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語文教學的特點
語文與其他注重抽象思維、需要冷靜思考的科目不一樣,語文課堂講究的是熱烈,要的是一種激情——老師的、學生的。語文教材所選的文章大多是文學性的,而對文學的理解是要形象思維,是要一定的形象想象力。小說也好,詩歌也罷,得要用想象去填補作者所勾勒或暗示的空間, 對作品進行再創造。再創造就會給語文教師帶來廣闊的空間,在求新的過程中,語文教學才枝繁葉茂。從這看來,語文教學的一個特點可歸納為一個字——“活”。老師“活”,學生才能“活”,學生“活”了,才能把整個語文教學搞活。我們很難想象一節沉悶的語文課會有多大的收效,會有多少學生喜歡語文。有些教師自認為自己的知識也夠淵博的了,也盡心盡力的了,教室也非常安靜了,上一節課下來,嗓子也幾乎吼啞了,為什么總是收效不大,學生依然不愛語文?其實,究其原因,就是沒有注意語文教學的特點——“活”。那么怎樣去搞活語文教學?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活”這個話題。
一、 對教材的處理要“活”
語文教學經過同行們十多年的探索、改革,已基本上從傳統的“滿堂灌”中走出來,從“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中走出來,正走向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在這充滿了朝氣的教學改革中,我們可以從于漪、錢夢龍、魏書生等特級教師的教案中,從各種優質課、公開課的實踐中不難看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對教材處理的靈活性。教材中所選的課文大多是優秀的文章,是供學生學習的一個范例。葉圣陶老先生早就說過:“課文只是一個例子”,也就是供教學所利用的一個材料而已。既然只是一個材料,那么就需要教師對材料進行再創造。教師不是一個傳聲筒,而是一個創造者。這個創造就是靈活處理教材。對一篇同樣的課文,我們可以當作寫作的范例,也可以當作訓練學生篩選、整合的思維能力的范例,也可當作訓練學生的語言鑒賞能力的范例。譬如:上《我的空中樓閣》就把它當成作文課上,咀嚼那詩化了的語言;鑒賞課文的鋪墊、襯托的表現力;也可當成訓練學生篩選、整合的思維能力。“天機云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教材處理活了,就可以給學生一種新鮮感,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如每課照搬《教師用書》,天天讓學生吃蘿卜白菜,做到是好做,簡潔、方便,但學生天天吃,會膩,會營養不良,會貽誤蒼生的。
二、教法要“活”
教師也可以說是一個導演。張藝謀有張藝謀的導法,馮小剛有馮小剛的導法,對一節課該怎樣導?就要根據課文的需要、學生的特點來進行安排。傳統的“滿堂灌” 我們也不要一味反對,在傳授知識時,在對一句或一段范例進行鑒賞時,“滿堂灌”還是得要。對所肯定的“前桌與后桌的討論”、“小組與小組之間的擂臺”、“ 男生女生的辯論”等等,熱烈是很熱烈,但也不能動輒如此,還得根據課文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層次來安排。比如我們上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我們的重點最好不在討論上,而在于反復地朗誦,去體詩歌的意境,去體驗詩歌的那種音樂美。對當前最流行的多媒體教學也不能一味捧為神靈,對它的容量大、涵蓋寬、聲情并茂,是肯定的,但也不能動不動就是小電影歌聲音樂,熱鬧是熱鬧,學生到底獲得多少東西?即便是山珍海味,你沒時間也沒精力天天去做呀,也只能是過年過節做做而已,再說對經濟落后地區的學校也只是一個夢。教師這個導演不好當:一要把課堂導“活”了,二要把學生的基礎夯實了,三還要把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提高了。對作家不同的風格,對不同體裁、題材的課文所需要的教學方法要有不同的導法。把語文教師喻為“導演”是自詡,是有些攀龍附鳳的感覺,倒不如說像一個廚師,把知識烹調成不同風味的佳肴,一把蕨菜可烹出“龍鳳爪”。因此,教學方法單一不行,照方抓藥不行,還得根據課文的特點,根據學生的特點來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靈活是語文教學的一個特點。
三、教態要“活”
教態的“活”,可能是語文老師所獨有的。語文老師站在講臺上,不可能像數理化老師那樣去營造一種嚴肅而神圣的氛圍,(如果真如此,那學生的興趣會給冰封了)要的是一種激情,一種幽默風趣,一種美的熏陶,一種熱烈的氛圍。不是要求語文老師如此,而是課文注定要求你如此。比如:上《為了忘卻的紀念》是嚴肅的,上《我的空中樓閣》是恬淡的,上《我與地壇》是沉重的,上《夢游天姥吟留別》是飄逸的……提問學生有時是嚴肅的,有時是風趣的。總之,語文老師的情態是隨著課文、隨著學生在流動。語文老師一站在講臺就進入角色,可能會手舞足蹈,會唾沫橫飛,會黯然神傷,會眼圈發紅,用自己的熱情去營造一種氛圍,去感染學生,去吸引學生。老師不但會“導”,還會“演”,像馮小剛能導《天下無賊》,也能在《功夫》里大喊一聲“我是誰?”一樣。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吸引學生,讓學生喜歡語文。因為語文是母語,語文的學習不只在課堂,還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在看電視電影中,在看報刊雜志中,在聽歌聽音樂中,幾乎無處不在啊。只要學生對語文感興趣,愛語文,哪有學不好的?到處是他們的課堂。老師的教態“活”了,課堂也就生動了,也就激發出學生的興趣了。
當然,要做到教態“活”是不容易。有時在家里的不快,或與同行鬧些誤會,或在單位受到委屈,或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等等,都會影響老師在課堂上的情感,但是,你別無選擇,既然你干了這一行,你面對的是渴求知識的學生,面對的是他們的未來。個人的榮辱得失算什么呢?走上講臺,進入角色,自己也“活”了。
從以上看來,教師“活”了,學生才能“活”,學生“活”了,語文教學才能“活”。對一些時髦的教法一哄而上,爭相效仿,不去辨證地對待語文教學,我認為是沒有認識到語文的特點
培養學生作文興趣
我們要想做好一件事,首先得對這件事感興趣,有了興趣就會產生愛,有了愛,就會很容易地把事做好。很難想象,對某件事沒有興趣而做好的。作文也是如此。作文是一種情感性極強的活動,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實的流露.。孔子說:“知之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無庸說賈島推敲詩句的專注,杜甫那種“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癡迷,就是偶爾發表一兩篇作品的人,也是業余愛好者。現在一些學生怕作文,一到作文課,老師布置完作文題目,下面就唧唧喳喳好一陣。他們為了完成作業,不得不敷衍成篇,草草了事。語言枯燥,內容單薄,味同嚼蠟。就這樣左一次地寫,又一次地寫,一個學期下來,把他們的作文都拿來比較比較,基本上還是原地踏步,收效甚微。老師批改的心血以及學生寶貴的時間,就這樣付之東流。究其原因,這些學生對作文沒有興趣,怕作文。怕作文何來提高寫作能力?因此,培養學生作文興趣,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關鍵。
然而,學生的作文興趣該怎樣去培養,這是值得研討的。
首先,與學生做筆友,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從“練筆”下手,培養他們多練,多寫。“練筆”,即練語言,練篇章,作文的試驗田。一星期一次,自由命題,內容不限,題材無禁區,只要是真、善、美的。 “練筆”是讓他們寫出他們的所感所想所見所聞,讓思維活躍起來。只有學生的思維活躍了,才能談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怎樣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重要的是老師在對學生“練筆”的評改上,要一改往日對作文優劣評判的做法,與學生“交心”,順著他們的話題而談,談自己的看法,結為筆友。對他們在學習上碰到困難的苦惱,在交友上產生的疑惑,在家里與父母形成了代溝,在身體成熟后,萌發朦朧的情素,在獲得成績后的歡呼雀躍,在對生活的認識、感悟等等,老師在作文本上與他們分憂解難,與他們歡欣鼓舞。這樣有兩個好處:一、在思想上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二、“引誘”他們暢所欲言,有話可寫,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這就好比網絡上的“qq”,與學生拉近距離,這叫與時俱進。這樣,學生樂意寫,只要樂意寫,學生的寫作興趣就得到了培養。
培養學生寫作興趣,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學生愛寫,進一步還得培養他們寫好。寫好一篇作文,首先是有好的語言,而好的語言得需要培養。怎樣去培養學生對語言的興趣?老師盡量去創造一個好的氛圍。比如在課堂上,老師盡量避免口語,多用書面語言,在適當時可引些詩詞歌賦,潛移默化地去感染他們,去陶冶他們。另外,不管是對大作文的評改,還是對“練筆”的“交心”,老師的語言應該文雅,給學生做一個榜樣。這樣還不夠,要大張旗鼓地宣傳、表彰。從學生的作文或“練筆”中去發掘閃光點,不僅僅關注作文好的學生,更重要的是關注那些作文差的學生,哪怕整篇作文只有一句,我也要把它摘錄下來,打印出來貼在墻上,或做成 ppt,在屏幕上播放、鑒賞,以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激發他們造出好句子的熱情。
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學與用相結合。葉圣陶先生說過:“課文無非是個例子。”現在的教材改革了,美文也多了,我們對課文除了做學生積累知識,訓練思維,解題技巧等例子之外,要對課文中好的篇章做例子來進行仿寫。仿寫也就是模仿著寫。它是一種練習,一種積累,一種熏陶。無論是文學家還是藝術家,在他們未跨進那高高的門檻之前,都會或多或少地去模仿他們仰慕者的形式。如書法家臨摹字帖,畫家描摹前人的作品一樣,從事文學的也在他們成名之前有意無意地去模仿某家某派的東西。眾采百花方能釀為蜜。下面是在我講授舒婷的《致橡樹》時,讓學生所仿寫的“練筆”,現摘錄一篇如下:
致荷花
僅僅是一場風也罷,偏偏是這樣永恒;僅僅是一場夢也罷,偏偏又是這樣逼真。陽光照著你的笑臉,清波映著你的倩影。微風告訴了我你幽幽的芳香,輕撫你,傾聽你天真的歌吟。我卻不是寬厚的荷葉,遮掩你,給你一片夢的寧靜。我只是一顆水塘里的星星,那么接近,卻又是那么遙遠,一眨不眨地注視著你,有的只是真誠。(何嘉)
這篇“練筆”語言之流暢,意境之優美,如果對作文沒有興趣,是不可能有此筆力的。在大事地宣傳、表彰、刺激下,學生的寫作興趣高漲。有的模仿課文,有的從課外閱讀里去模仿優秀之作。比如有的仿寫李煜的《虞美人》:“高中生活何時了?歡樂知多少。興趣愛好全被封,我已不堪回首題海中。歡聲笑語已不在,只為大學改。問聲歡樂幾時有?獨木橋下水悠悠。”再比如,在我講授了一篇文言文《水》時,有的學生就模仿此篇文言文。如下:
山
夫山者,人之美質皆有也。山,木深而密,潛萬物而不露,似讓;樹茂而盛,舍己而及生者,似仁;廣蔭遠綠,似博;蓊郁而避己,似謙。端坐不倚,似正;定而不移,似意;納濁而吐新,似善化;萬物聚于其而不噪,似坦。是以智者見崇山定觀焉爾。(趙一蓉)
我們不提倡寫文言文,但對提高語言的簡練也是一個好方法。
我們從以上可以看出,只要學生有了寫作興趣,作文的能力就會快速地得到提高,變被動為主動。學生對寫作有了興趣,他們會在課外閱讀里,在生活中去吸收營養,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胖子不是喂出來的,是吃出來的。只要學生有了寫作興趣,作文教學就會事半功倍。作為教師來說,這何樂不為呢?
【淺談語文教學的特點】相關文章:
淺談外語文化教學05-02
淺談少年田徑業余訓練的特點04-28
淺談讓語文教學走出“潮流”的誤區05-24
淺談挖掘語文教學資源 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04-27
淺談語文教學中辯證思維的培養08-18
淺談交往式教學在中專語文教學中的應用08-27
淺談語文教學的簡簡單單、返樸歸真08-10
淺談語文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05-25
淺談語文教學心理學在說話教學中的影響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