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育新形勢新問題思考論文
一、高職教育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
(一)高職院校的生源成分復雜層次多。
前些年高職的生源只有普通高中畢業生和中專或職高畢業的對口生兩類。近幾年出現四類生源:一是通過普通高考招收普通高中生;二是中專或職高畢業的對口生;三是五年制的初中畢業生;四是學校自主招生的學生,部分為歷屆畢業生。生源之間年齡和文化基礎差異較大,給教學和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
(二)生源的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學習和思考的積極性不高,學習方法不當學習效果不佳。
大部分高職院校錄取的學生,無論是什么類型,入校前的學習階段都沒有很好地掌握學習的方法,對問題的思考比較少,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對理論學習的重視不夠,學習效果不佳,造成了文化基礎薄弱,尤其是外語等課程的基礎更差等,這給高職學校培養目標中文化素質培養要求造成了很大的難度。由于學生自身的基礎存在很大差距,即使學校教師在怎么努力,也很難實現培養目標中文化綜合素質的要求。
(三)高職院校的規模相對較大和不足。
據2013年統計,我國已有各類高職高專院校1321所,其中:公辦院校996所,民辦院校325所,建校滿15年的院校僅146所。可見,近10多年的發展規模和速度是相當驚人,而且,現在每年還有新的學校成立。有些學校的專業設置不盡合理,這樣就出現了一部分專業培養能力過剩和另一部分專業培養能力的不足。一方面有些專業的培養能力過剩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教育資源,也使得一部分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不高,對口就業率更低局面出現。另一方面培養能力不足的專業畢業生少,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
(四)高職院校自身發展追求規模貪大,專業設置求全現象愈演愈烈。
目前,在校生規模上萬的院校已經不少,還有許多學校不顧一切地擴大在校生規模,有些學校甚至出現教室輪流用,實驗實訓設施白天部夠用晚上輪流用的現象,使正常的教學秩序受到影響,學生對此很反感。在追求規模貪大的同時,許多院校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不顧自身的教育資源是不是具備,開設大量的專業,什么專業吸引學生就開設什么專業,沒有鮮明的辦學特色,形成不了自己的特色專業,更不能培養出自己的拳頭產品,大有計劃經濟時代的“大而全”“小而全”現象的重演,這樣做最終會形成“產能”過剩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最后不得不象紡織行業那樣“限產壓錠”。
(五)院校自身對教師的培養方向有所偏頗。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對教師學歷提升給與了高度的關注,對教師的實踐技能的培養和生產實踐鍛煉沒有給與應有的關注,在很大程度上偏離了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對教師素質的要求。
(六)應用型本科院校對高職院校的競爭壓力已經形成。
本科院校和專科學校相比,在辦學實力和學歷層次等各個方面都比高職院校有很大優勢和吸引力。隨著一大批本科院校的轉型,對高職院校的競爭壓力已經形成并且會越來越大。
二、解決高職教育新問題的對策
面對高職教育面臨的新形勢出現的新的問題,應該用新眼光從新角度進行再思考,及早找出對策,避免一大批的高職院校走彎路。筆者認為應該可以從以下方面采取對策,請專家指導和同行商榷:
(一)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層面
1、調整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目標。針對目前高職院校生源的文化基礎下降的新形勢,原來培養目標中文化素質的要求幾乎不可能達到,因此應該調整。降低培養目標中文化素質的要求,突出職業能力的培養要求和工作能力的培養要求。2、調整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體系的部分內容。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體系引領著個各高職院校的辦學方向,評估體系的內容也是各個學校辦學的指揮棒。為了鼓勵學校辦出特色,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應該明確降低學校使用規劃教材的比例,提高使用高質量校本教材的比例,以便各個學校能夠更靈活地根據不同的專業需要,編寫出更符合學生培養急需的高質量的校本教材。
(二)省級教育主管部門層面
1、適度限制目前規模很大的院校的招生規模,使學校的學生培養過程符合教育教學的規律。高職教育不是高等理論教育,學生需要自己固定的實習實訓場所,才能有利于自身動手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也才能有利于學生珍惜愛護公共財物道德品質的培養。同時,每個班級應該有自己的固定教室,以便開展班集體活動,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也只有在校生規模適度的范圍內,才能避免教室輪流用,實驗實訓白天晚上輪流做的現象,也才符合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高的教育教學規律。2、適當壓縮各個學校投放招生專業的數量。學校招收的專業過多,勢必會分散有限的各種教育教學資源,使學生的最終培養質量達不到培養目標的要求。只有把招生專業壓縮到一定的數量范圍內,才能把各種教育教學資源集中使用,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充分的條件,才能形成錯位發展,才能實現學校各安其位彰顯個性辦出特色辦出水平,走上以特色求發展的良性循環之路,才能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現象的生和因“產能”過剩而象紡織行業“限產壓錠”的結果。3、適當調整高職院校專業課教師高級職稱評定的部分條件。根據高職院校學生培養目標的需要,教師尤其是專業課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動手基本功和較強的為產業服務能力的專業素質。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搞科研的能力相比,前者尤為重要。所以,在專業教師高級職稱評定條件中,可以適當地降低科研能力的要求,提高教師服務生產為生產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
(三)高職院校自身層面
1、調整教師培養方向。把教師學歷提升與“師傅型”教師培養相結合以“師傅型”教師培養為主,把廣大教師向生產企業和生產一線引導。改變重視博士培養忽視“師傅型”教師培養的傾向,制定相應政策,鼓勵教師進企業下一線,讓教師把自己了解的企業需要帶回學校帶進課堂交給學生。2、立足地方面向市場科學定位,主動壓縮投放招生專業數量,淘汰畢業生就業前景和生源都差的專業。高職院校應在充分扎實對產業發展和人才需要變化趨勢進行調研的基礎上,科學地主動地找準自己的辦學定位和專業定位,確定各自的特色專業,加大對特色專業的投入力度,真正把特色專業建設成特色鮮明人才培養質量高競爭力強的拳頭專業,以特色求生存以質量求發展。3、揚長避短精心謀劃積極應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競爭。不可否認,和應用型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存在先天的不足。但高職院校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辦學的綜合條件已經具備,有長期的教育培養生產一線技能型人才的經驗,有廣泛而緊密的校企合作基礎這些優勢。學校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精心謀劃發展戰略,準確科學定位,利用已有的優勢主動出擊,扎實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想方設法推進現場教學,采取靈活多樣的辦學方式,做好各方面的工作,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用積極的態度去應對激烈的競爭。
(四)教師層面
1、增強教育教學改革意識,積極響應和主動參與到教育教學改革中去。教師既是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執行者,又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實施者,沒有教師的積極參與,改革就不能進行。所以教師要積極響應學校改革的號召,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主動參與到改革的大潮中去,而不能當改革的阻礙者和改革道路上的絆腳石。2、充分準備積極實踐,提高自己執行改革實施方案的能力與水平,保證教育教學改革的效果。教師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實施者,教師的能力和水平直接決定著改革效果。所以廣大教師尤其是專業課教師,要積極到實踐中去,到生產中去,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和生產經驗,為改革的實施做充分的準備和能力積累,提高執行改革實施的能力和水平,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和取得好的改革效果。
三、總結
以上僅是個人長期思考形成的觀點,不一定準確,更不一定正確,請廣大領導和專家批評指正,也希望廣大同行一起商榷。希望有更多的有識之士關注高職教育的發展,關注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以期使我國的高職教育少走彎路,避免大起大落,造成資源的浪費。使我國的高職教育和高職院校走上可持續的健康發展之路。
【高職教育新形勢新問題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加強高職學生學習養成教育的思考論文12-29
試論高職教育數學課程改革的思考論文11-22
對大學教育的思考論文03-26
高職五專學年劃分的思考論文02-22
淺析高職院校有效開展學生創新素質教育的探索與思考論文03-10
關于高職院校課程庫建設的探索與思考論文12-13
廣西高職專本銜接教學實踐與思考論文02-27
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論文03-16
淺談高職英語賞識教育論文03-1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