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究審計實驗現有問題與應對
審計準則是審計模式的指引,審計模式的轉變隨即帶來了審計流程的變革,也對審計技術和方法的深化探索與開拓提出了要求。以下是yjbys小編為您整理的探究審計實驗現有問題與應對論文,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摘 要:隨著審計準則的全面修訂,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也將全面貫徹,高校的審計實驗必須迻順應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特征,應對其面臨的挑戰,因此有必要從審計流程的整合設計入手,將風險導向審計理念、風險導向相關的審計技術與方法融合于實驗中,并通過對實驗資料的充實、為特殊審計程序的實施提供技術支撐、組建具有多學科背景的設計團隊來提升審計實驗效果。
關鍵詞:代風險導向; 審計實驗; 流程整合; 設計
一、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引入及其主要特征
2002年10月,美國頒布sas no.99——考慮會計報表中的舞弊,強調應了解舞弊環境,并提出了“審計風險 = 重大錯報風險 × 檢查風險”這一新的審計風險模型,為審計模式由傳統風險導向轉為現代風險導向提供了理論依據與方法指引。2003年,國際審計與鑒證準則理事會(iaasb)也出臺了審計風險準則,引入了這一模型,以指導識別、評估和應對審計風險,此后其一直致力于制定高質量審計準則的目標,并于2008年底完成了明細項目,得到證券委員會國際組織(isoco)和歐洲委員會的高度認可。我國于2006年頒布的《審計準則》引入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基本理念,并于2009年著手修訂,以保持與國際審計準則的趨同,最新的審計準則更為全面地吸納了國際審計準則的風險導向理念,將于2012年1月1日實施。審計準則是審計模式的指引,審計模式的轉變隨即帶來了審計流程的變革,也對審計技術和方法的深化探索與開拓提出了要求,高校在審計教學中如何順應審計模式的轉變,充分體現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風險識別—評估—應對這一審計思路,從流程的整合到將相關審計技術與方法融入審計實驗均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主要特征體現在:第一,以風險的評估與應對為核心,強調對舞弊的考慮。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要求全面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以便評估重大錯報風險,并且這種風險評估應貫穿于執行審計業務的全過程,而不僅僅是審計的計劃階段,對執業過程中識別的風險應采取應對措施以降低審計風險。第二,更加重視團隊協作以及與治理層、管理層的溝通。現代風險導向審計重視項目組內部的溝通與討論,強調對重要事項,在執業過程中任何必要的時候可以進行項目組內部的討論,同時應與治理層、管理層就執業中注意到的內部控制的重大缺陷、管理當局的正直性和舞弊相關問題等進行溝通。第三,強化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及審計職業道德約束。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要求事務所建立更為嚴密的質量控制制度,執行項目組內部復核與外部復核相結合的復核制度,并定期(至少每3年)進行自我檢查,對于承接業務與執業過程中的職業道德有更為細致的規定。
二、現有審計實驗面臨的主要挑戰
隨著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推行,現有審計實驗的主要挑戰有:
其一,從傳統風險導向審計到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轉變,意味著審計流程發生著根本性的變化,審計實驗流程也應隨之而轉變。前種模式下,審計可以明晰地分為審計計劃、審計實施與審計終結3個階段,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要求在審計的全過程中進行風險評估與應對,而審計實驗流程是割裂的“三分式”,因此應當采用整合的設計,即在審計的每一項業務活動、每一個環節均應融入風險的理念,審計工作應環環相扣,自始至終的每一步都是對前面步驟所評估和應對措施結果的進一步修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控制審計風險,體現“風險導向”。
其二,風險評估要求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有全面的了解,但現有審計實驗中被審計單位背景資料往往深度欠缺。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了解涉及行業、法律、監管環境,被審計單位的性質、會計政策的選擇與運用、被審計單位的目標、戰略及相關經營風險、財務業績的衡量與評價、內部控制等的內容。對于實驗設計者而言,如何設計這些與會計活動關系密切的背景資料,并且充分考慮實驗中審計程序的運用,是一項重大的挑戰。
其三,現有的審計實驗更多關注審計過程,較少強調質量控制,現代風險導向的“質量觀”客觀上要求在審計實驗流程中引入審計質量控制措施,如在重大事項處理上的小組討論、組內復核與組間復核制度等,使審計初學者樹立“審計質量觀”。
其四,現有審計實驗內容很少涉及對職業道德的考慮。2009年10月14日由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頒布并于2010年實施的《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守則》和《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非執業會員職業道德守則》,對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做了詳細的規定,這在客觀上均要求審計實驗重視實驗者形成對良好職業道德的深刻認識。
三、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實驗流程的整合設計
基于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主要特征,為達到使實驗者在較短的實驗期內(一周共40課時),既能熟練掌握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流程,又能增強職業道德觀和質量控制觀,本文對審計實驗流程進行整合設計,如圖1所示。按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理念,審計過程本身是一個不斷進行風險識別、評估與應對以使審計風險降至可以接受程度的過程,審計實驗也應在風險識別、評估與應對的框架內進行,每一項審計活動都應考慮到審計風險,并有應對措施。
實驗過程劃分為初步業務活動、風險評估程序、進一步程序、完成審計工作和出具審計報告5個環節,但在具體操作層面,每一個環節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項具體審計業務活動都是風險識別、評估與應對中的某一環,與前后的各個環節是緊密相連,環環相扣的。如通過實施風險評估程序,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后,實驗者要制訂總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計劃,確定審計的重點項目及重要認定,接下來的進一步審計程序中的控制測試與實質性程序主要針對這些重點項目及其重要認定來實施。在后續的流程中,如果發現計劃的重要性水平過高,應及時對原審計計劃加以調整,對所實施的程序加以修正,以降低審計風險,這也是對風險的應對。由此可知,整合設計強調審計實驗是一個環路,每做一步都應瞻前顧后。
根據以上整合設計的思路,審計實驗共可分為5個環環相扣的模塊,如表1所示。
四、提升審計實驗效果的途徑
提升審計實驗效果是指讓實驗者能夠利用實驗資料,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里全面、深入地了解被審計單位,熟悉和掌握審計流程和必要的審計技術與方法。為此,各審計實驗應從以下途徑著手,全面提升實驗效果:
其一,充實并適時更新被審計單位背景與會計基礎資料。
被審計單位背景與基礎資料越充實,實驗者越能更充分地理解和實施風險評估程序,被審計單位的背景資料在設計上可圍繞6個方面來進行:行業狀況、法律環境與監管環境、被審計單位的性質、被審計單位的相關會計政策、被審計單位的目標、戰略以及相關經營風險、被審計單位財務業績的衡量與評價、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其中內部控制相關資料又可圍繞企業各類業務活動的主要流程來設計,可適當設計一些“陷阱”供實驗者進行風險識別與評價。通常,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基礎資料來自于同一高校的會計模擬實驗資料,時間跨度僅為一個月,必須根據年報審計的需要適當地延展至一年,如對于一些適合運用分析程序的項目可適當補齊全年數據;對于有必要做截止測試的重要項目,應補充年后一定時期的數據;對于需函證的應收賬款,應補充客戶資料,保證抽樣技術的運用;也可根據近期的一些重大審計案例通過適時補充會計報表附注、期后事項、其他信息等方法,更新實驗資料,增加模擬實驗的課程內容的容量,讓實驗更仿真、更務實。
其二,引入計算機仿真技術應對特殊類型的審計程序。
存貨的監盤是審計的必做程序,但實驗受制于空間和成本,很難創建存貨盤點現場,讓實驗者有身臨其境的體會。對此,可引入計算機住址技術,利用計算機軟件制作互動的三維動感影像,模擬各類存貨并懸掛盤點表單,給出被審計單位的盤點記錄,在此基礎上,實驗者可以練習盤點計劃的制訂、監盤程序的實施,可從盤點記錄追查至模擬的存貨實物,也可從存貨實物追查至盤點記錄,對存貨監盤形成感性認識。貨幣資金的盤點在實驗設計上也可仿照存貨監盤進行。
其三,加強審計實驗師資培養。
首先應組建模擬實驗的應用設計團隊,根據這一實驗的特點,這樣的團隊應當至少包括具有會計、審計、計算機專業背景的師資,這樣有利于會計資料的充實、審計流程的設計和一些特殊實驗程序的實施,盡量使實驗與實務在流程上實現零距離接軌,使實驗不因客觀條件的限制而不恰當地減少一些實務中必要的程序。其次,審計實驗的指導教師應能引導實驗者在審計實務與理論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既要對審計理論融會貫通,能深入淺出地加以講解,又要對審計實務熟練自如,因此,有必要加強校企合作,為指導教師創造在會計師事務所學習的機會,提高其實務操作能力,同時指導教師也有必要加強審計理論和職業道德的學習,在實驗中正確引導學生。
參考文獻
[1] 秦榮生. 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的特點及其對實務的影響[j]. 當代財經,2006(11):108-112.
[2]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 2010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審計[m].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279-325.
[3] 顧正娣,李曉東. 審計模擬實驗教學探討[j]. 財會月刊:綜合版,2008(6):83-85.
【探究審計實驗現有問題與應對】相關文章:
財務報表審計風險相關問題探究論文04-30
社區矯正問題探究08-09
傅氏變換中的問題探究論文04-26
個人信息保護的問題探究論文04-26
初中藝術教育問題探究論文05-04
高校基礎化學實驗考核模式探究08-04
注重物理實驗 培養探究能力06-13
樹倒猢猻散的語源歸屬問題探究論文04-26
農業機械鑒定試驗問題探究論文04-28
探究農業科研費用收支問題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