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克納品格教育思想對我國教育的啟示
摘要:托馬斯・里克納的品格教育思想是在美國道德滑坡的社會背景下提出的。文章通過分析里克納品格教育思想,從中得出對我國學校品格教育的啟示,為我國學校道德教育發展提供借鑒,加強和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托馬斯・里克納;品格教育;啟示
Abstract: Thomas Like Na of Character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context in moral decline of America raised. By analyzing Like Na character education ideas, draw inspiration for the character of school education,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schools, strengthen and develop students to form a good moral character, establish the correct socialist core values.
Keywords: Thomas Like Na; character education; Revelation
自20世紀初期以來,美國品格教育運動經過三次浪潮發展和推動,品格教育儼然成為美國公民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托馬斯・里克納在美國品格教育的歷史上發揮了不可忽視作用。托馬斯・里克納是品格教育理論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發端于20世紀80年代,形成于20世紀90年代。他的名著《為品德而教育:我們的學校怎樣教育尊重與責任》,被稱為“一部喚起青少年尊重與責任感的絕好教材”。著作中批評了價值澄清論和道德相對主義的教育思想,闡述了“品德教育”思想,并提出了相應的12條學校實施品德教育的策略。托馬斯・里克納完整的提出了以“品格教育”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論,分析和研究里克納品格教育思想為我國現今的學校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一、里克納品格教育思想的社會背景
二戰以后,美國取代歐洲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同時,前蘇聯人造衛星上天,軍事實力強大。世界格局分化為美蘇兩極,美國開始進入軍備競賽階段,并觸發了一場大規模的教育改革運動,將學校教育重心轉向數學、物理等科學教育方面,忽視了道德和倫理等人文教育。
到了60年代,新的價值觀還沒有確立。1966年,價值澄清論開始風靡美國,代表人物拉思斯、哈明和西蒙,由他們共同創作的《價值與教學》掀起了美國德育的第二次浪潮。價值澄清論理論的最大特點是過分強調個人價值選擇的自由,將價值教育的重點從價值內容轉移到澄清個人已有的價值的過程中去。學校老師以及家長在教授學生時,沒有幫助他們解釋“你應該做什么?”,只是告訴他們”你想做什么?”,沒有明確的道德教育內容灌輸,徹底將小孩的價值觀成人化,沒有給予孩子正確的價值引導,告訴他們對錯之分。這直接造成了當時美國社會的道德滑坡。學校面臨的問題,包括青少年早孕、吸毒、打架等等,這對社會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甚至擾亂了社會秩序。托馬斯・里克納針對這種情況,在他的著書中反思價值澄清學派的教育思想“價值中立”。在此基礎上提出“品格教育”,認為要有明確的核心價值觀。
二、里克納品格教育思想的主要內容
里克納品格教育思想主張學校教育需要樹立“核心價值觀”,將品格教育作為重要教育內容,以理論灌輸為教育方式,通過教學課程和校園文化將品格教育融入其中。品格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傳授以尊重和責任為核心的價值觀。品格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三個部分組成,這三個部分互相關聯。道德教育有兩大目標:“助人聰慧,助人善良”,品格教育從微觀教育環境出發,包括學校環境、家庭環境、社區環境,提出教育策略,幫助學生達到道德教育的教育目標,促使學生成為聰慧、善良的人。
同時,托馬斯提出了關于品格教育的11條基本原則,“這11條基本原則基本上反映了新品格教育的主要思想,它既是學校和其他組織實施品格教育、策劃品格教育活動的準則,又是一個評價品格教育方案、著作和課程等的標準。
1. 品格教育把促進核心的道德價值觀作為良好品格的基礎;
2. 必須對品格進行綜合的界定,以便把思維、情感和行為都包括在內;
3. 有效的品格教育要求采取一種有目的的綜合的觀點來促進學生在各階段學校生活中形成核心價值觀;
4. 學校必須是一個充滿關懷的社會群體;
5. 要發展品格,學生必須有進行道德行動的機會;
6. 有效的品格教育包括有意義的、充滿挑戰的學術課程,這種課程尊重所有的學習者, 并且幫助他們獲得成功;
7. 品格教育應當努力發展學生本身的動機;
8. 學校的員工必須成為一個學習和道德的社會群體,其中所有的人都負有品格教育的責任,并且努力堅持同樣的核心價值觀,用這種價值觀來指導對學生的教育;
9. 品格教育要求員工和學生都發揮道德的領導作用;
10. 學校必須召集家長和社區成員全面參與學校的品格教育建設;
11. 對品格教育的評價應包括評價學校的品格,作為品格教育者的學校員工的作用和學生表現出良好品格的程度。”
將品格教育作為教育目標,里克納從施教者角度出發,提出了12條課堂和學校范圍的策略。他認為品格教育一定要在社會大環境中發揮作用,家庭、社區,尤其是學校一定要創造出良好的道德環境,引導學生向善良樂善的方向發展。這12條策略,從空間上來說,將學校、家庭、社區三者聯結,合為一體;從人群上來說,凝聚了教師、家長、社區人員等群體力量,從方法上來說,采用了榜樣示范和合作學習等多種方式,由不同層次、多種途徑全面深化學生的道德教育,培養品格思想。
三、里克納品格教育思想對我國學校教育的啟示
(一)以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重點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同時世界處于逐步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世界格局呈現多極化,不同性質和多種層次的思想觀念相互交流沖撞。由于學生群體自身生理和心理發展規律的特點,決定了他們極易接受新想法、新事物,但同時也難以明辨是非。一旦思想政治教育引導作用缺失,會對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學校教育亟需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價值觀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點。“當前我們要堅持核心價值教育,反對價值相對性,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統領青少年中存在的多元價值取向;用社會核心價值占領我們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陣地;把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納入其中, 進行重點規劃;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生動具體地融入到青少年成長的全過程,營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和諧環境。”
(二)重視和開展隱性教育
里克納把隱性教育理念運用到道德實踐教育中,認為品格教育應該滲透在學校、家庭、社區等環境中,通過學習及生活教育潛移默化的灌輸給學生。因此,在我國學校教育中,一方面,可以通過管理者、教師、家長、社區人員等共同建設良好的道德文化氛圍,形成一種積極向上、嚴謹公正的環境。另一方面,在學校教育中,除了道德教育的課程外,還可以利用其他課程滲入品格教育。在其他課程中也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也可以通過其他課程挖掘到更多的道德教學資源,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
(三)整合和優化校內外各種資源
里克納的品格教育思想認為,將學校、家庭、社區的資源整合在一起,發揮出合力作用,提供適合品格教育的社會大環境,引導學生正確品格的發展和培養。我們借鑒里克納的品格教育思想,在我國學校教育中,應當將與德育相關的課程教學與黨團學活動聯系在一起,通過家庭、社會以及大眾媒體的力量相互配合,多方面、多層次的盡力全面整合校內外各種可利用資源。社會為學生提供多種平臺,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告訴他們“應該做什么?”,樹立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符合國情、世情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當然,托馬斯・里克納的品格教育思想還有很多可以學習和借鑒,也給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許多的啟示,引發教育者的思考和討論。在未來的道德教育的工作中,需要繼續探索里克納的品格教育思想,在實踐中幫助學生培養正確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
參考文獻:
[1]李彬.簡論托馬斯・里克納的“品格教育”思想[J].學習月刊,2008(24).
[2]安鈺峰.托馬斯・里克納的品格教育思想――兼談美國中小學的品格教育[J].道德與文明,2005(05)
【里克納品格教育思想對我國教育的啟示】相關文章:
論英國紳士教育及其對我國教育的啟示論文01-11
論述關于德國職業教育對我國職業教育的啟示03-21
論存在主義的自由教育思想對當前教育的啟示11-21
論接受美學對我國藝術教育創新的啟示02-26
歐盟網絡安全教育對我國的啟示論文03-18
當前我國農民工思想教育的有效路徑11-23
道德認知發展理論對我國道德教育的啟示12-03
柏拉圖《理想國》教育思想的思考與啟示論文03-1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