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現代外語教學法思想的演變及教學方法的論文
一、引言
現代外語教學是從十七世紀后才開始的,西歐幾個主要國家的民族語言和文字是在歐洲經過文藝復興運動后才基本定型的,成為歐洲的所謂“現代語言”(Modern Languages),如英語、法語、德語等。于是產生了現代語言教學,以區別以前的古典語言(如希臘語和拉丁語)教學。現代外語教學是在不斷發展的,尤其是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的發展,促使外語教學方法的研究不斷深化,人們對外語學習過程的認識不同,便產生了多種教學方法。
二、國外現代外語教學思想的演變國外現代外語教學法思想的演變,大體經歷了四個時期
(1)十九世紀末以前在西歐,十九世紀末以前的外語教學,翻譯法占統治地位。漫長的中世紀,拉丁語始終是歐洲唯一的標準語言和文字。拉丁語教學以背誦語法和范文為其特點。十七世紀德國教育家WolfgangRatichius最早提出了外語教學依靠本族語的原則,主張上課時先用本族語講解大意,然后對外語進行詞匯、語法分析和母語對比。十七、十八世紀的外語教學法家遵循一切語言都起源于一種語言,各種語言基本都是相同的,語言和思維是統一的這一觀點,把本族語逐詞譯成外語,或把外語逐詞譯成本族語的原則作為外語教學法的基礎,這就為翻譯法的形成提供了理論根據。
(2)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十九世紀末歐洲出現的外語教學改革浪潮,其爭論焦點是解決外語教學教什么(what to teach)的問題。例如,是把教口語放在首位還是把書面語放在首位?要不要教語法?教外語要不要通過與母語的對比翻譯等。這一時期語言科學已從書面文獻的研究轉向注意到活的語言,這個時期強調口語教學,即主張直接法的人都把語音教學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4)七十年代以來這一時期的外語教學思想,主要解決教學對象的問題(Whom to teach)。即強調外語教學中學生本身因素起著很大作用,強調了解學生的重要性。外語教學不能就方法而談方法,教學方法的概念應該擴大到對教學大綱和學生如何學的研究上去。教學思想的變化重心轉移到研究學習者的問題。
三、中國外語教學對翻譯法的認識
(一)翻譯法(theTranslationMethod)的優勢
語法翻譯法是外語教學中最古老、影響最深遠,至今“仍然方興未艾,大量使用而且相當成功”(朱純, 1994: 64)的一種外語教學方法。語法翻譯法最早出現于18世紀晚期的歐洲,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的最早倡導者是德國學者麥丁格(JohannValentinMEidinger)和費克(Johann Christian Fick)。這種教學方法提倡用母語教授外語、在教學中以翻譯和機械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學習語法為入門途徑、強調語法在教學中的中心地位。
(二)翻譯法(theTranslationMethod)的局限性
四、結語
回顧國外外語教學思想演變的概況,我們發現它的產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需要,也反映了那個時期社會的科學文化發展和人們對外語教學問題的認識和解答。社會需要促進了外語學習,學習外語勢必要求相應的外語教學方法;我們應該從實際出發,不斷探索,根據我國的實際國情和教學需要,吸收語法翻譯法的精華、結合其他教學方法的有用成份、取長補短使我國的外語教學更具活力和效率。
【現代外語教學法思想的演變及教學方法的論文】相關文章:
論孔子權變思想及其在現代的意義論文03-21
談西方哲學近現代時間觀的演變08-04
問題教學法應用的點滴體會的論文06-04
高校英語暗示教學法探究論文05-26
兒童學外語問題之我見的論文05-24
外語類高校教育論文05-25
學導式教學方法論文05-04
高校網球教學方法論文05-06
探析高校陶藝課程教學方法論文06-26
高校外語教育改革論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