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傳統文化教育途徑
傳統文化中強調的禮義廉恥、恪盡職守等,其中非常核心的價值觀就是忠誠與孝順。那么如何把傳統教育融入到小學、中學和大學的教育過程中,這不僅要從傳統文化中提煉出優秀的內容,也要與現代的教育模式和規律緊密相連。
【摘要】現如今,古巴比倫文、古希臘文早已成為書本中的學問,世界上已沒有一個古國的文字像漢字一樣仍然已最為原生態的形式被中國人廣為傳誦并延續著它的活力。這就說明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巨大生命力和影響力。只有中國的傳統文化到現在不曾中斷,許多四五歲的孩子能夠背誦上百首的詩歌,并學習《老子》、《四書五經》等。在中國的一些繁華的大都市甚至還開辦了私塾,教孩子學習中國最古老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可以在21世紀的孩子中得以傳承,在世界上都是奇跡。
【關鍵詞】傳統文化;當代教育;治國;社交
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經歷的幾千年,積淀了中華民族深層次的精神追求,為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提供了豐富的滋養。無論是聯系與維持中國的悠久歷史,還是滋潤和養護現在的文化,它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認真探索與挖掘中國的傳統文化,使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的文化相適應,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相結合,延續著中華民族的歷史文脈,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闡釋中國傳統文化的維度
從教育的角度來說,到底要給學生怎么樣的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恰當的傳統文化教育內容。鄧**說過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而教育培養的學生也應該是具有世界眼光的現代中國人。然而,現在我們的教育卻面臨很大挑戰。比如,現在的小孩子從小吃著披薩、漢堡包,看著國外的動畫片,玩著國外研發出的玩具,用著ipad,全英教學在早教已開始了,到了中學以后,很多孩子又被家長送出國去深造,我們無時無刻的受著國外教育和文化的影響,那么幾百年后的我們還會是中國人“嘛”?我們不能讓優秀的傳統文化自生自滅,而必須用現代的眼光去審視優秀的傳統文化,探尋出一種資源既能夠詮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又能夠在青少年成長中起到幫助和促進的作用。從另一個意義上來說,它與國學是不同的,并不是把所有的傳統文化知識都教授給青少年,而是把其中精華的,重要的,與現實聯系最緊密的部分讓青少年吸收和攝取。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必定是面向學生的未來發展、面向整個世界、培養現代公民的教育,因此,我們的傳統教育業可以從三個層面來進行分析和探索,筆者將從三個方面來思考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今社會發展、經濟發展與人的發展之間的關系。
(一)立國方面
一個國家最根本的價值需要,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稱之為“治國,平天下”,儒家倡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成長過程。在立國方面,中華民族具有源遠流長的愛國主義傳統,中華民族有著深厚的思想積淀。在國家夢想方面,國家倡導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那么的核心價值觀中:富強是否能體現在傳統文化中的強國富民上面;和諧能否用傳統文化的天人合一體現出來;在多元化的世界當中是否能用傳統文化中的和而不同來體現每個人所擁有的自由的權力。總而言之,要讓青少年學習到傳統文化里面的精髓,認識到國家的富強和個人的富強、家庭的幸福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讓青少年有凝聚力和愛國之心。而現在一些學校的隨機問卷中問到學生諸如此類的問題,很多在學習方面成績優異的學生給出的答案卻令人失望,因為更多的學生想到的只有自己的家庭。從此調查可以得出,在學生的教育中更多的要注入個人的成長與得失和社會的進步是緊密相連的,進而形成民族復興的共同理想。
(二)社交方面
在傳統文化中,如何處理與他人和社會的交往,推崇的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內含的就是一種同理心,講求克已奉公德法相繼。在社會關系方面,我們通常會有一種疑惑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是否秉持著“仁愛共濟”的情懷就能夠達到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天下為公”是否就是代表著公正無私?“先憂后樂”這是不是一種獨立的人各自由?怎樣解決好這些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提煉傳統優秀文化,培養青少年在與人的接觸中做到友善樂群的精神,讓學生認識到,在追求個人利益的同時,也要有益于群體和社會。
(三)做人方面
無論社會風氣如何好,真正落實到個人的品德上,才是真正的好。那么如何確立自己的人格呢?傳統文化中強調的禮義廉恥、恪盡職守等,其中非常核心的價值觀就是忠誠與孝順。孝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自古以來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如今對于很多青年人卻被呼吁要“常回家看看”。品德的修養在歷代思想家和統治者中被非常重視,從管仲到毛**,而如今的社會在這兩方面彰顯浮躁,虛擬的網絡環境,充斥著各種負面情緒的語言,現實生活中,因小事而產生的矛盾帶來了很多不文明的行為。因此如何從內在提高修養,以一種理性的心態提升涵養。
二、傳統優秀文化對當代教育的思考
如何把傳統教育融入到小學、中學和大學的教育過程中,這不僅要從傳統文化中提煉出優秀的內容,也要與現代的教育模式和規律緊密相連。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要根據當代學生的身心發展的規律來設計,分階段的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達到層層遞進的一個效果。但是在不同時期的不同課程里,體現也是不同的,在小學正處于孩子的啟蒙階段,要學習為人之道;到了大學已經成為成年人的時候,就要學習處事之道。這就是我們需要設計的指導方針。作為當代的中國人,就要有現實感,要有歷史感。所謂當代就是中國特色。在當代中國我們應該具有的品質,第一要有政治認同,第二要有國家意識,第三要有文化自信,第四要有公民人格,從這些角度進行系統設置,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就非常的豐富。以政治認同為例,政治認同有何表現,怎樣做到政治認同?毫無疑問,政治認同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認同社會主義制度,認同黨的領導,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就是“當代的中國人”。所以從一定意義上來說,要講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講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獨特創造、價值理念,推進優秀文化的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1]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J].求是,2012(1).
[2]國家主席.把培養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官方媒體,2014-2-26.
【談談傳統文化教育途徑】相關文章:
談談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徑03-16
談談園林園藝施工技術與養護管理途徑03-20
談談大學生科技活動助力途徑分析12-31
論中國傳統文化教育11-23
談談連鎖藥店從傳統營銷向網絡營銷轉型03-13
論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與文化創意人才培養11-22
開題報告途徑11-1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