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程網絡教學與傳統面授教學效果對比研究論文
一、研究目的
本調查訪談旨在以構建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為切入點探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新模式,以我校2008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結合采用網絡教學和傳統教學兩種教學模式一年半后,從師生雙方面的角度來了解網絡教學的優勢及特點,發掘網絡平臺在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的積極意義, 總結傳統教學的優勢,反思網絡教學的不足,進而尋求傳統教學模式和網絡教學模式的最佳結合點。
二、訪談對象
北京體育大學2008級學生17人,其中實驗班9人,對照班8人。2008級實驗班和對照班授課教師3人。
三、訪談方法
將參加訪談的學生分為四組,對照班兩組,實驗班兩組。教師為一組,采用深度訪談DI(Depth Intervie)方法,每組訪問時間在30分鐘以上。即時用錄音筆錄下訪談內容,最后整理錄音文本,進行對比分析,形成訪談結果。
四、訪談內容
1.2008級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多媒體項目(教學)在其語言學習,特別是寫作中的影響(詳見附錄1訪談問題提綱)
2.2008級實驗班和對照班授課教師——兩種課堂教學環境(傳統課堂和計算機課堂)的區別以及自開學以來的相關變化;語言教師一些具體的計算機應用情況和相應效果(詳見附錄2訪談問題提綱)
五、訪談結果分析
1.學生組。
(1)學習方法、技巧及策略。
1)學生學習方法的變化及學習技巧的形成。寫作學習方法與入學初相比,對照班和實驗班中均有學生表示變化不大。主要原因包括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高、個人自主學習積極性不強、學習英語的連貫性不夠等。
學生反饋,寫作學習方法的改變,并非來自網絡平臺。網絡平臺在寫作方面只有一篇作文答案,沒有具體分析作文該怎樣寫。因此,該平臺對學生的寫作并未起到積極作用。
對于一些學習積極的學生來講,學期初對自己的學習方法沒有進行較好的總結和歸納。課堂學習中,教師會教授每個單元的寫作策略。目前他們已經能有意識地在寫作時應用課文所學的重點詞組和句型。會積累比較地道、比較復雜、比較高端的句型及表達,在寫作過程中形成自己比較系統的方法并有意識地加以應用,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和技巧。
對于應試型的學習者而言,他們往往更加注重四六級考試的作文范文。相對于入學初寫作的隨意性,這些學生通過背誦范文的方式,已經在寫作中形成應試作文的基本框架。
2)學生對自身學習策略的認知和監控。從實驗班和對照班的訪談情況來看,實驗班學生對于自身學習策略認知不夠清晰,對自己學習的監控能力也較為薄弱。
實驗班:
在學習策略方面,實驗班學生大多沒能進行深入的分析,僅有3名學生在平時學習中表現出較高的興趣和積極性。其余6名同學的訪談則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對自身學習反思的缺乏以及自主學習積極性的不足。例如:
對自己學習策略不太了解,不太注重對自己學習的監控。
學習方法和計劃很難付諸于行動。
布置作業會打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英語水平在逐步下降。學習英語需要有任務(諸如考試)的壓力。
不喜歡通過書面材料學習英語,喜歡聽英語歌曲和英語新聞。
大學英語課時明顯減少。在沒有督促的情況下,學習有一定的惰性,積極性降低,學到的知識比以前少。
對照班:
在對自己學習策略的應用上,對照班的學生基本上都有較為清楚的認知。
以學習興趣為主要導向的學生認為,在英語學習當中,會廣泛地運用一些資源,達到厚積薄發的效果。教師的熱情、知識水平會無形中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對自己的學習策略認知較強的學生認為,學英語是個全方位的過程,聽說讀寫譯不可分割,可以一起進行系統化訓練(整體性)。加大了某個方面(如聽說)的訓練,學習者的整體能力就會提高。此外,應試型的英語學習過于局限化,只是比較簡單、側面地檢驗英語學習。長期以來,由于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增多,學習自主性得到不斷地加強。另外,學生學習英語的實際體驗也對他們的英語學習產生較大的影響。例如:學生發現有時光憑語感是不準確的或者是不正確的,因為所接觸到的一些讀物本身語言不夠地道。在考試中,缺乏基礎知識也對學習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語法知識與語感相結合更有效。英語在實際生活的應用,對學習者的情感和學習態度也能產生一種敦促式的效應。
(2)學習資源的應用。
實驗班:
實驗班學生的學習資源主要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
寫作中使用最多的詞組和好的句型來自于課本中教師特別強調過的。
四六級考試等相關教輔資源。
網絡平臺:主要是在視聽說,直接從平臺獲得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很少。
學校內網:一些比較鍛煉口語的電影(無需字幕)
對照班:
對照班學生的學習資源主要來自于:
字典。
英語雜志。
觀看外國電影、美劇和國外綜藝節目,學習積累地道的生活化語言。
讀英文報紙,把一些新聞當成課文學習。
通過國外的網站(如VOA、BBC、CNN等)練聽說。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在學習資源上對照班更為廣泛。在文本材料上,實驗班集中于教材和四六級考試等教輔資料,對照班則涉及了英語雜志、英文報紙。此外,對照班也在英語學習中利用了較多的電子資源和國外媒體網站等網絡資源,實驗班則僅局限與平臺和電影。
(3)教師反饋的作用。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學生都認為,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評語對提高其寫作水平有很大幫助。
實驗班的學生認為,教師在評閱作文時,最好能夠在結構布局、句式和用詞上給出建議。學生并不認為教師的評語越詳細越好,語法、拼寫等基本錯誤學生通過互評就可以解決。學生希望自己更符合為外國人的思維方式。教師可在此方面,以及作文的宏觀思路上給出一些指導。 還有學生對教師的評語提出更加創新的觀點——作文評語的互動性。寫作文不僅僅是一項任務,也可以成為一個和教師交流的平臺。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作文寫一點對文章的感受,從而形成一種書面的互動和交流。以此學生能從讀者反饋的角度了解自身的不足和優勢,無形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與實驗班同學相同的是,對照班的學生也大多希望教師在作文的結構布局等大方向上給出建議,針對學生提出具體的改進方法和發展方向。對于具體的語法等細節問題,教師只需做出標注或提供更高級詞匯的替換建議。
(4)網絡平臺不同階段的效果。所有受訪的同學都認為,網絡平臺在學期初具有最佳效果。首先,在經過一個假期的修整之后,由于較長時間沒有強調自己的英語學習,開學后會發現自己在讀和聽說方面下降,若聽不懂、或不能通過測試會產生心理上的打擊,之后通過有意識的加強練習,逐漸恢復到之前的水平。中期會產生邊際效應遞減,越久,增長的水平幅度越少,中期時只能學一點點。到學期末,由于各門考試的復習壓力,就無法從平臺中專心學習了。其次,網絡平臺后期的語法和寫作要求過多,造成中后期學生完全是為了趕學習進度而學習,無法真正提高。若能減少網絡平臺每個單元所耗課時,學生積極性將會有效提高。
(5)傳統課堂教學和計算機教學對比。
實驗班:
在使用了一年半的網絡平臺學習之后,盡管有個別學生依然更適應傳統教學,實驗班學生認為計算機教學和傳統教學應該互相補充,互相結合。其中計算機教學的優勢體現在:
個性化:是為自己良身定做的課程。
及時性:根據自己不懂的內容及時查詢。
自主性: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學習內容。
廣泛性: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說,有話可說。
系統性:比較固定、比較系統的時間去練習視聽和說。
檢驗性:靠學生自覺,可以檢驗學習態度的問題。
傳統課堂方面則主要體現在其人性化方面,傳統教學提供面對面的授課,學生可以及時向教師提問并得到及時反饋。傳統教學中教師講課互動性更強,可讓自己的體驗得到一個實踐,有更好的氛圍和更大的靈活機變性。
學生大多認為,傳統課堂教學與計算機教學的結合將產生最佳教學效果。網絡平臺在聽說方面的優勢會比較大,教師面授則可以在閱讀、詞匯和寫作等方面讓學生最大受益。在面授和平臺學習中找到一個更好的平衡點,就能保持學生在這兩個方面(聽說和讀寫譯)都能有最好的收獲。
與前文中某些同學認為網絡平臺不應涉及過多語法的意見相反,在談到網絡平臺的優勢時,有學生指出,網絡平臺每單元中后部分內容中,會有一個外國人講解語法知識,是對學生學習中不注重語法學習的一個重要補充。
口語表達上,平臺的學習特別注重語音和語調。這方面的專門訓練幫助學生的發音聽上去會更加生動真實。此外,學生對網絡平臺的口語練習提出一些改進建議:加入更加隨意的交流方式,開發多一些真正的像和外國人真實交流的軟件,使其智能化,能模擬和外國人交流的場景。
對照班:
對照班學生采用的是傳統的面授教學與網絡平臺結合進行學習,但沒有使用讀寫譯平臺。他們認為:學生認為傳統教學更加智能,計算機學習還存在局限性,比較死板。在面授過程中,教師不但教授學生詞匯、閱讀、寫作技巧,也通過介紹背景知識等開闊學生視野。另外,教師可以根據課堂中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學生在與教師交流時,不只學習英語知識,還可以學到社會人文方面的知識,這是計算機所不能提供的。學生認為,發郵件主要是就事論事,而面對面的交流則涉及學習、情感、感悟等很多方面的東西,有利于同學和教師之間交流一下感情。例如:學生當面向教師提問時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此時通過學生的一個眼神,一句話,或者一個反應,教師就能夠知道學生的問題所在。也就是說,交流中很多非語言因素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這種情況下通過郵件根本無法解決問題。
2.教師組。
(1)兩種課堂教學環境(傳統課堂和計算機課堂)的區別。
1)傳統課堂教學相對計算機教學的優勢。
課堂教學內容相對靈活,可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尤其是同一級別不同班級的反饋調整教學內容。計算機課堂中,所有學生面對的學習內容一樣。
傳統課堂師生之間的交流更靈活,更人性化。
傳統課堂的課容量更大,計算機網絡平臺的資源有限。
傳統課堂比較利于知識淵博、責任心強的教師隨堂發揮,可能會激發出教師在備課時都沒有準備的內容或者話題,有助于課堂的擴展和師生的交流以及對于更廣泛話題的討論、知識的擴充。
2)計算機教學相對傳統課堂教學的優勢。
開學初期,學生認為網上教學模式比較新鮮,學習熱情較高。
可以讓學生的焦慮程度降到最低。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調節、調整學習進度,相對于傳統的大課堂更人性化。
最明顯的優勢是對于學生聽說能力的提高。
3)教師在傳統課堂和計算機課堂中最有效的教學策略。
三位教師表示,從傳統課堂到計算機課堂,教學方法的主要轉變在于從知識型的教授到信息型的教授。
不管是何種課堂,教師應當從講座人向課堂的規劃者、引導者轉變。
傳統課堂中更有效的是語法翻譯法,雖然比較老,但是比較實用、有效。計算機課堂中教師只進行一些指導。計算機課堂中所使用的指導性教學策略和傳統課堂中使用的灌輸性教學策略應當有所結合。
在兩個課堂當中更有效的是以內容教學帶動語言教學。充分發掘課文中的所承載的內容,注重學生對內容的理解、討論以及引發的思考,測驗設計也更注重內容性的知識點。這種教學模式在兩個班當中都有體現。
4)教師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及培訓情況異同。
【英語課程網絡教學與傳統面授教學效果對比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面授輔導教學開放教育論文12-05
英漢祈使句對比研究論文提綱11-29
漢英諺語中的傳統婚姻觀念對比研究論文提綱11-17
機電英語課程創新研究論文02-18
討論式案例教學與傳統教學法效果對比論文02-27
網絡學習與面授結合的英語教學模式探究12-03
中英茶文化內涵的對比研究論文提綱11-17
語文教學效果的路徑論文02-18
案例教學與項目式教學對比論文03-0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