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產教結合生產型實訓基地建設實踐與思考論文
摘 要:校企結合共建實訓基地,構建新的實訓教學體系,實施“工學結合”、“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是當前職業院校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職業院校緊密結合當地行業企業實際情況,加強實訓基地建設,改革實訓教學模式,才能使人才培養更適合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產教結合 實訓基地 工學結合
高等職業院校及時跟蹤市場需求的變化,主動適應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學校的辦學條件,有針對性地調整和設置專業,加強與企業的合作,根據產教結合的生產型實訓基地建設思路,構建新的實訓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才能使人才培養更適合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
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經過三年的改革,已初步建立了與當地汽車產業接軌的實訓基地,為半島藍色經濟區和半島制造業培養了大量應用型技術人才。本文主要探討了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在實訓基地建設、實施“工學交替”、“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方面的探索和實踐,希望對我國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在新形勢下的實訓基地建設起到推進作用。
一、汽車專業實訓基地教學體系的構建
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是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它的構建圍繞“崗位”和“技能”目標要求而定,實踐教學體系和理論教學體系相輔相成,尤其強調實踐環節之間的內在聯系和有機結合,以實現系統功能。同時要注重實踐教學體系的連續性、層次性和應用性,對實踐性強的技能培養需要進行連續不間斷的訓練。
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以本校牽頭的山東省汽車工程職業教育集團為出發點,根據半島藍色經濟區和半島制造業建設對人才規格的新要求,結合學院自身條件和辦學特點,深入到各大企業進行調研,并與企業專家廣泛探討各專業的課程設置、實踐環節安排、職業能力要求、素質拓展等問題,改革課程體系,加強生產型實訓基地建設,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和企業調研情況,在不同的學期安排不同類型的實訓,層層遞進。
例如汽車電子技術專業實訓的安排,是根據學生所學知識和實際情況,依次安排汽車構造實訓、發動機電控技術實訓、底盤電控技術實訓、汽車檢測技術實訓、汽車電器設備與維修實訓、頂崗實習、畢業設計,使學生逐步掌握各車系電控發動機的結構、組成與檢測方法,零部件拆裝后的正確放置、分類及保養方法,電控發動機故障診斷與檢測、汽車四輪定位檢測的原理和方法,能分析各系統的線路及典型汽車的全車線路,培養學生良好的工作習慣和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學會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提高實際工作能力并達到企業要求的熟練程度,逐步適應職業生活,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以完成學生從學習崗位到工作崗位的初步過渡,保證了人才培養規格與當地經濟建設相適應。
二、汽車專業實訓基地的內涵建設
1.實訓中心集多功能于一體
通過對企業需求的調研,針對煙臺地區以制造業為主、多種產業共同發展的狀況,實訓基地在為學生提供實訓平臺的同時,建立了相關職業資格培訓和技能鑒定中心,為社會和企業提供轉崗培訓、再就業培訓、職業資格培訓、技能鑒定等服務,同時為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提供科研場所,為社會提供技術服務。例如開辦“企業崗前培訓班”、“工長班”、“操作能力培訓班”、“中高級理論提高班”等短期班,并進行職業技能鑒定,基地可以為中小型企業提供產品完整的設計、試制、小批量生產一條龍服務,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全程參與不同環節的實習,從而實現不同層次上的產教融合。在不斷提升學院辦學知名度的同時,也收到了良好的辦學社會效益。
2.成立專業課程建設指導委員會
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成立了由企業專家、高校教授及科研機構專家組成的專業課程建設指導委員會,讓企業專家參與學院辦學目標的確定和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格與質量的論證,對學院的教學改革、專業和課程建設給予必要的指導,并參與教材建設和學生實訓課程的講授,保證了基地建設與當地經濟建設特點相適應、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相結合,特別是職業培訓教材、生產工藝、管理教材的編寫,使學生提早感受企業文化和管理制度。將實踐性強的教學內容直接融入生產過程,讓學生在實習指導教師或企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通過自己的實際操作,學習、掌握相應知識技能,既訓練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讓學生明白了企業生產管理過程。
3.校內基地與校外基地有機結合,構建完整的實訓體系
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能否實現,關鍵取決于校企合作的深度與廣度。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本著建設主體多元化的原則,緊密聯系行業企業,不斷改善實訓基地條件,積極探索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由學校提供場地和管理,企業提供設備、技術和師資支持,以學校為主組織實訓。同時加強和推進校外頂崗實習力度,校外實訓基地企業不僅無償為專業課教師到企業參加生產實踐鍛煉和學生頂崗實習提供設備、材料和專業技術服務,同時也為畢業生就業創造了機會。這樣就把企業和學校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學校的教學場所延伸到企業,企業既是學生工作的場所,也是學習的場所。學生在企業里既是技術的學習者,又是技術、技能的應用者,是學生,也是員工,從而拓展了學校教學的空間和學生學習的空間,在實習的過程中獲得了專業上的提高和動手能力的增強。
4.實訓基地實施開放式管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為了適應畢業生崗位變化,培養企業需要的高級技能型人才,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中心面向在校學生,實施開放式管理模式,實現開放式教學,使學生能夠充分使用教學儀器設備,創造性地開展內容先進的業余實訓項目,允許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到實訓基地鍛煉,并有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指導。這一舉措不僅可以較大幅度地提高學生技能,而且還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學生參與開放式教學的積極性很高。同時,以學生為主體,結合專業特點,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在教師指導下不但強化了技能,創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5.營造環境,讓素質在環境中養成
為讓學生在一個真實的職業環境下,按照未來專業崗位對基本技術、技能的要求,得到實際操作訓練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實訓基地的環境布置、崗位設置上應盡量貼近先進企業的布設模式。如將一些企業文化標語貼在學生隨處可見的地方,在生產流水線崗位上都粘貼上崗位職責、要求及操作規范等,通過這些環境的布置,營造職業氛圍。為貼近職業崗位的實際流程和要求,提升實訓基地的管理及文化建設水平,使學生的學習和訓練與真實工作場景相一致,實訓基地將“5S”管理制度這一企業元素引入了實訓室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切實加強對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5S”管理制度是以“S”為開頭的日文羅馬拼音的5個單詞構成,即素養(Shitsuke)、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etsu)、整理(Seiri),故簡稱“5S”。要提高學生整體的職業素養,讓學生從有想法,到內心感受到觸動,進而轉換為行動,改變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動品質,最終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三、實訓基地制度建設和運行機制
制度建設是基地內涵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實訓基地在管理上要建立、健全職教實訓基地管理制度,建立實訓基地內部管理制度,普遍建立起主要包括技術管理、設備管理、人員管理、固定資產管理與其它各項管理在內的各項制度,使實訓基地做到人員結構合理、崗位職責明確、運行規范有序、考核辦法完備。
1.校企雙贏的微利潤運行方式
示范基地的定位是“產教結合、重在教學”,要圍繞生產搞教學,搞好教學促生產,實現“既出產品又育人才”的高度統一,在經濟效益上追求微利潤,保證基地自身能正常運轉,在參與市場化運作過程中,作為合作企業的一個科研或生產部門,由企業提供原材料及少量的技術和質量管理人員,參與校內生產管理,企業只需支付必要的生產成本。經過校內的生產實訓合作,企業可以吸收一批優秀的學生作為自己的員工,解決了企業技能型人才緊缺問題,最終實現了雙贏。
2.圍繞教學組織生產,確保教學質量和生產質量
要以基地專職教師為主體,企業兼職教師參與,共同負責基地的生產和校內實訓的組織管理。有企業生產任務時,企業和基地要聯合制定生產計劃,確保生產任務能順利完成,在制訂生產計劃的同時,把崗位安排、教學內容、實訓內容都融合到生產計劃中,確保教學任務的完成。
3.由純消耗性實訓變生產性實訓,降低基地實訓成本
在合作企業中有很多典型成熟的產品,可以由企業提供原料,在校內組織加工生產,讓學生在生產實訓中得到鍛煉。同時在實訓過程中,要加強學生成本控制意識教育,規范學生的操作,以降低器件損壞率,在實訓考核時,也將產品的合格率作為技能考核的主要指標之一,使得學生在實訓過程中養成良好的成本、質量控制素養。在生產實訓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次品,這些產品雖然達不到產品質量要求,但是可以讓學生平時練習使用。
四、對實訓基地建設的思考
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充分發揮職教集團的合作優勢,在教師培訓、學生實習等關鍵領域尋求大企業的強力支撐,經過幾年來集團化辦學的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改革等提供了較理想的平臺,同時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創造了條件。但是,由于體制上的束縛,校企之間還有很多領域沒有觸及,合作的深度還需進一步拓展,合作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尤其是專業拓展和課程開發方面還有很大的合作潛力,需要我們去不斷挖掘。
第一,雙師素質教師是基地發展的一個瓶頸。實訓基地既要滿足教學,又要進行生產,要求老師既熟悉教學又懂得企業管理和生產,否則基地的效能就會降低。而雙師型教師的培養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從企業聘請有經驗的工程師,由于企業工作的需要,需要經常調整教學計劃,對教學秩序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第二,專業拓展、課程開發、產學研結合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目前基地的教師多數是兼職,平時有著較繁重的教學任務,使得專業拓展和課程開發受到很大限制,企業委托加工的訂單、橫向合作課題等相關工作延期,影響了企業合作的積極性。
第三,要努力轉變教師觀念,提高教師積極性。多數教師已經習慣于課堂教學,對組織管理真正的生產線缺乏經驗,學生在進行生產實訓時問題也較多,管理難度大,加上工作強度大,這些因素影響了教師的積極性,需要制定相關的鼓勵措施,對老師進行引導。
第四,不斷提高現有設備的時間利用率和能力利用率,不斷增強實訓設備的通用化程度,避免由于專業調整出現實訓設備閑置與浪費。
參考文獻
[1]張小冰劉杰產教結合的生產型實訓基地建設與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1(06):160-162。
[2]胡邦曜創建高職教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21):68-70。
【產教結合生產型實訓基地建設實踐與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宿舍文化建設思考論文04-26
工商管理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思考08-27
實訓中的論文中的致謝怎么寫08-04
關于高職院校課程庫建設的探索與思考論文04-22
廣播電視大學實踐教學的思考論文06-23
淺議工商管理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建設08-06
高職院校教風學風建設問題與對策論文04-30
生產型企業采購與銷售的內部管控的論文07-28
對大學教育的思考論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