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基于中介語理論的英漢對比分析寫作教學模式探討論文
論文關鍵詞:中介語理論 英漢對比分析 寫作教學
論文摘 要:基于中介語理論的英漢對比分析的教學模式,探討通過引導學生對中英語在詞匯、句子和語篇等方面的對比分析,弱化漢語負遷移對英語寫作的影響,從而幫助學生順利完成中介語到規范大學英語寫作的過渡。
一.引言
“內容基本完整,中心思想明確,用詞恰當,語意連貫。”這是?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對非英語專業學生在大學英語學習階段書面表達能力方面的一般要求。然而,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在寫作中用詞不恰當和語意表達不連貫是很常見的錯誤。尤其在語意表達上,受漢語思維模式影響,英語句子結構多為漢語式結構。美國語言學家塞林格提出的中介語理論認為中介語是一種介于學習者母語和目的語之間的過渡性語言。學生英語寫作中使用的非規范語言實際就是中介語的一種體現。不同于英語專業學生,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大學英語課程中沒有獨立的寫作課程,寫作知識的講授滲透在平時的讀寫教程講授和作文的點評中。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在中介語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探討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英漢對比分析,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英漢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發現英語寫作的規律,旨在幫助學生順利完成中介語到規范英語寫作的過渡。
二.對比分析和中介語理論研究
對比分析興起于上世紀四十年代的美國,盛行于五、六十年代。它以行為主?義心理學和結構主義語言學為基礎,認為通過對比學習者母語和目的語的異同之處可以幫助預測學習者在外語學習中所受到的來自于母語的干擾和可能遇到的困難,并將此在教學中加以重點突出,從而達到避免或減少學習者外語錯誤的目的。但后來人們發現外語學習中的錯誤并非都能通過對比分析來進行準確的預測和分析。
1969年,塞林格提出中介語假說的概念, 標志著一種對外語學習中的錯誤進行有效分析的新理論的誕生。塞林格指出:“中介語是一個獨立的語言系統,它產生于學習者試圖掌握第二語言所做的努力。”1972年塞林格發表的論文《中介語》使中介語理論更加趨于完善,他認為影響中介語的五個過程為:語言遷移、訓練遷移、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第二語言交際策略和過度泛化。
對比分析理論雖有缺陷,但它通過母語和目的語的對比,可以幫助學習者預測和解釋學習外語過程中的一些難點和錯誤,在教學中依然有很大的實用性。中介語是學習者在目的語輸入的基礎上所形成的一種既不同于其第一語言也不同于目的語的過渡性動態語言系統,可以更全面地分析學習者在外語習得過程中產生錯誤的原因。兩種理論并不矛盾,如能在教學中結合應用,必會相輔相成。
三.基于中介語理論的英漢對比寫作教學模式
1.詞匯積累方面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推薦學生掌握的詞匯量約4795個單詞和700個詞組(含中學應掌握的詞匯),其中約有2000個單詞要求學生在口頭和書面表達兩個方面能熟練運用。在我國,大部分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至少學習了六年的英語,加上非英語專業學生兩年的大學英語學習,熟記2000個左右的常用詞語對多數學生而言并非難事,但很多學生在寫作中總是習慣運用漢語的思維模式,直接把腦中想到的詞匯對譯成英語詞匯,而不會從英語角度考慮該英語詞匯自身的屬性,往往出現書寫出來的單詞本身正確,卻并不適用于該詞所在的句子的現象。根據中介語理論分析,這是受到了母語負遷移的影響。
針對上述問題,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尤其在講解新詞匯的時候,應加強對詞匯的構成方式和屬性的講解。對于容易產生負遷移的'詞匯,應多提供給學生相關英語例句,讓學生深入理解這些詞匯適用的語境,并適當給出語境相當的漢語句子,引導學生進行差異比較。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訓練學生對詞匯的“英─英”理解方式,即用簡單的已掌握的英語詞匯解釋新學英語詞匯的方式。
2.句子結構方面
語言遷移是中介語產生的一個重要因素。對比分析理論認為語言遷移主要包括正遷移和負遷移。很多時候,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在句子結構表達上差異很大,如果學生沒能很好地了解這些差異,就會受到漢語句子結構表達的負遷移影響。比如在用英語表達“對我來說,每天早起是很困難的。”很多學生容易受漢語習慣影響,譯成“For me, everyday get up early is difficult.” 學生在英語句子表達上最容易忽略英語句子中強調的“形合”問題,這也是英語句子表達和漢語最大的差異所在。如:英語動詞要求有人稱、時態和語態的變化,非謂語動詞需要分詞、不定式和動名詞三種不同的表達形式,這些在漢語句子中卻并不需要,因而學生很容易在英語句子表達中出現漢語負遷移現象。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經常通過英漢句式對比分析,讓學生逐漸了解英漢句子結構表達上的差異。并根據學生在平時作文中出現的問題,課下布置學生做一些典型例句的對譯練習作業。教師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反饋給學生,讓學生正確認識和對待中介語。 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學會自我檢查和糾錯,不斷強化正確英語句式的模式記憶和使用,弱化漢語句子負遷移的影響。
3.語篇分析方面
好的語篇結構應該是一個有條理的、上下連貫、前后一致的有機語言整體。語意不連貫,句子結構不嚴謹,句與句之間缺乏邏輯上的銜接是學生寫作中普遍存在的語篇問題。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都不盡相同,語篇結構的設立也會大不相同。漢語的語篇結構特點以文章最后的歸納、總結為主,之前的內容多為最后觀點的鋪墊。但英語的語篇結構特點為開門見山式,往往在開頭直述主題,之后內容圍繞開頭論點鋪敘展開。
基于中介語理論,學習者受母語文化背景等影響,也會出現語篇遷移的現象。這就要求學習者在學習目的語的過程中,一定要在數量和形式上保證正確目的語的充分輸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結合閱讀教學,向學生傳授寫作的語篇結構知識。教師引導學生對不同形式英語文章進行閱讀和理解,并對同樣題材的漢語文章進行語篇結構和表達方式上的對比。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注意要把文章作為一個語篇整體來講授,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結構特點和寫作技巧,并且一定要將文章的相關文化背景知識滲透其中。
四.結語
寫作能力是大學英語學習階段學生要求必備的五項基本能力之一,因而寫作教學也是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與專業英語課程設置不同,大學英語課程安排中并沒有單獨的寫作課程,這就要求教師能卓有成效地把大學英語寫作知識滲透在平時的課堂授課過程中。對比分析理論雖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外語教學中仍有很強的實踐性。中介語理論對外語習得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已得到廣泛證實。結合中介語理論,將英漢對比分析應用在課堂教學中,能幫助學生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以及中英語在用詞、造句和語篇構建方面的差異,引導學生在寫作中盡量避免受到漢語遷移的影響,達到提高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目的。寫作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影響寫作能力提高的因素有很多,在這一過程中必然需要教師和學生不斷地探索和努力,并付出大量實踐。
參考文獻:
[1] Selinker, L.Interlanguag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72(10): 209-231
[2]何善芬.英漢語言對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4]彭寧紅,鄭際根.從語言遷移看中介語[J].湘南學院學報,2004,3 (25):79-83.
[5]王蘋,劉文捷.中西思維差異與大學英語寫作[J].外語界,2001,(5).
【淺談基于中介語理論的英漢對比分析寫作教學模式探討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