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校跨文化外語教學目標及實踐策略
跨文化能力的培養貫穿整個大學外語教學的過程中,其實現途徑也多種多樣。通過多樣化的教學途徑實現我國高校跨文化外語教學的既定目標,培養具有愛國精神和貢獻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摘要:高校跨文化外語教學以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為目標,以本族文化的討論與反思為出發點,通過對外語語言及跨文化知識的開放式、主題式對比教學,培養學生的文化自覺意識及跨文化技能,使其能夠在跨文化情境下實現有效溝通,并成長為以中華民族文化的對外傳播為己任,能夠且愿意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跨文化外語教學;文化自覺;文化身份認同;中華民族文化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速,教育國際化隨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跨文化外語教學在這樣一種大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并逐步發展。與僅注重句法規則與語言交際的傳統外語教學不同,這種以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與跨文化能力為目標的外語教學模式,以內容主題教學為依托,將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并重,它符合國家進行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需要,符合國際社會展開良性交流與合作的趨勢,是我國提高國際教育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如何構建并實施符合中國社會現實、教育現狀與文化環境的跨文化外語教學是如今值得深入思考與研究的一項課題。筆者在本文中將就我國高校跨文化教學的意涵、目的及實施策略進行探討。
一、高校跨文化外語教學的意涵及目的
跨文化外語教學的理念原始于美歐等國,以跨文化交際學界與外語教學界學者的研究與傳播為主。如Byram等人提出的語言-文化教學[1]、Fantini提出的以培養文化間交際能力為目的的語言教育,他們從跨文化交際學、外語教學法等多學科視角出發,將文化視為動態發展的過程,強調跨文化意識、情感與交際技能在外語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主張在外語基礎語言教學的同時兼顧學生文化認同與跨文化身份的重構,通過有機結合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達到培養跨文化人與世界公民的目的。近幾十年來,跨文化外語教學也受到了越來越多國內學者的關注與研究。
張紅玲教授在其著作中從知識、能力和態度三個層面對跨文化外語教學的目的進行了系統性的劃分,將目的語語言、多文化教學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并列為教學的主要內容,要求學生能夠通過目的語語言與文化的學習,對自身民族文化進行反思與自覺。[2]高校跨文化外語教學,從教學深度和廣度上來講,可以說是跨文化外語教學的高級階段。
它所針對的教學對象是年滿十八歲的高校學生,該學生群體具有自身的特點,一方面,從其社會性發展特點上看,由于成長于中國社會中,長期接受中華民族文化的熏陶,他們在多年的社會化進程中已逐漸形成了一套帶有明顯母文化印記的符號系統、基本行為規范和語言邏輯思維。
這一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潛移默化的方式進行的,個體對自身養成的文化習慣與行為特點可能“習而不察”,但不可否認的,到達大學階段的學生已在此過程中確立了自身的文化根基與群體歸屬,且處在自身世界觀、文化價值觀形成與發展的關鍵階段;另一方面,從其認知發展特點上看,基于維果斯基的認知發展觀,由于知識經驗的增多,認知水平與思維能力的提高,高校學生處在記憶和創造性思維發展的極佳時期。同時,大學時期也是大學生自我意識迅速發展并走向穩定成熟的時期,“我是誰”“我屬于哪個圈子”等自我身份與文化身份認同的問題是他們關注的焦點所在。[3]
由此可見,對高校學生開展跨文化外語教學,是可行且必要的。以跨文化能力與外語交際能力培養為目標的外語教學,以開放性、互動性與創新性為特點,既符合大學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同時也符合其個人社會性發展與身份構建的需要。
具體講,該教學模式注重學生運用所學外語語言知識對目的語文化及本族文化知識進行對比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模擬或真實跨文化情境下的交際活動訓練,在處理各種跨文化沖突的體驗和學習中對自身所屬文化,尤其是深層文化因素進行反思,提高文化自覺意識和跨文化敏感性,從而實現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創新性繼承與自身跨文化身份的建構。
據此,筆者認為,我國高校跨文化外語教學的意涵及目的可以表述為:通過對外語語言及文化知識的教學,加強對母語和本族文化的理解、反思以及對外傳播的能力,增強文化自信,實現真正的文化自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專業知識能力的,且愿意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的跨文化復合型人才。
二、我國高校跨文化外語教學的現狀及問題
我國高校跨文化外語教學的理論研究及實踐探索雖在近數年來發展迅速,但目前仍處在探索階段,整體上看尚不成熟,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相關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對外語教學中跨文化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培養途徑及策略建議等方面。
張紅玲教授著書對跨文化外語教學理論建構、原則和方法以及教材的編寫進行的系統性論述[4],以及葉洪教授所論述的后現代批判視域下跨文化外語教學的新理路及對跨文化“第三空間”的探索[5]等核心文獻是該領域的代表性成果,對構建和完善我國跨文化外語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參考。
在具體教學實踐中,由于師資水平、課程設置以及對外語教學中跨文化因素的認識與重視程度等因素的影響,我國高校目前在實施以培養跨文化能力為目標的外語教學上的效果還不盡人意,從教學理念、教材到教法都存在一定的缺失。
具體講,跨文化因素在高校外語教學中的體現主要集中在對課文內容所涉及的歷史文化背景知識的講授與討論,以多元文化為相關主題的演講與討論,以及設立如西方文化概論、跨文化交際等專業或選修課程等方面。這些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的結合方式能夠幫助學生習得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及基礎理論,對于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培養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但就目前實際實踐的過程與結果來看,這些方式傾向于各為一體,相互之間沒有太多關聯,教法上多偏重于對目的語社會、歷史文化知識的介紹及跨文化相關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在對學生跨文化敏感性、跨文化意識以及跨文化技能培養上的重視程度不夠,教學互動及跨文化交際體驗或模擬訓練的開展所占比重較小。
學生的學習較為被動,往往限于在老師的硬性要求下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沒有形成主動探索多元文化知識與積極反思本族文化的學習習慣。其次,目前高校跨文化外語教學中有關我國傳統文化,尤其是深層文化因素的相關內容所占比重較少,且多側重對客觀文化或淺層文化的介紹。
很多高校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中“和而不同”“中和位育”“天人合一”等優秀思想和經典國學典籍及主要學說的認識和理解可以說是僅限皮毛,遠遠達不到用外語對其進行闡釋和討論的水平。這種對自身母文化了解程度與分析能力的欠缺,易導致學生在跨文化溝通情境下缺乏文化自信,即使其已具備足夠的外語基礎語言知識,也難以就相關文化內容與對方展開話題,更無法運用本土跨文化相關思想對跨文化沖突進行有效的分析,從而達不成跨文化外語教學的預期目標。
三、高校跨文化外語教學實踐的對策建議
基于上文對跨文化外語教學目的、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分析,筆者認為我國高校跨文化外語教學實踐應該遵循開放性、持續性、階段性和多樣性的基本原則,以文化主題內容為依托,結合外語語言教學,由淺入深分階段對學生的跨文化知識、情感及技能進行全面培養。
開放性是指在教學中堅持開放、靈活、客觀的教學態度,通過文化討論與分享的方式培養學生自我探索新知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持續性是指跨文化外語教學不能僅通過一兩門或是一二個學期的基礎或專業課程來完成并達到既定目標,而應貫穿于整個大學教學的過程當中,通過長期、系統性的文化與語言訓練來完成相應的人才培養目標;階段性是指跨文化外語教學的內容宜根據語言知識與跨文化訓練的難易程度進行細分,并在適宜的學期時段對相應內容進行教學;多樣性是指高校跨文化外語教學方式不應單一化,應探索并采用多種實踐途徑,并將各類有效資源有機整合,實現整體效果最大化。
(一)強調跨文化能力培養在外語學習中的重要性,增強學生參與跨文化外語教學的內在動機
幫助學生切實了解語言與文化之間的密切關系,認識到跨文化能力培養在外語教學中的重要性,讓其不僅知道“做什么”“怎么做”,還知道“為什么要做”“做了可能有什么樣的收獲或成效”,由此增強學生參與跨文化外語互動教學的積極性。
高校學生,尤其是剛進大學的學生各方面的可塑性都比較強,比如學習方法與認知思維習慣的形成,他們往往對即將開始的學習充滿期待。
因此,在開課之初,適當的引入文化學習、外語學習以及跨文化能力培養的概念,并通過對某具體文化現象或事件的分析讓學生認識到跨文化外語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讓他們對語言與文化的關系,跨文化因素對個體學習所能產生的影響產生深刻印象,加強其在后續學習中有意識進行跨文化知識學習及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內在動機。
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就中國學生上課參與互動少或者不主動問問題的習慣為主題組織學生運用外語展開討論,鼓勵他們從文化層面及個人性格層面進行分析,同時將西方學生與之截然不同的上課狀態、思想觀念和學習習慣進行對比和現場體驗,在此過程中完成討論、反思與后期學習計劃,運用學生熟知且有切身體驗的事例或現實問題作為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的結合更易使學生產生共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大中華民族文化在跨文化外語教學中的比重,提高學生用外語表述及分析相關文化內容的能力
進行跨文化外語教學的目的在于為國家培養所需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這些人才應具備足夠的語言知識技能和專業能力,具備一定的民族文化底蘊和人文積淀,愿意為祖國建設和發展做出貢獻,并以中華民族文化的對外傳播為己任。
加大中華民族文化在教學中的比重,在內容上從如建筑、書法、太極等淺層文化因素,深入到影響國人價值觀、行為規范與思想觀念的深層文化結構因素,以優秀文化典籍為內容依托,運用外語語言,以對本族文化的討論與反思為出發點,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在此過程中幫助學生養成反思的學習習慣與發散性思維,提高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意識,讓他們在跨文化交際情境下能夠“有話題”“有觀點”,能夠用外語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實現文化溝通、分享與傳播。
(三)探索并采用多種跨文化外語教學途徑,靈活運用已有教學資源,并將其有機整合,達成教學效果最大化
跨文化能力的培養貫穿整個大學外語教學的過程中,其實現途徑也多種多樣。首先應保證在基礎語言課程中融入跨文化因素的教學。
跨文化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其中的跨文化態度、跨文化意識及跨文化技能的習得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基礎語言課程相對學時較多,將相關文化內容納入課程中學習,能夠保證跨文化教學的持續性。當然,光靠講授與文化內容相關的歷史文化背景知識遠遠不夠,批判性文化意識及敏感性的培養更為重要,這也對教師本身的跨文化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學生們已經具備一定跨文化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再開設選修性的跨文化交際專業課程(最好為雙語教學),進一步加大對該領域的理論學習及實踐體驗,并配合輔助性模擬訓練和實踐活動,可以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同時,要實現跨文化外語教學效果的最大化,需充分利用校內已有資源,例如在讀留學生資源,在線交流平臺,合作項目學生經驗交流、師資互助等,將其有機整合,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跨文化交流機會。
綜上所述,要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以跨文化能力培養為目標的外語教學,我國高校應針對現存問題,以西方及本土相關跨文化理論與教學理論為基礎,以中華民族文化的討論與反思為基本出發點,運用開放式、主題式對比教學方式,通過多樣化的教學途徑實現我國高校跨文化外語教學的既定目標,培養具有愛國精神和貢獻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Byram,M.&Zarate,G.(eds.).TheSocioculturalandIntercul⁃turalDimensionof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g[M].Stras⁃bourgCedex:CouncilofEuropePublishing,1997.
[2]張紅玲.跨文化外語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194-198.
[3]劉華山.高等教育心理學[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24-38.
[4]張紅玲.跨文化外語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5]葉洪.后現代批判視域下跨文化外語教學與研究的新理路—澳大利亞國家級課題組對跨文化“第三空間”的探索與啟示[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2(1):116-126.
【淺談高校跨文化外語教學目標及實踐策略】相關文章:
外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的策略11-14
淺談高職外語教學方法策略研究論文11-14
淺談文化意識培養在外語教學中的問題與策略12-08
淺談高校外語教學國際化問題思考03-01
跨文化意識培養策略11-14
淺析跨文化交際能力與外語教學12-08
淺談高校圖書館信息營銷策略探析03-0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