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業問題的思考的教育理論論文
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的教學實踐中,作業成為教師“教的補充”、“教的強化”,被視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作業內容日趨封閉僵化,僅局限于學科知識范圍,遠離學生實際生活和社會生活;作業方法、手段、技術日趨單一。這嚴重挫傷了學生自主發展的積極性。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作業缺乏個性化
人是有個性的,有差異的。用硬性的統一的模式、統一的規格去要求實質上有差別的學生,那結果可能不是發展而是壓抑、甚至是摧殘。教育家孔夫子早就提出“因材施教”的主張。而如今的作業沒有彈性,缺乏層次,這勢必會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因而就產生了作業抄襲現象和不做作業現象。久而久之,英語短腿的學生越來越多,英語尖子生越來越少。
二、作業中應試能力的培養占主流,忽視了發展學生個性和綜合能力的提高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和為了便于檢查,教師布置的英語作業多為書面形式。而作業的目的除了鞏固知識,還有運用知識。除了書面形式——寫之外,還有聽、讀、說。然而運用性作業因其操作性弱,反饋評價困難,而在傳統作業實踐中被淡化。傳統作業形式單調、乏味,不利于發展學生個性和培養實踐能力,達不到作業的目的。
三、作業隨意性大,或是拿來主義,缺乏研究
有些教師布置的作業在量和質上都比較“隨意”,對所提供的作業資料基本上采用“拿來主義”策略。另外,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熱衷于搞“題海”戰術,布置作業圖“量”不求“質”,加重了學生負擔。更為嚴重的是,這些“拿來主義”不但耗時耗力,而且也在逐步消磨學生學英語的興趣。
四、作業評價注重結果,忽視過程,缺乏激勵
傳統作業對學生的評價都是從對與錯、完成時間等方面分析,根本無法透視完成作業的過程。另外,傳統的作業評價常注重作業本身的客觀結果,輕視人的主體情感,缺少學生、教師與作業的情感態度的真實互動,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導致學生作業態度很被動,抄作業現象十分普遍。
這些弊端的存在使得學生做課外作業的興趣不高,作業質量可信度不高,不利于學生習慣的養成和創新能力的提高,作業的效果不能令人滿意,有些作業甚至抹殺了學生學英語的興趣。這些弊端與新課程改革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教師必須研究探索新課改下作業的特點。
《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英語課程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提高人文素養(教育部,2001)。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關注作業的人文內涵,真正從學生出發,豐富作業類型,滿足不同的需求。
(1)突破傳統作業的形式,從單一的“抄寫”形式中走出來,聽、說、讀、寫全面開花,巧妙結合唱、畫、游戲、制作、收集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把知識技能的訓練、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智能的開發與活動聯系起來,使作業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2)教師可有計劃地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英語課外活動,如朗誦、唱歌、演講、表演、英語角等。
(3)課后適當設計些手工制作的內容,讓學生邊做邊學,使原本枯燥無味、形式呆板的作業變得樂趣無窮。如根據課文內容制作英文idcard,自制寫有英語賀詞的圣誕卡等。
(4)讓學生開展調查:家里都有哪些家務事要做,自己承擔了多少,然后在課上匯報。通過這樣的活動作業,學生們會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養成從小愛勞動的好品德,使教學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5)教師每個月可指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辦英語小報,內容包括英語知識、外國風俗、英語笑話、幽默、謎語等,并張貼在墻上以便全班學生共享。如學完goforit!第八冊unit3有關vacationplans這一話題后,筆者讓學生設計一張自己家鄉的英文地圖,同時介紹家鄉的著名景點、風土人情、地方小吃、特產等。這一作業一方面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熱愛家鄉的感情,另一方面又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和個性。
(6)鼓勵學生學習豐富的課外知識,用生活中的英語來豐富自己的詞匯,讓學生有意識地收集與日常生活有關的詞匯。例如:一些國家的英文縮寫“usa”“uk”“can”等,一些提示標語:“nosmoking”“exit”“entrance”“push”“pull”等。到了一些英美國家的節日,可以讓學生收集有關萬圣節、感恩節、圣誕節等節日的傳說和有關知識,更好地去體會英美文化,發展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
五、重視作業評價與批改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作業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形式單一,注重量化,忽視評價過程以及師生間的情感交流,這些都不利于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創造力的發揮。為此,新課程理念下的作業改革應當強調作業評價的人文與科學融合的作業評價機制,促進師生、生生以及家長與孩子間的人文信息互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我們常聽到許多師生抱怨“作業難改、作業難做”,看到許多“學生忙著寫、老師忙著批改”的情形。究其原因,一是教師對作業的布置與選材缺乏科學性與針對性;二是教師對批改作業的技巧缺乏探究,將每次作業盲目地全批全改,而收效甚微。如果對某些作業“粗改”與“精批”相結合,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弊端。“粗改”就是對那些非重點及偏難生僻的詞匯、句型和交際用語構成的復習性練習僅給予對、錯評價即可,甚至可依據學生水平層次抽取適量樣本進行批閱。“精批”就是對那些基礎的常用的詞匯、語法或交際用語構成的各類強化、鞏固性練習不僅要給予對、錯評價,而且還要對于學生寫錯的予以更正并指出錯誤原因,同時教師自己還要寫好閱后記。“粗改”與“精批”相結合的方式,不僅可以使教師在講評練習時做到有的放矢,而且能使學生知曉自己知識上的缺陷,做到“對癥下藥”。
此外,還可以采取“自改”與“互改”相結合的方式。“自改”就是對那些題型單一、要求層次較低的練習(如單詞拼寫、句子填充或句子結構轉換、判斷正誤等),可讓學生對照標準答案進行訂正。“互改”就是對補全對話、完成句子、語言運用等,教師先作必要的重點提示,然后讓學生交換作業根據提示互作批改。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對那些學習興趣不濃、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當面輔導批改。最后再由教師對作業中出現的共性錯誤,集中評議和分析,使學生認識到產生錯誤的原因并掌握糾正的方法。“自改”與“互改”的批改方式,不僅反饋及時,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參與意識,提高他們自我教育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在批改作業中得到啟迪,思維得到鍛煉,對知識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究,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
【作業問題的思考的教育理論論文】相關文章:
中職生早戀問題分析與教育管理論文01-07
對三農問題的思考論文12-20
對大學教育的思考論文09-23
淺析體育社會問題的理論研究論文04-24
創新教育管理論文07-29
對大學教育國際化的思考論文04-22
幼兒教育環境創設思考論文04-27
小學教育教學管理論文07-21
【熱門】創新教育管理論文07-20
淺談幼兒教育存在的問題論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