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政治課教學中作為課堂教學方式的課堂生活化
論文關鍵詞:課堂教學方式 生活化
論文摘要:作為課堂教學方式的課堂教學生活化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努力把教學內容還原到生活中去,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開展教學,這是中學政治課課堂教學的內在要求,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一種有效教學方式。作為課堂教學方式的課堂教學生活化要求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開展課堂教學生活情景構架分析,創造性地運用“生活導入——教學分析——生活回歸”模式開展教學設計。
一、作為課堂教學方式的課堂教學生活化
當前,廣大教育工作者對課堂教學生活化有兩種理解:一種理解認為課堂本身即是生活,教與學是其基本內容,因此可叫課堂教學生活。課堂教學生活既是學生人生特定時期的重要生活方式,也是教師職業生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課堂教學生活化就是還原課堂的這種生活本性。另一種理解認為課堂教學生活化是指課堂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的生活化,具體來說,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努力把從生活中抽象出來的概念又還原到生活中去”。
應該承認,當前學術界對課堂教學生活化的上述含義還有諸多爭議,但本文無意于這些爭議的辨析,筆者認為,無論怎樣思考,課堂教學生活化還是不應該排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努力把教學內容還原到生活中去,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開展教學,這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一種有效教學方式,筆者稱之為作為課堂教學方式的課堂生活化,本文以下所提到的課堂教學生活化也僅在此意義中使用。
從上述界定出發進行推論,筆者認為,中學政治課教學中作為課堂教學方式的課堂教學生活化實際上就是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把課堂教學中的基本內容、基本觀點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結合,把中學政治課教學中的概念原理以及其中蘊含的人生觀、價值觀意義還原到生活中去,把課堂教學建立在學生的生活經驗基礎上,以生活本身所蘊含的奇妙和樂趣展現原理概念的內涵和原理概念所蘊藏的價值觀與人生觀意義,
二、作為課堂教學方式的課堂教學生活化是中學政治課課堂教學的內在要求
解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我們可以看到高中思想政治課“是一門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觀點教育的課程,是一門提高學生認識、參與當代社會生活能力的課程,是一門培養公民思想政治素質的課程。”①將教學與生活融合,以生活經驗為出發點來理解、感悟學習的內容,建構新的意義系統。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要求“引導學生緊密結合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經歷探究學習和社會實踐的過程,領悟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③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的課程性質提出“對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國情等多方面內容進行有機整合”④,強調“初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是本課程的基礎”。 ⑤綜合相關文件的基本要求,我們可以明確得出結論:中學政治課的課堂教學需要生活化。而就教育教學的基本原理而言,中學政治課課堂教學生活化實際上是中學政治課課堂教學的內在要求。
——教學分析——生活回歸”課堂模式的再創造
中學政治課課堂教學生活化是一個教學的創生過程,包括課堂教學前的準備、課堂教學中的生活情景構架分析和課堂教學設計。
首先,課堂教學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課堂教學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包括了解學生的生活、學習以及學生的思想實際,為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積累材料和案例等。這個階段,教師可以采用各種方式與學生全面接觸,可以找一些學生正式交流意見,也可以盡心問卷調查,但更為重要的是教師要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融入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一方面在大量的日常觀察中可以更全面了解學生,積累能與學生中產生共鳴、碰撞出思想火花的典型材料和案例。另一方面只有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脈搏,與學生共喜、共怒、共哀、共樂,才可以為生活化的課堂教學奠定真實的生活基礎。
其次,開展課堂教學生活情景構架分析。課堂教學中的生活情境構架分析主要是要讓教學內容和現實生活實現鏈接,它需要創造性地思考各種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細節,如課堂教學的內容是什么、可用現實生活中的什么材料和案例進行分析、可在哪些環節把課本的基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向學生提什么樣的問題、提問后學生會怎樣理解,會達到什么樣的效果等等,教師必須認真分析這些細節,達成“從書本知識視角理解教學內容”到“從現實生活視角理解教學內容”到“從教學對象的生活視角理解學內容”的轉變,這樣,才可以使課堂教學建立在教師意欲引導的生活與學生實際的生活兩者之共同基礎上。
第三,需要創造性的運用“生活導入——教學分析——生活回歸”這一基本模式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生活導入,也就是導入新課時緊貼生活。與一般的教學導入不同,生活化的課堂教學強調盡量考慮運用現實生活中的典型素材和例子導入到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教學分析是這種模式的關鍵,在教學分析的過程中,教師就要努力把課前搜集的素材、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課本的知識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并通過各種教學手段,深入淺出地把中學政治課的概念原理還原到生活中去,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思想實際理解概念原理的知識性,體驗概念原理所蘊含的價值觀意義,從而完成新的意義建構。生活回歸是這種模式的意義歸宿,它主要是把在教學分析時生成的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全面解析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和困惑。
“生活導入——教學分析——生活回歸”這一基本模式只是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程式,對于每一個課堂而言,決不是簡單地套用這個模式,而是要根據每一節課的內容特點,學生實際,進行內容與教學流程的創造性設計,把中學政治課教學中的概念原理以及其中蘊含的人生觀、價值觀意義還原到教師本課堂所面對的教學對象的真實生活中去,使學生在現實生活經驗的意域中理解課堂教學的內容,感悟課堂教學的價值觀意義。對于不同的課堂而言,這沒有固定的流程,須根據不同的課堂實際來進行創造,下面是一個具有一定創造性的課堂教學設計,僅供思考。
在上初一思想品德課“成長不煩惱”時,我們嘗試如下的教學過程設計。
首先,生活案例導入。
案例一:本來活蹦亂跳的小李突然變得少言寡語,不愛搭理同學,有事也不愿跟人講,不愿參加文體活動,經常獨自悶坐、發呆楞神。
案例二:玲玲都初一了,可膽子極小,遇到什么事情都害怕,不敢見客人,一說話就臉紅心跳、頭上冒汗,常常在睡夢中驚醒,天黑就不敢出門了,在他的頭腦里總好象面臨別人的侵害,隨時都會遇到什么危險一樣。
案例三:小明平時功課也不錯,也挺知道用功學習,可就是怕考試,一到期末考試,緊張的睡不著覺、吃不下東西,甚至參加不了考試。考場上,感覺自己大腦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來了。
其次,教學分析。
介紹案例之后,可緊接著提出問題:
(1)為什么這些同學身上會出現這些奇怪的現象?
(2)你有類似的體驗和困惑嗎?
(3)如何消除這些困惑?
根據所提問題,組織學生把案例、生活經驗和課本知識結合起來討論分析。
可把所教的班級分成若干組,安排一組思考一個問題。考慮到初一學生臨場語言組織能力較欠缺的問題,可讓學生把自己思考的東西寫下來。接下來,學生們一般都會積極回答問題,比如針對案例一出現的問題,學生們踴躍發言,提出要多參加集體活動、克服自卑心理或注意勞逸結合等解決辦法。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引導他們利用課本的知識去思考和解決自己碰到的問題。在學生討論回答問題后,教師還要進一步針對上述三種案例的分析、討論情況,結合課本知識歸納出青春期容易出現的一些心理不健康現象,幫助學生了解青春期獨特的心理特征,引導他們有效地消除心理障礙,調節好自己的心理,愉快地度過青春期。
第三,回歸生活。
在這個環節,教師可通過布置實踐應用,讓學生真正感受知識學習的有用和學習的樂趣,促進學生的成長。如在上述的教學案例中,教師在下課前可以布置這樣的輕松的課后小任務:觀察你周邊的同學,看看他們是否存在心理不健康的現象,結合今天所學的知識,對比一下他們是怎么樣調節好自己的心理的,要求觀察過程中的體會和感受寫出來(可由若干同學組成一個小組共同完成這個任務)。事后,同學們便會指出很多心理不健康的現象,并提出很多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一些同學可能回主動向家長、老師和知心朋友講講自己的想法,讓他們了解你或者滿足你的要求和愿望;一些同學會把一些不方便講出來的事情寫在自己的日記本上,把自己的喜怒哀樂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通過這樣的安排,學生可以重新回歸生活,享受學習的無窮樂趣。此外,還可以安排讀一讀、聽一聽等課后作業,讓同學們把所學知識運用于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回歸生活,知識的作用與魅力便自然形成與學生的意識中。
注釋:
[1]高云.《政治課的課堂教學要生活化》.《甘肅教育》,2006
[2]《思想政治課程標準解讀》.《走進新課程》叢書編委會組織. 思想政治課程標準研制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5;5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中學政治課教學中作為課堂教學方式的課堂生活化】相關文章:
加強中學生創新能力在政治課堂教學中的培養02-24
如何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實施情境教學12-02
政治課堂教學設計論文03-17
政治課堂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03-05
優化課堂教學,轉變教學方式11-21
檢驗醫學課堂教學方式的變革11-21
談農村中學的英語課堂教學方式06-03
淺議以學生為主體的中學生政治課堂教學11-2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