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作文訓練中的幾點嘗試
在作文課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有的學生雙手托腮,緊皺眉頭不愿寫;有的大腦空空,無從下手不想寫;有的置之不理,毫不在意不愛寫;有的覺得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不好寫……如何把學生視為"苦差"的作文變成他們的"樂事"呢?在教學實踐中,我嘗試著運用"遷移"規律,從興趣入手,把讀、說、寫訓練相結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體做法如下:一、運用興趣的"遷移",變"要我寫"為"我要寫"
一般對低年級的作文要求是要有興趣,樂于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對作文感到頭痛的同學,往往在寫作中無話可說,語言干癟,內容空洞。其實,他們對作文的恐懼心理和抵觸情緒,源于他們對寫作缺乏參與的興趣和動力。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調動孩子們對寫作的興趣,這種興趣從何而來呢?
世界著名詩人歌德曾說:"世界是那樣的廣闊豐富,生活是那樣的豐富多彩……我的全部詩都是應景即興詩,來自現實生活中……在這段話中,歌德明確指出了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絢麗多彩的生活,不也正是孩子們濃厚的興趣所在嗎?"養小貓、下象棋、學武術、踢足球……"哪一件不充滿了無限的情趣?小學生年齡小,對他們而言,只有感興趣的活動才會積極地、自覺地去參與,才會有更為鮮明、深刻的情緒體驗。因此,為了調動學生作文的自覺能動性,在訓練過程中我嘗試著運用興趣的"遷移"規律,努力把學生對生活的濃厚興趣逐步遷移到觀察、寫作上來。為此,我注意創造條件使作文教學的內容更貼近于學生感興趣的生活,讓作文訓練回到生活中去,讓孩子們寫他們感興趣,樂于寫的作文。
1.圍繞著豐富多彩的生活選題;
我在作文訓練時,首先從學生感興趣的生活題材中選題(如:下象棋,養小貓,學武術,踢足球……)只要是孩子們感興趣的活動,都可以成為他們的寫作素材。
2.創設情趣盎然的寫作環境;
訓練時,我們不妨把富有兒童情趣的生活畫面、活動場景搬入課堂。精彩的課本劇表演、激烈的小競賽、活生生的小動物……,情境的設置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中獲得寫作素材,激發了他們的寫作欲望。
以上做法都是圍繞著孩子們的興趣點展開的。由于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活動與事物,因此在老師地指導下,他們會有目的地細心觀察,認真思考。在老師地引導下,孩子們把興趣的焦點逐步由"樂于做"轉向"樂于寫",進而激發強烈的寫作動機。
二、利用"知識"的遷移,從會想、會讀,到會寫
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是相互聯系,融會貫通的。在指導作文訓練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知識"的遷移,利用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已經形成、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去影響和解決寫作問題。
1想像與寫作相結合,以想促寫。
如學習《鯨》一課時,學生通過幻燈片的具體演示,觀察理解了鯨的外形、生活習性,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自始至終地處在濃厚的觀察興趣和積極的思維王國里。這樣,在作文課上,學生們興致勃勃地把周圍觀察到的小花貓、小白兔、小金魚、小蜜蜂等,通過豐富的想像生動活潑、準確得當地表達出來。 2讀寫結合,以讀助寫。
在教學中,可以通過繪聲繪色的朗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通過輕聲讀和默讀領會理解課文內容,或者通過教材中的"讀寫例話"、"基本訓練"等內容,學習其中的寫作知識,在學習的基礎上將教材中零散的、片斷的寫作知識系統化成整體知識,這樣有利于在作文過程中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實踐表明,無論是從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和學習活動入手,想方設法促使興趣"遷移"的做法,還是利用已有的知識與技能,去影響新知識學習的"知識"遷移的做法,都是符合兒童心理和認知規律的,有助于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和寫作能力的提高。
三、何創設和諧的教學環境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最佳的教學效果來自于師生共同創造的和諧的課堂氣氛。要使學生成為具有創新和批判精神的學習者,必須通過創設一種能夠對學生已有的心理能力提出挑戰的教學環境來完成。那么,如何創設和諧的教學環境呢?
1.情感共鳴,產生教學合力。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學生接受信息的閥門,積極的情感是學生認識活動的"能源"和"發動機"。師生之間沒有心理溝通,缺乏情感共鳴是難以產生"合力效應"的。從一定意義上講,語文課是情感課,語文課堂更是一塊情感共鳴的教育藝術園地。如在教學《萬里長城》一課時,教師注重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溝通,學生、教師與教材之間的情感溝通,運用飽含深厚情感的教學語言,引導學生對具體詞句進行閱讀、討論,并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自由贊嘆。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體會,教師細心點撥,巧妙"移情",在感受長城的偉大中激發了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再如《小音樂家楊科》的悲憤之情,《桂林山水》的贊美之情,《貓》的愛憐之情,《大海的歌》的喜悅之情……全都可以通過教師藝術地傳遞出來,震撼一個個學生的心靈,形成強烈的情感共鳴。教學充滿了活力,理性的光芒就會在情感共鳴的火花中放射出來,學生的知識"躍遷"也因此有了物質基礎。
2.發揚民主,喚起成功欲望。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教師要樹立民主平等的思想,抑制自我中心意識,真誠地認識到自己是為學生服務的。學習面前人人平等,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爭得學習成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爭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的教育素質,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有靈活的教學方法,不輕易指責批評學生,常常給學生以鼓勵和支持,尤其是關愛那些中差生。一堂課或一個教學環節后,及時進行學習評估,多肯定,多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就讓學生心情舒暢、無拘無束地參與了教學活動,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保持、提高了學習興趣,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了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
【我在作文訓練中的幾點嘗試】相關文章:
語文教學中“因材施教”的幾點嘗試02-26
新課標下的幾點教學嘗試03-04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形成性評價的幾點嘗試12-07
我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心育”的幾點做法11-21
培養高中生閱讀能力的幾點嘗試12-07
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幾點嘗試11-19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幾點嘗試12-01
新課程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幾點教學嘗試03-27
引導學生熟練掌握詞匯的幾點嘗試11-2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