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德育環境研究
【論文摘要】本文以南寧市中職學校為例,就中職德育環境現狀分析了環境因素對中職生德育的作用機理,探討了德育環境的不足與中職德育效果不良的關系,試圖從改善環境著手來提高中職學校的德育效果,并為建立中職德育長效機制提供理論基礎。
【論文關鍵詞】德育環境 家庭德育環境 學校德育環境 社會德育環境 虛擬德育環境
中職德育環境依構成要素可劃分為社會德育環境、學校德育環境、家庭德育環境、虛擬德育環境四大部分。參考前人的研究結果,筆者選取與中職生德育關系密切的部分環境因素作為研究對象,制定研究方案,2006年11月初至12月底,就南寧市中職學生德育狀況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接受調查的包括廣西水產畜牧學校在內共有6所學校,每所學校發出問卷500份。通過問卷調查獲得了許多可貴的數據,這些數據較為客觀地描畫了目前中職學生的德育思想狀況,顯現出在家庭、學校、社區教育中中職學生德育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回收后,經逐項統計、歸納、分析,現將問卷調查結果比較突出的問題總結及分析如下:
一、家庭德育環境分析
(一)家庭成員的相互關系是孩子成長的最重要環境條件,而親子溝通是形成良好關系的前提
調查表明,有48%的學生與父母溝通情況良好,還有32%的家庭溝通情況一般,15%溝通少,4%無溝通,這明顯不利于孩子成長。父母與子女的溝通是良好家庭德育環境的首要條件,子女與父母的溝通情況反映了家庭德育環境的優劣。子女與父母的溝通即是家教,溝通方式和溝通內容就是家教的方式和內容。不同的溝通情況會導致孩子不同的個性。對孩子來說,如溝通情況良好,證明父母的教育能有效地引導子女,子女的人格能夠健康成長。反之,對子女的人格成長很不利。
就本研究結果來說,由于一半多的被調查者家庭成員關系不理想,特別是4%的學生認為與父母之間沒有溝通,這意味著這些學生背負著家庭問題來上學。在管理中發現的一些問題,如學生偏執、沒有認同感、自我封閉或不善于溝通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并非因為管理的不力,其根源大多可追溯到家庭。因此,在管理中應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
(二)溝通方式影響家庭德育的效果
進一步調查家庭成員的相互關系還可以發現,溝通的方式也影響家庭德育的效果。調查表明,發生矛盾時能與父母作交流并以父母意見為主的占65%,這屬于溝通方式良好的情況;爭吵或賭氣的共占35%,這屬于溝通方式不理想,這部分家庭的成員關系可能不太穩定。
父母與子女的溝通是良好家庭德育環境的首要條件,而溝通方式決定了溝通的結果。良好的溝通方式應是雙向的、協商式的。有些父母家教時用講道理的方式。子女與父母講理由,意味著雙方互諒互讓、互相理解。但是以講道理的方式家教,需要的技巧比較高明。講得好就是循循善誘,孩子的反應是心悅誠服,即使有矛盾,也會和父母作良性溝通,并能尊重父母的意見;講得不好就會變為講大道理、講空話、老生常談,孩子的反應是面上不說,心里不服,有時會陽奉陰違。由于心里不服,產生矛盾時就會和長輩爭論,爭不贏時就會冷戰,賭氣不理。
有的溝通是屬于單向的。父母過度威權,家教使用高壓的方式,意見單方向從父母傳遞給子女;或者父母過度溺愛孩子,意見單向從子女傳遞給父母,這兩種溝通方式的結果都不太好,最后容易導致爭吵或“冷戰”。爭吵意味著子女與父母雙方互不理解,各執一詞,父母的教育基本不被子女接受。高壓的家教方式比較簡單粗暴,完全由父母一方說了算,孩子服也要服、不服也要服。小時候可能沒問題,長此以往,到了青春期時孩子要求獨立,對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這種家教方式常會導致過度逆反。最大的弊端在于以一方意見為主,沒有養成良性溝通的習慣,最后雙方互不理解,各執一詞,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基本不被接受。孩子沒學會溝通,在社交場合要么孤獨沉默,不善言辭;要么唯我獨尊,一言堂。調查表明有35%的家庭溝通方式與結果不容樂觀。在管理中發現有些學生脾氣倔強不服管教,或者有些學生囂張跋扈,有些學生冷漠以對,根源可能就在于家庭環境。
(三)交友指導反映的是父母的人際態度,也是對外界環境的認知態度
良好的家庭德育環境除了內部溝通良好,還需要對外良好的溝通。由于朋輩關系是影響青少年德性成長的重要因素之一,交友態度是考察家庭德育狀況的一項指標。到了一定年齡,青少年必然要求面向家庭以外,尋找更廣闊、更精彩的屬于自己的世界,而朋友是他們認識外界環境的一道橋梁。但是外環境比家庭環境復雜得多,青少年熱情有余、警惕不足,辨別能力不強,容易受不良朋友的蠱惑。父母對子女進行交友指導,反映了父母人際態度開放,子女能較全面地認識外環境,成長將會比較順利。反之,青少年依靠自己的本能結識朋友,容易受到傷害。為人父母必須正確認識這一點,注重教會孩子結交朋友的技能,孩子就會自己勇敢的長大。
調查結果表明,25%的被調查者表示沒有得到來自父母的交友指導。在另一項調查當中發現,在面對老鄉會的邀請時,43%的被調查者選擇參加,這表明了部分中職生擇友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盲目性。而在管理中,中職生的朋輩關系依其密切程度來區分,最密切的是同班同鄉,其次是其他同班同學,隔班交往的很少。有些學生終其中職生涯,朋輩僅限于同鄉,與其他人少有交往。這說明中職生的交友行為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
一般而言,在入學初期一些學生往往能認真對待學習生活,當與一些散漫學生結交后,會慢慢變得懶散、怠慢,逐漸游離于管理之外。這提示德育工作者考慮,應在德育過程中指導學生交友,使學生在指導下選擇好的學友,營造良好的德育環境。
(四)禮儀禮節的教育,是為人父母的首要責任
禮儀是社交的潤滑劑,掌握了禮儀,至少能讓一個人在社交中不被排斥,不令人討厭。調查結果表明,被調查者中有15%表示父母不曾對其進行禮儀教育,這表明這部分家庭德育有責任不盡之處。很多中職生的社交生活在進入學校后才開始。在管理中可以發現,有一部分學生在禮儀方面比較缺乏,體現在日常生活中,言行莽撞,對待同學不懂得相互謙讓,有時為此而生出事端;對老師態度冷傲,或者公然頂撞老師;對陌生的同學或老師顯得非常隔膜,等等。這部分學生并不會蓄意違紀,但是由于禮儀方面存在欠缺,和他人打交道時顯得笨拙,人際關系比較緊張。
(五)父母的價值觀影響著子女成長的方向
望子成龍的家長會對子女作各方面要求。調查結果表明,僅重視智育的家庭占16%,并無特別要求的占7%。為適應社會的激烈競爭,許多父母認為子女必須出類拔萃,因此在智育方面過度要求,這也是社會上常見的一種現象。本調查結果與此不符,原因可能是中職生的家庭背景與高中生的有所不同。中職生家庭一般對子女成長較為疏忽,要求普遍不太嚴,因此學生不僅學習成績不太優秀,人格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道德領悟來自家庭的少,而大多得自社會、學校及其朋輩等。這些學生的道德知識來源不專、構成復雜,因此其德性是飄忽、游移不定的,在日常管理的觀察中可以得到同樣的印象。
健康的成長意味著德智體共同發展。與高中生相比,中職生的綜合素質稍微偏低。調查結果表明65%的家庭要求學生的德育和智育共同發展,還有35%的家庭對學生的要求不高,這些在教學管理中都得到相應的驗證。
二、學校德育環境分析
制度是學校德育環境區別于其他德育環境的特征,是學校實施德育的保障。了解制度是遵守制度的前提。調查表明,68%的被調查者表示不了解學校的規章制度。造成這種局面,學校制度過于復雜、抽象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學校制度應簡明扼要、學生化,容易理解、容易遵守、容易執行的制度才是好制度。
(一)制度應人性化
制度規范著人們的價值取向,蘊涵著一定的倫理精神,也影響著德育的開展,因此,好的制度應是人性化的。也就是說,要考慮人的本性,從人性出發,限制人性弱點,發揚人性優點。以往制定相關制度,都是由上而下,僅從管理者的角度出發,制度為管理者的方便而設。調查結果表明,對于學校的規章制度,被調查者的24%陽奉陰違,37%采取排斥、拒絕的態度,將近2/3。這說明制度施行的結果不盡如人意。
近年來社會環境變化很快,網絡普及,消費經濟、快餐文化興起,對學校德育沖擊很大。幾年前的一些制度現在看來已經不合時宜了,很多規定因為過時而無意義,很多行為又沒有新的制度約束,因此。管理制度應隨環境改變而適當修改。10年或5年前定的制度,今天已有一些條款失去了其意義。以無意義的制度來管理學生,無疑會損害制度的權威。因此有些學生陽奉陰違或排斥拒絕就不奇怪了。好的制度既應考慮管理者的方便,也應考慮被管理者的意愿。因此,學校的管理制度應參考學生的意見。
(二)校園生活應豐富而貼近學生生活
校園生活包括學校校容校貌、生活設施、文化活動設施、文化活動的形式與內容等,還有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關系等因素。校園生活獨立、自由、單純、安全,學生在同齡人群體當中生活,遵守共同的行為標準,關注共同的熱點話題,其個性可得到更大的舒展。
然而,調查結果表明,對于校園生活,有38%調查者表示不喜歡。這可能是由于學校的設置有所不當,也可能是由于學生對中職生活有不正確的理解所致。例如,對于學校設置的課外活動,就有68%被調查者表示不喜歡,還有15%表示部分喜歡,僅有17%表示喜歡。對此,學校可設置一些集體活動,以調劑枯燥的學習生活,舒展學生身心,健全學生人格,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例如,可開展校運會、各種球類運動、歌唱、演講、書畫手工藝、計算機技能等比賽,還可以開展電影、音樂、生理衛生知識、法律知識、安全知識等各種講座,力求實現形式和內容的多樣化,增強學生的接受程度,貼近學生的生活和精神追求。
(三)加強校風建設
全校或年級大會是校風建設的主要形式。內容一般是對學校重大事項的通報,或者重要政治內容的學習。形式包括星期例會、新生入學典禮,學期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調查結果表明,對于大會的態度,表示認真聽的被調查者為0;39%的被調查者表示感興趣的地方聽一下;42%表示懶得聽,睡覺;37%表示不聽,自己玩自己的。這表明校風、學風建設沒有落到實處。究其原因,主要是是中職學校在進行校風建設的時候,定位不清,方向不明,往往把自己等同于普通中學,沒有把握準中職的職業性、社會性、實踐性的特點。中職學校的校風教育應務實,注重實踐性;應以就業為導向,堅持職業性;應與社會相聯系,保持社會性。學校在進行校風建設的時候應認真把握學生求學的心理。學生就讀于中職學校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一是學習成績不好,不想按部就班地讀高中,考大學,但是又不想脫離學校馬上進入社會。二是家庭困難,難以維持學業,于是走捷徑以讀中職的形式先求職業再謀進修。以上兩種都是經過了認真考慮后才選擇中職的。三是受父母之命或是從眾心理的,這部分學生數量也不少。
(四)半封閉式管理
半封閉式管理是管理方式的一種,學校出于為學生安全考慮而設的制度,客觀上對學生的出人造成不便。調查結果表明,28%被調查者認為不應該;29%認為有必要,但太嚴;43%認為很有必要。半封閉式管理是教育單位為了保證教學秩序而采取的一種管理方式,它能避免外界過多干擾校園,有利于營造一個清凈的學習環境,使得廣大學子能專心受教。和其他所有的管理制度一樣,半封閉式管理帶來一定方便的同時也會導致一些不便。學生對此的態度,可以反映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學生是否認同學校的管理方式;二是學生看待制度能否辯證,反映了學生受教化的程度。受過教育的人必定懂得制度的利弊,能否善用制度,自覺遵守制度。
三、社會文化環境分析
社會環境包括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文化環境,所有方面都對學生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由于中職生受經濟、政治環境的影響不大,因此本研究主要研究社會文化環境對學生德育的影響。
(一)通俗音樂、大眾電影或熱門電視劇
通俗音樂、大眾電影或熱門電視劇是流行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是社會風潮的風向標。這些形式的社會文化所宣揚的精神對青少年具有巨大的影響力。調查結果表明,86%的被調查者擁有自己喜歡的流行文化內容。流行文化具有三個基本特征:第一,流行文化是現代社會生活世俗化的產物,直接構成一種商品經濟的活動形式;第二,流行文化以現代大眾傳媒為基本載體,并且在大眾傳媒的操作體制中流行、擴展;第三,流行文化的一種消費型文化,呈現出娛樂性、時尚化和價值混合趨勢。這三個特征都決定了流行文化既容易為中職生所接觸,也容易被為人們所接受。
流行文化消解了文化的層階,對傳統中關于文化的高級與低級、典雅與粗俗的定位作了否定。流行文化的產品有其精神上的內涵,但是它的精神不是提升人的內心世界的動力,而是滿足欲望的一種消費品。中職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他們涉世不深,思想單純,缺乏鑒別能力和批判意識。由于流行文化的娛樂性,許多中職生明確表示出對傳統文化的排斥和對流行文化的青睞甚至癡迷。
就本研究的調查結果來看。流行文化的支持率遠高于學校設置的校園文化。這表明,學校在開展課外活動時,形式上可適當參考流行文化的成功之處。
(二)青少年偶像崇拜
歌星、影星或體育明星等是流行文化、世俗精神的代言人,俗稱“偶像”。偶像的存在反映了學生的精神依托對象。調查結果表明,75%的被調查者擁有自己偶像。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青少年們崇拜偶像主要有三個原因:
首先,追星的青少年是要追尋自我。當他們或早或遲地走過童年,面對紛繁的世界時,往往會感到無所適從: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他們這種內心深處的困惑緣于心中沒有建立起一個穩定的自我形象,即所謂“自我同一性”。此時,他們開始思索自我的意義,他們亟須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活生生的形象作為自我的代表。他們在公眾人物中尋找那些具有自己欣賞特點的人物,于是明星出現了。如果明星能夠有足以讓他們佩服的表演,就會成為被崇拜的偶像。從這個角度來說偶像是崇拜者的代言人,是崇拜者的理想自我,也是崇拜者心目中的未來。
其次,偶像也是青少年心目中父母的替代品。青少年在生理上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心理上的發展卻遠遠滯后。由于生理上的發展,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希望能夠獨當一面,渴望擺脫父母的控制。然而,他們有限的生活經驗又使他們不能沒有父母的幫助,這種矛盾狀況使他們感到很苦惱。因此,他們選擇崇拜擁有能力、地位和獨立的偶像,希望通過偶像崇拜來實現獨立自主的目的。某種意義上,這不過是將偶像作為了父母的代替品,讓偶像來行使父母對自己的控制。
再次,偶像崇拜也是青少年融入自己團體的一種手段。有些追星族是為了保持與同伴的一致而被卷入追星的行列的,相形之下他們是二流的追星族。他們追求的是讓自己有所歸屬,是為了讓自己和別人知道他屬于那個團體。因而他們需要知道大家正在討論的明星的各種資料。
偶像崇拜表達的是青少年對夢想和生活的美好追求,是其發泄不滿和倦怠情緒的大膽吶喊,也是對傳統價值體系與教化內容的叛逆表達,其終極目標是在尋找自我。這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正常心理現象。對青少年偶像崇拜行為,既不應采取淡化態度或者不干預態度,也不應把偶像崇拜定義為一種純品德行為,簡單粗暴地加以排斥和否定。這說明了大部分學生需要某種精神皈依,需要一個精神指引人,這是青少年的天性使然,我們在德育中應該好好利用。
(三)書、報紙或雜志的影響
書報雜志是比較傳統的獲取課外知識和信息的途徑,也是中職生接受社會文化的一個主要方式。調查結果表明,有87%的被調查者表示自己喜歡某種書、報紙或雜志。這說明大部分的中職生不滿足于課本知識,他們的知識面、人生觀、世界觀等受到課外讀物的影響。這也表明,德育可以從圖書館開始。圖書館的建設應嚴把質量關,嚴格拒絕庸俗圖書進館,另外圖書的購置要考慮學生的精神需要,在購置前可以在學生中作調查,根據調查結果來采購書籍。
特別要提出來的是,中職生已經性成熟,但是心理還沒成熟,圖書館應成批采購青春期生理衛生知識的書,考慮到學生心理問題較多,而且有部分學生會主動尋求了解這方面的知識,還應批量購置青春期心理學方面的書,特別是針對中職生的心理問題分析的書,更要注意采購,從這方面營造一個良好的德育環境。
四、虛擬環境對學生德育的影響
虛擬環境即網絡,網絡對中職生來說,意味著訊息溝通、娛樂互動、學習創造、精神寄托等等。隨著計算機的普及,網絡對中職生身心成長的影響越來越大,對中職德育的作用已經超過了傳統媒介而居第一位。
網絡是一種工具,是一個虛擬的環境。對中職生來說,網絡世界里面的規則、秩序都是新奇的:現實生活中必須遵守的,這里不用遵守;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或者不允許存在的,網絡世界里都有;現實生活中得不到的,這里可以得到。當中職生們在現實中得不到成功的體驗、感受不到自身價值的時候,他們就會投向網絡,拋棄許多正需要他們認真去做的事情,包括學業、前途、休息、健康、親情和老師的殷切期待等。
由于網絡資源的共享性,使得網上信息量相當豐富,上到天文、地理,下至生活百態,其中無所不包,無所不有。這種信息的豐富性,對于正在增長知識、好奇心強的中職生來說,肯定是一大興趣刺激點。這種海量的信息使得許多中職生花大量的時間在電腦網絡上,樂此不疲。但是在我們的調查結果中也可以發現,中職生上網主要是聊天和娛樂(游戲、看電影、聽音樂等),用在工作和學習方面的學生比較少,這說明他們主要是在網絡上尋找社會支持,尋求心理滿足和利用網絡創造新人格面具。這也表明,要讓學生善用網絡,必須給予他們一定的指導,一方面培養他們對色情、迷信、封建、庸俗等信息的免疫力,另一方面利用網絡環境發展“自主型”道德。
網絡所具有的符號、自治、開放等特點,改變了“依賴型”道德形成條件,即公眾輿論監督的作用方式,卻有助于“自主型”道德的發展。在虛擬的網絡環境中,網絡行為的匿名性和網絡主體角色的“不在場”不是網絡道德作用弱化的理由,反而是網絡道德大有用武之地的根據。“網民”等于“符號”,而不是“同學”、“公民”等角色。現實社會的輿論對存在于網絡環境中的“符號”幾乎失去了控制,這似乎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但是這恰好是自主型道德發展的契機。自主型道德在網絡環境中得到發展有著許多成功的例子,如在網上“求助”往往會得到及時的幫助,資助者也完全不是出于功利性的目的,而純粹是履行道德義務。網絡作為一把雙刃劍,利弊共存。德育工作者應善于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因勢利導,控制網絡上的不良信息,利用網絡逼真、開放、自治等優點,把網絡建設為最強有力的德育環境。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首先,部分家庭德育環境建設有明顯不足之處,學校應該加強與家庭的聯系,并對家庭德育作出相應的規劃與指導,以營造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圍。其次,學校德育環境對中職生影響力偏小,原因在于學校德育的內容、形式與學生的精神追求不符。應從學生精神需求出發,發揮學校德育環境可控性、系統性等優勢,增強學校環境對學生德育的影響力。再次。社會環境特別是其中的文化因素對中職生道德影響很大。社會文化的內容、形式與中職生的精神追求相吻合,對學生吸引力極強。學校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社會,吸收社會精神財富,揚棄社會文化垃圾。又次,網絡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環境,對中職生的道德感染力極大。網絡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德育工具,學校應該善用網絡,促進學生的現代化觀念、自主意識、平等和民主觀念等。最后,德育環境諸因素之間未能有效整合,需要在一個統一的目標下整合,形成家庭、學校、社會、網絡的德育合力。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中職德育環境研究】相關文章:
中職學校德育課有效教學的研究11-19
關于網絡環境下中職德育工作探討12-02
中職學校德育實效性調查研究11-19
中職學生體育教育的研究論文03-19
淺談中職學生矛盾心理研究11-25
中職德育工作模式的實踐與探索11-23
中職德育有效教學的策略微探03-27
談中職學校德育實踐課02-23
論中職德育教育的幾點認識11-1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