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論如何提高高校學生聽課質量
論文摘要:面對“課堂學生爆滿”和“課堂學生所剩無幾”兩種現象,對如何提高高校學生的聽課質量進行了思考。學校及教師應從學生的思想上著手,給予正確教導與引導,使學生明確學習的動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另外,授課教師應提高自身素質,使學生情不自禁地被課堂吸引。
論文關鍵詞:聽課質量;學習態度;人格魅力;理論素質;教學能力
對“課堂學生爆滿”和“課堂學生所乘4無幾”兩種現象,有的人很容易與教師講課好壞聯想起來,這不無道理。可是,教師課講得好學生就一定會來上課么?仔細思考一下這兩種現象中學生的狀態,還能得出什么結論?前者,學生處于主動學習,不是教師通過諸如上課點名等手段強制學生來上課。后者,對于這個課堂而言,大部分學生是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出于不喜歡此門課或不喜歡教師等原因就選擇逃課。兩種現象中,學生的學習態度顯然不同,學生的聽課質量因此也存了很大的差距。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聽課質量呢?本文從下面兩個方面進行討論。
1思想上給予學生正確的教導與引導
首先在思想上對學生給予正確的教導與引導,使學生明確自己為什么要學習,給自己立下什么樣的人生目標,如何主動去學習。正確教導、引導很關鍵。對學生思想的教育應從新生入學就開始。在新生中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學生認為考上大學是學習的終點,經過三年高中的緊張拼搏,現在終于可以享受了;也有的學生習慣了以前在學校有教師管、在家有家長管的學習方式,來到大學后失去了高考這樣大的奮斗目標,突然覺得無所適從,一片茫然;有的學生聽取了學生間流傳的一些順口溜“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并且學著嘗試。在大的背景下,英語四、六級與畢業、找工作密切相關,所以,大多數學生很快陷入考四、六級中。另外,剛剛從高中步入大學的殿堂,學習方式的差別也會令一些學生很不適應。高中時,課堂上知識點不很密集,學生在課堂上就能消化大部分知識。在大學,不僅上課時間長,而且一堂課下來,學生的筆記會增厚不少。無論從記憶規律來說,還是從腦力上看,學生都會感到吃不消。從學生的自信心上來說,他們會不適應一堂課下來有這么“多”聽不懂之處,大大降低了學生的自信心。面對這些問題,學校應采取措施,在新生入學后就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教育,預先告知他們將面臨的各種變化,讓他們做好心理準備,并提供有效的心理適應方法。發展性原則的重點就是教師有意識地為學生創造成功的經歷,發展學生的潛能。新生入學時,許多人對自我都抱著較高的評價和期望。進校后,環境發生了改變,教師要鼓勵他們對自我重新定位,了解自我,悅納自我,進而發展自我的潛能,并且告知學生以后將要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作為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并結合所教課程給學生以引導、以信心。
2教師需提高自身素質
學生有了上述這些心理準備,并逐漸適應環境,明確自己為什么要學習,給自己立下人生目標后,他們會去主動學習。那么課堂上,教師該如何滿足學生的需求昵?或者說教師如何做才能讓自己的課有魅力以吸引學生來聽課呢?
2.1教師要有人格魅力
人格是指人的品質、性格、能力等特征的總和,是人的道德品質的體現。馮友蘭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說:“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陽光”。我國古代就有“親其師,方能信其道”之說,用人格力量征服學生,我們稱之為“人格效應”。高校教師的道德品質、價值取向、教學態度、治學精神、行為舉止等都會對學生構成一種自然的教育力量,產生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在金錢與人格的較量中,在五光十色的生活征途中,維護人格的尊嚴,表現出一種高尚自尊的人格,一種寬廣豁達的胸懷,一種平常淡泊的心境,堅守精神的家園,而不能隨波逐流,過于世俗。如果高校教師物欲橫流,道德低下,精神萎靡,只追求名利,貪圖安逸,不負責任,何以在大學生心中樹立精神支柱?
2.2教師要有較高的理論素質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葉圣陶先生說,做好教師工作有兩個必備條件,一是肯負責,二是有本錢。這“本錢”指的就是教師必須具有深厚的科學文化知識儲備。高校教師的知識結構一要“精”——“知得深”;二要“博”——“知得廣”。高校教師對所任學科的專業知識不僅應當知其然,而且應當知其所以然,對專業知識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和新舊聯系都應了然于胸。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甚至有人提出,高校教師的知識要如同一條河,源源不斷,清新鮮活。這就要求高校教師一方面要注意對現有知識的汲取和積累,另一方面要追蹤學科研究和科學技術的前沿成果,不斷發現新知識。人的思想空虛與知識貧乏是聯系在一起的,而智慧、覺悟又總是與知識水平緊密相關的。高校教師的知識儲備不足,必然嚴重影響傳授知識的效率,成為加重大學生學習負擔的重要原因。
2.3教師要具有良好的教學能力
《學記》說過:“教者,師逸而功倍”。高校教師要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不僅要懂得教學規律,還必須不斷探索教學的藝術。高校教師以自己教學的魅力使師生知、情、意溝通在一起,形成一種心靈呼應的心理相容,教師用自己的心融化著學生的心,用自己的個性影響著大學生的個性,并使學生的多種個性服從于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再創造,這樣的高校教師才稱得起是名副其實的教育者,學生才是真正的大學生。現代教學論要求我們在教學改革中必須考慮難度、強度、密度、速度等問題,必須克服節奏慢、密度小、信息量少的弊端,建立快節奏、大容量、高頻率的現代教學風格。現在有了多媒體輔助教學,諸如電影、電視和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更有利于增加課堂的知識量、信息量。另外,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代替了過去以黑板、粉筆為教具的教學模式,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把動畫、圖像、立體聲融合起來,真正做到“圖文并茂”,把學生帶入一種心曠神怡的境界,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樣就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收到良好的效果。高校教師講究教學藝術,有助于在教學中培養大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其學習能力,開發其智力,著重訓練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思維力。高校教師的能力素質越好,越能針對每位大學生的個體差異選擇最佳的科學訓練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課堂上,教師能與學生之間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學活動是在師生雙方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完成的。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才能得以發揮,而教師的主導作用則是建立在學生的主體作用之上的。只有當師生之間互相作用,學生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才能得以激發和培養,學生才能獲得充分的發展。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是合作伙伴的關系。教師是組建者、引導者、解惑者。教師與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課堂上,要引導學生參與思維過程,不斷提出問題,進行主動思考,這一方面使學生學會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另一方面,由于課堂時間比較長,注意力不能始終集中,提出問題也會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2.4教師與學生之間要能夠溝通
所謂心理溝通,是指師生之間在心理上互相容納,互相理解對方、接受對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體講,就是學生能理解教師對他們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確性,樂意接受教師的教育指導和幫助,并且化為行動;教師能理解學生言行產生的背景,透析學生言行的真正動機,體諒其具體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師生之間相互接受,將心比心,不曲解對方。學生喜歡一位老師,也就會喜歡這位老師所教授的課程,這也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一種保證。所以,教師應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多與學生溝通,熱情幫助學生克服其學習、生活上的困難,做學生學習與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與之建立一種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良好關系,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通過溝通,學生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師,知道如何與教師配合,使教師的課講得更順利。這種相互溝通和了解會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好。就像鼓勵與表揚,人人都喜歡被鼓勵和表揚,學生被教師鼓勵會更有動力和信心,教師被學生鼓勵又何嘗不是呢?溝通的一種方式是交談。和學生談話可以在正式場合,如課堂、辦公室,也可以在非正式場合,如課間、操場、勞動場地或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等。不管在什么場合談話,尤其在后一種場合,要談得好、有收獲,關鍵是選準交談的突破口,從學生最熟悉、最感興趣的話題入手,使他們解除顧慮,打開心扉。蘇霍姆林斯基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我敢拿腦袋擔保,如果學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歡樂和痛苦告訴教師,不愿意與教師開誠相見。那么,談論任何教育都總歸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溝通也可以是調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想法的手段。如果說物質的量是連接宏觀與微觀的橋梁,那么溝通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物質的量。
總之,提高高校學生的聽課質量,就要弄清楚學生聽課質量差的原因,并且能夠采取相應措施從學生的思想上讓其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另外,要提高教師的各種能力,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
更多論文范文相關文章請訪問:論文范文頻道
【試論如何提高高校學生聽課質量】相關文章:
如何提高學校管理質量08-28
淺談如何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06-14
如何提高科學課探究質量05-06
試析如何提高有機化學教學質量08-22
談談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質量05-21
如何提高課堂效率08-08
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質量04-29
如何提高中學生體育課堂質量的方法探索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