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園小幫手現象論文
摘 要:筆者對幼兒園“小幫手”現象的內涵、類型等進行了考察,在此基礎上就“小幫手”現象的成因進行了分析。分析發現,幼兒自身的本質因素和來自成人的因素都印象該幼兒在班級中的關注程度。教師的教育應該就是面向全體的,應該不理發展點和面的和諧進步。
關鍵詞:幼兒園;小幫手
從教三年,我發現了一個很常見的現象,每個班級總會有那么幾個特殊的孩子喜歡幫助老師來管理班級,他們在班級中往往具有一定的威信,能夠代替老師發布一些命令。他們的神態、動作、話語,儼然一副老師的樣子。他們也常常會幫助老師完成一些特殊的工作,仿佛在班級中他們具有一種至高無上的權利。實際上,班中幼兒的發展是不平行的,幼兒之間在不同方面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差異,這種現象就是在一定的差異中產生的。
一、“小幫手”的定義及類型。
姚敏在其論文《“小幫手”現象探析》中,她把幫助教師做事的幼兒總稱為“小幫手”,并根據行為指向的不同將“小幫手”分為兩類:一類是幫助教師遞送物品,傳遞信息的小幫手;另一類是幫助教師履行教育者職責,行使整頓班級秩序、監控約束其他幼兒行為的權力小幫手。根據他們的工作范圍和內容,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管理班級秩序的“小老師”。
這一類“小幫手”往往出現在晨間活動、游戲活動和過渡環節中,他們的任務是幫助老師管理班級秩序,他們的權力往往被老師認可,代表的是老師,所以在班級中存在著相當高的威信,被管理的'幼兒一般只能采取服從的態度。
2.掌管一組權利的“小組長”。
這一類“小幫手”主要的管理對象是一個組的幼兒,他們的任務主要是給一組的幼兒準備學具、餐具等,管理好一小組的紀律等。他們的權利往往也是從老師那里直接獲得的,在管理的范圍上要比“小老師”要小很多,在內容上也比較瑣碎。“小組長”在一組上也具有一定的威信,這一組的幼兒多數也是服從他們的。
3.進行傳遞工作的“小助手”。
這一類“小幫手”可能不具有管理紀律的權利,他們的任務往往是幫助老師傳遞東西或信息,這類幼兒往往也是老師最喜歡的幼兒。
二、“小幫手”的成因極其結果。
(一)“小幫手”的成因。
根據筆者在教育工作中的觀察,可以把原因分成:幼兒自身的內部因素和來自成人的外部因素。
1.幼兒自身決定自己的“位置”。
幼兒個體的因素具有多樣性:首先,能力在很多時候都決定了一個人的位置,能力強的幼兒總是更能得到老師的青睞,在班級中能力強的幾個幼兒就像是老師的左右手,他們幫助老師完成一些工作,幫助老師管理班級等。其次,幼兒的性格也是一個“勝利的砝碼”,我們總是說“要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像某某一樣乖巧就好了。”總的來說,幼兒自身的因素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了老師對他們的關注度,一個有優勢的孩子總是更能吸引老師的注意。
2.成人的因素影響幼兒。
幼兒年紀尚小,唯一的經驗來源就是成人。
(1)來自教師的因素。
教師教育思想觀念不夠端正。我們容易關注能力強的孩子,從而忽略了對大多數孩子平時細致耐心的指導,淡漠了每個孩子全面發展的責任感。教師平時的言語、動作對幼兒有一種示范性,幼兒具有很強的角色意識和模仿能力,這也是影響幼兒的原因之一。
(2)來自家庭的因素。
家庭的因素也是決定幼兒能否成為優秀“小幫手”的重要因素。現在在每個班級都會有一些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幼兒,他們往往能夠得到老師很多的關注;家長的文化素質,有的家長文化素質高,對于孩子的教育情況也比較關心,能夠意識到啟蒙教育的重要性,相反有些家長并不認同啟蒙教育的至關重要,覺得孩子在童年不應受拘束或者他們覺得老師只是帶孩子的職業,家長的心態在很大方面也影響了孩子的積極性。
(二)“小幫手”現象造成的后果影響了幼兒受教育機會均等。
如果我們老師一直把眼光放在我們喜歡的、能力強的孩子身上,我們應該猜到會有一些不必要的負面作用產生,對于那些同樣期望得到老師關注的孩子,在他們幼小的心里一定倍感不公平、失望、自責等,這些并不是他們該擁有的心理。對于我們關注的孩子,過度的關注未必會給他們更全面的發展,自信心和優越感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在群體中的與眾不同,對自我認識上存在缺陷,導致脫離群體,影響發展。
三、反思與措施。
幼兒的這種“小幫手”想想雖然能在重要的時候幫助教師完成工作任務,但是教師的教育應該是面向全體幼兒的,不應該是關注點的發展而忽視面的進步,應該點面結合,共同發展。
1.不讓個別幼兒享受特權。我們可以給每一個孩子當“小老師”“小組長”的機會,如實行輪流制,但是要告訴他們如果要當“小組長”,首先自己的壞毛病就應該改掉,然后才能去管其他小朋友。我想,教育者需要給孩子們一個平臺,給孩子一些動力,讓他們自己發現身上的不足,從而加以改正。
2.理智的愛孩子。作為教育者,每天與孩子接觸,給予孩子的愛有多少才合適?我曾碰到過這樣一個孩子:臻臻是個外地生,他的家人從來都不講普通話,導致轉學來我班后,溝通方面成了大問題:我們不明白他在表達什么,他也不懂我們在跟他說什么。結果半學期下來,他什么也沒學會,常規方面更是一團糟,眼看只能干著急。我趁著下課的時候,嘗試跟他說話,午睡時總是幫他蓋被子,一段時間接觸下來,他已經能用簡單的普通話交流了,雖然說起來還是很生硬,但他卻因此交到了不少好朋友,真為他高興。
3.營造平等關愛的環境。愛孩子可以讓孩子健康快樂的發展,但也會導致孩子的迷失自我。教師對孩子的愛應該是面向全體的,要盡量讓自己的愛滋潤每個幼小的心靈,擁抱每一個孩子,傾聽每一個孩子,讓孩子感到老師是喜歡自己的,也是喜歡大家的。我們要努力營造一個和諧的、充滿關愛平等的環境。
4.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在教育過程中,及時發現的問題應該想各種方法解決問題,不讓問題阻礙孩子的發展。
在和孩子交往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讓他們知道他們自己每一個都是最特別的存在,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有閃光點。讓每一個孩子都知道老師對他們的愛從來都不曾消失。
參考文獻:
[1]姚敏.“小幫手”現象分析【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2005:10,37.
【淺談幼兒園小幫手現象論文】相關文章:
6.小論文寫作
8.淺談修改論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