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藝術設計基礎課教學改革探討論文
一、基礎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工科院校中的藝術設計基礎教學模塊主要由素描、色彩兩大部分組成,其中素描部分含有寫實素描、設計素描、速寫等課程,色彩部分含有寫實色彩、設計色彩、風景寫生等課程。具體到實際教學,特別是工科院校中的設計專業,兩大矛盾日益突顯出來,一是學生入學時的美術基礎與大學藝術課程基礎要求有差別;二是現有的基礎類課程之間的銜接越來越弱。
(一)學生入學時的美術基礎較弱,達不到現有的教學要求
隨著高校擴招,藝術設計專業的門檻日益降低,學生入學時的美術基礎與專業藝術院校錄取新生的美術基礎要求有較大的差距。在筆者近兩年的基礎課教學中,這個問題越來越嚴重。“靜物寫生”是美術基礎教學的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在所有的基礎課程中無論寫實色彩還是結構素描等基礎課程的教學,都需要通過“寫生”作為基礎的教學手段,而“靜物”更是最簡單和基礎的寫生對象。然而,近年入學的新生中,絕大部分在入校之前沒有畫過靜物寫生。絕大部分學生在美術考前班學習期間,受到的是完完全全的應試教育,一切學習是針對考試過關而設計,他們所有的美術學習是通過畫照片、臨摹,而不是“寫生”獲得的,所以他們的觀察方法、思維模式,都是應試的,而不是應有的、正確的觀察方法與藝術思維。這為具體的基礎課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惑與矛盾。一方面學生受到之前考前訓練先入為主的影響,并不能很順利的接受和建立正確的觀察方式和學習方法。另一方面,由于從來沒有接觸過正確的美術教育,學生的美術基礎、造型基礎非法薄弱。在這兩方面的影響下,使得學生不但不能快速的融入到大學美術教育中,而且之前所受的應試訓練給他們帶來了強大的干擾和負作用。
(二)現有的基礎課程之間銜接較弱
作為藝術設計的基礎課部分,素描、色彩是課程的兩大組成。合理的教學安排應該遵循由簡到繁、由難到易的原則。比如,在素描部分中,結構素描應該排在寫實素描前面,這樣才有易于學生在理解形體結構的基礎上,再進行明暗調子等的塑造。而意象素描,除了要求學生有豐富的想象力以外,更需要學生能夠有扎實的造型基礎,并且能夠靈活表達與運用,所以這門課應該安排在最后。而為了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在所有的課程前面,應該有一門基礎中的基礎課程——《透視》,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透視方法,才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在之后的結構素描、寫實素描以及速寫中提高造型的準確度以及觀察的正確性。
二、改革及創新基礎課程的方法
(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設計有效的基礎課程模塊
比如在入學階段的第一門課程,不再直接安排素描或色彩等傳統課程,而是增加一門新的課程,目的就是直接解決新生的考前訓練與大學教育的銜接問題。該課程將寫生方法、觀察方法、造型基礎、色彩原理、透視等課程相揉合,從而在開學之初幫學生有效建立起正確的觀察方法與藝術思維。
(二)“一課一賽”,或“以賽代課”
良好的競爭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可以在課程內建立小范圍的競賽模式,以年級為單位,所有的基礎課老師參與評定等級,學生有了一個相對大一些的展示平臺和表現自己的機會,往往會更努力一些。還有一種比賽方式,可以是任課老師為指導老師,直接指導學生參加全對全省、全國等社會性質的比賽,可以讓學生提前接觸社會的競爭機制,也可以讓學生及時了解到自己的不足。
(三)“一課一展”
“一課一展”,可以給學生爭取盡量多的展示舞臺,讓他們從一開始就知道珍惜自己的作品,也會更好地把握每一個展示的機會。而作業的公開展出,會讓學生認真對待課堂學習,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一課一展”模式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延展到兄弟院校甚至是校外公共或商業空間,為學校起到良好的宣傳與教學成果示范作用,同時也為學生進行實踐以及后期展覽提供多種可能和藝術道路后續發展的空間。
三、結語
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工科院校中的藝術專業的基礎課教學,應該認識并正視自己所處的環境和所面臨的困境與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有效解決問題,提高教學效果,持續為社會輸送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姚勇.論當代藝術設計與現代設計教育[J].西部大開發,2011(6).
[2]王曉彤.《設計基破》課程教學新思路——“三引”教學法應用研究[J].裝飾,2012(6).
[3]陳煒炫.構成基礎與設計基礎的改革[J].現代裝飾(理論),2012(8).
【工科院校藝術設計基礎課教學改革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素描教學改革探討論文03-07
探討高師院校聲樂教學改革論文03-19
普通高等院校鋼琴教學改革探討論文12-26
高職院校嵌入式教學改革探討論文03-06
工科類實踐教學模式探討論文02-20
簡析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12-11
高職基礎課實踐教學改革探索論文03-07
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論文05-0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