人們形象的成為“聽覺”藝術,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人們對于“音樂”藝術的追求并不僅僅表現在聽覺方面,此時此刻人們開始從視覺上去發展“音樂”藝術,讓舞臺效果帶給人們“聽覺”和“視覺”上的享受。在這一時刻,箏樂藝術則順應了這時期的發展需要,將“視覺”與“聽覺”進行完美的結合,將最大的滿足音樂者對于音樂的追求,而絢麗的舞臺燈光以及唯美的舞臺背景,將動聽的箏樂表演融入其中,得到了眾多音樂愛好者的追捧。
三、古箏流行音樂的未來展望
傳統的箏樂表演作為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對于這一傳統文化話的保護、發展和繼承是相當重要的,但是這種古老的傳統文化也要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一定的升華和演變,這樣才能更好的滿足社會群體對文化的理解和欣賞,而不是一沉不變的永遠延續下去。
對于流行箏樂來說,無論對其外表進行多么華麗的包裝,內容進行多大的變化,其最終還是體現的中國的民族音樂,我們要將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的進行創新和改進,這樣才能更好的發展和前行,使其升華。對于流行箏樂的表演,很多演奏者則將傳統中對于箏樂表演的姿勢進行了改變,將坐姿改成了站姿,二者對于樂器所產生的音色并沒有很大的影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欣賞著的觀賞性特點。
對于流行箏樂表演的發展和演變并不是曇花一現,這種獨特的演奏方式則是體現中國乃至是世界上的音樂舞臺當中一個最能夠顯示中國傳統音樂方式的一種音樂表現形式,因此我們并不能將其音樂本身當中所存在的民族特色丟失掉,而是要通過表演的方式更加深化其內在的還以,并追求國際化的特點,全面的發展中國的民族音樂所具有的獨特的民族文化特點,贏得世人的追捧和贊賞。
本文通過對于古箏流行音樂的現狀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從而分析和淺述古箏流行音樂的發展趨勢,在發展中不斷的展現中華民族的音樂表現中所能體現的民族文化和人文特點等因素,并更好的與時代流行因素相結合,在演變與發展創新的基礎上不斷的繼承原本所具有的良好因素,為以后流行箏樂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進作用,同時能夠更好的促進古箏作曲家對于新作品的創作,為以后中國的流行箏樂表演得到世人的矚目,創造更大的輝煌。
參考文獻:
[1]楊萍.從左手彈奏技巧的運用看箏樂的發展[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04(01).
[2]李旭.淺談古箏普及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2).
[3]張彤.從新時期古箏創作看箏樂發展[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4(04).
[4]馮光鈺.客家箏樂之光――紀念嶺南客家箏大師羅九香先生誕辰百年[J].樂器,2003(02).
古箏的表演藝術鑒賞分析論文 篇3
一、古箏演奏技法的發展
(一)對傳統演奏技法的繼承和創新
當前我國的古箏彈奏技法雖然融入了許多現代元素,但傳統彈奏技法依然居于重要地位。在古箏演奏中,運用較多的仍然是點、揉、吟、顫等傳統的演奏技巧,這些傳統技巧凝聚了古箏彈奏技巧的精髓,在古箏彈奏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另一方面,傳統技法又具有較大的地域性特征,這顯然已經不適應當前的多元化音樂藝術需求。因此,古箏演奏技巧必須在繼承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加以改革創新,當前古箏演奏在規范基本演奏手型和姿勢的基礎上,又著重發展了左手演奏技法,使得古箏彈奏更加靈活多變。
(二)借鑒吸收其他樂器的演奏技法
古箏演奏技法的產生和發展都是遵循樂器自身特點和音樂發展規律的,在此基礎上吸收和借鑒其他音樂元素加以融合,促使古箏演奏更有包容性和豐富性。古箏演奏對其他樂器的吸收一方面表現在對民族樂器技巧的'借鑒上。例如吸收利用琵琶的掃弦法以及木魚的敲擊技巧等。另一方面是融合運用西方樂器演奏技巧,例如利用除了中指、食指和大拇指以外的其他手指參與演奏,同時,充分發揮左手在演奏中的功用。
(三)演奏技法的多元化發展趨勢
當前的古箏彈奏技法除了繼承和創新傳統的演奏技巧,還吸收融入其他樂器演奏技巧,同時,還在此基礎上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在傳統的點、揉、顫、吟等技巧的基礎上,還形成了輪指、搖指、點指和轉換音列等技巧,使古箏演奏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古箏演奏技巧在繼承民族性特征的基礎上,更加符合當前音樂藝術國際化的時代特點。
二、古箏演奏技法的發展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古箏教育作為古箏藝術的基礎與動力,既為古箏演奏提供動力源泉,又跟隨著古箏演奏技法的發展而不斷調整,因此,古箏演奏技法的發展必將在音樂教學中運用和體現,具體而言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古箏彈奏技法的創新要求教師在進行古箏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充分了解古箏的樂器特征和發展概況。掌握定弦、左右手手勢、音位、基本手指指法等基礎理論和技巧,在此基礎上進行相關的實踐訓練。在訓練時教師要特別注意,學生在彈奏時左右手指法的姿勢和步驟是否正確。并且事先為學生講解各指法較常見的彈奏問題及原因,并提出相應的防范和改正措施。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指法和手勢,從而確保彈奏的音色和速度效果。其次,在古箏音樂教學時,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不斷訓練和調整,掌握扎實的基本功,讓學生通過對音節快慢、強弱、粗細的把握,充分展現不同曲調的情感和意境。其次,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古箏訓練時,應當針對“復習曲目”和“新學曲目”的特點,制定出相應的訓練計劃。針對“新學曲目”要引導學生放慢速度,即便是節奏較快的曲目,也要從慢練開始。此外,針對那些難度較大、技巧手法比較復雜的曲目或片段,要分章節、分階段逐層練習,在各章節熟練之后再融合練習,逐個擊破訓練的重難點。在學習新曲目的同時,教師也要適時安排學生有計劃的復習已學過的曲目,做到溫故知新。并且指引學生根據已熟悉的曲目總結彈奏技巧和規律,并根據新曲目類型加以實踐檢驗。此外,古箏教學與其他音樂教學一樣,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因此,教師在古箏教學中,除了要講授基本的理論知識,還應要求學生加強彈奏訓練,通過舉辦各種晚會、藝術節等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平臺,讓學生通過演奏實踐,不斷總結和思考,形成聽覺與感覺的溝通交流,逐漸完善自己的音樂認知標準。
古箏的表演藝術鑒賞分析論文 篇4
摘 要:進入二十一世紀,各國都唱響了“與世界接軌”的主旋律,這旋律讓世界變得更小,實施素質教育是勢在必行的。《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為此,作為一名古箏教師,在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是必須完成的一項教育、教學內容。本文采用具體的教學案例,簡述了如何在古箏教學中充分利用古箏特有的優勢,挖掘審美教育內容,對學生進行品味韻律美、揣摩意境美、欣賞形象美和嘗試儀態美的審美教育。僅供同行們參考。
關鍵詞:古箏 教學 審美教育
1、古箏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內容
1.1 教給學生品味韻律美
古箏演奏中,左手的“吟、揉、按、滑”是箏樂最具魅力,最具特色的意味部分,是任何樂器所不能匹敵的。旋律的背景不同,顫音、點音、按顫音、按滑音等不同的按顫技巧和表現手法的迥然不同,表達的韻味也大不相同,如同樣是顫音,因為表現手法的不同,效果也不同。振幅小而勻的美化型顫音,能演奏出優美如歌的旋律;振幅大、頻率快的顫音,能演奏出悲憤的內容。各地方的左手顫音也因為人的不同而不同,北方人的豪放,南方人的細膩在箏曲中也有所表現。北方的山東等地的跳躍性強,力度也大,起伏幅度也大,比較受男孩子喜歡。而南方的就纖巧細膩,纏綿婉轉,清淡高雅,比較抒情,很受女孩子喜歡。尤其是現代箏曲,更是可以根據作品的具體內容和情感的需要,施以凄婉密顫、活潑快顫、激烈猛顫、潑辣重顫、輕音慢顫等技法,把無窮的韻味、多變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樣的,南北各派的箏曲中“苦音”(微升4和微降7)的形成,由于其旋律背景不同,表現手法各異,其韻味各不相同。如在潮州箏曲《寒鴉戲水》中,其“苦音”的表現手法著重于委婉、纏綿、清淳;到了《山丹丹開花紅艷艷》中,則“苦音”不苦,而要求粗獷、豪放、悠遠、壯闊了。
1.2引導學生揣摩意境美
無論是傳統古箏曲目,還是現代創作古箏曲目,都有很好的意境,要細心去揣摩。在古箏教學中,老師要做有心人,深度挖掘意境,并引導學生去用心體會。只要教者盡力,學者用心,就能夠讓學生在演奏時感受到曲目中的意境美。
比如在進行《漁舟唱晚》教學時,首先讓學生們欣賞此曲,同時采用多媒體課件播放與“漁舟唱晚”景色相一致的圖片,影像材料,隨后向學生介紹這首曲目的創作背景,讓學生知道,此曲是以古曲《歸去來》為素材,依據十三弦古箏的特點發展而成,并引用唐詩人王勃《滕王閣序》中「漁舟唱晚,窮響彭蠡之濱」句首的四個字「漁舟唱晚」為標題。樂曲形象地描繪了晚霞斑斕,漁歌四起,漁夫滿載豐收的喜悅蕩槳歸舟的歡樂情景。然后再進行新課教學。在第一部分教學時,用舒緩的慢板奏出旋律,并配合左手的揉、吟等裝飾技巧,讓學生邊彈,邊想象播出的畫面,揣摩曲目里的湖光山色的秀美,漁人載歌而歸的喜悅。在 第二部分的教學時,讓學生注意「征」這個旋律的中心音和此段中用了清角音「4」,體會旋律短暫離調,轉入下屬調性,感受形成對比和變化,引導學生體會漁夫蕩槳歸舟、乘風破浪前進的歡樂情緒。進行第三部分教學時,引導學生嘗試著在旋律的進行中運用的一連串的音型模進和變奏手法,想象蕩槳聲、搖櫓聲和浪花飛濺聲,揣摩漁舟近岸、漁歌飛揚的熱烈情景。
1.3引領學生欣賞形象美
古箏曲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景象可謂千姿百態、氣象萬千。古箏藝術與其他音樂的藝術一樣,都是聽覺藝術,是一種時間的藝術,它是抽象的。如何帶領學生從古箏曲目中欣賞形象的美呢?
我在進行古箏曲《秦桑曲》曲目的教學時,首先向學生講述唐代大詩人李白《思春》中“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的詩意,再引領學生體會其情境。接下來在新課教學時,讓學生特別注意“苦音”的凄婉旋律演奏,在演奏時,引領學生聯想那位思念親人的青年女子的情緒。有的學生想象不到位,就請他想象如果不在母親身邊多日,是如何想念母親的?進而體會曲目中所表現的情感。而在進行《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的教學時,我則讓學生著重體會其中的小快板,想象陜北人民“千家萬戶把門開,迎接中央紅軍到陜北”的歡騰景象,想象不出的時候,就引導學生們一起回想一些電影、電視劇的'有關鏡頭。
1.3鼓勵學生嘗試儀態美
我在進行古箏曲目的教學中,會根據具體的內容,鼓勵學生嘗試著去表現儀態美。從學彈奏古箏的第一天開始,便要求學生要采取正確的坐姿和手勢。演奏的動作要順手自然,做到心隨情表,體隨心動。起初,學生們要么胡亂在做表情或動作,與曲目表達的內容無關;要么是不好意思做出什么表情或動作。針對此種問題,我在教學時,一邊糾正學生們的錯誤,一邊鼓勵學生們邊用心體會曲目中的意境、感情,邊隨心地做出自然的表情的動作,不要刻意。如《漁舟唱晚》悠然恬美,身體自然端莊,幾無晃動;而《戰臺風》波瀾壯闊,氣勢磅礴,身體動作幅度自然相應加大。所有這些,都強調自然,即根據樂曲的情緒設計形體動作,而求得演奏儀態的自然美。老師給做一下演示,之后鼓勵同學們大膽在來學習,來嘗試。
古箏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是多方面的,上面講到的只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幾個側面。其實,有教學中,隨時、隨處都能找到審美教育的素材,老師們只要能多留心,多用心,就能讓演在演奏技巧的訓練中增加對美的感受和理解,同時,在對美的感受中,對曲目的理解也會加深,對提高演奏技巧也有促進作用。總之,古箏的美學教育,是要在學生們掌握了基礎知識、彈奏姿勢、指法運用、演奏儀態等初學內容后,彈奏時運用好吟、揉、按、滑等技巧,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古箏藝術本身的特色,激發學習古箏的興趣和熱情,培養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在演奏技巧訓練中增強對美的感受和理解,同時又在對美的探索和追求中提高演奏技藝,從而真正掌握古箏藝術的真諦。
參考文獻:
1、楊紅,2008.10.1. 實用古箏演奏入門. 安徽文藝出版社 I S B N:9787539630182
2、李萌,2002.1. 古箏演奏與練習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5043-3828-1
古箏的表演藝術鑒賞分析論文 篇5
古箏熱悄然興起,近年來,石家莊業余音樂教育作為學校音樂教育的輔助和補充,對孩子的音樂學習、健康成長和全面素質的培養發揮著非常積極的作用。針對石家莊業余古箏教育現狀,本文主要從它的機構、從教人員、學生及家長四方面來分析的。
一、石家莊業余古箏教育機構
(一)辦學機構方面
業余音樂教育的辦學方式靈活多樣,教育對象廣泛普遍,是國家整個音樂教育事業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提高人民群眾音樂文化素養,促進精神文明建設以至為培養專門音樂人才鋪墊基礎。石家莊的業余音樂教育在政府的幫助和社團的努力下,逐步形成多種形式和層次的業余音樂教育體制、機構和網點。石家莊業余古箏教育機構簡要情況概述如下:
1.群藝館。這類機構,主要任務是組織、開展群眾性的文化藝術活動,主要負責開展音樂輔導活動,通過舉辦群眾性業余演出或開設各種音樂專題講座培訓班,來提高群眾音樂文化知識和技能。省群藝館也開設業余古箏培訓班,古箏教師1名,成人學習者23名,兒童11名,授課方式主要是大課(6人以上),還有一對一小課。學費20元左右。
2.青少年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這類機構是青少年校外文化娛樂活動和業余教育場所,主要是由政府教育部門或共青團組織主辦。這類機構所進行的社會音樂教育是對普通中小學音樂教育極其有效的補充。師資上要求比較嚴謹,就業余古箏教學來說,必須是專業院校畢業,有教師資格證,有大課授課經驗的古箏專業教師。而學費收取在全市是較低的,大課每節20元,小課50元,比其它辦學機構學費都低,這就適應了普及教育的發展要求。這類機構主要是培養青少年兒童興趣為主的教學目的。
3.琴行。琴行--作為社會音樂教育的重要載體,自產生以來就被承載著傳播、普及音樂文化的重要使命。石家莊還有很多琴行實行樂器銷售和業余音樂教學為一體,開設各種樂器類教學當然也包括古箏教學。琴行和民辦藝校作為業余音樂教育發展的重要輔助載體有其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有些組織或機構根本不具備辦學條件或主要以盈利為主,對教學不負責任,其音樂教育教學品質如何是可想而知的。
(二)考級機構方面
業余音樂考級作為引導、推動和規范社會業余音樂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不可質疑的。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參加業余古箏學習后,石家莊業余古箏考級也遇到分家局面。每年由不同的單位主辦業余音樂考級,像中央音樂學院主辦的'、中國音樂家協會主辦的、民族管弦樂團主辦的、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單位自發組織的考級機構等。但受經濟效益的影響,使得多家機構爭辦考級,亂發證現象、考級形式化現象屢見不鮮。這樣一來業余音樂考級根本起不到推動業余音樂教育的積極作用。
二、石家莊業余古箏教育的從教者
(一)從教者的文化水平及專業素質
目前,石家莊業余古箏教師隊伍分為兩大類。一類為各大音樂院校畢業的古箏專修學生(科班)、專業演員等。這些人都受過較系統的音樂訓練和學習,他們利用業余時間發揮專業特長從事業余古箏教育。對前來求學的學生一般都要做一些選擇,如根據學生音樂素質、音樂基礎等因素擇優招收、教學過程中視學生適應與否也進行優勝劣汰。還有一部分古箏老師根本沒有受過正規學校的專業訓練,也沒有文憑,甚至不是古箏專業,見古箏教學形式大好,馬上轉行教古箏,自己學一節教一節,沒有一個系統的教學經驗。所以目前石家莊業余古箏教育者仍缺乏對美學、哲學、教育學、心理學,尤其是幼兒心理學的研究,還需要不斷豐富自己的技能和教學經驗。
(二)考級方面
業余音樂考級對提高全體公民的音樂文化素質具有積極的意義,它輔助社會音樂教育的發展同時對促進和提高學校音樂教育水平也具有很大作用。但石家莊從事業余古箏教育的教師們對業余音樂考級的認識不到位,不能正確引導學生把器樂考級看成是檢驗、考核學習音樂的一種手段。學習古箏目的是讓他們的學習沿著更加規范化、科學化的道路前進,只有這樣才能使考級與學生學習得到健康的發展。有些教師為了應付一年一次的考級,一年到頭就教學生那兩首考級的曲目,而不重視基礎教學與廣厚的音樂文化內涵的結合,造成學生只是單一的熟練曲目,一定程度上缺乏人文內涵和民族底蘊的教育觀念。教學均以考級為唯一目的,使學琴的孩子越來越喪失了音樂學習的樂趣。
(三)教學觀念
長期以來,石家莊業余古箏教育中多多少少存在以培養音樂家為目標的音樂教學方式,使社會音樂教育育人的根本職能嚴重錯位不知不覺地形成了選拔少數音樂尖子,淘汰多數音樂愛好者。業余音樂教育的培養目標應該有別于專業音樂教育。應該把基礎教育作為塑造少年兒童健全人格的啟蒙教育,把面向少數人的音樂精英教育變成面向全體國民的大眾音樂教育,把以淘汰目標的失敗音樂教育變成主動學習的成功音樂教育。
三、石家莊業余古箏教育的家長和孩子
對于業余古箏學習的孩子來說,大部分人把學琴當成是必做的功課,并沒有從中體會到音樂帶來的興趣和美好。就算學到高級別的程度,學琴的孩子對于曲子也沒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只是簡單的掌握一些指法技巧,節奏旋律。古箏作為古老的民族樂器,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但琴童對于曲子的出處、文化背景、涵義一概不知。同時一些家長還希望老師多教些現代派箏曲,對于傳統曲目要求并不強烈,這樣一來傳統音樂文化的發展就受到阻礙。
石家莊業余古箏教育也成為專注于技術性,分析性訓練的“技能教育”,僵化刻板的機械性技能訓練使得音樂學習變的枯燥乏味,難以培養出對音樂的喜愛。
結論
業余古箏教育的終極目標,不是培養音樂家,而是面向全社會培養出在人文本質上真正超越前人的人。這也許要古箏教育者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學習古箏,就是對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繼承和弘揚。
參考文獻:
[1]楊瑩,琴行:社會音樂教育的重要載體,校園之聲2008年第6期
[2]張英豪,社會業余音樂考級研究與思考,南京藝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第8頁
[3]袁振國,教育新理念,北京: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
古箏的表演藝術鑒賞分析論文 篇6
【摘要】
古箏不僅能夠提高人們的音樂素養,而且還能夠培養人們的興趣愛好,充實閑暇生活,修生養性。本文主要是對社會音樂教育機構中的古箏教學進行研究,重點通過對兒童和成人學習古箏的不同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總結出社會古箏音樂教育中的現狀,并結合實際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社會音樂教育機構主要是指音樂培訓中心、青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等。
【關鍵詞】
古箏教學;社會音樂教育;培訓機構
引言
在民族音樂不斷盛行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音樂教育,學習民族樂器的人也越來越多。音色動聽優美的古箏作為民族樂器中的佼佼者,深受成人和兒童以及社會各個階層人士的喜歡。為了適應各個年齡階段人的接受能力以及理解力,摒棄其中的個體差異,本文對社會古箏音樂教育的人群教學特點進行分析,剖析社會古箏音樂教學的現狀,探討有效的古箏教學應對措施,來不斷的優化教學,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不斷實現古箏的提高與普及。
一、成人與兒童教學形式、內容以及重點的不同
根據兒童與成人的個體差異,對他們在古箏的教學上,有很多的不同,比如:教學形式、內容以及教學重點等。對于古箏教學的形式上,兒童具有其特殊性,存在音樂天賦差異、接受能力差異以及性格差異等,如果面臨比較枯燥乏味的古箏教學,很容易讓其失去古箏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同時失去兒童特有的天性,所以,傳統的教學方法將不再適應,需要更多的'利用多媒體等傳媒課件來輔助古箏教學,使其生動、形象,容易接受,不斷的激發兒童的興趣和創造力。同時,對于授課時間上,最后定期規律一對多規律授課,兒童們共同學習,目標明確,節約成本且相互間更容易激發濃厚的興趣。而成人有一定的社會閱歷,對古箏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具備濃厚的興趣,目標明確,自覺性和自律性較高,教學形式上較多采用一對一形式,便于老師糾錯,學習成效明顯。對于古箏教學的內容和重點上,兒童學習古箏的內容要由淺到深,從簡單的指法開始學習打好基本功,因材施教,而成人是要根據自身的優勢特征,由淺及深,避短揚長,最適合由流行音樂改編成的通俗教材。
二、社會古箏音樂教育的現狀分析
社會古箏音樂教育應該是一種讓受教育者獲得較高的人文修養,注重人音樂綜合素養發展的學科,但從目前社會古箏音樂教育的總體效果和實際情況來看,教學的目標正確,方法存在一定的問題。在選擇教師方面,規模大的學校,師資運用較為嚴格,能夠為學生提供各式各樣的的機會進行鍛煉。但是,一些小的學校,只能提供簡單的教學場所,對老師的選擇上把關不嚴。在選擇教材方面,現在大多數人都會參加業余的音樂等級考試,所以教育機構在教材選擇上,習慣選用中央音樂學院和中國音樂家協會組辦的考級教材為主,針對性不強。在教學方式上,主要有一對一和一對多小班制教學兩種,在一對多小班教學中,聲音較雜亂,學員無法聽到自己彈奏的聲音,長期下去會影響其聽覺能力,不容易培養學生的樂感。
三、社會古箏音樂教育有效性的措施
在古箏音樂教學中,首先要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是美感和樂感的培養,最后才是方法技巧的言傳身教和文化底蘊不斷積累。在教學起初的時候,要避免單純機械的手指運動,用優美的旋律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才是學好古箏的關鍵。
(一)環境因素師資力量是關鍵,高水平的教師其演奏能力較高、專業,是教學的重中之重。其次是舒適的教學環境,固定的硬件設施要保證齊全,例如古箏、多媒體和教材等等。教學方式上要以因材施教為原則,不斷在教學實踐中改進教學方法。授課內容要有針對性,布置作業防止千篇一律,根據不同人的特征,采用分班教學的不同方式進行授課。學好古箏另一部分原因是良好的家庭氛圍,家庭背后的默默支持,意義重大。
(二)教學技巧一是加強培養基本功的訓練。在古箏教學中,首要的任務是熟練掌握古箏最基本的彈奏技巧。熟記古箏五聲音階排列的順序,基本指法的學習,另外再結合簡單的樂曲進行練習鞏固,不斷固定手形,養成良好的彈奏習慣。二是注重表演技巧的鍛煉。在古箏教學中,要熟練掌握彈奏技巧,了解樂曲的創作背景和表達的思想,結合自身的理解應用到古箏的表演中去,即,既需要準確的技巧彈奏,還需要調動彈奏者對藝術的感情,技巧和情感合二為一,感性和理性同步。在古箏教學中,教師除了教授樂曲本身以外,還要讓學生時常欣賞著名曲目,深入理解古箏作品的藝術和內涵,讓學生不斷拓寬視野,學習中國的民族文化,把古箏學習和傳統文化融合在一起,實現文化與技術的統一。
四、結語
總之,社會古箏音樂教育中,演奏技術是基礎,但演奏感覺最重要,是音樂的具體表現,即為最終最高的目標。教學過程中要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彈奏的激情,以最飽滿的激情,達到融聲以情的境界,把情感真切的表達出來,人琴合一。
【古箏的表演藝術鑒賞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葡萄酒文化鑒賞的論文04-13
中國古典樂器鑒賞論文04-19
論文寫作特點分析05-08
淺論少兒古箏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論文05-02
怎樣上好美術鑒賞課論文04-28
GPRS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論文04-27
薩克斯教學中的問題分析論文05-05
國際商法案例分析論文05-09
幼兒游戲教學作用分析論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