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學分制背景下高校學風現狀調查與分析
論文摘要:通過問卷調查、座談和訪談等形式調查研究高校實施學分制后學風的現狀,分析學風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探索學風建設的有效措施,對于保證高校培養合格的創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論文關鍵詞:學分制;學風建設;創新型人才
學風是學生在校學習生活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精神面貌,是學生在校園中經過長期教育和影響逐步形成的行為風尚,優良的學風是提高高校教學質量和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證。目前國內很多高校采用了學分制管理制度,這種學年學分制雖然具有很多的優點,但是在實施過程中我們發現它對高校的學風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本文通過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以下簡稱“我校”)的學風狀況進行調查和分析,了解實施學分制后高校的學風現狀,分析學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促進高校培養合格的創新型人才。
一、學風現狀調查
1.調查對象和內容
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500份,回收有效問卷1360份,涉及22個專業(包括理、工、文)。調查對象為一到三年級大學生,各年級所占百分比依次為40.3%,36.9%,22.8%,其中,男生占72.6%,女生占27.4%。
調查問卷共設計32道題目,題目類型為單選題、多選題和問答題,涉及范圍從課堂學習到課余時間安排,從教師教學情況到學校教學管理,內容全面,數據詳實準確。此外,還通過學生座談會、訪談等形式擴展了調查的深度和廣度。
2.調查結果概況
調查顯示,目前64.4%的學生認為我校學風狀況“很好和較好”,66.5%的學生認為所在班級的班風“很好和較好”,53.8%的學生課余時間經常用于自習,66.9%的學生每天自習超過2小時,其中有21.7%的學生每天自習時間超過4小時,這些均表明我校學風狀況總體良好,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69.2%的學生認為實行學分制后增加了學習機會,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修一部分課程,有助于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和愛好。40.3%的學生偶爾或經常抄襲作業,僅有35.3%的學生獨立完成作業,31.5%的學生經常或者有過作弊行為,47.5%的學生雖然認識到考試前學習不利于知識的掌握,但是認為短期有效,這些數據也表明我校學風建設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因而83.1%的學生認為加強學風建設“很有必要和有必要”,可見大部分學生對于加強學風建設持積極的態度。
二、學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學習目的不明確
在學生學習目的的調查中,雖然32.7%的學生為拿更多的證書等硬件,為以后找工作打基礎;24.4%的學生為今后的深造作準備;30%的學生為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為實現人生理想作準備;只有3%的學生沒有想過,這些數據雖然表明學生的學習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但是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在日常學習過程中,59.5%的學生缺乏學習動力、厭學、為考試而學,25.2%的學生迷戀上網,41.1%的學生認為學校缺乏學習、學術氣氛,20%的學生學習紀律意識差,遲到曠課現象嚴重,37%的學生學習浮躁、考試突擊,這些都表明雖然學生對學習目的有簡單的思考,但是落實到實際學習生活過程中,表現出行為的不穩定性和思想的不成熟性。在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難的調查中,有48.9%的學生認為學習困難的最大因素是自我控制能力差,難以形成良好的習慣,這可能是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在高中時存在著學習和升學的壓力,接受著填鴨式教育模式,進入大學后教育模式發生了轉變,原先所面臨的升學壓力也消失了,教師督促的減少,造成了對大學學習的不適應,失去了明確的學習目的。
2.學習態度有待端正
學生的上課出勤、課堂聽課、課后復習、考試等都表明了學生的學習態度,調查發現,75.3%的學生有過逃課的經歷,其中50.8%的學生承認自己有過偶爾逃課,24.5%的學生甚至認為曠課與否并不重要,只要不影響學習就行。通過座談發現,因為現在大部分課程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每節課的知識量非常大,課堂上大部分學生很少做筆記,只是把教師課件拷貝回去,課后也很少花時間復習功課。47.7%的學生臨考前才開始復習,只有23%的學生注重平時積累,31.6%的學生在過去的考試中“經常設法作弊和有過作弊行為”,從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學生的課堂學習和課后復習狀況不容樂觀,考試前采取臨時“抱佛腳”的策略,考試過程中有作弊行為,學習態度不夠端正。
3.教師教學水平亟待提高
隨著學生人數的增加,高校大規模地引進教師,雖然這些教師大都具有高學歷,但是大部分沒有掌握教育教學規律,有的甚至沒有參加系統的崗前培訓就走上了講臺,這就導致了“沉悶課堂”和“逃課熱”等丑惡現象愈演愈烈。調查發現,認為我校教風“很好和較好”的占56.3%,認為我校教師敬業精神“很好和較好”的占63.4%,認為我校教師學術水平“很好和較好”的占62%,這些均表明學生對我校的教風、教師的敬業精神和學術水平是認可的,但是在教師的授課水平、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介紹新知識方面,分別有44%、59.2%、47.7%的學生認為教師“水平一般”,在造成學生逃課的主要原因中,22.4%的學生是因為不喜歡教師的授課方式。另外,調查顯示,22.4%的學生認為在學習過程中缺少實踐鍛煉機會,無法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這可能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沒有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很大關系。通過座談發現大部分學生對于青年教師授課情況“一般滿意和不滿意”,這可能是因為我校近些年大規模引進具有博士學位的青年教師,雖然這些教師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但是他們在授課、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等方面還有待提高。
4.專業概念模糊
調查表明只有24.5%的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了解,17.5%的學生對所學專業不了解,58%的學生“一般”了解所學專業。從年級來看,82%的大一新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不了解,對專業特點、課程設置、畢業前景等情況都不甚了解,經過一年的學習,仍有26%的大二學生對自己專業完全不了解,大三雖然只有6.8%的學生對所學專業完全不了解,但是非常了解的學生也只有21%,這可能是由于在應試教育體制下培養的學生,沒有認真思考過自己大學所學專業的情況。學生的主動學習、主動認識的能力不足也是造成專業概念模糊的一個重要原因。
5.缺乏專業學習興趣
調查表明只有27.9%的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滿意,56.9%的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一般滿意,甚至有高達15.2%的學生對于自己所學的專業不滿意,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存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有一部分學生對自己將來所要從事的行業沒有進行認真的思考,抱著先升學再擇業的想法,導致升入大學后,隨著學習的深入對于自己所學專業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雖然實施學分制后容許學生在大二可以選擇轉專業,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因為各方面的原因,只有少數對所學專業不滿意的學生成功地轉到自己有興趣的專業學習,所以仍有部分學生產生了對自己所學專業不滿意的情緒。另外,調查也表明所學內容枯燥陳舊、缺少實踐鍛煉機會、課程設置不甚合理都是學生缺乏專業學習興趣的重要原因。
三、加強高校學風建設的對策
1.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
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目的、學習動機受其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影響,大學生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正確的學習目標。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整個大學過程,大一新生利用入學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等,通過聘請專業教授、輔導員、優秀畢業生給大一新生授課,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培養其自主發展、自主選擇、自主評價、自我約束的自立能力,激發其內在的積極因素,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自我管理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盡快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習慣,幫助新生盡快確立遠大理想和新的奮斗目標;二、三年級則通過結合專業教育和“兩課”重點對學生進行成才規律及學習自覺性的教育,引導學生圍繞專業自覺拓寬知識面,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減少學習的盲目性,加強學習的主動性;四年級則主要側重于考研和就業引導教育,通過加強學生的職業規劃能力,明確職業定位和目標,制定適合于自身的實施計劃和策略,并在考研和就業過程中不斷進行調整和完善。
2.強化學生在學風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學生既是學風建設的直接創建者,也是學風建設的推動者,更是學風建設的受益者。學生主動參與到知識獲取的過程,是決定學習效果的內在動力和關鍵因素。在學習過程中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激發學生內在的求學精神和動力,從而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和促進學生成人成才。加強學生在學風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就是要加強對學生進行學風教育,發揮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作用,讓學生認識到只有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學習動力、學習方法,才能產生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他們自覺全面地提升自身素質。
加強學風建設,要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和學生干部的作用。學生黨員和學生干部作為學生中的排頭兵,認識、理解問題的角度和宏觀把握、思考能力等表現相對優秀,應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在不斷加強自身文化修養和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可以協助教師維護好課堂學習秩序,對遲到早退現象進行監督,對學習“急功近利”、“弄虛作假”等現象進行抵制,對優秀學生及其經驗進行宣傳等,這有利于督促學生在學習中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以優良教風促進學風建設
教師在培養人的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只是簡單的“傳道、授業,解惑”的人,更是學生探索真理的領路人。教師教得好,有助于學生學得好。多年的實踐證明,良好的教風必然會促進形成良好學風。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擴大和學生人數的增多,高校大規模擴大教師隊伍,高校在引進教師時往往只關注引進者的科研學術水平,而忽視考核引進者的教育教學能力,有的學校為了緩解師資的匱乏,甚至讓一些沒有參加崗前培訓的教師直接走上講臺,這些現象多少會影響教學質量,給不良學風的形成提供機會。因此,教師在提高學術水平的同時,應強化育人意識,掌握教學規律,投入更多的精力來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通過“言傳”和“身教”,加強對學生思想道德、行為規范、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引導。同時要充分利用新引進教師具有的較高學術水平的特點,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在授課過程中將本專業學術前沿內容和書本理論相結合,這樣不但更新了授課內容,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良好學風的形成。
4.制度建設是學風建設的重要保障
學風建設需要有科學、合理、規范的管理制度來保障。學校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特色,制定一套科學而又嚴明的規章制度。制定規章制度時一方面要對學生的行為具有一定的控制力和約束力,一方面也要注意對學生的激勵和引導,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制定其他管理制度時應充分考慮到現行的學分制管理制度的特點,建立與其相適應的教學質量評價和監控制度、學籍管理制度、學生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實驗與實習管理、考試管理、各種“評優”制度等等。通過這些制度的約束和激勵機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更多的學生以全面素質的提高來推動學風建設。
上一頁 [1] [2]
【試論學分制背景下高校學風現狀調查與分析】相關文章:
試論我國高校閱讀教育現狀與對策分析03-05
共享經濟背景下停車泊位需求現狀分析論文06-29
論述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的高校學風建設03-06
試論新課改背景下德育管理體系的構建12-04
高校多媒體教學的現狀分析與思考01-18
試論司法考試背景下的法學本科教育12-07
新課改背景下高校籃球教學改革論文11-2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