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應對大學生壓力的論文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急速發展,社會問題、社會矛盾不斷增多,社會工作的需求越來越大。隨著需求量的增大,各高等院校相繼開辦了社會工作本科教育。據悉,截至2005年8月,我國大陸地區已有170所大學開辦社會工作本科教育,還有數十所學校開辦社會工作專科教育。然而,目前各高校社工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大,就業形勢不容樂觀。據了解,廣州最早開設此專業的華南農業大學,2003年首批81名社工系本科畢業生從事“專業對口”工作的不到10%,有70多人找不到社工崗位轉了行?①據了解,2005年中山大學畢業的30多名首批社工系學生中,3名進了廣州市社會福利院等單位工作,成為“專業社工",2名留在社工系工作,5名考入社工系碩士班,其余20多名全部“轉了行"。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社會工作專業快速建設與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就業壓力之間的巨大反差和錯位。我們從三個方面來加以深入剖析: 一、 社會的普遍現實 1.社會宣傳力度不夠,社會工作專業尚未得到社會大眾的了解、認識。
對于一個新興的職業,需要社會廣泛地宣傳,而目前這方面的`工作做的相當少。不僅僅是社會媒體的宣傳力度不夠,而我們社會工作者主體(學校、教師、工作人員、學生等) 自身的宣傳力度也很薄弱。現在像《社會工作》這樣的社會工作專業期刊寥寥無幾, 而且只有屈指可數的學術期刊才開辟了社會工作欄目,大眾媒體則更少涉及社會工作,只是在部 分地區做得稍好些,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區。而且社會工作者主體,如高校的社會工作教師很少寫有關社會工作的科普文章來普及社工理念,社會工作者開展的活動也不多,其提供的服務的社會效益不夠明顯,無法吸引媒體的注意,這些都影響了社會工作的宣傳。因此,社會工作這項職業究竟是做什么的,很多社會成員都不了解,而且不被認為是一項職業。
社會大眾不知道這個職業可以為他們提供什么樣的服務,對社會有什么樣的貢獻,其重要性何在。很多人只是從字面上曲解社會工作,認為就是人們在本職工作之外所做的、不計報酬的其他為社會做的服務工作,只需要愛心,不需要專門知識和技巧。 因此,政府及媒體應該加大對社會工作的宣傳,使人們了解這個行業,知道它是做什么的,能為人們提供哪些服務等,充分利用這個行業為社會服務。除了外界進行宣傳外,還需要我們社會工作者自身宣傳,通過自身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服務來獲得社會的認可,樹立專業權威的形象。通過兩方面的共同努力增加社會對社會工作的認知度和接納度,增強政府和公眾的全方位的認同。 2.社會工作職業化過程任重道遠。 2011年7月1日,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布了第九批國家職業標準,社會工作者的職業標準正式公布。這完成了社會工作職業入口的規范建立,對社會工作的改變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從資格的認證到崗位的對接卻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
【關于應對大學生壓力的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