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教學研究論文
當前有關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研究層出不窮,而探討大學英語教學本質的還為數不多,這樣會造成改革只停留在表面,很難觸及問題的核心,也就無法提出切實可行的教學改革意見。大學英語教學中主要存在著費時低效的問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改革沒有觸及大學英語教學的本質和核心。要想改革取得成效,首先要明確大學英語教學的實質,在此基礎上協調好學生學習動機和課程要求目標之間的關系,探索出切合實際又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最終實現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成功。本文就將從心智哲學角度來探討大學英語教學的本質,進而提出教學改革建議。
一、心智哲學與意向性
心智哲學主要研究認知主體心智能力形成過程中的哲學問題,是在腦和神經科學發展的背景下重新建構的哲學理論。心智哲學與認知科學緊密相關,最重要的特征是將科學問題、哲學問題與人自身聯系起來。在語言研究的心智哲學視野中,對語言運用有三個假設:基于心智是語言最基本的性質,感覺信息的表達是語言運用的基礎,語言所表征的是心理表征。意向性是心智哲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是心理狀態和事件指向、關于、涉及或表征某些其他客體和事態的特征。人們在進行認識、實踐等對象性活動時都具有一種關指對象的能力,意向性就體現了這種關指能力,它是心智能力的重要特征,是人進行對象性活動的首要條件。心智首先關指一個對象,并對其表現出希翼、憎惡、喜愛、譴責等不同的心理狀態,從而與世界聯系起來。意向性是一次意識活動的發端,并貫穿于這一活動的整個過程。意向性可體現為意識活動的一種“工具”,是意識觀照事物、事件、事態時所展現出的一種體現“利己”的取舍傾向,表現為意識活動中對對象的注意、過濾、選擇、表征時的心理狀態,并呈現判斷、評價、表征的功能。意向性包含兩方面內容:意向內容和意向態度。意向內容就是意識活動以什么為其內容和這樣的內容如何歸結為一定的語言表征方式。意向態度指用怎樣的心理狀態、心理估量、心理取向來關指意向內容,即意向內容受主體的意向態度的處理。
二、大學英語教學的意向性體現
大學英語教學作為語言學習過程,勢必涉及認知主體的心智活動,意向性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對意向性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作用進行研究:
(一)大學英語教學過程要體現語言學習主體的意向性
當前大學生學習英語的工具性目的依然很強,而課程要求規定的教學目標是要培養學生對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特別是對聽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一學習目標在教學中主要通過教師傳達給學生,因此在課堂上教師總是想盡辦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效果卻并不顯著。究其原因,我們應該認識到語言學習應符合認知主體心智發展的規律,而語言學習者在學習語言時進行了意向選擇。意向性具有指向性和表征性兩大特性,包括意向內容和意向態度兩大層次結構。從意向性角度來看,大學英語教學的核心就是要體現教學參與者(教師和學生)的意向性,體現他們對學習內容的選擇以及對學習內容的態度。教師意向性指的內容是對語言的綜合運用,而學生意向性指的內容卻是和考試相關的語言知識,這種矛盾導致了學生在學習和考試內容相關的知識時積極性較高,而對與考試內容無關的內容就表現被動。協調好這兩大認知主體在意向性選擇上的矛盾,才能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發揮他們的積極性。而怎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要從心智活動的意向性入手。塞爾在《意向性:心智哲學論集》(以下簡稱《心智》)一書中提出,視覺經驗或其他類型的知覺經驗是具有意向性的,這在關于知覺的研究中被忽視了。不能將視覺經驗與經驗事實區別開來。而在《心智》一書中,塞爾對意向性的問題有了更深刻的表述。他認為意向性問題是意識問題的一面鏡子。他從動物生理學層面解釋意向性是如何可能的。例如,動物會感覺到饑餓或口渴,是因為這種感覺是血管收縮素到達大腦視丘下部時激發的一種神經元活動。意識和意向性的基本形式是由神經行為引起的,也是由腦系統實現的。這對大學英語教學很有啟發,對現代化教學手段引入課堂提供了心智哲學的依據。課堂上要盡量激發學生各種感覺,使其知覺經驗體驗最大化。采用多媒體網絡輔助教學,可以利用圖片、視頻、音頻等資料多方面激發學生的知覺體驗,對提高學生的意識活動具有積極作用,也就能夠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通過視覺、聽覺等知覺體驗感受到教學的內容,這激發了大腦中的神經元活動,這一活動勢必會引起生理變化,而這一生理變化通過身體運動體現出來。而這一神經活動也會引起行為意向,這一意向包括學生對知覺體驗的內容以及對這一內容所持有的態度,如對教學內容的認同、懷疑、喜歡、討厭等。這種行為意向最終也會通過身體運動體現。比如,老師領讀單詞這一教學活動,老師讀單詞發出的聲音被學生聽覺系統感知到,引起學生的神經活動,進而產生生理變化。而這一神經活動同時也引起了行為意向,即學生聽到了這一發音,并對老師的這一發音持有認同或不認同的態度,從而產生身體運動,如跟讀時口腔、眼睛、面部表情、肢體等的動作。以上舉例只是對教學中的一個具體活動做出的較為簡單的意向分析。大學英語教學內容豐富,形式復雜,受多種因素影響,但它的本質是意向性的體現。
(二)大學英語教學要體現語言學習內容的意向性
語言學習的內容是語言表達式。語言表達式體現的是寄生意向性。寄生意向性是指事物本身是不具有意向性的,但當人們認識該事物時把自身的意識附于了該事物,使其產生了意向性。學生作為語言學習的認知主體,應該在習得時關注語言表達式的意向性,主要體現在對其意向內容和意向態度的掌握上。而這一過程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如在講解詞匯、句法以及語篇時,注意分析其中體現出的意向內容和意向態度,幫助學生掌握關鍵知識,使其成為學生認知域的一部分,在日后進行語言表征時(如寫作或翻譯等產出性練習時)能準確運用。
1.詞匯的意向性解釋在《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二冊第五單元SectionA中,有一個單詞shelter。這個詞用作名詞時課本上給出的解釋是“aplacewherepeopleareprotectedfromdangerorbadweather”,“庇護所,避難所”。而教師在講解時不能只是傳達詞匯的字面意義,還應關注詞匯的意向內容和意向態度,即這個詞語關指的內容和對關指內容所持有的態度。Shel-ter關指的內容和態度需要教師提示學生。它凸顯的是一個可以滿足人類最基本要求的地方,不需要很豪華或是舒適,只要能讓人遮風避雨,給人帶來最基本的安全感就行。因此,在翻譯“衣食住行是生活的基本需要”這句話時,其中的“住”應該翻譯成“shelter”,而不是“house”或是別的詞。公交車站的候車棚也翻譯成“busshelter”。這些運用都強調了該詞匯的意向性。在對詞匯的學習中,如果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詞匯體現的意向性,對詞匯的掌握也將更加精準,進而在自己的產出性練習中運用得當,這也將是對他們的一大鼓舞,會激發起他們進一步學習英語的熱情。
2.句法和語篇的意向性解釋在《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一冊第一單元SectionA中,第二段作者在講到自己開始學英語的經歷時,用到的表達是“Myexperiencewithlearningaforeignlanguagebeganinjuniormiddleschool……”。這句話學生在理解時沒有困難。但如果讓學生自己寫學英語的經歷,他們通常會寫成“IbegantolearnEnglishinjuniormiddleschool”。兩句體現的意向內容是一致的,但意向態度不同,前者更顯客觀,而后者更顯主觀。漢語中我們通常不這么說,而英語中此類表達很多,如“Thetwenti-ethcenturysawthestartofman’sloveaffairwiththeautomobile.”英漢兩種語言間的差異從意向性的角度可見一斑。對語篇同樣可以進行意向性解釋。如《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一冊第五單元SectionA的文章TheBattleAgainstAIDS是講述人們在預防艾滋病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這篇文章從題目到文章內容都把艾滋病作為一個人類共同的敵人來看待,把預防和治療艾滋病視為一場戰爭。這就體現了作者在寫作時的意向性。意向內容是預防艾滋病所做的努力,而意向態度是強調了艾滋病帶來的殘酷后果以及對每個人都應該參與到預防艾滋病活動中的期望。
三、結語
在心智哲學視角下,我們對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意向活動進行分析,并通過對大學英語教學中語言學習主體和語言學習內容的意向性解釋,揭示大學英語教學的核心以及改善學生英語學習現狀的方法。在大學英語教學兩大認知主體,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下,通過教師的合理引導以及學生思維方式的轉變,相信學生英語的學習效果會有所提高,特別是翻譯、寫作等產出性練習的完成質量會有所提高。
【大學英語教學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大學英語實踐教學研究論文11-29
大學英語情景教學研究論文03-13
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ESP教學研究論文03-14
獨立學院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研究論文03-14
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研究01-06
小學英語教學研究論文(精選15篇)04-16
淺談高職英語實用性英語教學研究論文11-22
英語趣味教學中的藝體教學研究論文02-20
高職計算機英語教學研究的論文11-13
高職模具專業英語教學研究論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