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學審美論文
美術這一名詞始見于歐洲17世紀,也有人認為正式出現于18世紀中葉。近代日本以漢字意譯,五四運動前后傳入中國,開始普遍應用。小編為你整理了美術教學審美論文,希望對你有所參考幫助。
第一篇:初中美術審美教學研究
一、初中美術教學的特點
首先,美術教學處于邊緣化地位。由于受到升學的影響,美術教學處于邊緣地位,得不到學校領導和教師的重視。然而,美術教學是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藝術修養的有效途徑,因此,學校領導和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重視美術教學,為學生的藝術教育打下良好基礎。其次,教師教學態度不端正。由于學校領導對美術教學的不重視,再加上美術學科沒有升學方面的硬性指標,導致美術教學不受重視,教師以一種敷衍的態度進行教學。再次,美術教育比較抽象。美術課程與其他主科課程不同,美術教學具有很強的表象性和抽象性,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想象力,同時,如果美術教師的授課沒有個性,那么美術教學就成為一種再現性教學。最后,美術教學的變化性。藝術與時代背景、時代發展有著密切聯系,藝術會受到時代發展的影響,美術教學會受到時代思想的影響。因此,美術教師應該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才能提高教學效果。
二、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學習內容要多樣化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藝術形式更加多樣化,美術是藝術形式的一種,美術內容逐漸呈現多樣化的特征。在初中階段,學校通過設置音樂和美術等課程,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而美術課程是培養學生藝術修養的重要環節,其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增強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教師要激發學生對美術繪畫的興趣,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美術學習,為今后的美術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其次,指導學生欣賞美術作品。教師要教給學生欣賞美術作品的技巧,擴大學生的審美空間,從而逐漸提高學生的作品賞析能力。最后,鼓勵和支持學生進行自主藝術創作。只有學生自覺地進行藝術創作,才能真正地實現美術教學目標。
(二)注重開放性教學
新課程改革提倡在教學過程中,要營造開放性的教學環境,美術教學應該堅持與時俱進。要想進行開放性的'教學,教師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改變以往主導者的角色,逐漸向輔導者角色轉變,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比如,教師對學生進行自主創作指導之后,再對學生的創作結果進行有效的評價,從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美術課程具有抽象性特征,需要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為了讓學生正確認識美術與生活的關系,教師要在開展美術教學活動的同時,將美術教學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野外進行“寫生”,讓學生感受美術和大自然的聯系。參加這種課外實踐,能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凈化心靈,陶冶情操,使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
(三)加強課外拓展
課外拓展是對教學內容的訓練和延伸,美術課堂之外的實踐創作與理論知識學習都是課堂延伸。由于美術課程的學時是固定的,而美術課程涉及到的內容又非常廣泛,僅僅通過課堂教學是很難完成教學任務的。因此,學生需要自己進行課后訓練,利用課外時間積累知識。課后的理論知識補充是對學習結構的梳理,課后實踐創作是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的有效方式,能幫助學生形成獨特的審美觀。雖然初中階段的美術知識有限,教師處于主動地位,學生處于被動地位,但是進行課后拓展,能夠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合作,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新的領悟,并將自己的學習情況反饋給教師,便于教師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加強了師生間的互動。
(四)增強師生間的互動和交流
要想提高美術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間的交流和互動,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由于每位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和領悟能力都不一樣,教師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對于學生來說,如果想提高自己的美術成績,就要在上課前先對即將要學習的新知識進行預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后不懂的問題,向教師請教。
(五)通過閱讀和欣賞作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美術教學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情感和審美活動關系密切,情感是審美能力培養的基礎,所有的審美活動都是在情感的支配下進行的。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情感意識。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也同樣適用于美術課程,每次閱讀與欣賞活動都應該有所收獲。初中生對美術課程的認識還處于表面階段,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還較弱。教師要在閱讀美術作品的過程中,教導學生如何賞析美術作品的色彩、構圖、創新和美感等,美術作品中色彩的淺重、線條的粗細都直接反映了創作者的情感,要通過美術作品的表現形式去感受創作者創作時的情感。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不僅是美術教學的重要問題,也是一個難點問題。欣賞藝術作品的過程實際上是情感培養的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賞析美術作品,鼓勵學生發表對作品的看法,鍛煉學生的審美情趣,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交際能力。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審美規律,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目前,我國初中美術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如美術教學處于邊緣化地位,教師教學態度不端正,美術教育過于抽象等。教師應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開放式的教學,加強課外拓展,增強師生間的互動和交流,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第二篇:初中美術實踐教學探討
一、對課堂教學結構進行優化,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審美方面的能力
美術需要豐富的想象力。在美術教學時,教師要盡量為學生創設出生動和諧的學習氛圍,多鼓勵學生展開自己想象的翅膀,在學習中要敢于求新,獨樹一幟;教師還要引尋學生把他們的奇思異想通過美術的形式表達出來,讓每個學生都能自由地想象,逐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美術教學中的欣賞教學也是很重要的,比如組織學生欣賞一些優秀的作品等。在開展賞析教學的時候,美術教師經常使用的方式則是進行繪畫對比,尤其是在繪畫技巧和藝術形式等方面的對比。在欣賞教學時,如果一味地對作品的內容、背景、構圖和繪畫技巧等方面進行講解,則會讓學生感覺學習美術是一件非常無聊且枯燥的。有時候由于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對美術教材中的很多專業詞匯都不理解,這也就導致了在接下來的`美術鑒賞教學變得深奧和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大打折扣了,久之,他們對學習美術的興趣也就會降低。為了改變這一不好的現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一些作品擺在課堂上,邊講邊欣賞,然后再進行比較,將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有效地呈現出來,這樣的效果要好的多。例如,在和學生一起欣賞“中國古代山水畫”的相關內容時,美術教師也可以把西方風景畫和此進行對比欣賞,可以把《富春山居圖》和印象派的《印象日出》進行有效的對比。在對比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講解中國畫的散點透視與西方畫的焦點透視,再將二者進行一定的對比,這樣教授起來也會更加的直觀,學生們也能夠在比較的過程中真正地了解兩個畫種之間的本質區別,他們的審美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在開展美術欣賞教學時,結合比較教學法進行教學,既能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調動出來,又能讓他們在一個比較愉快的環境下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是很有利的。
二、注重主體的實踐性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體驗式的學習主要是通過實踐活動呈現出來的,體驗式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同學們的視覺、聽覺以及觸覺等多方面的感覺器官受到一定的觸動,進而再獲得對客體的整體認知。在探究美術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主動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去感知一些抽象的知識,學生們也會通過自身的實踐對生活中存在著的藝術有一個更為確切的體會,進而再獲得審美感受和創作的沖動。例如,在欣賞《你、我、他》這節課時,由于學生之前沒有真正地接觸過肖像畫,對人體的比例與結構等都缺乏正確的認識。這個時候,美術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都準備好一個小鏡子,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們通過鏡子去觀察和觸摸,感受自己的面部輪廓與骨骼。然后,再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五官部位進行必要的測量,并且記錄下測量的結果,漸漸地,學生也會對人的面部比例以及特殊性等方面有一個較為深刻的體驗。此外,為了讓學生對人物的面部特征的輪廓有一個更為清晰的認識,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上臺進行表演“喜、怒、哀、樂、驚”等面部表情,在學生的表演過程中,教師再引導其他的學生進行細心的觀察,并且進行討論:人物的面部表情都是通過哪些五官表現出來的?通過觀察和適時的引導,學生在后面的作畫中也就自然而然地通過之前的實踐,將所看到的所想到的實踐認知運用到繪畫當中,這樣的繪畫也就不再會千篇一律或者是沒有任何特色了。同學們也都能夠通過自身的實踐和體驗,在畫中將自己的獨特感悟體現出來,而且還能夠表現出獨特的個性色彩來。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倡導下,教師要主動地為學生創造充分自主學習的條件,引導他們去學習,教師還可以鼓勵他們大膽、自由地進行表達。藝術來源于生活,實踐出真知。藝術產生于生活當中,同時也高于生活。因此,初中美術教學既需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同時也要領導學生從課本中走出來,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去檢驗一些真理,在實踐中去掌握一些美術知識。在美術教學中,結合多種有效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都能夠在美術的大樂園中盡情地去享受美術的美。
第三篇:初中美術教學策略
一、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要鮮活
就教育教學而言,許多時候,我們的教育觀念在指導著教學的行為習慣,教學行為反過來印證著教育觀念。所以,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在理解現代教育觀念的基礎上,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多考慮學生的需要,靈活地設置一些教學目標,多給學生創造一些機會,使他們在鮮活的教學活動中掌握更多的美術知識與技能。
(一)多給學生一些提升學習興趣的機會
學習興趣是持久學習的基礎。初中美術學習需要保持一定的興趣。因此,教師應從學生立場出發,與生活實際、自身經驗、科技發展相結合,設置趣味性課程主題及其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活動參與欲。另外,教師要因地制宜開發課程資源,充分利用自然景物、石膏靜物等實物,實現趣味性教學。
(二)多給學生一些欣賞感悟評述的機會
書籍、網絡、美術館、社區等資源也是我們初中美術學習的課程資源,可以讓學生最直觀地去了解民間藝術以及美術不同流派的藝術風格和表現形式。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如果通過角色扮演、創意臨摹等方式學習美術知識,不僅能提高學生對作品的感悟能力,還能在觀察、體驗、鑒別中開展探究、討論和交流,提高審美品位和審美判斷能力。
(三)多給學生一些探究技能創新的機會
美術的生命在于創新。構建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不僅能使初中生思維超越定勢的羈絆,還能呈現靈活、主動、發散的狀態,刺激他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初中生喜歡走進自然,觀察蘊含審美法則的物象并展開豐富聯想,這樣容易催生各種奇思妙想。所以我們需要開展創造性的活動,讓他們的觀察、想象、創新和表達能力得到培養與發展,最終促進其心理成長、美感成長和創造性成長。
(四)多給學生一些升華精神人格的機會
樹人立德,是教育的最高法則。初中美術教學只有將有效教學、高效課堂與審美教育有機融合,通過美術學習活動,幫助學生養成觀察生活的習慣和能力,在觀察生活中去體驗和創造性地表現生活中的美,通過豐富的視覺藝術形象幫助學生逐漸形成自覺地認識美、熱心地追求美的學習習慣,才能獲得高潔的精神享受、平和的心態延續、博大的胸懷追求,成長為具有文化意識、責任擔當和合作意識的新時代公民。
二、核心知識與價值取向要準確
時代的發展告訴我們,每個時代都有核心價值觀,全民核心價值觀的形成需要具象的核心知識與準確的價值取向去填充。初中生與小學生不一樣,已經開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這個時期非常重要,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我們的核心知識與價值取向一定要足夠準確,要符合社會的主流認知,傳播正能量。
(一)以發展審美判斷能力和評述能力為目標
中外美術史上有許多杰出的美術家,我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去關注他們的思想、情感與藝術創新之舉和藝術開拓精神,可以從多角度、多層面去欣賞、認識、分析、解讀經典。這對初中學生學習美術有很大的好處,無論是從作品的表現語言,還是藝術家的.感知角度、美術史的認知角度、藝術流派的演變以及美術文化現象等方面,都可以讓學生在初中美術學習中提升審美判斷能力和評述能力。
(二)以掌握造型表現能力和美術體驗為目標
在初中美術學習中,最基本的技能培養還是造型表現能力,我們通過美術活動、繪畫示范等教學手段,能夠迅速讓學生掌握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對比與和諧等最基本的造型表現方法。初中生在對各種美術媒材、技巧和制作過程的探索與實驗中,很容易產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因此,我們在關注學生美術作業的同時,更要重視學習過程,使他們的藝術感知力、想象力和造型能力得到提升。
(三)以提升綜合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為目標
美術與生活密切相連,了解并掌握美術創意設計的基礎知識和設計原理顯得尤其重要。比如,在學習美術繪制草圖時,不僅強調學生的動手參與和體驗,還促進了獨立思考、探究精神的培育,至于制作中根據設計意圖去選擇媒材,選擇合理的工具和制作方法及對各種材料的感受,則進一步提升了初中學生學習美術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
(四)以培養綜合解決問題和聯想能力為目標
美術與社會文化、科學技術、自然環境、音樂戲劇等知識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我們需要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打破學科知識壁壘,將美術與各學習領域知識進行糅合,在民主、合作的氛圍中,尊重個性發展,允許多嘗試、多體驗、多探究,打開想象的空間,開闊思維的視野,培養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在保持想象力和創造力上升的同時,提高綜合思維水平,激發探索未知領域的欲望,體驗探究的愉悅與成功,實現人的知識體系和情感道德系統的整體建構。
(五)以健全知覺經驗和審美敏悟能力為目標
生活是人生的中心,學會審美就是學會生活。初中美術教學中經常會開展室外寫生、攝影等活動,對“喚醒”學生的眼睛與心靈,豐富視(知)覺,體悟平凡生活中的形式美感,充分調用美術技能學習和藝術化的表現能力有很強的作用。基于這樣的基礎,我們還需要通過對中西美術文化的對比、鄉土美術的尋覓、跨學科知識綜合探索,獲得探索和創新的勇氣,形成螺旋上升的經驗結構,達成感性與理性的共融、審美與創新的共存。
三、評價標準與實施方法要實在
評價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研究課程價值的一個過程,對判斷學生學習效果、學習目標達成有著特殊的意義。在初中美術教學評價中,我們應充分體現評價的過程性、發展性、診斷性、多元性和互動性,以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客觀事實為基礎,注重評價與教學的協調統一,尤其要加強形成性評價和自我評價。既要關注美術知識、技能方面的情況,又要重視學習能力、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
(一)常規性教學評價
就初中美術學習而言,由于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基礎并掌握了美術情感的表達方式,評價中應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與反饋功能,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并提供修正意見,促進學生美術學習。同時,通過評價獲得準確的信息反饋,提高美術教學質量。
1、完善課堂程序,重視美術作業評價。對學生的美術作業進行自評、互評、教師評價以及座談交流,都是初中美術教學的常規評價模式。我們的評價結果可以是分數或評語,也可以是評語與等級相結合。對學生美術作業的評價可以從創作構思、表現方式及技能等方面進行,既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也要幫助學生明確需要克服的弱點并找到發展方向。
2、凸顯整體綜合,強化課堂教學評價。許多時候,美術評價不具備固定的標準。因此,在美術評價中我們應凸顯整體性和綜合性,以鼓勵張揚個性、表達自我、發揮想象、實現創造為目的,既要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也要評價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和價值觀;評價對象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小組;評價既可以在學習過程中進行,也可以在學習結束后進行。
3、適時互動交流,實現課堂內外評價。適時舉辦以評價為目的的展示和課堂討論活動,能使學生在課堂內外獲得積極參與美術學習與主動評價的機會。通常,我們展示的內容、形式要追求靈活多樣,與時俱進,既可以是美術、書法、工藝設計等實物展品,也可以是作品錄音、錄像等數字化展品;既可以是主題展覽等實地展覽,也可以是校園網、博客、QQ群等虛擬的展示。只有多渠道、多方式鼓勵學生參與評價,才能實現初中美術教學的升華,完善學習的評價體系。
(二)綜合性立體評價
在初中美術學習中,除了日常教學中的評價應盡力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對整體的美術評價我們也要注重學生的自評與互評,逐步使學生養成自我鑒賞和反思的意識,形成良好的自我發展能力。
1、基于學習個性化,采取綠色評價。美術作為藝術創造的一種方式,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并沒有統一的、標準的答案,所以學生的藝術創作更無對錯可言。因此,對于他們最終的學業成績評定應該根據美術學科自身的特點,采取綜合性的綠色評價,發揚審美表現,提升審美情趣。具體可從這幾個方面進行:首先要看是否具有健康的審美情趣,是否懂得欣賞生活,是否能美化自己的生活、學習環境;其次應看學生是否熱愛美術,能否掌握一項美術特長或積極參加美術活動;最后則要看其參與美術課堂教學和體育藝術“2+1”項目活動的過程,如是否積極參加美術社團、興趣小組和校內外各級各類美術活動。
2、建立學習檔案袋,踐行過程性評價。美術學習檔案袋是建立全景性評價的關鍵,記錄了學生美術成長的歷程。檔案袋匯集了學生初中美術學習的所有過程性資料,一般包括研習記錄、構想草圖、設計方案、創作說明、自我反思(如對自己的學習歷程與作品特征的描述、評價、改進的設想)、他人(如教師、同學、家長)的評價等,完整收集了學生美術學習中的思維過程和發展過程,呈現了美術學習過程中的多元評價狀態。不過,在使用美術學習檔案袋進行評價時,我們要盡量避免將檔案袋當作簡單的容器,把所有的學習材料放在里面后,就束之高閣,不聞不問,最終使這一最科學、最實在的評價方式流于形式,那就沒有意義了。
第四篇:彩鉛在美術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一、彩鉛的特點
(一)經濟實惠,易于攜帶。彩鉛經濟實惠,一盒24色的彩鉛價格僅為油畫棒的一半,且使用時間是油畫棒的一倍;彩鉛干凈方便,而且易于攜帶,使用彩鉛無需再帶其它輔助工具;極易推廣和普及。
(二)便于繪制,便于修改,可以隨時捕捉靈感。彩鉛的最大優點是能夠像普通鉛筆一樣運用自如,可畫可擦;對于學生來說,操作簡單,易于掌握。學生能毫無束縛的自由表達,隨時寫生,隨時隨地捕捉靈感。
(三)色彩豐富,表現力強。彩鉛的色彩豐富,雖沒有油畫棒或其它繪畫色彩鮮艷,但其表現力很強,學生除了用整張畫面來表現,甚至在一封信、一張卡片、筆記本、書本、便條等中都可以自由表現;哪怕只是小小的邊角裝飾,甚至隨手的涂鴉。
(四)可與多種技法結合,效果多樣。
1、彩鉛平涂和筆觸表現可以很好的與卡通畫、動漫畫結合,是學生最為喜歡的表現內容。
2、水溶性彩鉛與水彩技法結合可以表現出水彩畫明快、暈染的效果。
3、彩鉛與速寫技法結合,可以豐富速寫形式,隨時隨地記錄風景,記錄人物,記錄色彩,豐富感覺且好修改。
4、彩鉛與素描技法結合,可以在素描效果的基礎上體現色彩,塑造質感、體積感、空間感、色彩都極為豐富的習作;為美術實踐打下良好的基礎。
5、彩鉛與裝飾畫的結合,彩鉛色彩純度,明度都高,用彩鉛繪制的裝飾畫內容豐富,畫面干凈、明朗,極富裝飾效果。
(五)表現形式的多樣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的興趣。由于彩鉛多樣的效果,且繪制不受技法限制,學習輕松,隨心所欲,還易于深入,所以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們想怎么畫就怎么畫,畫面表現可粗可細,可收可放,畫面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美術基礎與認知。彩鉛適合各個年齡段各個層次的學生使用,它可以不受技法限制涂鴉,同時也可以展現出卓越的技法。如,彩鉛繪制彩色素描可以出現非常逼真非常細膩的'效果,也是很多畫家喜歡的表現方式。另外,彩鉛也比較易于教師做示范。因此,在很多枯燥的技法訓練課來說,彩鉛非但不會影響學生的技法訓練,還能很好的增加學生的興趣,更好的提高學生的美術基礎。
(七)是適合教師繪畫方式。作為初中美術老師,我相信大家和我有一樣的困惑,就是雖在教育崗位,其實卻是等于丟了自己的專業,由于要搞教學搞研究,繪畫時間得不到保證。尤其是作為大學期間學習油畫的我,畫國畫不會;畫油畫太麻煩,往往才調好色又得去干其它的事情,一學期過去還沒有能完成一幅作品,更談不上靈感的體現;畫速寫又難成作品,對于各種美術展覽中展出的優秀作品我只能望塵興嘆……自從開始研究彩鉛素描,我的素描基礎在一張張作品中得到了恢復,色彩知識也沒有被荒廢,雖說沒有畫油畫那么暢快淋漓,但應用彩鉛技法我也畫出了想要的畫面效果,最起碼,不用太多的時間保障,我可以隨手就畫,哪怕是課間十分鐘。因此,在教學的同時,我終于有了自己可以拿出去展覽的作品。
二、彩鉛作畫的步驟
1、起稿:彩鉛的起稿和其它繪畫起稿方式一樣,用簡單的線條既可以。但是,由于彩鉛色彩透明,淡雅,所以起稿最好不用鉛筆,而是用彩鉛的黑色或其它顏色起稿。
2、塑造:彩鉛的塑造方式多樣,平涂、線條、筆觸、擦、磨、抹等都可以結合不同形式、不同內容來運用。
3、調整完成:彩鉛調整起來較其它繪畫方式更為方便,因為它具有鉛筆用橡皮可擦出的特點。
三、彩鉛作畫的技法
1、平涂:由于彩鉛的鉛筆特點,可以通過削筆尖時候的形狀、粗細,以及筆尖與紙面的角度、接觸面多少平涂出硬度、粗細不同的線條。適合與大面積的色塊。
2、暈染:筆尖蘸水涂抹或在濕紙上作畫,也可畫完之后在畫面上噴水,顏色可以相互混合,可以出現夢幻詩意般暈染效果和水彩畫透明、輕盈的效果。
3、線條:用概括、簡練的線條勾勒、打形或畫速寫。
4、排線:不同的排線組合出的不同筆觸可以很好的塑造任何形象,可以通過排線筆觸表現強很細膩的質感,如果有很扎實的素描與色彩在知識,完全可以塑造出極為逼真的畫面效果。
5、抹擦:彩鉛和鉛筆作畫一樣,在塑造的時候可巧妙的通過抹、擦的方式來進行色彩的過渡或虛實的處理,能使畫面虛實結合,塑造空間感,體積感。
四、彩鉛的缺點
1、彩鉛顏色較為輕盈,缺乏厚重感,不易于塑造厚重質感的形象。
2、彩鉛顏色固定,不能夠直接調色,需要在作畫過程中通過一定技法在紙面調和。
3、彩鉛作畫的原理是很細的鉛芯顆粒掛在紙面上形成畫面,因此不能夠太厚的堆積,且完成的畫作和鉛筆畫一樣不能抹擦、碰觸;也不能經受長時間的風吹日曬,會少色。介于彩鉛的缺點,課堂實踐教學可以以彩鉛為主,其它繪畫材料為輔;方便學生學習實踐的同時豐富學生繪畫形式的多樣性。
五、彩鉛在美術實踐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彩鉛只是美術實踐教學中的一種較好的媒介,不能忽略其它媒介的特點,在教學中不能忽略美術表現的多樣性,鼓勵學生嘗試用多種材料作畫。
2、彩鉛使用中,要注意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并要細心的“導”。作畫時鼓勵學生隨時去畫,大膽去畫,不受拘束;整體把握,局部精細;在充分發揮彩鉛特點的同時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鍛煉學生的動筆能力,訓練學生的繪畫技巧,為提高學生整體美術素質、審美素養充分利用這一資源。
3、因為彩鉛鉛芯較軟,易耗,易斷,需要用隨時用削筆刀,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安全,以防意外發生。選擇一種合適的美術實踐媒介能有效的強化美術學習,充分激發學生興趣,發揮學生潛力;還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為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切實提高學生美術素養,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非常有利。
第五篇:初中美術審美教學研究
一、理解審美素質與審美素質教育的關聯
藝術存在的價值在于其能夠使得欣賞者超越現實世界而形成審美經驗和態度,從而在真摯的情感狀態中直觀體驗審美價值本身。這些特別的力量、特殊的質素是對于人類共同經驗的感知。審美即領會事物或藝術品的美。審美素質包括自然美知識、藝術美知識、社會美知識、審美觀,在智能結構方面包括藝術情趣、創作欲、美感、審美理想,在自我表現意識方面包括自我體驗、自尊感、自我意識。其中與美術教學中息息相關的有藝術美知識、審美觀、藝術情趣、創作欲、美感及自我表現意識的各個方面,其具體表現為認識美、判斷美、創造美的能力,包括了美術知識、形式美感、審美理想等幾大板塊。形式美是指美的內容顯示為具體可感形象的內部結構外在形態,即美的內容存在方式,具體指構成美的內容的自然質料,如形體、色彩、線條、聲音,對稱、均衡比例、對比、節奏、多樣統一等。形式美感則是對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審美意識是指客觀存在的具有價值的客體對象,根據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可在人們頭腦中能動反映的產物,它的具體表現形式和構成因素包括審美理想、審美觀念、審美情趣、審美能力、審美判斷和感受力。審美理想是指審美主體在一定世界觀的制約下,對美的境界的最高追求,是具有理想因素的構成部分,是審美經驗和審美觀念的升華,是審美創造力表現的具體因素。
二、初中審美素質教育給美術教學帶來的幾個新觀念
素質教育是相對應試教育提出的。審美素質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其自然體現了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區別。審美素質教育給美術教學帶來了新的觀念。
1、角色的定位
應試教育使得少數“尖子生”得到學校、教師的重視,而大多數中等及以下的學生往往產生失落感,失去學習動機。審美素質教育則要求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
2、教學內容手段的多元化
審美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全體學生全面的素質,包括知識的掌握,人格、情感、意志的形成,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在美術教學中,除注重對美術傳統知識的傳授外,更應強調對形式美感、審美意識、創造能力的培養及對學生人格、情操、意志的培育。
3、審美教育成為創新教育的先驅
藝術本身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審美活動相對其他學科,有更多的實踐機會,在實踐中培養認識能力、感受能力、判斷能力、表現能力。審美過程就成為創造活動,因而比其他學科培養創新能力來得更直接,從而成為創新教育的先驅。
三、初中美術教學中審美素質教育的培養
眼睛攝取信息的最大特點是以形象思維過程相伴,對輸入形象的“知”與“美”從直覺上做出判斷,本能地從心理和情感上作出反應,通過大腦思維反射,留下記憶。這一視覺審美過程是瞬間的,是健全人的本能行為。正如歌德所說,美具有“無須深思熟慮,直接引入愉快”的特點。“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這是世人皆知的法國雕塑大師羅丹的名言。初中美術教學中審美素質的培養,審美學習與訓練的.目標是訓練學生會用判斷的眼光認識、感受對象,并把這種感受有力地表達出來。所以引導學生如何觀察是非常重要的。怎么觀察,如何表達,有方法問題,但方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此活動主要在于指導學生的視覺藝術實踐活動,作為藝術實踐的課堂教學,其中應滲透著傳授藝術知識、培養形式美感、培育審美意識與審美理想,同時進行個性化的藝術創造。
1、教學中,執教者要更新觀念,加強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
首先,執教者要樹立多元化的美術觀,其中包括課題、課型的多元化,教學材料的多樣化,教學方法、手段的綜合化。美術教學法中,內容的多元化已被人們公認。但仍有一些美術教師單純地認為美術就是欣賞、繪畫、色彩三大類;至于材料,就是單純的水彩、水粉、鉛筆,學生不能獲得各種材料的應用體驗與感受,往往由于內容、材料的單調與乏味而失去對美術的興趣。其次,在場地教學方面應有綜合化的概念,不僅要有課室內的學習,更應有課室外的自然美景熏陶。其實,大多數學生都喜歡到郊外、野外寫生觀察,而且對大自然往往流連忘返,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由于年齡和閱歷的關系,他們的感覺特別直觀,幾乎是一種直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第一感覺,這種感覺是一種潛意識,是不具體的。在此理論基礎上,教師應培養和愛護學生的敏感性。
2、精心設計教學環境,包括教室內外,加強視覺沖擊力,激發審美興趣
美術教學中審美素質教育手段是多種多樣的,尊重學生的創造過程固然重要,但美術活動是一種視覺藝術活動,它通過視覺引發大腦的感覺、知覺,進而影響思維記憶。筆者每次與石灘一中學生外出寫生、參觀畫展,都有這樣的經驗:一到現場,學生第一反應就是:“嘩!”情境創設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使學生自覺地進入學習創造的角色。
3、欣賞創造相結合,因材施教,培養形式美感,培育審美意識,激發審美理想
在欣賞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一起討論、剖析、欣賞與創作美術作品。學生越是參與討論和創造過程,其作品的審美特征和創造特征越發明顯。在討論中,教師的任務主要是塑造和促進相結合,既可以通過分析讓學生分享教師自己的感受與激情,也可以通過問答,誘發學生對美的思考和反應。如,你從畫上看到了什么;畫中的線條、色彩、形態、構圖、空間怎樣;你認為畫中最主要的部分在哪里,為什么有這樣的感覺;畫家在畫此畫時想到了什么;等等。這樣通過欣賞和有創造性的問答,不僅有效地調動了課堂的動態教學,又為學生作業留出了想象和創造的余地,發揮了學生的個性。同時,由于天賦的不同,所受的教育和教養不同,每個人的思維特征不同,所以對物象的審美判斷、創造也就有所不同。教師應該抓住創造性思維的閃光點,鼓勵學生大膽思索、勇于表現,培養其個性化的審美創造力。
4、多種教學媒介的綜合運用
美本教學是形象教學,特別應注意使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故而,執教者應考慮如何采用這些輔助手段。當然,也要與常規教學相結合,以使現代教學手段的媒體介入卓有成效。在美術課中,常用的教具有平面教具、實物、立體演示教具。在平面教具中,主要指教學掛圖,它是美術課直觀教學的主要教具,包括圖片資料、教師范畫和示意圖三大類。圖片資料可以提高學生的欣賞力,啟發他們的繪畫興趣,開闊他們的視野。圖片資料一方面源自美術教學,另一方面則為教師平時收集的學生作品、名作、復制品以及畫報、畫刊上的美術評論或介紹。教師范畫是教師在上課過程中進行的繪畫,為學生繪畫的范本,使其深入體會教材內容。值得一提的是現代立體演示教具,包括電腦、電影機、電視機、幻燈機和各種模型等,特別是計算機輔助教學,主要是指用計算機幫助學生學習。計算機輔助教學法是一種可以提供多種美術形式、提高教學效率、促進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有效途徑。
5、評價與展示是藝術活動的重要一環
展示評價可以讓課堂內外氛圍更顯生動活潑,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的教學展示與評價由課內外評價組成。課內可在學生作畫過程中加以分析引導,或作一些鼓勵性的評價。展示有班內作業展、校內作品展以及向報刊投寄稿件等,可以給學生帶來一種收獲的信心,激發學生對美的興趣及互相學習的意識習慣。審美意識是伴隨學生一生的重要的視覺意識。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而是一個長期潛移默化的過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初中美術教師要科學地通過各種途徑,為學生創造以多種感官接觸外界事物的機會,從而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初中階段的學生未諳世事、天真純樸,教學中有意識的審美導向可以使他們從小就形成正確的審美觀。總之,21世紀的美術教育是以現代化科學技術作后盾的造型藝術審美素質教育。通過初中藝術教育,學生的審美理解能力提高了,分辨是非的能力就會增強,也就會在正確的審美觀念的指導下審視社會,對待人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激發自身的潛能。初中美術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引導好初中的審美教育,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六篇:初中美術教學方法研究
一、轉變教師課堂角色
新時期的教育改革,打破傳統初中美術教學中弊端和不足。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單一,課堂氣氛沉悶,教師要想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就要敢于創新,更新思想,轉變教師的角色,做好角色定位,創建充滿活力和歡樂的課堂。教師要鼓勵學生進步,轉變教師在課堂上主宰一切的局面,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更加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堅持科學發展觀,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上重拾自信心,挖掘學生的潛能,和學生進行良好平等的溝通和交流,讓課堂成為構建師生關系的平臺,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讓美術課堂的氣氛變得更加的和諧。
二、走進自然寫生
初中美術課堂需要大量的靜物或者實物作為課堂教學的.素材,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進行實地寫生,尋找靈感,開闊思維,課本上的知識是生硬的,只有讓學生投身于自然當中,才能更加真實地創作。教師可以結合教材的理論知識,為學生布置好任務,讓學生自由繪畫,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感知,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和亮點,運用視覺、聽覺、觸覺的反饋,去真實地表達思想和情感。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
多媒體網絡技術在現代的教學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充足的信息資源、海量的影音教學、清晰的圖片展示,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明了地掌握美術技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為課堂節省時間,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教師在初中美術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要注重結合實際生活,搜集學生熟知的素材和資料,比如,流行服飾、流行歌星、商業美術、民間剪紙等等,都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將教學內容建立在學生的主觀思想之上,關注學生的精神思想,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發現學生的價值,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注重因材施教,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給予學生的充足的時間進行討論,剖析問題并解決問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增強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創新能力,創造出更多優秀的作品。當今所提倡的素質教學,即要求教師不僅注重學生的文化課水平,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進步。所以,教師要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美術課堂,貫徹新課標的精神,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感受生活,體驗生活,在實踐教學中探索出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法。
第七篇:初中美術情感教育研究
一、情感教育滲透初中美術教學的現狀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初中美術教學也改變了傳統的枯燥教學方式,很多教師都在利用新型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而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則是一個十分有效的方式,在促進師生情感培養的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習效率,使學生對美術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并且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利用情感教育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入了解美術藝術。對于初中美術教學來說,師生關系十分重要,情感教育為師生之間營造了一個平等和諧的關系,教師能夠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則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表達自身的`觀點,發揮自身的想象力,進行美術創作。這樣一來,既培養了學生的藝術情操以及創新能力,又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初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滲透的策略
1、提升教師自身素質
要想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教學,首先就是要提升教師自身的素質,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師要想在教師中運用情感教育,那么必須要利用自身言行舉止來感染學生,利用自身和藹的工作態度來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學習環境,從而來對學生產生影響。情感教育對學生會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不斷地對學生進行熏陶、進行影響,最終能使學生樹立嚴謹的學習態度,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適當地利用多媒體以及幽默個性的語言等對學生教學,以此來影響學生的學習,并利用一種無形的情感來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在美術教材中挖掘情感
對于初中美術教學來說,教材十分重要,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有著間接的作用,因此教師在進行教材的選擇時,一定要選擇一些符合實際、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教材,這樣學生就能夠在教材的閱讀中感受生活,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另外,教師在進行教材的講解時,要能夠挖掘出教材中的情感,對學生進行培養,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互聯系,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
3、課堂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
美術屬于一種藝術,是對人們生活的一種藝術表現。對于初中生來說,由于處于情感形成階段,其情感十分地敏感,所以教師一定要把握好美術教學中的情感元素,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美術情感。教師在課前可以利用一些新奇的事物來吸引學生,使學生更關注課堂所講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同時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豐富的行為元素來吸引學生,為學生營造輕松的環境,使學生大膽地想象,擺脫課堂的束縛,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
4、充分利用第二課堂
實踐是最好的教師,讓美術走入生活,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及對社會事物的感知,促進學生感悟生活,從而提高他們的自我情感調控能力。舉個簡單的例子:教師在講解有關民間美術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參觀一些民間美術作品,使學生了解我國的民間美術藝術,提升學生的藝術素質,使學生能夠了解到美術元素在生活中的應用。對于初中美術教學來說,教師要想很好地應用情感元素,那么必須要充分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點,采取正確的措施來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師必須要結合教材的內容,利用自身的情感來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影響,促進學生情感的培養,提升學生的美術素質。
第八篇:初中美術教學中的創作培養
一、鼓勵學生善于觀察生活,挖掘創作靈感
美術作品來源于生活,是社會生活在作畫人頭腦中反映的產物。現實生活同樣為學生創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所以,我鼓動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在生活中多畫速寫,多收集素材,從生活中捕捉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其實,通過學生觀察生活,無形中讓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創作能力同步發展起來。學生可以在回家的路上,在田野的道上,在城市的街上,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觀察體會不同的感受,在自己的觀察感受和親身經歷中,開拓自己的形象思維,擴散出對眼前實物有關的、近似的不同新形象,這樣打破了生活的限制,去自由地想象,去隨意地構思創作,讓學生從中得到心靈的樂趣和滿足。
二、創設情境、實物寫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情境是一堂優秀美術課的開始,所以,在初中課堂上教師就讓學生體驗情感,感受快樂的學習。我通過音樂與視覺的藝術形式,指導繪畫創作,在導入環節調節學生的情緒,提升學生創作繪畫的'熱情。在美術課堂上需要大量的教學資源,運用實物直接的視覺刺激也是很有必要的。我通常采用直接立體的展示比較,再通過學生與老師的溝通,使得教學內容自然而然地展現給學生,打開學生操作的思路,讓他們畫出更能打動人心的作品。往往讓學生在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活動中探索、發現。
三、創新精神的培養貫穿教學始終
課改以來,美術教材與教學都加強了創作課的設計與研究,也重視形象思維的開拓和智能的開發,強調創造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我堅持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拓展。尤其對創新精神的引導,更是潛移默化。我從不給學生一些條條框框,從不以我自己的思維方式左右學生。我的宗旨就是讓學生保留他們的原始感知,通過具體情景,使學生把構思、創意,轉化為設計、創作,讓他們自己在不同知識之間找關聯,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從開始他們發現事物的關聯,發現形體的特征,發現色彩的美,到他們自己思考怎樣讓畫面飽滿,怎么讓色彩艷麗而不刺眼,鼓勵學生運用聯想思維、發散思維、逆向思維,另辟蹊徑,培養學生用創新的眼睛去表達藝術情感。
總之,在現今空前活躍的藝術氛圍中,我始終以學生審美心理活動的過程展開創作,以學生存同求異的創作理念,尋求創作精神,以學生主體意識的自然性,提高創作藝術,力圖為建構新的初中美術教學創作之路邁出新的一步。我會不斷反思、審視、調整和發展自己的美術教學,誠心地期待專家和讀者的指正。
第九篇:初中美術教學中鄉土文化滲透
一、采用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氛圍
在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內容,采用靈活的教學形式。可以運用視頻資料及照片,給學生介紹廣袤的黃土高原,讓學生感受到人文景觀的鄉土美術,同時播放陜西民歌,讓學生在濃郁的藝術氛圍里感受美術的魅力,鼓勵學生創作家鄉的美景。根據教材內容加入繪畫、寫生、雕刻、泥塑、設計等多種多樣的美術活動,如可以讓學生利用廢棄布角、襪子等進行服裝設計比賽,不僅實現了廢物利用,同時還激發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創新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最終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二、挖掘本土文化資源,激發學生對家鄉的自豪感
鄉土美術教育的學科跨度大、操作性強,是一個多元化的教學體系,初中在美術教學中逐漸實現鄉土文化的滲透,可以培養學生對優秀民族民間美術的認同感,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尤其是結合當下的多元文化環境的時代背景,娛樂性及刺激性的流行文化及大眾文化泛濫,學生對傳統文化、鄉土文化淡漠,這就給青少年的成長造成了誤導,不利于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鄉土文化,挖掘本土文化資源,對于培養學生的鄉土情懷以及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具有重要意義。如,炕圍畫是我國北方比較流行一種民間的室內裝飾畫,亦稱“墻圍畫”,府谷的炕圍子畫可以說是黃土高坡土窯洞里的民間藝術,它是在炕周圍的三面墻上貼一些繪有圖案的紙或由畫匠繪制的裝飾彩繪,府谷人將其稱為“腰墻子”。教師要善于發現,注重挖掘本土文化資源,在教學中嵌入本土文化資源,使學生通過對炕圍畫的了解,將鄉土文化與美術欣賞的內容直接聯系起來,這樣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家鄉豐富多彩的文化,激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積極開展課外美術活動,拓寬學生的視野
人民群眾在勞動過程中的.每一個場面都可以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這些都可以給學生啟發,構成學生寫生的素材。初中生的想象力很強,教師要組織學生積極開展課外美術活動,拓寬學生的視野,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要放手讓學生自主進行課外美術活動,鼓勵學生背起畫夾走出課堂,使學生身臨其境,讓學生自主去發現生活中的美,探索生活中的美術,使學生在取材的過程中,激發對家鄉壯麗河山的贊美之情。同時,學生也可以就地取材,利用鄉村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獨具特色的民間文化資源就地取材,制作樹葉粘貼畫、花草粘貼畫、泥人捏制等。通過不斷的積累,學生獲得了豐富的情感素材,提高了學生審美能力,激發學生探究鄉土美術的熱情,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在感受人文景觀、自然風貌的同時,獲得藝術的熏陶。
第十篇:初中美術教學體會
一、教師本身要有創造性的思維意識,鼓勵同學們進行自由構思創造
警如在和學生一起做手工,一起畫畫的同時,不斷引導他們去嘗試新的東兩,鼓勵同學們能用多種材料和方法,在表現作品時不拘泥于一種方式,鼓勵其大職“試試看”,在充分喚醒了他們潛意識創造力的同時滲透理性的指導。只有允許同學們自由創作,開放學生的思維,才有可能充分的發揮他們的藝術潛能,打開他們的想象大門,使其創造性思維得到很好的發展,讓學生們大開眼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教學。
二、教師要善于創造一個優美的環境,運用各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興趣則是形成創造能力的前提。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興趣,教師應鼓勵學生亳無拘束的表現自己的內心情感,重視毎一個學生個性的表現及藝術創作,只有這樣學生的創新意識才能得到激勵,萌發創作動機;只有這樣才有利于營造廣闊的空間。激發學生學生的熱情。我在教學中,始終堅持為學生創造優美的學習環境,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我的做法是,善于靈活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在《掛歷紙拼貼學生裝》這節課的導入部分時,我先讓學生穿上自己的服裝校仿時裝衣演,在調動課堂氣氛的同時,活躍同學們的積極思維,接著我又播放時裝農演的視頻,讓同學們在欣賞中得到啟迪,激發靈感,這樣就抓住了學生注意力,充分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我將音樂的美感特征與美術的審關情趣很好的結合起來了,活躍了課堂。接著我就講解拼貼的方法,將色彩的'格配以及設計思路大體跟同學們一說,然后讓學生自己去領悟。在學生掌握了剪貼的方法后,讓同學們自己感知形象,發押自己的想象力、拼貼不同形態、色彩各異的學生裝。如我在講《和諧溫馨的生活空間》這一課時,先用多媒體播放優美的音樂讓學生在亨受音樂人餐的同時欣賞優美的自然界圖片,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感悟到我們生活的大自然原來如此美麗多彩,從而導出課題。實踐證明,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學生由厭學變為樂學,由要我做變為我要做,學生的學積極性得到了空前的開發,創作熱情提高了、
三、教師要時刻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自信心
人文主義的研究認為:“人人都有創造力,創造是人的一種潛能”。正處于成長發育期的學生在各個方面都存在著個性的差異,因此教師就應利用各種方式激勵學生的成就感和進取精神,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自身的價值。在教學中要時刻注意學生的閃光點。不要輕易對學生所回答的問題作出否定的評價,要注意保護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因為每個學生的審美觀點都有自己的獨特性,正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教師只有在教學中多肯定少否定才能開闊學生的思維,讓同學們自由想象,無論是差生還是優生,我們都應給他們樹立自信心。如我在多媒體講《平面成中的點、線、面》這一課時,通過看欣賞光磉視頻,讓同學們直接感受到了生活中的點、線、面形態的存在,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感官,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開闊了學生的思維領域。在做作業時,每個同學都畫出了自己形態各異、多姿多彩的畫、雖然有些學生的造型不是很準確,但想象力豐富,并且也都具備了點、線、面的基本要求,因此都應給予肯定的評價。這樣及時指出了他們的優點,適時的幫助克服他們的不足之處,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更高了。思維能力也開闊了,并能根據命題發揮其想象力,總之,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這需要教師持之以恒的引導和積極的探索,及時發現學生創造的火花放飛思維,以美術教學為平臺給學生撒播創新的種子,激勵培養其創造性思維,以更好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適應新課改的要求,發揮學生的主體創造性,教師應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活動,為開發學生的創造力開墾一片肥沃的土壤。
【美術教學審美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語文教學中的審美論文03-22
聲樂教學中的審美情趣論文02-21
當下幼師美術教學中的審美教育02-25
審美趣味藝術教育論文03-19
民族音樂教學審美的嘗試論文02-18
“意境”的審美心理研究論文提綱11-15
審美修飾背后的文化隱喻論文03-15
審美修飾背后的文化隱喻的論文11-23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論文(通用8篇)06-08
“服飾成語”之審美解讀論文提綱11-2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