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德育的若干思考論文
摘要 德育的低效一直是學校德育的瓶頸問題。究其原因,既有工具理性和市場經濟負面因素的社會大背景,也有學校德育工作缺乏針對性、操作過程存在“脫軌”等現象所致。本文從學校工作角度,就怎樣增強德育實效談幾點想法。
關鍵詞 道德效能 回歸生活 實踐觀點 管育結合
德育的低效一直是學校德育的瓶頸問題。究其原因,既有工具理性(科學主義、技術主義)和市場經濟負面因素(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社會大背景,也有學校德育工作缺乏針對性、操作過程存在“脫軌”“脫靶”“空焊”等現象所致。本文從學校工作角度,就怎樣增強德育實效談幾點想法。
一、思想認識層面:認清一個事實
這個事實是:片面性、殘缺性、不完善性、不完美性,是人生常態,正在成長的青少年更是如此;全面性、圓滿性、完善性、完美性,是人生的理想追求,是可以無限逼近的永無終極的終極關懷。
德育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學會做人,使其實現個體社會化,這就涉及怎樣認識“人”的問題。對人的科學認識,是教育人、引導人的前提。人是一種社會存在,就整個社會而言,個體生命永遠是片面的、殘缺的、不完善的、不完美的。這是因為:第一,相對自然界與人類社會,個體生命的短暫性、活動空間的狹小性、認識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有限性,決定了個體生命無法也不可能全方位把握浩瀚無際的宇宙和生生不息的人類歷史;第二人具有自然和社會雙重屬性,是一種非理性與理性共存的類存在,人的成長過程即社會化過程,是一個不斷克服自然性中有礙社會和諧發展的諸多非理性因素的過程,而個體生命很難也無法做到全程控制個人的非理性,從而導致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不完善和不完美性;第三個體生命的需要、欲望是無限的,舊的需要、欲望實現了,新的又會產生,永無終止。相對人的需要、欲望的無限性而言,能滿足人的需要、欲望的資源卻永遠是稀缺的、不夠用的。需要和欲望得不到滿足的狀況,就是一種殘缺狀態。
心理學中“完形理論”認為:“殘缺、空白”的東西,最容易使人急于“填補、充實”,使之均勻、完美的傾向,從而引發進取追求的“內驅力”。正是因為現實的片面性、殘缺性、不完善性和不完美性,引發了人追求全面性、圓滿性、完善性和完美性的需求,理想應運而生。
理想是未來的具有現實可能性的美好事物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它蘊含著必然性的成分,在現實中存在一定的根據,具有實現的可能性。人生理想是對人生的一種超前性把握,踏是一種期盼和向往,是指向未來的,是現實的不在場,它是人生的最高準則。盡管人生理想在時間向度是指向未來的,但它的意義并不在于未來,而在于人對現實的把握。第一,理想具有導向性,它指引著人前進的方向;第二,理想具有激勵性,它是激發人的本質力量和創造渴望的催化劑,是鼓舞人戰勝各種困難的強大動力和精神支撐;第三,理想具有規范性,它制約著人的思想行為,告訴人應該干什么,不應該干什么。
理想是一個內涵不斷調整和充實、不斷趨向完美的概念,人類對理想的追求也是一個永無終極的過程,理想只能無限逼近而不可能到達終點,因此,人類必然永遠生活在不圓滿的現實與追求圓滿的理想之間,人的生命永遠處于以理想為取向的“追求”活動之中。也許,這就是潘多拉盒子里僅剩下“希望”的意義。
在我們確證了人的現實殘缺性和追求完美的理想性之后,就很容易理解青少年學生的不完美狀態了。青少年學生的生理、心理尚不成熟,自我意識正在形成過程中,社會生活經驗和必備的知識、能力也十分缺乏。面對異彩紛呈、復雜多變的現實社會,他們對生命價值和人生意義的理解尚處于淺表狀態。因此更需要我們的教育與引導。
二、實踐操作層面:找準兩個視點
(一)第一個視點是:永遠從學生“就是這樣”出發,看待和評價學生的成長進步。
我們在看待和評價學生的時候,往往習慣從“應該”出發,張口閉口多是學生“應該怎樣”。“應該怎樣”是從完美的高處向下看,從完美的高處向下審視尚不完美的學生,你滿眼都是殘缺,即使某一個學生在某一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補足了不少殘缺,但就這個學生的整體缺失而言,實在也是微不足道的。而對于學生的某些微小進步,由于補足的不明顯,從高處下視有往往看不到。這樣審視的結果是:你往往會產生辛勤勞作后一無所獲或收效甚微的空虛和失落,你會感到痛苦和焦慮,久而久之,工作的熱情和自信心就會逐漸消解,進而厭倦工作。同時,你會埋怨學生不努力,恨學生不爭氣,進而討厭學生,與學生疏遠,甚至敵對,師生間積極情感逐漸淡化,甚至消極情感與日俱增,造成師生關系緊張,其教育更加低效,甚至無效。
而從學生“就是這樣”出發來看待和評價學生,其結果則相反。“就是這樣”是從不完美的低處向上看,是從現實出發,從殘缺出發。由于著眼點的就近性,所以看的仔細,學生一點微小的進步都能看得到,體會到。這樣看的結果是:你會常常沉浸在學生不斷進步的欣喜之中,你辛勤的汗水換來了沉甸甸的收獲,你會不斷產生成就感、成功感,你的工作熱情會越來越高,自信心會越來越強,同時,你會肯定學生的努力,贊美他們的進步,進而更加親近學生、善待學生、關愛學生,師生關系越來越融洽和諧,師生感情越來越深厚,你的教育和引導就更容易奏效,甚至高效。
(二)第二個視點就是:永遠從“關心和愛護學生”出發,引導和激勵學生成長進步。
沒有關愛就沒有教育。教育關愛是一種“不圖任何回報”的奉獻之關愛,是一種“日月星無私而照,大地無私而載”的博大之關愛。對學生真摯的關心和愛護,是建構和諧師生關系的核心動力,是開啟學生心靈的一把金鑰匙。教育關愛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尊重。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探索精神與創造性,關注學生的當下生命存在、主體尊嚴和情感需要。二是平等。教育關愛的平等有兩種含義:首先,師生之間是主體與主體的“交互主體性”關系,即平等互助關系,伙伴關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通過對話和交流達成主體間的理解,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滲透,彼此之間互惠、互補,共同獲得發展。這種“教師和學生———通過對話———實現溝通————達到共同發展”的模式,改變了傳統教育“教師向學生———通過講話———傳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的師生主客、長幼的不平等關系。其次,教師的關愛無等差,不管其優劣、智愚、貧富、美丑,均平等施以關愛。三是和諧,建構起師生、生生相互關心和愛護的情感場,使教育教學成為一種以知識為載體,以心的交流、愛的呼喚和生命的感動為特質的情感交流過程。充滿關心和愛護的和諧校園是教育關愛的最高體現。
對于教師來說,關愛的底線是:永遠從善意、從學生的成長需要出發對待學生。第一,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不管某位學生多么惹你生氣,甚至惡意地傷害了你,你永遠不要產生“想個什么辦法治治這個學生、解我心頭之恨”的念頭,而應作如是思考:“想個什么辦法,讓這個學生改掉他身上的毛病,否則對他成長很不利。”第二,在批評和評價學生的時候,永遠不要說“你這輩子算完了”“你是沒有出息了”之類的斷語。
高層次的評價應該成為學生美好的期待。第三,當獲悉某學生將要做違規事情的時候,永遠不要等著抓“現行”,而應該及時制止,將問題扼殺在搖籃之中。第四,永遠不要設計什么“套”,誘使學生去鉆,以便抓什么“把柄”。
三、理性指導層面:強調三條原則
(一)強調德育必須“回歸學生生活本身”。
個體世界原本是整體、不可分割的。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逐漸探索出一條培育新生代使之盡快社會化的有效途徑,即學校教育。學校教育從青少年學生的成長需要出發,有意將學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分解為德、智、體、美、勞等諸多方面,并以學科的形式體現出來,加以專門培養。這種為便于培養的人為分解,客觀上導致了學生完整世界的肢解。另外,近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特別是高新技術的突飛猛進,科學技術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大顯其威力,人們普遍存在著對科學技術的盲目崇拜和迷信,導致了科學主義和工具理性的飆升,教育也因此充滿了工具化、技術化、規訓化和功利化因素,學科教學中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智力開發倍受重視,其真善美和諧全面發展的人的培養變成了“才”“物”“器”的制造和生產,教育中人文因素和終極關懷缺失,人的生命之旅中具有重要導向和動力作用的人格修養教育日益被忽視,并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日常生活疏離,學校德育呈低效甚至無效狀態。
事實上,生活是人類道德生成的基礎,道德蘊含于人的完整的生活世界之中,不存在脫離生活的道德,學生的人格培養應該遵循生活的邏輯。學校德育一旦切斷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聯系,學生的道德發展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德育回歸學生生活本身,是實現學校“育人為本”的必然訴求。因此,德育不是作為外在的存在貼近學生生活,而是作為學生生活原本的一部分回歸學生生活之中,只有這樣,德育才會奏效。
(二)強調德育必然“管”“育”結合。
管育結合是一個老話題,也是一個常談常新的說不盡的話題。筆者在此僅就哪些方面應該側重“育”, 哪些方面應該側重“管”,談談個人想法。筆者認為,體現人的生命價值、生活意義、幸福自由、理想事業、友誼愛情等的事關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意義性的內容,應側重于“育”。這部分內容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人生活的目的,人就是為了過有意義的生活而存在著,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生命的“希望之火”,是靈魂的“家園”,是人對生命本質的內在把握,是人“為什么活”和“怎樣活”的內在根據。這部分內容需要循循善誘,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需要用豐富的、鮮活的、正確的、科學的、進步的思想理論啟迪和引領;需要通過學生的親身經歷感悟和體驗;需要“恒兀兀以窮年”的堅持不懈。而對于基礎文明,即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諸如遵守校規校紀和社會公約,講衛生、講文明、懂禮貌等規范性內容,則應當側重與“管”。良好的道德行為是通過長期的道德實踐,形成習慣而養成的。習慣的養成則需要強有力的規范約束。這部分內容是顯性的,從人的外在行為上就能看得到,它是人從外部對自身的一種把握,是個體得以融入社會、參與社會、作為社會并從中滿足自身、發展自我的重要前提和基礎。這部分內容的實現,需要懲戒與懲罰,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嚴格的規約先使其對非道德行為不敢為,久而成習使之“不能為”,最后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最高的”不想為”的道德境界。
當然,我們說這方面內容側重于“管”,并不是說這方面不需要教育,對于規范存在的必然性、必要性以及怎樣做才是對的,還是要講清楚的,讓學生懂得這個理。不過,道德問題,雖然有“知不知”問題,但更重要的是“行不行”的問題。
(三)強調德育必須突出實踐體驗。
道德是一種實踐性知識,是人類用實踐————精神把握世界及個人生命的方式。實踐對于道德及道德教育的意義,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得到確證:
一,事件道德生成 源泉。人的社會實踐是在關系中體現的,個體在社會中生活成長以及自身各種需要的滿足,不能擺脫所在社會的關系,不能無視各種社會關系而任意所為。社會關系和諧運行的需要使道德規范的產生成為歷史的必然。正是由于道德規范的存在,個體與所在社會的聯系與交往才能成為可能。
二,實踐是促使學生將道德知識內化為道德素質形成道德信念進而外化為道德行為的必由之路。
道德的本質是實踐的,離開了實際的道德踐行學生所認識的倫理知識只不過是作為外在的知識保存在記憶中,并沒有道德意義,也就是說,學生通過學習被告知了的“應該怎樣做”或“不應該怎樣做”,只是一種記憶里的知識,當他沒有按照知道的倫理規范行動時,這些倫理知識是沒有道德價值的。只有當他體驗到、感悟到這些倫理知識的價值意義,認同它,并與自身以往的品德因素產生同構,形成道德信念且積極踐行時,這些倫理知識才化為他自身的品德素質,才有道德意義。而“體驗”和“感悟”是不能被告知的只能通過親歷,即自身的親自實踐才能獲得。三,實踐是學生養成良好品德習慣的唯一方式。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行為反復訓練逐漸形成動力定型的過程。習慣的境界是一個自然而然不知不覺的行為狀態。養成良好的品德習慣,只能靠長期的道德實踐,別無他路。
當我們清楚了實踐對于道德及道德教育的意義,就應該更自覺地在德育中貫徹實踐原則,凸顯學生經歷和過程,強調做中學習、做中體驗、做中感悟、做中生成和做中提升。健康人格都是在經歷過程中,通過體悟,生成性建構起來的。因此,實踐的觀點,是德育的第一觀點。
【高效德育的若干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網絡德育教育的若干思考03-29
對獨立學院足球教學中若干問題的思考論文11-13
我國增值稅轉型的若干思考經濟論文02-24
高校目的性教學方法的若干思考的論文12-19
黃金資源和地質勘查的若干問題思考論文02-26
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的若干思考論文03-27
企業管理系統優化提升的若干思考論文03-27
企業人文管理的若干思考03-30
企業招聘管理的若干思考11-14
保險公司上市若干問題的思考經濟論文03-0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