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傳媒對兒童的正負面影響論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對論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論文對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對于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眾傳媒對兒童的正負面影響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眾傳媒對兒童的正負面影響論文 篇1
【摘要】
隨著大眾傳媒的日益發展壯大,兒童接觸電視媒介等新興電子產品的機會很多,大眾傳媒對兒童的生活方式、心理行為都產生著深刻的影響。大眾傳媒豐富了兒童的視野,但對他們的道德觀念、行為能力等也產生著雙方面的影響。本文從家庭和學校等方面提出建議,以期大眾傳媒對兒童能產生更多有利的影響。
【關鍵詞】
大眾傳媒;互聯網;兒童影響
21世紀由于全球經濟的快速增長和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大眾傳媒日益發達并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并且越來越多地影響著受眾對大眾傳媒的依賴,人們已生活在一個媒體無處不在和“高度依賴”媒體的社會。
大眾傳媒的日益發展壯大,對兒童產生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凸顯,這已成為社會各界學者及家長老師的共識。中國進入市場經濟以后,我國的兒童頻道、兒童報刊等都獲得快速發展,電視等大眾傳媒對兒童心理行為、生活方式都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大眾傳媒豐富兒童的發展環境
廣大兒童由于日常接觸面過窄,時常出入的就是家庭和學校,在家人、老師的看護下,直接經驗太少,對世界又充滿著好奇心,這時他們就會利用大眾傳播媒介認識和解釋社會現實,逐步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由于兒童思想的天真,他們對傳媒提供的東西常持肯定態度,這樣,他們就在不知不覺、潛移默化中形成或改變著自己的是非判斷能力。
大眾傳媒是一個知識的海洋,充斥著各方面的求解與探索,它既可以鍛煉兒童運用科技的能力,偶爾的娛樂游戲消遣也能提高兒童的邏輯思維能力,又可以為他們的學習提供大量的資料,對他們感興趣的內容提供更多詳細信息,開闊他們的視野;但也有一些虛假信息的存在,會影響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同時,傳播媒介提供的信息不需要運用多少大腦就能接受,這也會影響到兒童思維能力的開發。
上世紀90年代后,電視作為新興的傳播媒介,人們對它的依賴性在逐年增加,這就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兒童的社會化。小學生多會關注兒童頻道,中學生隨著心智的漸漸成熟,接受媒介信息的范圍也相對大些。
在電視還沒成為主流媒介時,兒童接收信息和學習實踐都是通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來實現的,更多的是在學校里接受老師知識的傳授。而在現代社會,兒童接受大眾媒介的年齡段在逐漸趨于小齡化,當家人使用大眾媒介時孩子們或多或少就開始接觸并學習使用了。作業完成后,課余時光大多數孩子還是會選擇觀看電視的。
電視中的多數內容是超出兒童所應接觸的知識范圍的。例如百科知識、名人逸事、社會要聞、經濟娛樂事件等都可以開闊兒童的視野、增強他們的文化素養與內涵、拓寬他們的所見所聞。但是他們在不知不覺中也會吸收到很多不符合自身年齡段的事物,如反叛的、情愛的…兒童還不能區分媒體與現實生活的差距,他們比成人更多地相信并接受媒體傳播的知識與信息,而在大眾傳媒中,不少內容是不符合現實生活或不適合兒童的。
歷史上每一個傳媒的出現和普及都推動了文化的傳承和信息的傳播,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尤其是互聯網。互聯網信息傳播的發展造就著一個全新的網絡受眾群。其中兒童也是受眾群的一部分。可是網絡媒體上存在著大量的冗余信息,這就很容易成為兒童認識領域的`障礙。同時黃色信息也充斥著互聯網,這很容易影響兒童的心理生理健康,新的社會問題也就會在此基礎上滋生。
大眾傳媒對兒童正負方面的影響
當今社會,兒童身心發展主要是通過受教育來實現的,那么學校就承擔著兒童教育的重大責任。可是隨著社會的迅猛發展,大眾傳媒在日益充斥著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從積極方面來說可以促進兒童的發展,啟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主動自覺地學習。電視、網絡正是一種以生動的畫面,輔以語言、音樂的視聽媒體。其畫面、動作與聲音同時刺激孩子的感官而吸引兒童的注意力,開闊了兒童的視野,豐富了知識、經驗,提高了他們形象思維的能力,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兒童思考,激發了孩子的想象力。所以,家長應該充分利用它,引導和幫助孩子懂事明理,增長知識,開闊視野。
大眾傳媒對兒童的消極影響也是同時存在的,如果這種影響長期存在,很可能會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
大眾傳媒中的暴力,并非是殺人、放火、流血等,任何有明顯而具體的語言或行為的使人屈服,無論是否有傷亡的情景均屬暴力。口語暴力、武器暴力、物品暴力均為暴力的展示方式。傳媒中渲染的暴力或“軟暴力”容易給兒童形成先入為主的定性的觀念,以為現實世界就是這樣。另外兒童還有極強的模仿能力,容易模仿暴力節目中的情節、手段,因此產生的影響更甚。
根據上述所講的大眾傳媒對兒童產生的正面或負面的影響,我們要不斷整合多種新媒體資源服務于教育現代化,來指導兒童對大眾傳媒的選擇。
首先,在家庭中應當注重大眾傳媒的使用。在與孩子共同享用大眾傳媒時,應選取利于孩子成長的內容進行觀看,如科普知識、競技賽場、新近新聞事件的發生、藝術作品的欣賞等。
其次,加強對兒童的教育關愛。兒童過分依賴某些媒體可能會引起生理或心理上的不健康狀況。如果兒童過分依賴媒介,對問題的思考就會產生懶惰情緒,對網絡資料的查詢就相應會產生過多的依賴性。這樣既耽誤了兒童吸收課本知識的時間,又減弱了大腦的思維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再次,指導孩子對傳媒傳播信息的鑒別和選擇。指導孩子應選取知名網站去找尋新聞、資料。在閱讀刊物、觀看電視時應選取那些能夠拓寬自己知識面的東西去看,而不是一些花邊新聞,這些內容不僅耽誤時間,而且對他們的成長起不到好的作用,切記一定要正確對待媒介所傳遞的文化信息。
最后,家長對兒童給予恰當的管束,幫助兒童合理利用自己的課外時間。家長可以在孩子的課余時間安排些提高藝術修養的培訓班,一方面充實了休閑時間,另一方面也加強了對孩子的藝術教育。很多家長由于對孩子存有溺愛心理,并沒有過多約束孩子們接觸大眾傳媒的時間,長此以往很容易造成兒童不良的生活狀態。因此家長應嚴格控制他們在家看電視或上網的時間,并對他們接觸的媒介進行正確的引導。如果孩子能學會適度控制上網的時間可能也就沒有沉迷的問題了。所以時間的控制非常重要,網并非不可上,電視并非不可看,孩子和大人一樣,同樣有娛樂和休閑的需求,同樣有享受現代化娛樂工具的權利,關鍵是父母要引導孩子知道如何自控。這點要以家庭為基礎實施保護。
學校引導兒童正確對待網絡等大眾傳媒
學校應該引導兒童正確對待網絡等大眾傳媒。學校可適時對兒童進行道德教育,積極引導學生正確利用網絡,以減少和預防兒童不良行為的出現。
首先,應針對兒童的興趣愛好指定可實施不同體例、不同方法的教材,因材施教。與此同時,一定要以現實生活實踐經驗為基礎,不能脫離實際進行說教。兒童進入學校后,對于教師傳授的知識是非常信任的,老師的職責就是傳道授業解惑,所以一定要對兒童不明白的問題進行耐心說教,要讓孩子們知道哪些是正確的價值觀、哪些應當摒棄、哪些應當記憶。所謂倫理道德就是要遵循和諧的人際交往關系,正確的為人處世原則,正確的價值觀念,高尚的人生情感和敏銳的思維及處世能力等,這些都是需要孩子們親身經歷的,而不能一味地通過大眾傳媒對自己進行灌輸,這樣只能滋長自己的懶惰行為和不良意識。
其次,對于現在網絡媒體的覆蓋情況,學校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和使用網絡。在學校安排的計算機課上,老師一定要起到關鍵性的指導作用。現在社會由于網絡信息冗雜現象嚴重,黃色信息也在侵蝕著網絡,兒童對這些新奇的尚未接觸的事物是帶有很強好奇心的,所以一定要幫助兒童樹立科學的大眾傳播理念,堅決杜絕網絡不良信息侵蝕兒童的意志。
總之,大眾傳媒雖然存在著劣勢,但是對人們產生的積極影響還是占主流地位的。它給人們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對兒童的成長也起到了開闊視野、豐富童年想象力的舉足輕重的作用。只要我們能夠正確使用大眾媒介,正確引導兒童對它的接觸,就一定可以發揮其優勢,使兒童能夠健康成長。而大眾傳媒本身也要擁有社會責任感,以社會道德與社會責任來約束自己的傳播行為,從而走上更加積極健康的信息傳播軌道。
參考文獻:
[1]周慶山.傳播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王彬.大眾文化對青少年一代的影響[J].青年研究,2001(1).
[3]李季湄.幼兒教育學基礎[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4]徐耀魁.大眾傳播新論[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5(3).
大眾傳媒對兒童的正負面影響論文 篇2
一、大眾傳媒推動兒童文學的產生與發展
直到20世紀80年代以后,新的電子信息技術開始推動一場新的傳播革命,實現了兒童文學由紙質媒介向動漫、電視、電影等電子媒介的轉型。與此同時,許多兒童刊物的發行量大幅度下降。但電子媒介又以多種形式豐富了兒童文學的存在形式,拓展了兒童文學的傳播渠道,為兒童文學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多元的傳播平臺。在這之前,兒童文學主要通過插圖和連環畫等圖像形式豐富自身的傳播渠道,這對受眾兒童來說無疑是影響巨大的。但從整體上看,文字依然占據主導地位,圖像只是對文字的一種補充或說明,而且在呈現方式上也較為平面和單一。有了電子媒介后,通過廣播有了聽覺上的享受;視覺上,無論中央臺還是地方臺都設有兒童頻道,即便是綜合頻道,也會根據兒童一天生活的流程安排兒童節目時間。這些兒童節目無疑是傳媒的一個縮影。以中國之聲的兒童節目“小喇叭廣播”為例,以聲音的形式傳播著國內外兒童文學;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很大一部分兒童文學被改編為動漫、電視劇、電影。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時期,媒介對兒童文學的影響已經不止停留在兒童文學呈現的形式上。大眾傳媒是一種社會組織,就其性質而言,跟其經營目標、宣傳目標和公共性與公益性密切相關,因而對兒童文學的傳播必須面對市場,其中包含兒童文學的生產、流通、消費等諸多層面。
二、新媒介時代下兒童文學傳播的轉變
近年來,新媒介的飛速發展及其給社會帶來的沖擊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新媒介永遠都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其涉及的領域寬廣,但無疑網絡技術給兒童文學帶來了新變化。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網絡技術飛速發展,人類步入網絡時代,有了新的語境。面對各種新型媒介的興起,受眾的選擇不再單一化,進而對兒童文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式的多元化發展。兒童文學通過網絡等新媒介把紙質生產的兒童文學作品電子化處理,用網絡的渠道進行傳播,受眾的獲取方式從而變得更為快捷、簡易,即在網上便可閱讀或下載。對兒童文學的不同呈現形式也是新媒介傳播有別于大眾傳媒傳播的主要表現。此外,新媒介傳播更注重與受眾的互動。在一個虛擬、巨大的平臺上,傳播者即作家可以通過文學創作和傳播活動來實現與讀者互動。眼下最為流行的非微博莫屬,很多兒童文學作家開通了博客及微博,與讀者進行互動交流。除此之外,兒童站以及論壇也成了互動陣地,如“中國兒童”、“小飛魚兒童”、“太陽鳥兒童文學沙龍”、“純真年代論壇”等。相對于大眾傳媒平臺對兒童文學的傳播,網絡平臺對兒童文學傳播方式的改變有著更為積極的作用。除了網絡兒童文學這一新的藝術形式之外,通過傳統紙質兒童文學的電子轉化,兒童文學的傳播進入更多元共享的廣闊傳播空間。電子閱讀也成為兒童文學的一種新潮流,通過網絡拉近了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距離。而且“各類兒童文學的編輯出版機構也可以建立各自的網站、網頁發布各類出版信息、圖書資訊,促進創作、出版、發行、銷售等環節的信息溝通”。當下,對于兒童文學傳播來說,網絡已經成為兒童文學圖書銷售的重要渠道,京東商城、當當網、卓越網、燈光網站已經成為圖書銷售的重要陣地,很多兒童文學的銷售名列前茅。但不得不說,兒童文學是凈化兒童身心、培養兒童健康成長的“營養豐富”的精神食糧,隨著網絡等新媒體的高度繁榮,兒童文學傳播滯障越來越多,優秀的兒童文學越來越少,傳播環境越來越差,導致當下兒童“營養豐富”的精神食糧越來越匱乏,理論界甚至傳出兒童文學即將消逝的聲音。如何改善兒童文學傳播環境,為新媒體環境下的“花朵們”提供更多更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改善“祖國未來”的精神“營養”,是具有重大意義和現實關懷的一個命題。
三、兒童文學傳播趨勢產業發展經驗
以往,傳播兒童文學主要以書籍、雜志、報紙等形式出現,隨著媒介的發展,兒童文學的傳播開辟了新的天地。可以說,當下的兒童文學在媒介時代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傳播趨勢產業發展經驗。首先,兒童文學實現了跨媒介傳播,越來越多的兒童文學被改編為影視作品。通過改編的方式,兒童文學的影視化不僅優化了兒童文學的影響力,更成為推動兒童文學發展的源泉。“2000年有人做了‘現代受眾了解文學作品的途徑調查’,調查者曾挑選了100部中外文學名著。結果表明,有60.5%的人是先從電視、電影、廣播、戲劇等非文字傳播渠道了解這些作品的。其中18.5%的人在影視等媒體上看了以后再去看原著,而其余的人看了影視、戲劇之后,就不再看原著了。”由此可見,當代社會,報刊、書籍等紙質媒介的主導優勢已不在,而影視等媒介形態更受青睞。盡管紙質媒介的兒童文學受到如此大的沖擊,但這并沒有使兒童文學的傳播就此止步,更多的傳播者或傳播組織積極應對,力求為兒童文學尋求生存路徑,以在市場上打開兒童文學的突破口。將兒童文學改編為影視作品更進一步促進了兒童文學書籍的熱銷。縱觀當下市場,可以說每一部由兒童文學改編成的電影都有著較好的票房,如《暮光之城》、《哈利波特》、《納尼亞傳奇》、《愛麗絲漫游奇境記》等,對兒童文學的改編也更注重其教育性及核心價值觀的打造。以《愛麗絲漫游奇境記》為例,影片熱映后帶動了相應的兒童文學暢銷,甚至各網站、各書店一時出現了缺貨、補貨現象。目前,在一系列網站上其銷售總量仍居排行前列。很多國家將兒童文學改編為動漫及動畫片,如日本的《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中國的《神筆馬良》,迪士尼系列《美人魚》、《美女與野獸》、《青蛙王子》、《長發公主》。在西方,則更偏向以童話及其民間故事為藍本進行影視創作,如《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白雪公主與獵人》以及同樣由童話改編的電視連續劇《童話鎮》。不可避免的是,在這樣的大眾文化下,兒童文學的文學性漸漸失落,并向著成人化發展。兒童文學影視終究逃離不了商業市場,它需要更多的`受眾。
“所謂兒童文學者,即用兒童本位的文字組成之文學,由兒童的感官可以直接訴于其精神的堂奧者。換言之即明白淺近,饒有趣味,一方面投兒童心理之所好,一方面兒童可以欣賞的文學”,這是對兒童文學最早的定義。但當下的兒童文學影視的主題及其人物形象等都偏向成人化。往往以兒童世界為中心的文學作品,在影視作品中增添了成人的愛情、暴力、血腥等元素。在韓劇《秘密花園》和《清潭洞愛麗絲》中,都對兒童文學《愛麗絲漫游奇境記》進行了改編:帶領愛麗絲進入樹洞的懷表兔子在電視劇中變為引領女主角進入富人區的一個工具;《白雪公主與獵人》里充滿歡樂的森林變為能洞悉人心的黑暗森林,整個電影圍繞復仇、戰爭展開。再看人物形象,變得更為復雜化。如今,兒童文學的受眾不僅僅只限于兒童,更多的成人也成為受眾之一。但不能否認,兒童文學影視成人化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其次,在傳媒時代下,兒童文學產業拓寬了其傳播范圍。麥克盧漢的“地球村”理論指出,現代科技的發展,縮小了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的時空距離。在原始社會,人們主要靠語言進行傳播,廣范圍的傳播需花較長時間,在文字和印刷媒介產生之后,尤其是隨著電子媒介的普及,人與人之間距離大大縮小,傳播的速度也大大提升。就兒童文學傳播而言,偏遠地區的小孩也能閱讀到自己喜歡的讀物,看到喜歡的動畫片;有條件的家庭,甚至不用帶小孩出門也能觀賞到兒童文學影片。當然,兒童文學的傳播已經不再局限于本國,在中國,很多外國兒童文學也是家喻戶曉,如《安徒生童話》、《小王子》、《窗邊的小豆豆》、《時代廣場的蟋蟀》等。同時,兒童文學電影的改編也有了國界的跨越,宮崎駿的動漫《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改編自英國作家瑪麗諾頓《借東西的地下小人》,中國的《花木蘭》、《梁山伯與祝英臺》都被迪士尼改編成了同名電影,最近很火熱的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也引用了美國作家凱特迪卡米洛的《愛德華的奇妙之旅》。電子傳媒改變了整個社會乃至世界,它能突破時空帶來的傳播局限,讓人們無論身處何方、有無閱讀能力,都能接受到各種信息。最后,兒童文學相關產業傳播不再使用單一的媒介,更多的是通過媒介的相互融合。傳統媒介的功能大多是單一的,例如,報紙僅供閱讀,廣播僅供收聽,電視雖然可以聲像文字并茂,但人卻不能用它進行信息傳輸或處理。關于媒介融合,人們最初的定位是將電視、報刊等傳統媒介融合在一起,而當下多媒體技術的產生,實現了豐富多樣且將傳播功能融于一個系統。根據最新的定義,“所謂多媒體,指的是使用數字壓縮和網絡技術將廣播、電視、電話、傳真、電子出版、計算機通信等各種信息媒介連成一體,對聲音、影像、文字、數據等進行一元化高速處理并提供給用戶的雙向信息系統”。可以說,媒介的融合對兒童文學的傳播方式的變革更為深遠。在媒介融合的趨勢下兒童文學傳播不得不呈現向數字化整合的趨勢,可以在各種不同媒介形態下輕松實現轉換,從而滿足受眾的多元化選擇。
四、結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飛速發展的新興媒介對兒童文學的傳播具有顛覆性的影響。在這一新語境下,兒童文學傳播面臨著重重考驗與挑戰。面對不斷擴張的傳媒,兒童文學的發展不能只停留在過去的媒介形式,而應以理性、開放的姿態直面媒介對兒童文學帶來的危機,利用媒介這一平臺,轉危機為機遇,擴大兒童文學的影響力、傳播范圍,進一步推動兒童文學發展。
【大眾傳媒對兒童的正負面影響論文】相關文章:
論大眾傳媒對學校體育的影響11-22
兒童哲學的闡述論文02-13
大眾傳媒時代國學形象的媒介傳播方式11-20
試析大眾傳媒對學生社會化的影響12-02
學前兒童畢業論文提綱02-26
特殊兒童家庭教育論文11-16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論文05-21
淺析大眾傳媒視野下的通俗文學12-18
大眾傳媒在公共事務管理中的作用03-23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