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模塊教學改革與實踐論文
摘 要:以單項技能要求為基礎,將有關課程和技能訓練歸納劃分到模塊中進行教學,突出了職業教育培養實用人才的特點。文章對實施模塊教學的實踐經驗進行了較全面的總結。
關鍵詞:模塊教學 改革 實踐
中等職業學校的目標定位是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在中職學校廣泛實施模塊教學,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使之成為高素質的勞動者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一、教學模式
為了真正融入市場經濟,完成職業教育的職責和任務,中專學校都在積極探索改革,不斷調整專業設置、教學計劃和教學模式,模塊教學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一種教學模式。模塊教學模式也稱為MES(ModulesofEmployableSkill),是國際勞工組織為幫助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開展職業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而開發出的一種技能培訓模式,其核心是以崗位職業技能為標準培訓勞動者。其特點是將完成崗位工作所需的技能分解為多個相對獨立的技能模塊,每個模塊又分為若干學習單元。教學中以技能訓練為主,將相關理論融于技能訓練中。學生學習的技能由技能模塊組合而成,完成相應技能模塊的學習后,就能勝任崗位工作。
經過國內各學校的實驗,模塊教學又有了不同的形式。根據職業教育對畢業生知識、技能和綜合素質的要求,將整個培養過程分成若干個模塊(或稱單元)組織教學,如將全部教學內容分為四大模塊,即基礎理論知識模塊、專業理論知識模塊、基本技能和能力模塊、綜合素質和能力模塊,這是縱向的模塊切割;也有依據技能培養目標和工種技術等級標準,把密切相關的理論和實際操作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組成具有某一功能的教學模塊,每一專業由若干個大模塊組成,每個大模塊由若干個小模塊組成,每個模塊由若干個學習單元組成,每個學習單元又由更小的微小模塊組成,從而形成了一個積木組合式的教學模式,這是立體的模塊分割。相對來說,立體的模塊分割更適合于崗位能力培養,也是我們實踐的方向。
二、模塊教學實踐
1、模塊教學實施過程。最初,我們依托食品生物工藝專業,在專業課教學中進行模塊教學試點,按專業培養方向不同分為釀酒模塊、生物技術模塊、焙烤模塊、飲料模塊、乳品模塊等,對學生進行主題明確的崗位知識和技能訓練。學校建立了啤酒、焙烤、飲料、果酒等“講、干、練實訓教室”,保證模塊教學試點的順利開展。教學改革獲得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實操能力明顯提高,對教學的滿意程度大幅度上升。
在試點取得效果的基礎上,我們組織了專題研討,并通過企業調查和畢業生反饋,理清了崗位能力培養目標確定和模塊分割的思路:明確各專業畢業生的預期就業崗位→確定各崗位的職責和任務→建立履行崗位職責、完成工作任務所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指標體系→劃分掌握上述專業知識和技能所需要的教學模塊→決定各模塊的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教學重點、教學時數、教學手段和方法。
在試點和研討的基礎上,我校在所有班級全面推行了模塊教學。
2、確定培養目標。明確各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實施職業教育的前提。通過對用人單位調查、畢業生信息反饋和研討,各專業確定了各自的培養目標。培養目標通常包括四部分內容:(1)通用能力,包括自我管理和自我發展能力、與他人合作共事能力;(2)專業能力,包括崗位知識和技能要求;(3)管理能力,包括管理知識、規章制度和崗位管理能力;(4)創新能力和發展能力,包括向本專業其它崗位拓展的能力、創新創業能力。
培養目標是模塊劃分和課程設置的依據,如質量監督與驗驗專業,確定通用能力16項、專業能力183項、管理能力11項、創新發展能力8項。
3、模塊劃分與課程設置。
(1)模塊劃分。
在劃分模塊、制訂教學計劃時,我們采用了縱向模塊劃分和立體模塊劃分相結合的模式。
第一個學期,進行通用基礎知識模塊學習,內容包括基礎知識課程學習和基本專業技能認識實訓。除基礎知識模塊課程學習外,根據專業內容,開設有基本專業技能認識實訓模塊,所有學生輪崗進行兩個月的實訓。通過通用基礎知識模塊的教學,要達到這樣幾個目的:等齊,學生入校時間跨度長達兩個月,需要一個緩沖時間使之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出發;收心,學生新進入中專學校,心情尚不安定,讓他們盡快進入新的學習狀態非常重要;補缺,對初中知識進行總結,理出專業學習需要的內容并適當強化;認知,讓學生認識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區別,了解不同專業和崗位的培養目標和學習訓練內容,確立他們的崗位意識。學生經過基礎知識模塊的學習,對職業和職業崗位有了初步的認識,經重新選擇專業后,進入了專業技能模塊的學習。 (2)課程設置。實施模塊教學,在課程設置中要依照模塊劃分安排,打破學科體系,強調教學內容“實際、實用、實踐”,基礎理論知識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根據專業特點、教學條件、崗位要求等切合實際設置課程,不搞一刀切。有的專業進行了大量課程綜合性、應用性改革,打破了課程界限,刪除了較難、較繁的理論知識,整合了重疊內容;有的專業理論教學全部與技能訓練糅合在一起進行,邊講邊練;有的專業分階段進行理論教學和技能訓練。這樣的課程設置,做到了有的放矢,適應崗位技能訓練的需要,符合職業教育的應有規律。
通過通用基礎知識模塊的學習目標定位,我們對培養學生的通用能力和素質進行了大幅度的課程設置改革:不再單獨開設數學、英語等學生學起來吃力、影響學習信心、學習效果差的課程,將其專業上用到的內容放到專業模塊中具體使用之處講授,如質量監督與檢驗專業講授《質檢專業常用的數學計算》;有一些課程,有選擇地講授部分內容,如物理課重點講授電學部分內容、語文課重點訓練應用文寫作和普通話。
4、教材改革。缺乏配套教材直接制約著模塊教學的實施。在實施模塊教學過程中,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應對目前教材改革跟不上教學改革速度的情況。
(1)選用技能訓練書目。職業技能鑒定教材、崗位培訓教材等崗位針對性強,技能培養目標明確,選用合適的話,很適宜作為技能模塊的教材,如質量監督與檢驗專業選用《化驗員實用讀本》。
(2)組織教師編寫。這是模塊教學使用教材的主要來源。我們結合培養目標,組織教師根據學校實訓條件及崗位培養要求編寫了各個專業的《模塊教材》,使用效果良好。
5、師資與場地。實施模塊教學,師資與實訓場地是教材之外的兩大難題。模塊教學將專業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有機結合在一起進行教學,對教師的要求大大提高了,特別是實訓模塊,很多具體操作教師也不熟練。為保證實操訓練質量,我們從工廠聘請了一些實踐經驗豐富又有理論知識的老技師作為實訓指導教師,并配備本校的理論教師與他們一起全天候工作。教師們通過這樣的教學環節,“雙師”能力很快得到了提升。同時,我們加大投入,加強實訓場地建設,保證了學生有足夠的工位進行實訓操作。
6、考核評價。實施模塊教學,打破了原來按課程進行單一期末考試的傳統成績評價方法,對學生成績的評價貫穿于各個子模塊中,即根據子模塊的培養目標,在完成每一個子模塊的教學任務后及時對學生進行相關理論和具體實操的檢查、考核。考核的重心放在對學生應用能力的考核上,教學進程不同,考核的側重點也不同。通過考核,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心服口服,主動進行針對性的補習,使學生的能力進一步得到了提高。考核通過后,這一模塊的學習即告結束,轉入下一個模塊的學習。為了突出模塊教學以技能為中心的特點,在每個模塊的考試當中,我們減少了以死記硬背為主的筆試內容,增加了以考核學生應用知識能力為主的實操考試,使學生學習目標更明確,增強了他們學習技能的積極性。
三、結束語
模塊教學是一種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教學模式,它改革了舊有的學科本位教學體系,使職業學校能夠根據社會發展需求和市場要求組織教學,即以國家職業標準為依據,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以單項技能要求為基礎,將有關課程和技能訓練歸納劃分到模塊中進行教學,突出了職業教育培養實用人才的特點,值得認真研究和推廣。
【中職學校模塊教學改革與實踐論文】相關文章:
中職學校教學改革的思考論文03-13
藥學院校化學實驗模塊教學改革與實踐論文02-28
中職心電圖教學改革與實踐12-09
關于中職學校汽修專業的教學改革探討論文11-29
試論中職學校通信專業的分層模塊教學11-19
中職學校模塊化校本教材的編寫11-28
中職學校一體化教學改革實踐探討11-19
中職學校學生學業評價的實踐探索與分析論文03-13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