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職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工學融合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論文摘要:建筑裝飾行業的迅猛發展要求全面提高行業整體素質,迫使從業人員不斷更新知識和觀念,提升業務技能,也為高職教育發展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如何辦好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是我們必須深入研究和大膽探索的工作方向,其中對工學融合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
論文關鍵詞:工學融合;辦學模式;課程教學改革;工作室;創新能力
近20年是我國建筑裝飾業迅速發展的20年,根據《中國建筑裝飾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建筑裝飾行業到2015年工程總產值力爭達到3.8萬億元,年平均增長率為12.3%左右;行業從業人員將達到1800萬人以上。到2015年,建筑裝飾行業從業者隊伍中,受過系統高等教育的人數力爭達到250萬人,比2010年增加100萬人,年平均增加20萬人。每年新增從業者中,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員爭取占到50%左右。”建筑裝飾行業的迅猛發展要求全面提高行業整體素質,迫使從業人員不斷更新知識和觀念,提升業務技能,也為高職教育發展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建筑裝飾工程類專業已經成為熱門專業,如何辦好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是我們必須深入研究和大膽探索的工作方向,柳州城市職業學院在過去三年里,對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的發展做出了一些探索與實踐,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工程類與藝術設計類專業辦學模式的融合
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屬于土建大類設計小類專業,與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設計技術等專業同屬于這個小類,國內開辦這些專業的院系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工科類院系;一類藝術設計類院系,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辦學模式與文化,工科類辦學模式參照工科專業實踐模式,以技術操作為主,缺乏創意教育環境與手段;藝術設計類辦學模式重視對造型與表現的教育,缺乏行業技術標準、工程管理意識,均有較大的局限性。另外,兩種類型都缺乏對行業環境的認識,對設計與施工業務流程、工作成本、團隊合作、客戶溝通等職業素養也難以在實踐性課程中充分體現,因此,高職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必須走兩種辦學模式融合的道路,并不斷創新,形成適合于當前建筑裝飾行業的人才培養模式。
兩種模式的融合首先反映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對學生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的定位,課程設計與實踐體系的建設均要依據于此,教學團隊與行業專家共同通過工作分析會的方式對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進行討論,將設計師助理和工程監理助理作為該專業畢業生首次就業崗位的目標,對崗位技能與素養進行提煉,設計方面的技能與素養和工程管理方面的技能與素養將會得到具體化,在比重上可能每個學校會有所不同,但是兩個方面的能力培養必須并行,這是建筑裝飾行業普遍的要求,也是建筑裝飾行業又便于土建工程行業的區別所在(土建行業設計單位與施工單位分離)。按照柳州城市職業學院的人才培養方案,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學生在第五學期分為設計與施工兩個模塊,即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發展情況選擇不同的崗位發展方向,但是基礎技能與素養是均需要具備的,只有按照這樣的設計思路才能保證兩種模式的融合。
其次是實踐性環境構建,即滿足于設計、創意、表現的實踐環境與滿足于施工工藝實踐的環境同步發展,不能偏廢一方,我們在很多院校看到的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的實訓室均以設計類實訓室為主,施工工藝實訓室的建設相對滯后,更多的院校的是把施工實踐寄托于校外企業和實際的施工場地,穩定性不夠,學生應該在校內就能夠經常接觸到裝飾工程中常用的裝飾材料和施工技術,具備了一定的施工技術知識才能完成行之有效的設計方案,所以實踐性環境構架的合理性是確保兩種模式融合的關鍵點之一。柳州城市職業學院在2010年獲得了自治區示范性實訓基地-建筑裝飾工程實訓基地的建設項目,構架了由六個實訓室組成的大型實訓基地,包括建筑CAD實訓室、三維造型實訓室、工程制圖實訓室、創意模型設計與制作實訓室、建筑裝飾工種實訓室、燈光照明系統設計與展示實訓室等,涵蓋裝飾工程中設計與施工的主要工作流程,教師與學生在該基地即能完成人才培養中的主要技能實踐工作。
第三,師資隊伍的綜合性構架與建設是保障兩種模式的核心工作,由于兩種辦學模式自身的歷史背景,往往工科類的院校缺乏創意設計類教師;藝術設計類院校缺乏工程技術、工程造價、營銷與服務等類型的師資,教學團隊的中教師專業來源的單一化嚴重制約專業建設的發展,并影響整個團隊的發展與辦學方向的決策,形成一個,結構合理,專業來源廣泛的教學團隊十分重要,是今后專業發展的根基。柳州城市職業學院建筑裝飾教學團隊經過三年的發展,形成了一個包括有建筑空間設計與表現、水電路設計、工程施工與管理、工程預算等專業領域的教師,80%的專任教師具有室內建筑設計師、景觀設計師、計算機輔助設計AutoCAD高級應用工程師、高級裝飾美工、建筑行業工種考評員等行業資質。
缺少其中一個方面都有可能使得兩種模式的融合成為紙上談兵,難以實施,只有將以上三個方面落實才能保障兩種辦學模式的融合,為今后的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以課程教學改革落實工學融合的辦學理念
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的基礎,辦學理念的真正落實體現在每個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如何體現工學融合的辦學模式,首先要從課程標準修訂入手,構建適應工學結合的課程體系,突出實踐操作能力,融入崗位職業規范,在考核方式上,推行校內考核與企業考核、崗位資格標準與課程內容相結合的考核體系;在教學方法上堅持以真實任務項目為主,開展項目式教學法,以精品課程建設為抓手,全面推進教學改革。
為了推進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全面實現工學融合的教學模式。柳州城市職業學院藝術與傳媒系提出了“教學內容真實化、教學形式項目化、專業技術標準化、創意風格多元化”的教學改革理念。并著重從以下三個方面找到突破。
(一)堅持“項目進課堂”的教學改革
常見的設計類專業學生實訓可以分為“假題真做”、“真題假做”、“真題真做”,大部分院校的課堂實訓基本上以“假題真做”和“真題假做”為主,“假題真做”一般由教師命題,要求學生完成一個不具有商業意義和行業要求的設計項目;“真題假做”是把一個已經用于商業市場的已有項目讓學生重新體驗設計的過程。這兩種實訓模式是學生專業實踐初期階段的必要實訓模式,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往往不能按照企業所要求的典型工作任務的完成時間、方案質量和技術指標來要求學生,這是造成學生日后進入企業以后難以適應崗位要求的原因。因此必須擴大“真題真做”實訓項目的比例,我院藝術與傳媒系的改革嘗試是在設計類專業學生進入二年級開始,所有技能型課程均要求實訓項目的全真實任務實訓課時不少于整個課程實訓課時的80%,讓學生在畢業實習之前就完成了20個以上的真實實訓項目,對企業在設計項目中工作時間、工作效率、設計和制作質量以及相關技術指標有切實的體驗,通過真實的項目訓練形成企業工作的方式。
(二)積極推進“企業文化進班級”
學生職業素質不高與學生對企業文化的體驗和理解不足有一定的關系。創意設計類企業由于是知識型企業,所以比較注重員工自身的發展,企業對員工個體的創造性能力和文化素養有一定的要求,平時工作的組織形式和員工管理形式也與一般生產性和經營性企業不同,學生在校內課堂上提前體驗企業文化對今后進入該類企業有較強的優勢。
企業文化的教育主要從平常的課堂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入手,對學生的著裝、語言、禮儀,以及課堂環境進行具體和規范化的要求和改造,以建筑裝飾工程企業為典型,將這類企業的企業文化要素引入課堂。首先,對常規的教室和實訓室進行企業化氛圍營造,突出創意交流和任務管理功能的設計,使得學生進入課堂猶如進入企業。其次,對學生的著裝提出要求,適應創意性企業的特點,形式上不要求統一,但要求莊重而有親和力,可以適當施展個性和品位,以及作為知識型企業相應的禮儀素養要求。第三,將創意性企業工作形式引入課堂,改變常規課堂教學師生臺上臺下的關系。
(三)將職業素養融入學生專業成績評價體系
過去的學生專業成績多以作品和技術論英雄,以設計類課程為例,我們常見的學生專業成績考核形式是以學生在每個專業技能課完成的最后一個設計作品或者項目方案作為該門課程的期末考試成績。為切實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就不能以最終“文本式”的作業作為學生專業學習結果的唯一評價指標,而是要將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意能力、溝通意識和表達能力、團隊協作意識等指標納入學生專業成績的評定,而不是將這些職業素養的教育和考核單列出來,應該融入到每一門課程之中。柳州城市職業學院藝術與傳媒系在每門設計類課程中不同程度的改造了學生專業考核的指標,促進了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以《住宅裝飾設計》課程學生成績考核體系為例,學生綜合成績總評由實訓項目平均分和職業能力分組成,前者占80%,后者占20%,職業能力考核指標包括行業意識與學習態度、實訓項目完成量、工作效率、信息收集能力、團隊合作、溝通與表達等,事實上在這樣的考核體系中獲得優異成績的學生一定得到企業的青睞,在職場中占有一定的優勢。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作為突破點,在每個階段確立幾門專業課程作為重點建設課程,通過課題研究帶動教學改革,以校本教材開發為課程改革固化成果,擴大影響,推動其它課程的改革。
三、通過創意型工作室實踐方式提升學生職業素養與創新能力
創意型工作室是校內學生專業實踐進一步拓展、自主承接項目和創業實踐的舞臺,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也做了大量的研究與實踐,但依然存在很多認識上的誤區,事實上高職教育所倡導的“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和“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設計和專業實踐模式并沒有真正在這些工作室中得到體現。要切實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將真實任務和企業文化有效的融于工作室的專業實踐中,工作室環境的專業實踐模式改革與探索是提升學生就業能力十分重要的途徑。
柳州城市職業學院藝術與傳媒系近年來積極推行創意型工作室建設與專業實踐模式的研究,大部分專業教師參加了廣西教育廳新世紀教改工程項目課題《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創意型工作室教學模式的開發與研究》,主要改革成效體現在解決了傳統創意型工作存在的缺乏企業環境創設,缺乏對業務流程、技術崗位、技術標準的設計與管理,缺乏創意思維激發的手段與過程,缺乏企業文化環境構建等問題,有針對性的設計和開發了一批創意型工作室,為學生提供企業化或企業模擬的專業實踐基地。
以柳州城市職業學院方向創意設計中心(裝飾設計工作室)的建設為例,工作室按照小型創意型企業的功能分區和布局設計,營造了現代企業的環境氛圍,有創意設計區、客戶洽談區和行政區等區間,能夠完成裝飾工程設計和客戶服務的典型性業務。然后,教師幫助學生構建了工作室的主要崗位和人員分工,引導學生模仿企業建立工作室管理制度和業務流程,制定和修訂一系列業務技術文檔和技術標準,以及企業行政相關制度和文件。第三,建立業務引進以教師為主,項目實現以學生為主的管理和工作模式,教師把握商業項目的技術難度和市場的外部接口,經過一個階段的實踐,參與工作室專業實踐的學生明顯優于普通學生,在就業的時候體現其能力的優勢。
通過創意型工作室建立校企合作平臺,面向社會承接各類工程項目,體現了教育服務于社會、服務于地方經濟建設的功能,同時,通過自身的建設和積累成為具有創新活力的機構,營造創新教育氛圍,影響著整個專業和其它相關專業的教育氛圍和校園文化。
上一頁 [1] [2]
【高職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工學融合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相關文章:
初談高職電子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11-15
高職院校英語聽說課教學模式改革探索12-04
關于我院網絡專業“工學交替”的探索與實踐11-21
談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02-28
淺談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模式改革12-1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