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多元智力理論提高外語教學效果論文
論文摘要: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為外語教學與實踐提供了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多元智力理論認為,不同個體有著不同的智力傾向。外語教師應該盡可能根據不同個體的智力傾向安排適當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持,提高教學效果。
論文關鍵詞:多元智力理論;行為特征;大學英語教學
關于人們如何學習和思考的問題,教育學和心理學提出了多種理論解釋,如強化理論、認知理論、建構主義理論等,并以這些理論為基礎形成多種外語教學法流派。多元智力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或 mi theory)雖然為大多數人所知曉,但是在傳統的一元智力理論的影響下,在國內外語教學尤其是英語課堂教學中尚未受到足夠的重視。針對目前國內學生外語學習現狀,有必要承認、尊重、利用學生個性差異,加深對多元智力理論的認識,因勢利導,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為此,本文在評析多元智力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不同類型學習者的特征及識別方法,最后,就如何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貫徹多元智力理論提出若干建議。
一、多元智力理論對英語教學的意義
1983年,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哈伍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在他的《人類思想的構架》(frames of mind)中提出,人類的智力不只是一種模式,而是多種智力的組合,具體包括音樂/節奏方面、口頭/語言方面、視覺/空間方面、身體/運動方面、邏輯/運算方面、人際之間(交際)/人際之外(獨處)的智力共七個方面。德納認為,每個人都有這七種智力,但是比較突出的卻只有某一種或者某幾個方面的智力,并且個人最為突出的智力往往和個人的成功或者從事的工作聯系在一起。1993年,哈伍德·加德納又指出,人類在七種智力之外還有第八種智力,即對自然界中存在的事物進行識別和分類的智力。1996年,另一位學者丹尼爾·格爾曼(daniel goleman)認為人類還有所謂的第九種智力,即通過強調或控制刺激進行自我激勵的情感能力。
雖然上述研究結果直接指向的是人類智力存在的多種形式,但是對外語教學也提供了重要的啟示作用。首先,同樣的學習任務并非適應所有的學生。其次,每一位學生都有他自己先天最擅長的某種能力,造成英語學習障礙的原因往往是學習方法或教學方法與學生最擅長的能力發生“錯位”。最后,如果再聯系到“最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論,就要求教師要善于識別不同學生的學習類型,找準特定學生個體或群體的“最近發展區”,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同樣是語法教學,對于邏輯或運算能力較強的學生做解釋的效果較好,但是對于視覺或空間型的學生可能只有畫圖表或演示才能接受。同樣,有人獨處時學習效率較高,有人在集體活動中才能超常發揮。所以,作為教師應該善于發現學生的學習類型并及時給予適當的指導或者改進自己的教學策略。
二、多元智力與學生行為特征之間的關系
如果根據加德納最初提出的人類的七種智力內容將學生劃分為相應的類型,那么一些學者的實驗結果則在不同類型的學生與其學習行為特征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實驗結果表明,學生行為特征和其個人的能力類型存在著下列對應關系。
語言型學習者,在行為上偏好于讀、寫或者講故事,擅長記憶人名、地名、日期和日常瑣事。相比之下,邏輯型學習者卻比較喜歡實驗、數字運算和研究事物類型及其關系。空間型學習者偏好看圖片、看電影或者玩游戲,他們最擅長想象、猜謎語、識圖、填詞游戲或者看圖表。音樂型學習者通常喜歡唱歌、哼曲子、聽音樂或玩弄樂器,聲音、旋律節奏和時間節拍是他們的長項。運動型學習者比較擅長諸如運動、舞蹈和表演之類與身體有關的活動。交際型學習者,喜好廣交朋友,善于與人交談和加入一些團體,這類學生善解人意,擅長領導、組織、交際和處理沖突。與交際型學習者相比,獨處型學習者偏好獨來獨往,對個人興趣有著不懈的追求,他們比較擅長自省,注重情感和內在的東西,會為個人目標不懈努力。
上述關于不同的能力類型學習者的理論,為教師通過觀察學生行為特征的辦法判定和識別學生類型提供了依據。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動給不同類型的學習者提供幫助和支持。外語課堂教學是通過一系列活動實現的,盡管不可能在一節課里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特征,但是教師依然可以在不同時間、不同語言項目給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機會。教學活動定位需要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定向。
三、有利于發展學生多元智力的教學建議
根據不同類型學生的學習行為特征,結合語言學家的建議及筆者外語教學的實際經驗,圍繞多元智力模型,筆者提出下列建議作為課堂活動的參考,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之效。
1.語言型學習者
針對語言型學習者善于表達的特征,可以讓其先聽短文后寫書信來培養聽力,而在閱讀過程中做正誤判斷練習。還可以把編寫故事作為寫作練習,就傳統話題在小組內展開討論,通過書面材料學習語法,用畫腦圖(mind map)的形式學習詞匯。
2.邏輯型學習者
針對邏輯型學習者善于推理,擅長邏輯的特點,可以把聽力材料分割,讓其聽后排列文稿順序。在閱讀過程中就文章觀點、概念之間做比較練習。在寫作訓練中,要求這類學生記錄活動環節或過程。在口語練習中,教師不妨把一組圖片順序打亂提供給學生,讓其按照自己的想法排列后編造故事。在學習語法時,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讓其自己歸納發現語法特征。在詞匯學習中,鼓勵學生使用諸如詞根聯想、星火記憶方法等。
3.視覺型學習者
善于通過視覺獲得信息的學生,可以要求其在聽的過程中填充圖表,在閱讀之前充分利用有關插圖或圖片做出預測。對這一類學生,在布置寫作練習時可以要求其圖文并用,做口語練習時最好讓他們就圖片或空間差異作比較。教授語法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圖片演示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4.音樂型學習者
此類學生對樂音或者節奏保持著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把一首流行歌曲的某些詞“挖”去,讓學生邊聽音樂邊填空,也可以先把歌詞作為閱讀材料,然后讓學生聽音樂的同時做詞曲配對練習。與此同時,可以鼓勵學生就日常生活中的東西編寫歌詞、順口溜等以鍛煉寫作能力,就音樂電視畫面展開討論去提高口語能力。對于語法難點,編造或者收集一些韻文提供給學生,指導學生通過流行歌曲擴大詞匯量,對于語法和詞匯學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5.運動型學習者
好動是此類學生的天性,因此更需要教師因勢利導。在聽力教學中,把一個任務分派給三個小組,讓各組分別聽一部分內容然后合作完成任務。在閱讀中,把閱讀材料打亂,讓學生恢復原來順序引導其主動思考。對于此類學生,一種有效的寫作活動就是寫好第一句話,然后讓一組學生傳遞著續寫編成故事。學習語法和詞匯時,可以提供一些“”性的游戲內容,激發此類學生的學習熱情。
6.交際型學習者與獨處型學習者
在聽力教學中,對于交際型學習者可以在聽一遍材料之后引導學生之間對照答案然后再聽第二遍,但對于獨處型學習者最好讓其自己訂正。在閱讀教學中,既要鼓勵交際型學生討論,也要允許獨處型學生自己思考。對于寫作練習,可以讓前者編寫對話,讓后者寫日記。在語法和詞匯方面,可以要求交際型學生多舉一些別人的例子做練習,相互測試學習內容。但是,對于獨處型學生,應該誘導其多描述跟自身聯系緊密的事物,允許他們有自己的學習步調和方法。
四、結束語
綜合以上論述,教師應該自覺應用多元智能理論,加深對學生學習方式和行為的理解,不能輕易將學生外語成績不好的原因簡單地歸結為“悟性差”或者“記性不好”,應該客觀科學地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方式,樹立平等的教育教學意識,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地改進教學,開創適合各類學生的教學方法。
【應用多元智力理論提高外語教學效果論文】相關文章:
試析應用多元智力理論提高外語教學效果論文02-23
幼兒教育中的多元智能理論應用論文12-02
淺談多元智力理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12-06
計算機教育中多元智能理論的應用論文11-07
淺析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外語教學效果03-10
以學生為本提高教學效果的論文04-02
提高德育課教學效果的體會論文01-26
提高護理水平的醫學護理論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