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載體-互動
《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指出:“教學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交流的互動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幫助他們形成以能力發展為目的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和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實施這些原則必然離不開課堂教學中的交流、互動。互動是英語課堂教學的載體, 互動教學強調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共同發展,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從多種渠道尋找體例,采納多種多樣的形式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積極互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養成良好的積極主動的習慣,提高英語課堂的有效性。中學英語教學活動中的互動是多種多樣的,筆者從以下幾方面談談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互動教學體驗。一、 師生互動
“師生互動”教學是新課程標準實施的重要體現,也是目前一種富有創意、有實效的教學理論與方略。在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要審視、定位,不斷轉變教與學的方式,促成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活動交往,由此使英語課堂真正成為交流互動、師生共識的充滿生命力的開放性的課堂。
1. 優化師生之間的情緒互動,打造高效課堂
課堂教學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師生之間進行情感交流的過程,交流得好,課堂教學就成功,教師滿意,學生也滿足。因此,一堂課的成功與否與師生間的情緒有很大的關系,而教師的情緒常影響著學生的情緒:如果教師心情愉快,面帶微笑,看到教師的微笑,學生自然會輕松起來,情緒也自然會愉快起來,整個教學過程也就會其樂融融,課堂效率也相應得到提高。相反,教師板著臉,會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學生擔心著教師的情緒。師生間如果有了距離感,就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必須超越自己的個人感情,調整好上課的情緒。
2. 教師有效的提問成為互動的有效載體
提問是一種教學方法,也是是一門藝術。問題提得好,好比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水面,能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 教師怎樣才能有效地提問,并使之成為互動的有效載體呢?筆者是從以下方面嘗試的。
(1)交談提問,注意情感
教師應當以愉快、友好、從容、談話式的態度來提問。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通過交談式的提問,讓學生對所學語言產生親切感,引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在語言教學過程中交流情感,在師生情感和諧的狀態下訓練語言。
(2)適時而問,注意時機
課堂提問,教師宜將課文內容與學生的實際學習、生活融合在一起,選擇合適的問題,設計出學生感興趣并且能引起學生共鳴的問題。設計問題時教師宜注意提問的時機,不同目的的提問在英語教學中安排有所不同。適時而問,注意時機 ,就是要結合課堂教學的進展及變化來設置。孔子云:“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在學生的“憤”、“悱”之時提問,能促使學生積極思維,上下求索。“適時而問,注意時機”非常關鍵,不選擇恰當的時機提問,針對性不強,隨意性較大,不能把握住學生的思維流向,不能較好地創設問題情境。若倉促而問,就會造成被提問的學生無從回答或者懶于思考,以致失去回答問題的信心,降低學習的積極性。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學生注意力渙散的時候,即時發問,在教學遇到教材的關鍵處、疑難處、矛盾處、拓展處、轉折處時,即時發問。這樣就會實現師生互動,就會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
(3)把握難易,注意層次差異
課堂教學是初中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要求教師對每位學生的聽說讀寫都要進行全面的培養。針對學生程度不齊的實際,英語教師可以精心設計提問的難易度,使優、中、差學生都可以獲取所需信息,起到“優生能吃飽,差生能吃了”的良好作用,啟發出每位學生的學習興趣。設置的問題不能太難也不能太容易,太難的問題會使學生處于緊張狀態,損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產生恐懼心理,久而久之,使學生對于教師的提問不再積極主動地回答,而是盡量回避,這樣就打擊了學生渴求知識的熱情;太容易的問題,沒有啟發性,學生或不屑回答,或回答時不動腦筋,這樣學生會對學習失去興趣,致使學生或覺得都學會了而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或思維仍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上,這就大大降低了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教師的課堂提問,難易要適當,使解決問題所需的思維水平處于“臨界區”,能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不是讓學生伸手摘果子,也不是讓學生可望而不可及,而是讓他們跳一跳摘到果子。這樣,既調動了學生思維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思維能力。
把握難易的同時,還應注意問題的層次差異,因人施問,讓每個學生有不同的提高。比如,在講第三人稱單數的語言概念時,先向基礎弱的學生提出:一個人是不是單數?一個物體是不是表示單數?再向中等生提出:怎樣才是復數?“我、你、他”中什么人稱是第三人稱?最后要求優秀學生總結出第三人稱單數到底包括哪些分類情況?這些問題層次分明,尊重學生的層次差異。因材施教,不同層次的提問,會引發多種互動,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教師對于學生的表現與想法,依據學生的層次進行適度的總結或追問等都是引發有效互動的良機。 3. 表揚的互動
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重視學生的成功、肯定學生的成就,其基本方法就是表揚和獎勵。“優秀”對于每個人來說標準是不一樣的,對于一些人來說90分是優秀,對于另一些人來說60分就是不錯的成績。只要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有所進步,就該表揚。我們要承認差異,使每個學生都有被表揚的機會,使每一個學生都體驗成功。學生的每一個小小的成功與進步,教師都及時地表揚。受表揚的學生臉上便會顯現燦爛的微笑,上課時輕松自如。特別是學生習上有些困難的學生,他們的自卑心理比較重,壓力很大,教師的一點點表揚,會像照亮他們前行的燈塔一樣,給了他們目標、信心、動力。同時,受表揚的學生也會向教師投以感動的目光,這目光給了教師一種肯定,一種信心。這種表揚的互動,會使教師與學生處于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之中,能使師生共同勉勵,共同努力。長此以往,教師與學生會產生很強的依賴性,這種依賴性又會使師生之間產生了一種期望的互動,教師期望學生更加努力,更加發奮學習,不斷拼搏,而學生更期望老師把學生引向一個又一個知識的高峰,彼此更上一層樓。
二、 生生互動
英語學習是一個富有個性的自主學習行為,感知、理解、頓悟,無不需要學生全身心的投入。教師要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讓課堂活起來。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建立生生互動的課堂教學模式,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培養他們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教學中,教師可從下面兩個方面方式來實現生生互動。
1. 優化組合,實現良性的生生互動
學生的行動里潛在著互相幫助和互相協作的動機,在其驅動之下,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便能建立一種友好合作關系,共同承擔責任和共同解決問題,學生的行為傾向于維護這種良好的合作關系,這樣,相互間的交往與尊重就會促進學習和解決問題。因此,教學時可把學生分成若干組,就問題展開討論,各抒己見,小組綜合,得出結論,讓其余同學參與評價。小組一般讓不同層次、不同興趣的同學在一個小組內不僅可以取長補短、相互促進。每隔一段時間,小組要重新組成,永遠保持“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學習程度。比如,在學習一篇新課文前,教師可要求學生自學,課堂上,組建小組,各小組的成員,匯報自己的自學情況,一般控制在15分鐘左右。在這期間,每組學生在組內互相提問、互相幫助、共同商討、解決問題,小組長把各組員在自學中遇到的問題總結起來讓大家一起思考、討論;然后各小組長把組內學習所得及不能解決的問題歸納起來,最后組際間交流所得并討論解決疑難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設法引導學生,讓他們自己得出正確或接近正確的答案。學生通過自學體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現了良性的生生互動,增強了英語課堂的高效性。
2. 激發興趣是實現英語互動教學中的催化劑
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培養發散性思維的重要條件。興趣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強有力的推動力。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能夠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英語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根據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安排富有趣味性和幽默感的教學內容,適當采取一些歌曲、游戲、表演等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語言的功能是交流,學生“說”的能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不怕學生犯錯誤,就怕學生不敢說。鼓勵學生將課文涉及到的話題動腦編,動嘴說。利用或創造與實際生活類似的情景,模擬實際生活中的交際,讓學生表演出來。
3. 恰設游戲,促成生生互動
在語言教學中設計競賽游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充分發揮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既調節了學習的節奏,又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在愉快協調的氣氛中實現了生生互動的合作學習。
綜上所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英語互動課堂教學,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把課堂真正地還給了學生,適應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保證了教學內容的完成,促進了課程目標的實現,因此說,互動教學也真正成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載體。
【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載體-互動】相關文章:
淺談初中英語互動式課堂教學12-11
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互動交流11-27
互動課堂教學探究12-07
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法02-26
談生物課堂互動的創設02-23
談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02-28
談以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03-05
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論文11-07
以數學開放題為載體的生成性課堂教學03-2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