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議語文教學中培養創新意識
所謂創新意識,是指人對客觀世界獨到的看法、新穎的見解及標新立異的欲望。創新意識強的人總能從不同尋常的獨特視角來分析問題,具有強烈的創造欲望和創造勇氣。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把學生這方面的潛能挖掘釋放出來,不斷注入開發創新意識的活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呢?一、鼓勵學生質疑,創新思維、創新意識來源于問題
古人云:“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過程中往往閃爍著智慧的火花。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瓦特發明蒸汽機,都起源于質疑。可見,具有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膽略,是一切優秀人才必備的品質。愛因斯坦也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我們要激發學生產生疑問,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鑰匙,這是創新的起步。
提問是一個人從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觸角,是創新意識的具體體現。在教學中,我們在引導學生學習時要著力引導他們在實踐中掌握質疑的基本方法。如從課題質疑、從標點語文論文符號質疑、從中心思想質疑、從語言運用質疑、找原因質疑、找依據質疑、抓聯系質疑、抓關鍵句質疑、抓矛盾質疑、尋實質質疑、聯想質疑等。
例如《第一場雪》中有這樣一句:“落光了葉子的柳樹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上,則掛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兒。”教師可引導學生抓矛盾處質疑:憑我們平常的感覺,凡是毛茸茸的東西,一般不會發亮,那么這句中“毛茸茸”的銀條為什么又“亮晶晶”?凡是“蓬松松”的東西———比如一團棉花———它就不會“沉甸甸”,但是課文中為什么又說“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呢?教師還要允許和鼓勵學生對書本上現有的知識和結論作獨創性的發現,甚至發現課文的不足之處,并設法加以彌補,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鼓勵標新立異,培養求異思維
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我們較多的是追求學生認識的“標準化”,導致了教師對學生認識發展的整齊劃一。表現在課堂上,常常是教師的一言一語給學生以模式化的示范或提示,造成了思維定勢,嚴重地抑制了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妨礙了學生的創新。因此,克服思維定勢,發展求異思維對于創新意識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留出充分思考的時間,打破“唯我獨尊”的思想,千方百計創造條件,使學生敢于發表不同意見,引導他們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維。允許并鼓勵學生的認識朝不同方向輻射,并敢于爭議,發表新穎獨特的超常、超前、超群的見解。敢于打破常規,突破傳統觀念,大膽創新,標新立異。這樣,即使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在是非、優劣、曲直上有些分歧,但思維過程、辨析過程就是創新意識萌生、成長、成熟的過程,其積極意義絕不是某一具體問題的答案是否正確所能代替的。 三、啟發創造想象,誘發創新思維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期的創造力更多的是以創造性想象來表現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課文所提供的語言信息,喚起頭腦中的有關表象,給學生留下充分想象和聯想的空間,讓學生的想象思路向四面八方輻射。
例如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學生了解了一些動物尾巴的用處后,可以告訴學生,人類研究動物尾巴的用處來為人類服務。比如人們根據魚的尾巴、鳥的尾巴設計的船只的舵、飛機的機尾都是用來掌握方向的,然后啟發學生根據自己所知道的動物尾巴的用處來進行輻射想象和聯想,從中受到啟發,設想發明某種事物來為人類服務。
這樣從模仿入手,通過相似要素的組合,進行適當的開拓和延伸,使學生的想象更具體、更合理。
四、挖掘創造性因素,培養創新品質
在各種人的格特征中,自信心、探索欲、挑戰性和意志力是創新個性的核心品質。現行語文教材中有許多介紹名人名家成功的故事,如張衡、童第周、牛頓、愛迪生、愛因斯坦、李時珍、詹天佑等等的故事,這些課文極富創新教育因素。語文教師應盡力挖掘教材中的創造性因素,教育學生學習名人名家的自信心、恒心、挑戰精神和頑強的意志,迎難而上,知難而進以及敢于創新的勇氣,培養學生的成就動機,從而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的培養。
總之,語文是一門極富創新內涵的學科,語文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挖掘、系統訓練,啟發學生積極思維,鼓勵他們廣開思路,大膽想象,勤思好問,敢于質疑,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以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對創造性人才的需求。
【我議語文教學中培養創新意識】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論文(精選10篇)09-13
論在科學探究中如何培養創新思維04-15
淺析幼兒自我服務意識培養03-10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意識教育論文04-27
培養文化意識的過程與方法論文03-11
淺談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音樂能力03-17
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論文03-14
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的技巧應用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