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的田園詩論文提綱
陶淵明的詩文平易樸實,淳厚有味,語言真切,樸素,簡潔,明確,通俗而精練,深入淺出。在編寫論文的時候要注意把這些陶淵明的詩詞特點理清,那么寫作的思路就清晰了。
陶淵明的田園詩論文
內容提要:
中國詩壇,人才輩出,其中“五柳先生”就是一位杰出的詩人,他出身在東晉,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最負盛名的作家,他的田園詩不多,卻在中國詩歌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他厭惡污濁的官場,絕然躬耕田園,矢志不改。在田園生活中,他領略了田園的美好,民風的淳樸,也嘗盡了生活的艱辛。他還將當時士大夫所不恥的田園風光、勞動生活帶入到詩歌領域,開創了中國詩歌史上田園詩創作的先河。他的田園詩風格自然質樸,體現了自然質樸的創新美、自然淡永的抒情美、意境盎然的形象美、質樸無華的語言美,對后世文學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自然”的風格至今都可稱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幾乎無人能超越其藝術的高峰。
關鍵詞:創新、抒情、形象、語言
學校(院系):*****
班級:*****
學號:*****
中國詩正文:壇,人才輩出。其中“五柳先生”就是一位杰出的詩人,他出身在東晉,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最負盛名的作家。他就是第一個以田園景色和田園生活為題材,創立了我國古典詩歌田園詩派的陶淵明。
陶淵明,(365-427),又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末年著名詩人,田園詩派的開創者,別號“五柳先生”。這是作者晚年,時適戰亂頻繁,作者為了潔身自好,歸隱田園,過上自食其力的生活,于是托名“五托先生”,寫《五柳先生傳》來表現他的志趣。陶淵明的田園詩不多,卻在中國詩歌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他厭惡污濁的官場,絕然躬耕田園,矢志不改。在田園生活中,他領略了田園的美好,民風的淳樸,也嘗盡了生活的艱辛。雖他飽受困頓之苦,卻不返官場半步。這種高潔的德操常人難以企及,也震撼著人心。他還將當時士大夫所不恥的田園風光、勞動生活帶入到詩歌領域,開創了中國詩歌史上田園詩創作的先河。
提起陶淵明,人們便會談起他的隱逸和他的田園詩。他的歸隱,絕不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的仙蹤難尋,而是真真切切的不愿做官,實實在在的躬耕田園。他不僅真正參加了勞動,而且謳歌著田園風光、勞動生活,為詩歌題材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而其自然質樸的風格更為他獲得了“田園詩人”的桂冠,被譽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鐘嶸語)。我認為,陶淵明的田園詩之所以受到歷代特別是唐宋以來諸多名家的推崇,原因就在于其自然質樸的風格。
一、自然質樸的創新美
陶淵明的詩在生活題材上,在語言錘煉上,在表現手法上,都具有鮮明的創新性。其田園詩作,繼“風騷”,承“三曹”,開詩壇田園之先河。在《歸園田居》其三中寫道“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蘇軾與友人讀完此詩,在《書淵明詩》中無限深情的寫道:“覽淵明此詩,相與太息。噫嘻,以夕露沾衣之故,而犯所愧者矣!”勞作的甘苦,通過陶淵明的田園詩,第一次在文人創作中得到歌頌。四十四歲以后,陶淵明連遭不幸,閱歷日深,對衣食和勞動有了更加現實深刻的理解。在《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詩劈面則提出“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可以看出陶淵明高于晉人和文學史上很多優秀作家之處,就在于他以躬耕不懈尋求到了人生的新意境。
他的“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在語言上的通俗、樸素、精練、深情而近似“田家語”的白描手法,都達到了“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元好問《論詩三十首》,的藝術效果。“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的信筆拈來,“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等用質樸語言形象創新性的反映了詩人對勞作的新認識、新感情,蘇軾稱“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語;非余之世農,亦不能識別此語之妙也。”(《題淵明》)陶淵明的田園詩不煩繩削的佳作,較之晉宋那些窮力追新,極貌寫物,因辭累句疊而損傷了真正自然美的山水詩,給人以清新自然的享受。
二、自然淡永的抒情美
詩的生命是情感,陶淵明的田園詩有對田園寧靜恬淡鄉間生活的寫照:“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對他親躬隴畝則更是自然樸實的抒情:“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農村生活環境較之官場的“雷同毀異,物惡其上”的喧囂傾軋,更使詩人深感田園生活的清凈閑適。在田園勞作中,他也切實找到了和勞動人民“話桑麻”的共同語言:“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移居》其二)仕途痛苦反復使他清醒看到官場生涯與他“性本愛山丘”的心性是不相容的,“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清人溫汝能說:“陶詩多真趣。”(《陶詩匯評》)這里點出陶淵明田園詩中那種舒適淡永的一往深情,確實是發自內心的,他對田園之愛于字里行間真切流出,給人以豐富有韻、回味無窮的美的感染。
元代陳繹真評論陶淵明田園詩的風格時說:“陶淵明心存忠義,心處閑逸,情真景真,幾于《十九首》矣。”《詩譜》這段話點明了陶淵明田園詩所寫的事均出自他的真情實感,自然美妙。在表達感情的方式上,陶淵明的田園詩善于把自我抒情自然融合于客觀事物中,如《飲酒》其五“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于自然摹寫典型景物中,物我合一,表現了詩人閑適、恬靜、淡泊的自我心境。陶淵明田園詩的質樸自然抒情,是和詩的內容相關聯的,質樸來自貧困寒微的生活境遇,清凈自然淡永是傲視腐化罪惡社會和崇尚自由人生品格的體現。
三、意境盎然的形象美
陶淵明的田園詩在創作過程中所塑造的.形象是用點染白描手法,多取材于現實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并不著意刻畫,蘇東坡說:“淵明詩初視若散緩,熟視之有奇趣。”(《冷齋夜話》)所謂“奇趣”,包括詩中流露出的真情實意,也包含詩人藝術上的獨特創造所給人的審美意境,古人曾指出陶淵明的田園詩“遇境成趣,趣境兩忘”的特點。(許學夷《詩源辯體》)
陶淵明田園詩塑造的形象還富有理想的色彩。詩人在《桃花源記》提出了“桃花源”的社會理想,這里人人參加勞動“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勞動成果歸自己,沒有封建剝削,“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陶淵明的田園詩在塑造形象時,能夠使景,“依依遠人村”;事,“種豆南山下”;理,“欲辯已忘言”,巧妙融合,創造出景、情、理渾融深厚的藝術境界。詩人把對自然景色的觀賞體會與領悟到的人生真意聯系到一起,使詩歌的景、情、理達到了高度完美的統一,正如蘇軾所言“質而實綺,癯而實腴。”這種獨特塑造形象的風格構成了陶淵明田園詩意境盎然的形象美。
四、質樸無華的語言美
陶淵明的田園詩語言雖然極近普通的“田家語”,卻是經過高度藝術提煉的,而在這精粹傳神的語言中又都含有豐富的情感、典型的形象。“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一個“貯”字,用在這里,形象生動新鮮傳神,中夏清幽林陰好像是可貯存、可掬取的一泓清泉。“有風自南,翼彼新苗”一個普通的“翼”字,同樣使我們清晰動感地看到那和煦南風溫存撫愛著欣欣向榮的禾苗的景象,生意盎然。“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平淡無奇的四句詩卻寫出了一片生動田園生活和諧歡快的聲音和氣氛。北宋詩人梅堯臣說:“作詩無古今,唯造平淡難。”陶淵明的田園詩語言能夠做到如此平淡樸素而又寓意深遠,的確難能可貴。他的一些詩句如“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悲風愛靜夜,林鳥喜晨開。”看似淡然沒有精雕細琢,細細品味,其實都是頗具匠心的“奇句”。
總之,陶淵明的詩歌語言就是經過提煉的“田家語”,是自然的再現,簡凈、含蓄卻又至為豐美,是蘊寓于通俗中的神奇。正如蘇軾在《與蘇轍書》中云;“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著名詩詞評論家葉嘉瑩教授也評道:“陶淵明的殆無長語的省凈的詩篇,與他躬耕歸隱的質樸生活,在其省凈的簡單之外,原都蘊蓄著一種極為繁復豐美的大可研求的深意。”元好問評曰: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雖然陶淵明的田園詩在綺靡文風盛行的東晉并未受到多大的關注,但是到了唐宋以后,卻得到了諸多詩人的企慕與推崇。其以無窮的魅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們可以很輕易的在東晉以后的詩人詩作中找到這種影響的痕跡。如謝靈運的山水詩,王維、孟浩然的山水田園詩,還有諸多的學陶淵明田園詩等。也正如清代文人沈德潛說:“陶詩胸次浩然,其中一段淵深樸茂不可到處。唐人祖述者,王右承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閑遠,儲太祝有其樸實,韋左司有其沖和,柳義曹有峻潔,皆學焉而得其性之所近。”可見在中國詩史上,陶淵明的詩歌創作熏陶和影響一大批詩人。陶淵明也不愧為我國文學史上把五言詩的創作推向高峰的一位大詩人。
學校(院系):九江職業大學師范學院
班級:06語文教育(2)班
學號:0631240
[參考文獻]:
1、郭興良、周建忠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北京
2、郭興良、周建忠主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上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北京
3、袁行霈著《.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北京
4、程郁綴著《唐詩宋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5、李華主編《陶淵明詩文常析集》巴蜀書社出版,1998年版
【陶淵明的田園詩論文提綱】相關文章:
試析陶淵明田園詩中的理想與現實11-16
論文提綱格式-畢業論文提綱范例03-17
英國論文提綱11-30
論文詳細提綱11-14
論文 訪談提綱03-02
逃離 論文提綱02-26
陳設論文提綱11-17
設計論文提綱11-17
環境論文提綱11-17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