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以交流方式培養創新型大學生
摘要:隨著經濟與科技的進步,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一個知識經濟與科技信息一體化的時代,面對新時代新的挑戰,適應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的需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大學生是我國實施現代教育的重點,也是我國教育思想觀念的一次重大轉變。只有樹立全新的教育觀念,并將其有序的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營造創新的氛圍才是關鍵所在。本文從目前高校培養人才現狀入手,對以交流方式培養創新型大學生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大學生素質教育交流創新型對策
引言:當今國際經濟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科技的競爭,培養創新型大學生是21世紀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使命之一。“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如果自主創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術引進,就永遠難以擺脫技術落后的局面。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主要模式和重要載體,可以讓當今大學生擁有一個自由交流的空間,從而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完成自己的創新型計劃。
一、當前制約我國高校大學生實現創新的原因
毫無疑問,科學技術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科技對國民創造財富的貢獻越來越大,已經是社會第一生產力。科技的進步需要依靠大量開發人力資源,但大幅度的提高勞動人民的水平則是需要依靠教育,教育對科技與有促進的作用。科學教育水平與科學技術是衡量綜合國力與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實施科教興國關鍵在于培養創新型人才,特別是高等教育的創新型人才。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逐步培養出來的,雖然我國現在高等教育越來越重視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但是相比歐美發達國家,由于經驗較少,力度不夠,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原因。
1.傳統的教育觀念制約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要實現培養創新型大學生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我國傳統的教育觀念雖然也有不少閃亮之處,但是目前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必然會阻擋高等教育的發展。由于工業經濟在我國發展時間不長,教育發展背景多依賴于農業經濟,使得高等教育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也形成了“固守疆域”的模式,不能夠面向未來、面向社會、面向現代化;儒家文化一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主體,但是其中庸思想卻忽視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它只是要求學生不要激進、追求和諧,主張維持現狀、否定變革的思想嚴重影響到大學生創新能力的而培養。儒家的綱常倫理思想讓高等教育忽視大學生主體性發揮,強調的“師道尊嚴”讓高等教育帶有一定的專制性,缺乏民主作風,在教學活動中學生高度依附于教師,失去主動性和創造性。
2.教育管理體制的落后
在國內大多數高校中普遍實施的是以管理者為本位,以教學監控為中心的教育管理體制,這種體制是受蘇聯模式的影響,缺乏學生學習自由提供相應的選擇性。在專業上則表現為:學生入學后可能被調到某一專業,但是這在專業“恰恰是學生不想學的,換專業又很難,”學非所愛“的現象相當普遍;學生也缺少選擇課程的權利,一方面學生喜歡的課程難以開出,或者不能滿足多數人的需要,另一方面,學生對一些課程的不感興趣,又不得不必修和考試,學生能夠自由選擇課程的余地實在太少。這樣,大學生作為教育創新成果的最終體現者,缺乏實現創新教育的途徑,是不可能培養創新型大學生的。
二、交流方式培養創新人才的平臺——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
“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主要面向全校全日制本科一、二年級學生。申請者必須學業優秀、善于獨立思考、實踐動手能力強、對科學研究、科技活動或社會實踐有濃厚的興趣、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研究探索精神,具備從事科學研究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并且設有專項經費,經費由教育部撥款、學校配套、教師科研經費或社會捐助等組成,資助經費額度每個項目不少于1萬元,經費由學校管理辦公室負責管理,嚴格遵守學校財務管理制度。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通過交流進行合作,是學校實現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有效平臺。
以教師為主導實現創新教育。
專業教師是申請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學生所配備的專業顧問,負責指導學生進行創新性實驗,能夠讓學生在具有充分的理論基礎之上得到教師的輔導而開展活動,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所也是實現創新教育的主導。讓學生加強與教師的交流不僅可以獲取大量的專業知識,也可以避免讓項目偏離計劃,有益于創新性實驗項目更考的開展。我院帶領大學生進行創新性實驗的教師多為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知名教師,并且在自己的領域中研究眾多成果,具有創新型教師的知識結構,掌握現代教育理論,掌握相應的現代教學技術和手段,對學生的創新實驗項目起著權威的指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實現創新教育。具有一定創新能力是為了讓學生初步具有信息加工能力,分析探究問題的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掌握和運用創新技法的能力,創新成果的表達和物化能力及產生創造發明成果的能力等。在實施創新性實驗項目的的時候必須重視大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分尊重其獨立人格、自身的主動性因素,進一步引導學生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引導學生擁有廣泛的興趣愛好,并將其興趣、愛好、好奇心發展為創新動機、創新意識,而最終有才能形成創新思想升華為創新能力。學生與學生通過之間的交流,加深彼此的理解,增強信任,只有在自由與交流的氛圍中才能點亮創新的火花。
交流意味著人人參與,平等對話,不僅是發展科學的重要條件,而且也是體現社會進步和繁榮的一個主要標志,只有交流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
三、以交流方式實現培養創新型大學生的對策
縱觀人類歷史,無數科學發明還是重大發現絕不是某個天才或者是精英一時心血來潮所創造出來的,都可以說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在當今科學與經濟的時代,交流是迸發出新事物的重要環節。讓學生和老師沖破傳統的教育模式,借助交流平臺的作用是創新教育成功的關鍵。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既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抉擇,又是大學生自身成長成才的內在需要,只有對癥下藥,多管齊下,綜合治理,才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1.進一步發揮管理的作用,積極搭建交流平臺
從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實事求是,綜合考慮,可以成立創新實驗項目領導小組,積極推薦優秀項目到學校參加評審。當學校評審通過后嚴格遵循:“申報項目被學校審批立項后,學校將劃撥50%的資助研究經費用于項目啟動實施,項目中期檢查通過后,再撥付余下的50%經費。“的規定,不得私自克扣學生經費,動用行政的力量減少中間環節,讓大學生可以順利的實施避免過多的人際關系。
2.做好監督檢查和項目交流工作,全面掌控項目進展情況
組織“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交流會”。通通常參加試驗項目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渠道,利用交流會對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的工作思路、具體做法和存在的問題等進行了廣泛交流溝通,并且需要對項目得繼續深入實施提出了明確要求。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交流會需要定期召開而不是一次心血來潮,并且要建立相應的工作記錄、中期檢查制度,全面掌控項目的進展情況,并且積極監督,項目的運行,及時解決各種突出問題。
3.注重創新性實驗的本質,避免走形式
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注重“研究過程”而非“研究成果”,其主要是以項目為載體,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掌握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目前在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一些學生在申請成功之后,由于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原因,疲于應付,要么將別人的成果辦照過來改頭換面,要么就是作出的項目平淡不出眾。實驗的真正目的在于培養和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因此必須讓學生在思想上認識到這項實驗的本質所在。
結束語: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無疑給師生交流創造了一個廣泛交流的平臺,成為師生溝通的紐帶,給更多的大學生提供創新訓練的的機會。目前學校的各種機制可能不完善,但是也是走在一條不斷完善的道路上,只有讓學生充分的交流,創建適合于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式,才能高校培養出一代具有良好創新意識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羅仕國.大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的緊迫性和途徑[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5).
[2]杜環歡,甘杰.注重思維培養——高等教育不可忽視的一環[J]教育探索,2005,(03).
【論以交流方式培養創新型大學生】相關文章:
論高中生物課堂中創新型教學方式11-21
論獨立學院大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12-02
論訓練英語的有效方式12-09
論川劇意境營造方式12-11
淺析高校創新型大學生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思考03-07
論大學生情緒與沖突應對方式關系12-03
論大學生英語文化意識培養策略11-14
數學交流能力的培養12-02
論取象思維方式哲學論文02-2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