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析杜甫詩歌“詩史”性論文
現如今,大家都經常看到論文的身影吧,論文可以推廣經驗,交流認識。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論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試析杜甫詩歌“詩史”性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文關鍵詞:
詩史說 杜甫詩 孟榮 宋祁 胡宗愈
論文摘要:
孟榮首先提出杜甫詩歌是“詩史”的觀點。他認為,杜甫在安史之亂期間流離隴、蜀時所寫的詩,全面反映杜甫此時的生活,也表現了杜甫的感情,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是“詩史”。宋祁認為,杜甫的律詩善于陳述時事,律切精湛,氣魄宏大,是“詩史”。胡宗愈認為,杜甫的詩歌抒情與敘事結合,表現個人與反映時代統一,是“詩史”。杜甫詩歌“詩史”觀在北宋中期基本建立。
杜甫詩歌一向稱為“詩史”,而杜甫的什么詩是“詩史”,卻眾說紛紜。因此,追溯杜甫詩歌“詩史”說之源就尤其必要。用“詩史”稱杜甫詩歌始于晚唐孟架,改于北宋宋祁,成于北宋胡宗愈。孟槳認為,杜甫在安史之亂期間流離隴、蜀時所寫的詩是“詩史”,這些詩全面表現了杜甫此時的生活,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宋祁認為,杜甫律詩善于陳述時事,律切精湛,氣魄宏大,是“詩史”;胡宗愈認為,杜甫詩歌抒情與敘事結合,表現個人與反映時代統一,是“詩史”。孟架規定“詩史”的亂離背景,宋祁限定“詩史”的律詩體裁,胡宗愈揚棄兩家,揭示“詩史”的內涵,至此,杜甫詩歌“詩史”說基本建立。
“詩史”最初是兩個詞,分別指前人的詩歌創作和歷史記載,不是一個詞,不指杜甫詩歌。《宋書·謝靈運傳論》云:“至于先士茂制,諷高歷賞,子建《函京》之作,仲宣《霸岸》之篇,子荊零雨之章,正長朔風之句,并直舉胸情,非傍詩史,正以音律調韻,取高前式。
作為一個詞而指杜甫的詩歌,始于孟架。孟架說:“杜逢祿山之難,流離隴蜀,畢陳于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故當時號為詩史。
據現有文獻,稱杜甫詩歌是“詩史”始于孟架o馬茂元說:“把杜詩稱為詩史,最早見于晚唐孟槳的《本事》。”“從‘當時號為詩史’這句話看來,詩史這個名詞好像是在杜甫時代已經存在了,—縱使不在杜甫時代,也應該在孟槳以前。可是就我們能夠看到的唐代的記載中,除了《本事詩》外,卻沒有其他的地方提到詩史。”
孟槳稱杜甫詩歌是“詩史”,并不是指杜甫所有的詩歌是“詩史”,而是指杜甫的部分詩歌。孟槳認為,杜甫遭遇安史動亂,流落隴、蜀,此時所寫的詩歌才是“詩史”,其他時間、其他地方所寫詩歌不是“詩史”。“詩史”的寫作背景是逢安史之難且流離隴、蜀,也就是說,安史之亂以外的詩歌不是“詩史”,就是安史之亂期間卻不是在流離隴、蜀時寫的詩歌也不是“詩史”。孟槳的“詩史”說嚴格地限定了杜甫詩歌的范圍。
孟槳嚴格限定“詩史”作品寫作背景,又明確規定其內容。他認為,杜甫在安史動亂、流離隴、蜀時的詩歌全面反映了他遭遇安史動亂,流離隴、蜀的生活,抒寫了他的感情,沒有什么大事遺漏。“詩史”是杜甫動難時代痛苦生活的全面表現,也是其情感的自然流露,通過他的詩歌還可以了解他的時代。例如《秦州雜詩》、《月夜憶舍弟》、《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送路六侍御人朝》、《將赴成都草堂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等,不僅反映了杜甫個人在安史之亂中流離隴、蜀的苦難生活和感情,也表現了當時社會的動亂。寫于安史動亂,流離隴、蜀時的杜甫詩歌表現了杜甫自己,也折射那個時代,這樣的詩歌才是“詩史”。
按照孟槳的“詩史”說,杜甫許多詩歌都不“詩史”。例如安史之亂爆發前的詩《兵車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安史之亂爆發后杜甫在長安所寫的詩《悲陳陶》、《哀江頭》、《曲江二首》,在解州所寫的詩《北征》、《羌村三首》,在洛陽所寫的詩《洗兵馬)),由洛陽途經漁關赴華州所寫的詩《新安吏》、《石壕吏》關吏》、《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還有安史之亂平息后所寫的詩《釋悶》、《天邊行》、《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草堂》、《題桃樹》、《登樓》、《宿府))、《憶昔二首》、《三絕句》、《昔游》等等,甚至還有寓居成都時所寫的詩《蜀相))、《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南鄰》、《狂夫》、《江村》、《野老》、《恨別》、《客至》、《絕句漫興九首》、《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這些詩很多是當代學者視為“詩史”的典型作品。《北征》“是詩人生活和內心的自述,也是時代和社會的寫真,個人的命運和國家與人民的命運緊密聯系”。《淹關吏》、《新婚別》等“三吏”、“三別”是杜甫在乾元元年冬“由洛陽經過撞關,赴華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見所聞。”《三絕句》“有高度現實主義精神,可以說是絕句中的‘三吏’、‘三別’。”這樣的詩不是杜甫逢安史之亂、流離隴、蜀之時寫的,自然不是孟槳所說的“詩史”。可是這些詩歌的“詩史”性質很濃。例如:“前年渝州殺刺史,今年開州殺刺史。群盜相隨劇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二十一家同人蜀,惟殘一人出駱谷。自說二女嚙臂時,回頭卻向秦云哭。殿前兵馬雖曉雄,縱暴略與羌渾同。聞道殺人漢水上,婦女多在官軍中。”(《三絕句》)“夔州處女發半華,四十五十無夫家。更遭喪亂嫁不售,一生抱恨長咨磋”(《負薪行》)。“戎馬不如歸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婦誅求盡,坳哭秋原何處村?”(《白帝》)孟槳的“詩史”說不包括杜甫在安史之亂前后所寫的詩歌,范圍何其狹小。
可是,孟槳“詩史”說強調杜甫詩歌首先是杜甫自己苦難遭遇和痛苦感情的表現,所以特別強調其寫作的動亂時代背景和苦難的個人生活。孟槳對“詩史”說有不可磨滅的首創之功,他創造性地將“詩史”與杜甫詩歌聯系在一起,賦予杜甫詩歌以全新的認識,也賦予“詩史”以全新的意義。孟槳為杜詩“詩史”說奠定了以安史動亂、苦難生活為背景的學說基礎,當代杜詩“詩史”說基本沿著他的方向發展。例如,袁行需主編《中國文學史》說:“杜甫用他的詩,寫了這場戰爭中的重要事件,寫了百姓在戰爭中承受的苦難,以深廣生動、血肉飽滿的形象,展現了戰火中整個社會生活的廣闊畫面。他的詩,被后人稱為詩史。
因為其外延的問題,孟槳的“詩史”說到北宋中葉時被修改。修改的人有兩個,一個是宋祁,一個是胡宗愈。宋祁認為杜甫的律詩是“詩史”,胡宗愈認為杜甫的所有詩歌都是“詩史”。宋祁的修改從舊“詩史”說的背景限定走到體裁限定,胡宗愈取消一切限定,范圍過大,沒有突出安史動亂對于杜甫詩歌的意義。
宋祁說:“甫又善陳時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號‘詩史。宋祁認為,杜甫詩歌“善陳時事”,格律精深,氣魄宏大,是“詩史”。宋祁所謂的“詩史”是指杜甫律詩。宋祁把“詩史”的詩體規定為律詩,是一個創新。在宋祁之前,雖然大家稱贊杜甫的律詩,卻沒有人將其與“詩史”聯系起來。杜甫1400多首詩中,律詩約有910首,古詩414首,絕句127首。律詩所占比例重,而且成就高。元棋比較李白與杜甫,說:“余觀其壯浪縱態、擺去拘束,模寫物象及樂府歌詩,誠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鋪陳終始,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詞氣豪邁而風調清深,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元棋應杜甫之孫杜嗣業之邀而作杜甫墓系銘,難免有溢美之詞。可是,劉響說“自后屬文者,以棋論為是”。白居易《與元九書》也說:“至于貫穿今古,貌縷格律,盡工盡善,又過于李。可以肯定,從元棋到劉響,杜甫的律詩一直得到好評。元棋、劉響他們高度評價杜甫律詩多是肯定其對仗、聲律等的藝術技巧,而少有把杜甫律詩與反映現實聯系起來。與此不同,說到杜甫的古詩時,元鎮、白居易往往稱贊其即事名篇,反映現實的特點。元棋《樂府古題序》說:“近代唯詩人杜甫《悲陳陶》、《哀江頭》、《兵車》、《麗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無復倚傍。予少時與友人樂天、李公垂輩,謂是為當。贊杜甫律詩之盡工盡善,不及其內容;贊杜甫古詩之即事名篇,少談其藝術。中唐對杜甫的兩種體裁的詩的稱贊各有側重。
可是宋祁認為,杜甫的律詩“善陳時事”。杜甫“善陳時事”的律詩,其“善”有二,一是“律切精深”,二是“至千言不少衰”。這是對杜甫律詩的新認識,更是對“詩史”說的新解釋。所謂“律切精深”,是指對仗工整,聲律和諧。以七言律詩為例,《曲江二首》、《諸將五首》、《秋興八首》、《詠懷古跡五首》、《閣夜》、《登高》、《又呈吳郎》等,對仗十分精工、聲律非常圓熟,己達到隨心所欲,無所不能的化境。如“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曲江二首》其二)。“穿花峽蝶深深見,點水蜻蜒款款飛”(《曲江二首》其二)、“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閣夜》)、“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秋興八首》其一)、“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自來自去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江村》)、“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句,都能曲盡聲律與對偶之美,精工典雅。“香稻啄徐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一聯,“鸚鵡”與“鳳凰”后置,平仄聲律吻合,語言奇警,意象超忽,一箭雙雕。所謂“至千言不少衰”,是指杜甫的排律結構嚴謹,氣魄宏大。像《贈特進汝陽王十二韻》、《贈韋左濟》、《奉贈鮮于京兆二十韻》、《投贈歌舒開府翰二十韻》等,大都是二十韻的大篇,不僅格律嚴整,對仗精工,用典雍容,詞藻典雅,而且結構緊,規模大,尤其是《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審李賓客之芳一百韻》是百韻大篇,無與倫比。
總之,“杜甫在律詩上是個全才,無論五律、七律、排律等方面,都是唐代的第一作手,是集大成式的人物。”
無庸置疑,杜甫的律詩藝術精湛,而且有許多律詩即事名篇,善陳時事。《秦州雜詩二十首》既關切國家的時局和命運,又注人深刻的身世之感。《登岳陽樓》既寫詩人即將老死時的處境,也寫仍在戰亂中的黎民百姓。《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寫平定安史之亂的勝利消息,也寫詩人夫婦的欣喜欲狂。《恨別》、《登樓》、《野望》、《蜀相》憂心時局,感啃身世,強烈的憂國憂民的情懷與漂泊支離的身世之感水乳交融。如“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恨別》)、“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登樓》)、“唯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野望》)、“出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等,將對國家前途命運的關心、對時局變化的關注、對英雄人物的呼喚、對外族人侵者的憎恨及自己強烈的憂國之心,都做了盡情完美的表達。《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表現那已經走到了極端貧困的絕路人生,也表現國家與百姓的命運:“書信中原闊,干戈北斗深。”宋祁之“詩史”說不可懷疑!“杜甫許多著名的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都是把自然景象和個人遭遇與時代災難緊密地融合在一起。“在杜甫寫景兼抒情的詩中,這種情、景、事的密切融合,非常豐富,多種多樣,而且越到晚年,這方面的藝術成就越大,像五言律詩《客亭》、《江上》、《江漢》,七言律詩《登樓》、《宿府》、《閣夜》、《秋興八首》等膾炙人口的名篇都是著名的例證。
但杜甫其他體裁的詩歌也具有即事名篇,善陳時事的特點,“三吏”、“三別”,《北征》、《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兵車行》、《麗人行》,《羌村》等及時反映時局、戰亂,不能將其排除在“詩史”之外。例如胡小石說《北征》:“就篇末數韻探之,知與天寶末年安祿山稱兵、太子即位靈武、玄宗內禪有關;且預測將來玄肅父子之恩不終,封建倫常道之不足恃,于此宛轉致其諷喻之旨。特詞義簡晦,不敢詳陳。說《羌村》:“篇幅雖寥寥,而天寶末年之大亂,人民所受之苦痛,皆反映于字句中。非僅為一人發憤抒懷已也。
宋祁從詩體的角度確定“詩史”的范圍,肯定了律詩的“詩史”價值,卻忽視了古詩的“詩史”價值,顧此失彼,其問題比較嚴重。
胡宗愈針對孟、宋二家之說過于限制“詩史”范圍的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詩史”說,他說:“凡出處、動息勞佚、悲歡憂樂、忠憤感激、好賢惡惡,一見于詩,讀之可以知其世,學士大夫謂之詩史。
胡宗愈認為,杜甫詩歌全面表現他個人的生活和情感,他的出處、動息勞佚、悲歡憂樂、忠憤感激、好賢惡惡,全見于詩;也折射出那個時代,讀之可以知其世。所以,學士大夫認為是“詩史”。胡宗愈緊緊抓住杜甫詩歌內容的全面性、抒情性和社會性,是對孟柴“詩史’‘說的完美闡述。胡宗愈認為,杜甫詩歌的敘事與抒情融合,而且其出處、動息勞佚的經歷,悲歡憂樂、忠憤感激、好賢惡惡的感情,不僅是其一己之私事、隱情,也是時事、民情的再現,因此意味深長,激動人心,耐人尋思,遠非歷史記載所能比擬,是具有藝術美的歷史,贏得了“詩史”的稱號。這種認識為當代學者接受。馬茂元說:“在動亂時代里暴露出來的重大問題,都成為杜甫大部分的詩里的主要內容。他觀察的范圍之廣,認識之深,并能以高度的藝術手腕把他觀察、認識的所得在詩歌里卓越地表達出來。”“也就是這個原故,杜詩才獲得了千百年來被人所公認的詩史的稱號。”“杜甫詩反映了玄宗、肅宗、代宗三朝的事跡和人民的生活,同時也滲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人感到詩人的性情活躍在詩的字里行間。
胡宗愈對杜甫“詩史”的范圍沒有像孟茶和宋祁那樣去機械規定,在他看來,所有杜甫的詩歌都表現了杜甫的生活,抒發了杜甫的感情,而且“讀之可以知其世”,就都是“詩史”。不分體裁,也不限背景,其范圍遠比孟茶和宋祁的廣。當代學者也不分詩體,馬茂元就說杜甫的古詩和律詩一樣:“他的詩,尤其是長篇的古體詩,‘多紀當時事’,里邊卻含有濃厚的抒情成分。同時他的寫景兼抒情的詩(多半是近體詩)也經常聯系時事。這兩大類詩是他的詩集中最主要的部分,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占有很大的比重;也就是這些詩千古傳誦,感動無數后代的讀者,使杜詩得到了詩史的稱號。
但是胡宗愈的杜甫詩歌“詩史”說不特別限定寫作背景,與現在的杜甫詩歌“詩史”說相距較大。現在的杜甫詩歌“詩史”說雖然不限詩歌的寫作背景,但側重安史動亂的背景意義,突出其對杜甫詩歌所烙印的亂離色彩。章培恒、駱玉明說,杜甫的詩歌是“亂離時世的悲歌”,“杜甫不只是一個時代的觀察者、記錄者,他本身的遭遇是同時代的苦難糾結在一起的”。
杜甫詩歌“詩史”說經孟茶提出,由于其對寫作背景的過于狹窄的規定,杜甫一部分具有“詩史”性質的詩歌被排除在“詩史”之外;宋祁否定孟茶的“詩史”論,修改了“詩史”的范圍,卻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胡宗愈既否定宋祁,也揚棄孟柴,提出新的“詩史”說。胡宗愈新的“詩史”觀如果突出安史動亂對杜甫詩歌創作的意義,則十分完善。
拓展:
杜甫詩歌名句
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岳》
2、紈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4挽弓當挽強,用劍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5、朱門九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6、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
7、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
8、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江南逢李龜年》
9、昔聞洞庭湖,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陽樓》
10、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登高》
11、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
12、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登高》
13、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閣夜》
14、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秋興八首》
15、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懷》
16、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17、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絕句四首(其三)》
18、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絕句二首(其一)》
19、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0、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戲為六絕句》
21、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六)》
22、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贈化卿》
23、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4、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水檻遣心二首(其一)》
25、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夜喜雨》
26、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客至》
27、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江村》
28、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蜀相》
29、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巾。《蜀相》
30、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
31、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夢李白二首》
32、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夢李白二首》
33、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佳人》
34、萬里盡征戍,烽火被岡巒。《垂老別》
35、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試析杜甫詩歌“詩史”性論文】相關文章:
試析舞蹈表演中情感表達的重要性論文04-26
試析幼兒家庭性教育中父母的性素養問題論文05-06
試析無線定位技術論文04-14
試析羈押必要性審查之我見08-30
試析課堂教學即時性評價08-04
試析項目可行性研究06-11
綜述性論文04-14
試析大學生自主性德育學習04-28
試析捕后羈押必要性審查制度的細化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