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育的教學模式與教學設計研究
摘要: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實現教學模式改革、培養創新人才,這是當今世界教育領域中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也是我國教育者的重大使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新舊教學模式有何區別,以及信息化教學設計應注意哪些問題,對此進行一些初步探討。
關鍵詞:信息技術 教育模式 信息化教學設計 創新人才
1、引言
計算機網絡的飛速發展日益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學習方式。從全球范圍來看,信息化教育的改革浪潮一浪高過一浪:美國總統克林頓1997年國情咨詢中提出,在 2000年之前,要把每間教室和圖書館都聯到Internet;法國于1998年初公布:“將法國社會帶入21世紀”的計劃,要求法國所有學校全部實現計算機化;德國在1997年也執行教學應用因特網信息資源的計劃等等,都說明了發展信息化教育是大勢所趨。中國教育也面臨一個e化的時代,一個變革的時代。
2、信息化教育的概念和特征
信息化教育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教育體系,包括教育觀念、教育組織、教育內容、教育模式、教育技術、教育評價、教育環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變化。信息化教育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1)教材多媒體化。教材多媒體化就是利用多媒體,特別是超媒體技術,建立教學內容的結構化、動態化、形象化表示。越來越多的教材和工具書變成多媒體化,它們不但包含文字和圖形,還能呈現聲音、動畫、錄像以及模擬的三維景象。
(2)資源全球化。利用網絡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資源連成一個信息海洋,供廣大教育用戶共享。它有許多類型,包括教育網站、電子書刊、虛擬軟件庫、新聞組等。
(3)教學個性化。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構建的智能導師系統能夠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特點和需求進行教學和提供幫助。
(4)學習自主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認同,利用信息技術支持自主學習成為必然發展趨向。事實上,超文本/超媒體之類的電子教材已經為自主學習提供了極其便利的條件。
(5)任務合作化。學生通過合作方式完成學習任務也是當前國際教育的發展方向,信息技術在支持合作學習方面可以起重要作用。
(6)環境虛擬化。教育虛擬化意味著教學活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脫離物理空間時間的限制,這是信息化教育的重要特征。包括虛擬教室、虛擬實驗室、虛擬圖書館等等。
(7)管理自動化。計算機管理教學(CMI)包括計算機測試與評分、學習問題診斷、學習任務分配等功能。
3、信息化教育的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觀念、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的教學過程的穩定結構形式。教學過程中主要包含教師、學生、教科書和媒體四個因素,這四個要素相互關聯、相互作用形成穩定的結構形式。
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是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認知結構的主動建構者;教師是學習主體的幫助者、引導者與促進者。由學生、教師、教學信息、學習環境構成了 信息化教育的教學模式結構(見附圖)。
信息化教育的教學模式可描述為,以學生為中心,學習者在教師創設的情境、協作與會話等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這種模式中,學生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和運用者;教師是教學過程的指導者與組織者,意義建構的促進者和幫助者;信息所攜帶的知識不全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對象(客體);學習環境包括“情境”、“協作”、“會話”等要素。情境必須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協作發生在學習過程的始終,學習小組的成員之間必須通過會話協商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和學生是互動關系,正所謂教學相長。信息化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區別如附表所示,傳統教學模式是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而信息化教學模式是選擇適合學生的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與教學設計是密不可分的。信息化的教學模式必然要求有高質量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與之相適應。
4、信息化教學設計
在教育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設計,簡稱為“信息化教學設計”。具體說,信息化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促進以學為中心的學習方式的轉變,充分地、恰當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科學地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以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信息化教學設計包括教學計劃的設計、教學計劃的執行、教學活動的評價與反饋。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目標是幫助全體教師在自己的日常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學業成就。
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法很多,像基于信息技術的研究性學習、資源型學習、英特爾未來教育、蘋果明日教室、WebQuest、“拾荒式”教學設計等,無論教學的方式方法怎樣,信息化教學設計關注的基本點是,基于國家課程標準、基于教育信息化環境,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學習成績。信息化教學設計沒有固定的模式,是教師發揮自己創造力的廣闊天地。主要是通過案例學習來模仿、分析、移植、創新,反復實踐、反思、總結,逐步掌握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設計出高水平的信息化教案,不僅是技術的應用,更重要的是思想的體現和滲透。
由上海師范大學黎加厚教授展示的中、美老師分別制作的同名課件《影子》,給筆者印象很深。由中國某師大附小老師制作的《影子》曾獲全國“金海航”杯多媒體大獎賽二等獎。它采用 office軟件,以動畫的形式,配以歡快的音樂、學生的朗讀,將小學一年級的課文內容——人與影子的關系展示出來。其目的就是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示課文內容。而美國教師的《影子》課件就很簡單,只有一天中影子變化的動畫設計、影子變化的測量數據、影子的照片、有關影子的知識等內容,其界面也很簡單。它給學生們留下了極大的思考余地,甚至使學生們立刻產生了一種愿望:到太陽上去,看自己的影子。《影子》的較量,關鍵不是技術,就在于開發思想。如果從開發平臺、制作技術方面講,與國外教師之間的差距并不大。國內課件多是再現書本知識的呈現式學習,學生足不出戶通過多媒體技術的聲音、圖像、色彩了解許多課文的知識。雖然課堂容量大,精美的界面能吸引學生,但學生仍然在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教育,沒有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5、結束語
走進信息化時代,觀念要改變。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校校通”已初見成效,學習資源庫正發揮著其龐大的信息資源優勢。對于我國廣大教師來說,面臨正在迅速到來的教育信息化浪潮,要認清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新教育觀念,并且懂得如何利用技術來支持教育改革和促進教育發展,是十分必要的。信息化教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與方法的研究與實踐,必將推動中國教育改革進一步向縱深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德亮,黎加厚.博士談教育信息化[J].中國電化教育,2003(5)
2 黎加厚.創造教育信息化環境中學生和教師的精神生命活動——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環境觀”[J].電化教育研究,2002(2)
3 南國農.信息技術教育與創新人才培養[J].電化教育研究,2001(8)
4 烏美娜.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信息化教育的教學模式與教學設計研究】相關文章:
醫學檢驗教育教學模式研究11-30
高職教育互動教學的三模式研究12-04
教育模式的研究12-04
教育教學模式研究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3-07
構建高職體育教學模式問題的研究教育論文11-19
學前教育專業的信息化教學研究03-26
日語教學的新模式研究分析11-14
試論教育信息化與大學生素質教育模式研究12-04
中學英語信息化教學平臺設計研究的論文03-1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