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中英語課堂分組教學的實施論文
課堂教學活動的形式很多,而且活動的內容、參與的人員、要達到的目的、活動的方式等方面不同又有不同的分類。從活動參與的人員來看,我們可以有學生個體活動(individual work)、雙人活動(pairwork)、小組活動(groupwork)和班級活動(classwork)。各種活動形式都有各自的特點和作用。其中小組活動無論從參與人數和參與者活動的頻率都是處于相對平衡,既有一定的參與面,又能保證參與的頻率。因此,在以語言運用為重點的英語課堂中,小組活動是廣大教師普遍使用的課堂活動形式,而且有許多有效的經驗和有益的體會,但也有很多令人不解的困惑。如:如何分組、如何分工、如何調控、如何評價等。所有這些歸于一個問題:如何提高小組活動的效率?根據我的教學經驗,要提高課堂小組活動的效率,我們應該關注以下幾方面:
一、小組活動內容設計要易操作
從很多課堂實例分析,許多課堂小組活動很難真正有效深入展開的原因在于教師設計的活動。這些活動往往過大、過泛、過爛、過難,如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1》的教師參考用書第85頁教學方法建議(二)的三個討論題。“偉人”概念十分模糊,學生很難切入話題。在小組活動設計時,教師應注意:(1)話題要小,可以控制活動時間;(2)設問要具體,有助于學生思考;(3)內容要新穎,能夠誘發學生參與;(4)難度要適宜,保證學生有話可講。
二、小組活動目的定位要準確
我們不應該把小組活動當作活躍課堂外顯氣氛、體現課堂表面互動的添加劑,因為即使在表面上學生參與了小組活動,但沒有明確的目的或目的定位不準,這些添加劑只是為活動而活動。這不但浪費課堂教學時間,而且會漸漸削弱學生活動的參與欲。一般來說,課堂教學是由一連串活動構建成的活動鏈,每個活動都是在這個鏈中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也就是前者的目的定位后者的實施,后者的展開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這樣學生才能循序漸進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小組活動的目的定位也應納入其中,即使是課堂教學的最后一個活動(小組活動往往是如此),其目的也是為了下一個活動,即課后活動(如課后作業、課外活動)。
三、分組要做到以人為本
如何分組往往容易被教師所忽視或誤解。就近隨意組合、簡單強弱搭配、放任自由結合等等都是具體的表現。盡可能讓每個學生參與活動是分組的唯一目的,“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有效的活動的前提是人的積極參與。所以在分組時,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做到人盡其才。
同時根據活動內容不同,可以進行強強組合、弱弱結合,將難的任務交給強組完成,把容易問題留給弱組思考,避免弱者話語權失缺,也促進強者競爭、促使弱者參與。假如只有一個共同活動,教師不妨把強弱搭配編組,但要保證弱者的話語權(這個問題在第4點中解決)。另外教師還需考慮分組的相對穩定、適時變動。小組活動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在于小組的合作,而合作是需要時間的磨合。不穩定的分組不利于學生間的磨合,但是固定不變的分組又會減弱交流對象的新鮮感,同樣會影響小組活動的效率,而且還不利于培養學生與各種人交流的能力。
四、分工具體明確
分工是指組內成員在小組活動時擔任的角色。在我所觀察的課堂教學實例中,許多教師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結果小組活動進展無序,參與者隨意性很大,要么強者獨占話語權,要么組員互相推脫,應付了事。一次小組活動其實是一個真實社會活動的模擬,應該有組織、參與、小結、匯報等分工。所以在分組或任務布置時,教師可以給每位成員明確組內角色,如:組織者(負責活動開展)、記錄員(筆錄活動內容)、咨詢員(解決活動難點)、報告人(匯報活動結果)等,確保任務到人,促使人人參與。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這類分工也需要教師正確處理好相對穩定、適時變化的問題。相對穩定有利于學生某個能力的培養,適時變動即能維持學生的新鮮感,有可讓學生體驗活動中的各種角色。
五、教師明確角色定位
課堂教學活動的模式變化對于教師的角色是一個挑戰,教師角色的定位往往會直接影響小組活動的效率。現在課堂教學小組活動中教師普遍存在著脫位和錯位這兩種傾向。脫位就是教師在學生小組活動中無所作為,教師將其簡單地理解為“以學生為主體”,以為自己放棄話語權,就能讓學生有效地自主活動;錯位就是教師過分介入學生的小組活動,以為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活動質量。其實前者的話語失缺和后者的話語霸權對小組活動都起到了負面作用。教師的話語失缺就是放棄了對活動的調控,失控的活動就是低效的活動;教師的話語霸權就是剝奪學生的話語權,沒有話語權的活動是無效的活動。要提高小組活動的效率,教師無疑要控制好自己的話語權,調控好學生的活動。對于學生的活動,教師要關注他們活動的進程;對于學生的困難,教師要幫助他們搭建必要的“支架”,適度引導。
六、評價及時跟上
評價是所有課堂教學活動不可缺少的環節。我們不能把評價只設定在活動結束時,而是應貫徹在活動的始終。在小組活動前(即活動設計時),教師應該對學生有個評估,他們能干什么?他們想干什么?他們應干什么?這三個問題教師必需考慮的。一個任務是學生能完成的、想完成的、應該完成的,才是有效的設計。在小組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該隨時調控進程、節奏,以便活動朝著高效的方向發展。這就是一種過程評價。在小組活動結束后,學生往往會有一個結果呈現(或陳述、或對話、或表演),對此教師理應有個積極評論,也可以引導學生參與評估。在小組活動的整個過程中,無論是前評(sizing-up)、中評(formative assessment),還是后評(summative assessment),都是課堂教學小組活動效率的保證。
【淺談高中英語課堂分組教學的實施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施12-07
淺談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論文05-04
淺析中職計算機的教學中實施分組教學11-19
淺談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11-21
淺談如何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論文03-23
淺談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學11-20
淺談創新思維在英語課堂中的運用的論文03-2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