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積極心理學的論文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研究能使個人和社區繁盛的力量和美德”。下面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了關于積極心理學的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心理學論文
一、積極心理學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帶來的新理念
首先從教育對象著手,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導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對象則應該是個體與整體的結合。傳統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強調的是高校大學生已經存在的明顯具有心理疾病的指導和解決,而其他學生則屬于心理健康教育系統外圍,但是縱觀我國高校大學生整體的發展趨勢,其發展前景依舊令人擔憂,對生活的茫然、對學習的漠不關心以及對幸福和快樂的感知缺乏等等。所以,高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既要解決個體學生所存在心理問題,也要兼具對全體大學生的心理發展趨勢的引導。也只有做到對整體與部分的統籌兼顧,積極整合,才能真正在心理健康教育上收獲到最大的成效。其次從教育內涵著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應該要轉消極為積極,加強對大學生健康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
在當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的教育內涵基本上仍是集中在對各種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的分析輔導上,大學生過多地接觸這些消極案例便會造成心理上的陰影,更甚至會對一些學生形成心理暗示,對自身正確的行為產生曲解,加重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壓力。以積極心理學來解讀現如今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減少學生的消極情緒,還要有效增加學生的積極情緒,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發掘自身的潛能、提升積極的品質。再次從教育措施著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就不應該僅僅只是局限于一種教學方式,而是應該采取多樣化的措施來對大學生的心理進行輔導。
除了現如今較為普遍的一對一的專業性矯正、治療外,還可以通過團隊活動的形式,例如演講、辯論賽、講座等等,讓學生在自主參與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在不自覺中形成積極健康的心態,增強社會責任感、家庭責任感、職業道德感。最后從主客觀關系著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學生的主體地位再次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也不例外,教師應該要主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他們自身對健康心理塑造的積極性,摒棄傳統心理學中片面強調教師教育、指導功能錯誤觀念,將高校中的每一人都視為健康心理的教育者,尤其是大學生自己。讓學生對自身的潛能進行挖掘,做自我心理的調適者和積極情緒的培養者,同時還要減少心理輔導對學生的消極影響,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則要以客體的身份去協助、引導學生積極人格的發展。
二、構建積極心理學視閾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明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心理學家英格里斯指出,健康的心理并不是一時的表現,而是一種長久且持續發揮作用的狀態,既表現在對環境的良好適應性上,更能表現出人自身的生命活力以及發展潛能。如果能夠一直以積極心理學來指導自己的思想行為發展,那么心理上存在的疾病也就可以有效避免。在積極心理學認為,任何人都應該以正確、積極的態度去看待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所出現、形成的心理現象,這種對健康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過程,也正是高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終目的所在。因此,學校在課程教育目標的設立中,就首先要積極建立起一套預防機制,以在最大化程度上減少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或者減輕因為心理疾病而造成的后果。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要將提升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作為首要目標,讓學生形成對自我的正確認識,及時疏導、幫助那些存在心理問題或者具有心理疾病隱患的學生,從而保證每一個個體潛能的充分發揮,促進學生健康、積極、向上人格的發展。
(二)拓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積極心理學雖然只是心理學的一部分,但其所包含的內容也十分廣泛,分別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對心理健康教育者提出了要求。例如心理健康教學要加強對大學生個人主觀情感上的積極情緒的培養以及積極人格的形成,更應該包括對社會整體積極環境的建設。所以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未來的工作中就不能只是將精力集中在大學生存在的問題分析上,而應該從各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詳細的分析,發現每一個學生存在于身上的個性化積極品質,并針對這些品質實行差異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實現學生對自我的完善和積極人格的塑造。
(三)拓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
發展至現如今,我國大部分的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也都基本上還保持著“有病治病”的想法。在心理教育和心理輔導上,其重心也多集中在有心理疾病的學生身上,而將其他心理狀態良好的學生排除在外。其實,通過對高校在多年的教學實踐可以發現,任何一個學生都需要不斷地對自我心理進行完善以及對心理調適能力的不斷增強。因此,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要將所有的學生都視為被教育的對象,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整體上促進大學生積極心理素質的提升,全面實現大學生對健康健全人格的培養。
(四)有效利用高校的各種教學資源
首先,高校心理健康相關教師要積極通過與其他部門的合作組織一些具有健康積極意義的文化活動,以此來實現對校園優秀文化的有效構建,也讓大學生在參與體驗中提升自己的素質修養和對自我積極品質的塑造。除此之外,大學生積極品格的形成還必須要有健康、和諧的校外環境,即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而當這三個積極組織系統相結合時,其便形成了最有利于學生健康心理發展的完整環境,再加之對積極心理學的深入落實,學生便可以體驗到更為豐富而多樣的積極情緒,最終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一個有序的保障系統和支持系統。
(五)加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的素質
傳統心理學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師只能算是一個普通的醫生,因為他們一般只會在學生遇到心理問題時,正確分析并提供一定的幫助和疏導,但是卻不知道如何幫助其他心理狀態表現優良的學生避免心理問題的滋擾或者促進其更好地心理品質發展。因此,為了有效解決存在于傳統心理教師身上的通病,可以通過積極心理學來加強對教師的指導,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學生的立場來增強自身的積極情感體驗,從而徹底拋除傳統思想觀念中的消極因素。在積極心理學的影響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同樣也能夠得到一定的發展啟示:
一,當人的心理充滿積極因素時,消極、負面的東西對其產生的影響就越小;
二,人存在和發展的意義并非是要從痛苦中解脫,而應該是為了尋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三,不應該對任何存在心理問題的人產生歧視,他們的心理和正常人一樣,都擁有積極品質,通過有效地咨詢也就一定能夠獲得“新生”。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公平公正的態度,努力發掘每一個學生存在的潛能和美德,從而更好地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積極心理學在教學中的運用,有效地為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全新的發展理念和視角。也讓我們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向積極取向進行轉變,才能夠克服并解決傳統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足,不斷增強大學生的積極情緒體驗,形成健康積極的人格,從而在最終意義上實現學生的成長成才。
【積極心理學的論文】相關文章:
積極評價心理學論文03-22
積極心理學理念構建特色班級文化論文03-05
心理學論文開題12-11
最新心理學的論文03-21
心理學的論文模板03-21
心理學及生活的論文12-07
行為心理學論文12-07
身邊的心理學論文12-07
簡單的心理學論文03-21
- 積極評價心理學論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