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見
小學生的發展是一個整體,它是由身體發展和心理發展兩部分組成。心理發展又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兩方面組成的,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想象力、思維能力、記憶力、觀察力等智力因素起著重要的作用,但自信心、意志力、獨立性、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也不容忽視。根據心理學知識,非智力因素是由動機、興趣、意志、性格等因素構成的總稱。發揮學生積極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使學生具有正確的動機、廣泛的興趣、熱烈健康的情感、頑強的意志、堅強的性格等,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化大腦神經細胞的活動力,使智力活動由被動狀態變為積極的活躍狀態,對學習起到重要的推動、定向、引導、激勵和強化作用,可促進智力因素的充分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的素質問題愈來愈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既是提高學生個體素質的需要,也是優化社會文化素質的需要。因此,我們在進行兒童智力開發活動的同時,也要注意對兒童進行心理品質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一、創造和諧的心理環境,培養學生愉快地進行學習的情緒
兒童心理的發展,是在他和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漸完成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積極地溝通師生間的情感,創造適合兒童健康發展的和諧的心理環境,讓他們在愉悅的心境中學習、成長。
“兒童是感情的王子”,他們迫切需要愛撫,因此,我們對兒童的教育必須帶著一顆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生間情感溝通的重要渠道。教師對學生的愛主要表現為對學生充分的理解、高度的尊重和嚴格的要求。教師的一言一行要盡量給學生以尊重和關懷,把他們放在學習主人的位置上,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老師是為了我好”。當學生感受到老師的信任和摯愛時,必然會產生愉悅的心境,激發起對教師的熱愛感、信賴感,從而在師生間形成親切、友好感情的雙向交流,從根本上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使他們始終保持很高的熱情,學得高高興興、有趣有味,從而逐漸使兒童具有活潑、樂觀、健康向上的性格特征。
二、培養學生堅定的自信和強烈的進取精神
自信心是進取精神的支柱,是有無獨立學習、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礎,是開拓型人才必備的心理素質。小學生精力充沛、活潑好動、求知欲高、好奇心強,我們應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地發揮自己的特長,挖掘他們的潛能,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求知需要,使他們始終保持積極進取的心態。
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
”教師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或幫助學生做出成績,讓每個兒童都有成功的體驗,以推動他們不斷進步。例如:學校在我班搞一次語文公開課,我為了增強一位平時膽怯、說話聲音小、不敢在全班師生面前讀書的學生的信心,事先我找到這位學生的家長說明意圖,要求家長幫助孩子讀熟課文,做到吐字清楚、聲音洪亮,并鼓勵孩子大膽朗讀、反復練習。最后他在課堂上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讀了課文,獲得了全班師生的熱烈掌聲,我及時表揚了他的進步。在這次成功的嘗試下,這個學生逐漸培養起了對自己全方面的信心。 三、培養學生堅強的毅力和頑強的意志
意志是人在行動中自覺克服困難,以達到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良好的意志品質是完成各種學習任務的基本保證。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習過程不僅是智力活動的過程,而且是人們自覺確定目的,并根據目的支配自己的行動、克服困難的意志過程。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與挫折,意志薄弱的人一旦遇到困難與挫折就會畏縮不前、半途而廢,因此在小學教育中教會學生怎樣評價自己、怎樣對待失敗,培養大膽勇敢堅毅的意志品質,顯得十分重要。我們班個別成績差的學生意志薄弱,遇到困難缺乏信心,“躲著走”,以致于困難越來越多,自暴自棄,不求上進。蘇軾云:“古之立大志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可見,堅強的意志是通向成功之路的保證。要提高學習效果,必須培養學生完成任務的自覺性、排除干擾的自制性、處理問題的果斷性、貫徹始終的堅持性等意志品質。
多年的教育工作經驗使我認識到,要培養學生堅強的毅力和頑強的意志,首先要幫助學生集中精力去想某一個問題或去干某一件事情,并且要有持久性。此項訓練可滲透在各科教學及日常生活中。
其次,要逐步鍛煉學生能夠接受失敗、鼓起勇氣再干的心理素質。教師可經常向學生講述一些名人的成長歷程,使他們清楚地認識到無論哪一位成功者的背后都曾留下過無數次失敗的記錄和辛酸的淚水,使學生明白失敗與挫折是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要鼓起勇氣戰勝它。
四、培養學生自我控制及善于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培養自我控制能力和善于與他人合作的精神是學生不可缺少的一種心理素質,特別是在人類社會進入高科技時代的今天,人與人的友善相處與親密合作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我們應從小培養兒童的群體意識,使他們樂群、友善,了解他人,關心他人,尊重他人,合作助人。教師除了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互學互助的教育外,還可根據每個年齡段、每個兒童的特點,鼓勵他們參加學校及社會組織的各項集體活動,如各種智力競賽、體育比賽、春游、夏令營以及少先隊活動等,在活動中引導學生學會控制自己的感情,能自覺調節支配自己的行為,有較強的忍耐力,不任性。
總之,要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我們必須加快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把學生培養成為人格完善的未來公民,以良好的心理素質迎接未來的挑戰。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見】相關文章:
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關系之我見論文03-17
普通高校藝術教育之我見11-25
論企業道德教育之我見12-07
職校學生德育教育之我見12-10
特長生教育現狀之我見11-16
高等專業院校聲樂教育之我見11-24
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育實習能力之我見的論文02-27
探討普通高校藝術教育之我見的教育理論論文03-25
小學生語文能力培養之我見11-2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