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類節目的定位分析
近些年我國傳媒業發展迅速,但由于體制的轉型不夠成熟,市場的不完善,節目需求量大等原因造成的電視節目類型單一問題顯得極為明顯。以下是yjbys小編為您整理的求職類節目的定位分析,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摘 要:本文通過對《職來職往》、《非你莫屬》進行各個方面的系統化對比,探討兩個節目同種模式不同特色的成因。筆者相信,即便是同一類型節目,只要通過精準定位、系統策劃,也能制作出別出心裁擁有自己特色的優秀的電視節目。
關鍵詞:同類型節目;不同特色;定位策劃;
近些年我國傳媒業發展迅速,但由于體制的轉型不夠成熟,市場的不完善,節目需求量大等原因造成的電視節目類型單一問題顯得極為明顯,如何在保證節目數量之下,還能推進節目收視的增加,促進節目創新就是我們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本文就通過《職來職往》、《非你模式》兩個節目,著重探討同類型節目,通過編導策劃人員精準定位以及全套巧思設計,同樣可以制作出不同風格但相同精彩的節目。
一、求職類節目現狀
“求職”一直是近些年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而大學應屆生找工作更是受到全社會廣泛關注。電視作為大眾傳媒中最主流媒介,一時間催生出了很多求職類節目。就如:中國教育頻道及江蘇衛視《職來職往》、 天津衛視《非你莫屬》、廣東衛視 《天生我才》等。當然,求職真人秀節目數量多,難免在環節設置、主持人、風格等方面會雷同,而單獨的求職類真人秀節目就很難在類似的節目中脫穎而出。
然而再進一步考量,筆者發現《非你莫屬》、《職來職往》兩個節目雖然環節設置、演播室布置、主持人選擇等方面很相像,但是卻表現出完全不同的兩個風格。這兩檔節目于2010年差不多同期開播,一舉躍進全國收視前列。
二、《職來職往》《非你莫屬》各顯秋色,細節風格同與不同
從整體上看,兩個節目在定位以及策劃初期就體現出一種不通的目標策略。《職來職往》站在服務性為重的角度去開發一檔有借鑒以及教育意義的職場節目,而《非你莫屬》以職場選秀為模式包裝的重在以話題引爆借助爭議搏出位形式選秀節目。很多網友表示“看熱鬧找《非你莫屬》,找工作看《職來職往》”。
明確的定位以及節目制作戰略指導著節目各個方面的具體施行,也從各個層面體現出節目設計的整體感以及個性化。現在筆者以下從幾個大方面去考量兩個節目
如何在類似的節目模式下走出自己獨特之路。
(一)視聽風格的“嚴肅與調笑”
電視是一門視聽綜合藝術,視覺的直觀設置會潛移默化對觀眾產生影響。在燈光方面,《非你莫屬》節目的演播室光線整體呈橙色的暖色調,裹挾著曖昧以及熱鬧。而《職來職往》整體色調明快透亮,給予觀眾嚴肅及權威之感。兩種不同的色調配合著不同的節目風格,恰到好處的為自己的節目服務,呈現出一種統一的細節處理。舞臺作為節目錄制以及整體的重要環節,應該與節目整體的策劃相以匹配。兩個節目都采取了兩頭對立觀眾席環抱的形式。不同的是,《非你莫屬》在選手上臺處采用了上樓梯和下樓梯直達舞臺的方式,給人一種明星駕臨的儀式感。
(二)“老板與行業達人”評委設置角色差異
評委作為選秀真人秀節目當中的靈魂標志,其所塑造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節目的定位及表現風格。作為話題性強的《非你莫屬》巧妙運用評委的角色,邀請到的評委有影藝明星、商界老板等,而評委自身所具有的話題和影響力也作為節目的一種支持。如《非你莫屬》會邀請到郭德綱、何家勁等演藝明星作為公司老板波士團成員參與節目錄制。而《職來職往》所邀請的評委大多是本身在媒體曝光度不高的行業職能精英,他們是各自領域的職場達人,經歷和經驗十分豐富,是行業里的意見領袖。
(三)主持人——整體節目的風向標
《職來職往》以及《非你莫屬》兩個節目都選擇了兩位男士作為主要主持人。《職來職往》的主持人李響陽光帥氣代表著年輕一代拼搏向上的動力。《非你莫屬》當中的張紹剛雖然《今日說法》出身,但也極具娛樂話題性引導能力。作為與選手一同成長的李響,擁有著與選手相似的年紀以及經歷,擁有著同樣的感受和困惑,他以一個大哥哥的身份,去告誡選手告誡觀眾一些職場需要注意的問題。而張紹剛更像是一個歷經各種人生的生活老手,他懂得各種人士背后的經理和經驗,在調侃和揭露隱私甚至是引爆話題方面顯得游刃有余。
不僅如此,《非你莫屬》還故意加入了離間效果“二現場解說”,在入戲與出戲之間,“二現場”充當了第三方觀眾的評論功能,作為與觀眾同樣關注現場的主持人徐睿,以自己個人的角度對主要主持人和主舞臺發生的情況進行了正確的評價和引導。
(四)環節設置體現節目制作重點
《非你莫屬》與《職來職往》在環節設置上都分為三個板塊。
節目的第一板塊都屬于選手初次亮相,在這個環節中,《非你莫屬》會明顯有直入主題式的搏出位嫌疑。通常,《非你莫屬》主持人會抓住選手的某一方面開始有選擇性切入,這些切入點往往是常人咋舌,總能引發熱議。而《職來職往》更多地將精力放在了挖掘行業知識技能的展現上,極大可能地為電視機前的觀眾提供實用有效的職場技巧。
《職來職往》將第二環節稱作為“專業技能考評”,并且根據選手意向職業選擇性地邀請相關行業的達人出題來測試選手的實際工作能力。這個環節,保證了《職來職往》節目的權威和專業服務性也根本性的與《非你莫屬》進行了區分。《非你莫屬》第二個環節被稱作“天生我有才”,在這個環節,選手展示自己的各項才能無論是否與所意向職業相關。如有男選手展示自己女裝照片,還有應聘秘書的女孩子跳艷舞等。這個環節在《非你莫屬》整個節目中并不占最重要的部分,往往是選手背后的故事貫穿整個面試和環節。而這個環節也足夠體現《非你莫屬》節目的整個重心,其并不是想為求職者提供可靠的職業技巧和行業信息,而是以職場類真人秀作為一種載體去迎合當下的觀眾口味,賺取人的注意力。
兩個節目的第三環節從流程上看十分相似,而《職來職往》將其定為“職面人生”而《非你莫屬》將其命名為“談錢不傷感情”。兩個環節名稱與各自的節目風格都十分吻合。《非你莫屬》延續前兩個環節的話題性,繼續將敏感性字眼“錢”作為一個矛盾和關鍵詞,進一步刺激選手和觀眾的神經,增強節目的看點。
(五)選手組成方面
《職來職往》的選手更加傾向于剛走出校園的畢業生,而《非你莫屬》更傾向于具有話題性的社會人士。如黑導游、海歸派、偽娘、網絡紅人等。相比之下,《職來職往》更能貼近社會真實,而《非你莫屬》很可能會向觀眾營造一個假象,畢竟現在人們越來越依靠傳媒去感悟世界,而傳媒的不恰當引導也將會帶著觀眾背離真實,向著一種虛幻進發。或許,在市場運作之下,優勝劣汰的強大壓力迫使媒體不得不迎合觀眾的俗品味從而放棄雅格調,而這種不良引導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會的不穩定。
(六)播出與合作媒體平臺
《職來職往》是江蘇衛視與中國教育頻道聯合制作播出的節目。中國教育頻道作為我國公益性頻道,肩負著很大的社會責任。其制作的節目要在滿足知識性、科教性基礎上進行娛樂化和大眾化。這也就要求節目制作必須要有很高的文化品味,不能一味追趕大眾文化。與之相對的是天津衛視的《非你莫屬》與郭德綱主持的《今夜有戲》以及《愛情保衛戰》構成了一種市井意味的噱頭式熱點節目。不同的播出平臺,不同的節目搭配,往往會體現出一檔欄目制作的核心和實質。
三、同“形”不同“質”,收視各表枝
對于求職類節目而言,除了《職來職往》《非你莫屬》以自己鮮明的特色雙居鰲頭,其余節目如廣東衛視《天生我才》、東南衛視《步步為贏》等并沒有靠著自己的特色以及節目品牌包裝營銷等立馬沖出重圍,其收視以及關注度表現相較于前兩個節目稍顯遜色。這也凸顯了當下一個問題,電視節目類型趨于單一,成熟并成功的節目模式越受到關注,造成同一類型模式的電視節目越來越多。
但是,通過《職來職往》《非你莫屬》兩個節目系統性的比較,筆者發現即便是相似的環節設置、相似的演播室設置、相似的主持人嘉賓設計,也能夠給予編導制作人員一個藍本去挖掘更多表現的可能性,制作出各富特色的電視節目。所以,有理由相信通過精準定位、精心設計系統性的打造電視節目,即便是同一類型與模式,也能呈現出不一樣的精彩。
參考文獻:
[1] 王冠校.省級衛視同質化傾向及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
[2] 李朵朵.職場真人秀節目典范——《職來職往》前途寬廣[j].廣播影視評論,2011(3).
[3] 寧迪,都成.《職來職往》看電視求職節目的創新與發展[j].廣播影視評論,2011(9).
[4] 樊勇.克服電視節目的同質化[j].聲屏世界,2011(9).
[5] 謝阜康.電視節目同質化及其對策探討[j].聲屏世界,2011(5).
[6] 黃秀根,武雋.堅守傳媒社會責任打造適合青少年收看的教育節目——簡析中國教育電視臺《成長不煩惱》《職來職往》欄目[j].中國編輯,2011(3).
[7] 王志達,張小娟.相親式電視求職節目的swot分析——以《非你莫屬》為例[j].新聞天地(下半月刊),2011(5).
[8] 郝璇.消費文化時代的“真人秀”節目——以天津衛視《非你莫屬》為例[j].電影評介,2011(16).
[9] 綜藝暗戰 品牌突圍——2011天津衛視綜藝雙雄《愛情保衛戰》搭檔《非你莫屬》[j].廣告大觀,2011(1).
[10] 曾燕.設計到位,求職節目也精彩——比較分析《非你莫屬》與《職來職往》[j].視聽界,2011(5)..
[11] 冉儒學.真人秀節目形態分析[j].當代電視,2002(6).
[12] 謝耘耕,陳虹.中國真人秀節目發展報[j].新聞界,2006(2).
[13] 賴黎捷,趙紅勛,李明海.診治當下電視秀場奇觀——以《非你莫屬》職場真人秀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1(9).
[14] nick couldry, jo littler. work, power and performance: analysing the ‘reality’ game of the apprentice; july 2011 vol. 5no. 2 263-279
[15] raymond boyle . from troubleshooter to the apprentice: the changing face of business on british television;media, culture & society ? 2008 sage publications. vol. 30(3).
【求職類節目的定位分析】相關文章:
淺談我國電視求職類節目12-05
治理會計的定位分析會計畢業論文03-23
論中學政治教師的角色定位的有效性分析11-16
試析法律原則的定位11-20
中職學校網絡教學的定位11-18
小學美術教育的定位11-23
淺談學校品牌定位與塑造策劃11-30
商業文化對品牌市場定位的影響11-1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