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中音樂鑒賞教學
新課程的實施,使原本死氣沉沉的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新氣象。廣大教師依據音樂新課程的新理念,不斷探索、實踐、創新新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讓高中音樂鑒賞課變得“活”了起來。但是,一些新問題、新矛盾也在教學實踐中凸現了出來:如何正確看待音樂鑒賞教學中的學科綜合問題?如何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如何處理學生的音樂理解與作曲家內涵不一致問題?如何真正有效地利用多媒體的輔助教學?怎樣處理和解決這些問題,值得深入探討。本人根據自己對音樂鑒賞教學的多年實踐和思考,針對當前音樂教學的現狀,談談自己對這些問題的一些粗淺的看法,以拋磚引玉。一、 學科綜合要避免盲目延伸,要堅持“以音樂為本”
新《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講到“應當提倡學科綜合”,它體現了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是學科體系領域的縱向伸展,也是精英文化向大眾文化的回歸。合理的學科綜合,不僅能拓展學生的審美視野,給學生廣闊的體驗和表現音樂的空間,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但是,一些音樂鑒賞課的綜合學習越來越多的表現為社會調查、查閱資料、講述民族歷史與文化、文學語言、戲劇表演等非音樂的活動,音樂課堂上充斥越來越多離題的拓展。如老師在欣賞、介紹云南彝族民歌的時候,大量的與學生討論云南的民族服裝、節日、民族習慣等問題,缺乏音樂性,音樂課前半部分儼然成了歷史文化科。雖然課堂內容豐富多樣,但這樣的學科綜合是不可取的!這樣的音樂課迷失了音樂本性!音樂學科綜合,必須以注重音樂行為前提,必須堅持以音樂為本的原則,必須以音樂為載體,以豐富的音樂、絢麗多彩的音樂表現形式為綜合學習內容,這樣的學科綜合才真正體現了“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講到“應當提倡學科綜合”。
二、課堂活動設計要恰當有效
新課程的實施給音樂鑒賞課帶來了很大變化,曾經是“規矩、呆板、拘束”的課堂漸漸離我們遠去,各具特色的教學課例層出不窮,令人回味,新課改精神已逐漸入人心。
隨著“熱鬧”的音樂課就體現不出課改的理念。于是,那些即興課堂表演、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分組討論等必要的教學環節,統統都被夾在了課堂教學中,這種“被合作”“被討論”“被表演”的課堂活動,在平常一些公開課、優質課中,隨處可見。老師為快速實現自己的教學設計意圖,常常使學生剛開始合作或還沒開始合作學習,就讓老師“被結束了”。這樣的課,“熱鬧”是有了卻大有嘩眾取眾之嫌,因為有些課堂活動根本就沒有踏踏實實的為開展,只有形式沒有實質,只是為了制造課堂“熱鬧”,感性課程的時髦而已。
課程改革的過程也是揚棄的過程,在新課程實施中,有些教師只抓住了教學方法的外殼,盲目模仿,迷失了方向,遠離了新課程。因此,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我們要時時反思自己自己的教學行為,要從教學內容、學生的年齡特征、教學的時機、學生的參與程度等多角度來分析問題,是音樂課堂的教學設計既有活潑新穎的形式,又有凝神思索、警示墨香的時刻,最好是能水到渠成,這樣的活動,才事半功倍、錦上添花。 三、留出想象的空間,適當引導避免過多的言傳身教
音樂藝術的非語義性和不確定性,決定了音樂學科同其他學科具有不同的教學方式,即:體驗的方式。音樂是一種直接經驗,而直接經驗的獲得,必須通過知覺的方式。因此,音樂教育過程,應是一個學習者對音樂的感受、感悟和音樂對學習者的感染、感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應是引導著和促進者,起作用是引導學生理解音樂家的美妙音樂,而不是代替學生理解音樂,不能讓學生“被理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些老實人試圖把音樂給學生“講明白”,這種方式顯然是不可取的,其根本癥結在于排斥了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生無法形成同音樂之間的直接體驗與交流。音樂音響的費與異性特征決定了音樂教師不能對音樂作品進行過多講解,學生們在欣賞同一首音樂作品時,由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經歷,他們所聯想或想象到的音樂內容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對音樂內容過多的講解和詮釋,無益與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提高。因此,音樂鑒賞教學一定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想象空間。
并且,學生的音樂鑒賞理解與作曲家的內涵不一致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理解,找到與作曲家內涵的共同點,肯定學生音樂鑒賞的閃光處,千萬不能一棍子打死,以作曲家的意圖不謀而合。因此,老師絕不能用一個標準答案來詮釋某一個音樂作品。新課程標準的音樂教師,在不能做這樣死板的老師!
四、多媒體技術是輔助教學工具,避免喧賓奪主
多媒體技術在音樂健身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極大的擴展了教學容量,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提高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參與熱情,為音樂鑒賞教學帶來了嶄新的局面,也有效地促進了教學質量提高。因此,越來越受到老師和學生的喜愛,已逐漸成為目前主流的音樂教學輔助手段。但在教學實踐中,有的老師過多依賴多媒體技術運用,認為一堂成功的音樂課必須的使用多媒體,使用了先進的多媒體手段就等于上了一堂優秀的音樂課,從而走進了多媒體運用的誤區。有些老師在準備一節音樂鑒賞課時,似乎不是把功夫下載鉆研教材、設計教法上、而是把精力聚焦于課件制作上:彩色背景、立體文字、三維動畫、影視錄像等等應有盡有,而不關于教學內容有關無關、有沒有必要。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都被這“輔助手段”深深吸引,他們在沒有心思去聆聽音樂、去體驗音樂。一堂課下來,學生們發出的唯一感慨就是:音樂教師制作的課件太棒了!音樂鑒賞課的教學過程是師生感情交流、共同創造的過程,教學中我們應當科學、恰當的運用多媒體課件,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讓多媒體課件真正發揮“畫龍點睛”的作用。
綜上所述,我們要認識到,實踐新課程,提高音樂鑒賞教學效果,只有一股熱情、盲目模仿是不行的,要對各種教學方法和措施進行實踐,并不斷反思和小結,才會真正有所收獲。在今后的音樂鑒賞教學過程中,我們應時刻緊跟時代的發展,轉變教學理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合理設計自己的教學過程和方法,注重實效,避免走秀!
【淺談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相關文章:
淺談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張玉東12-11
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問題及解決對策12-06
論述高中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12-06
淺談電腦音樂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12-10
淺談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音樂能力11-19
初中音樂樂感及音樂鑒賞教學探討12-10
淺談高中物理模型教學01-23
淺談顏真卿的書法特點及鑒賞論文06-04
淺談中專民族音樂教學的探究12-08
- 淺談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張玉東 推薦度: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