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職思政課程項目化教學的探索與思考
論文摘要:在高職思政課程教學中,找到一種既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又能切實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的教學方式,是每個思政教師所面臨的重要課題。高職思政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將本課程知識與能力的要求融入教學項目中,通過學生直接參與教學項目的全過程,實現以學生為中心、以項目為中心的轉變。本文主要探討了項目教學法在思政課程教學的應用,對如何確定思政項目內容、教學方法及考核方式進行了一些思考和研究。實踐證明采用項目化教學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有益處。
論文關鍵詞:項目化教學;思政課程;教學改革
思想政治課傳統教學(以下簡稱“思政教學”)常常跑不出“應試教育”的圈圈。老師課堂教學多采取理論說教方式,常常按教材內容逐條講授,而學生在考前常常按老師所授重點內容條條記憶,這種幼兒園式“灌輸”教學,使思政課堂教師無趣,學生乏味。這種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較為落后的教學手段,越來越不適合“90后”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特點,影響思政課程教學質量提高。如何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并發展他們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是我們思政課教學必須思考解決的問題。所以教師要貫徹“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教學理念,真實而有效地開展素質教育。思政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文對思政課項目化教學作了一些有意義的思索和探討。
一、思政課項目化教學改革的內涵
項目教學法,是以“教學項目”為研究對象,通過教師指導,學生主體參與去實施這一完整項目,是一種“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結合思政課教學內容,其項目化教學應具有這些特點:①項目現實性:所選項目主題要與社會密切聯系,使學生學習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更好。②學習自主性:學生可以自己選擇項目內容和學習形式,體現自主式獨立學習,使學生創造力得以發展。③目標綜合性:思政教研室要統籌考慮大學思政課開課的2~3個學年,將長期綜合項目與階段項目結合起來,使大學生德育教育目標和思政課階段教學目標雙實現。④評價過程性:項目學習評價應注重學生在項目活動中所表現的能力發展過程,測評內容應包含學生參與項目各環節的表現以及項目作業質量。形式多樣化,可以采用學生自我評價、團隊成員或團隊之間互相評價、教師評價等考核方式進行。
二、思政課項目化教學的實踐探索
1.項目化教學目標的確立。項目化教學目標的確立應該包含兩個方面。首先確立課程總目標。思政課教學的總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一個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健康的人”。其既要具有優良的道德品質、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質和較高的文化品位,又要具有大學畢業后自我發展的人文知識結構和社會適應素質。其次,確立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這是完成總體目標的架構元素,要緊緊圍繞著總體目標展開。我們通過思政課程項目化的分解平臺達到培養學生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的目的。
2.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項目化教學為例分步驟實施。①分析課程模塊,整合內容,分析《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包括哪些知識點,以此進行教學內容整合。本課程要培養學生的思想修養、道德素養和法治精神,所以課程內容宏觀上就分為三大模塊:思想修養、道德素養和法制觀念與法律規范,每個模塊圍繞學生在將來的社會生活中所必需的修養進行學習,學習過程分為理論講授、活動感受、領悟提高三個過程,最終使學生初步具備成為合格人才所必需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法治意識。具體地,每一模塊都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需的合格人才某一個實際需求開始,設定一個項目主題,講解具體理論的含義及意義;在項目活動中加以感受,在總結中領悟,以達到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的目的。②重建課程體系,確立項目,以現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材體系為基礎進行體系分解,打破原有章、節格局,在每個專題設計上將相關內容按照項目化教學要求有機融和,形成新的教學內容體系,實行主題講座教學,體現知識的模塊性和連續性,有效解決教材“兩張皮”現象,也有利于實現學生學習的創新性。這種課程體系的重新架構使學生在知識的橫向聯合和縱向推理方面有一個較大的客觀促進作用。這樣把知識模塊和能力模塊都載入到項目,使重新構建課程體系與項目結合起來。近幾年教學中,我們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教學內容分為三個大的模塊,十五個細化子項目。如在思想修養大模塊中又可設置大學規劃項目、人生價值觀項目、戀愛觀項目等等。每個項目就是一個任務,學生在開展項目前需要掌握該課程的基礎理論知識;項目開展過程中碰到的現實問題,要求學生獨立或小團隊想辦法解決,客觀迫使學生尋求、研究有關知識點,主觀能動性得到發揮;項目的完成說明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有關的知識點,具備了所需的技能素質。因此整個過程中,教學項目的選擇設計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項目能否順利實施,能否達到能力培養要求。我們的十五個項目都是圍繞課程知識點和技能點,并通過社會實踐調查后進行設計的。③弄清項目目標,有別實施,針對不同的項目目標,教學的實施過程應有所區別。比如對于學生法治意識培養項目,我們采取如下的實施方法:第一單元首先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將本項目涉及到的法律知識點作綜合性概述,并利用文本、圖形、圖表、圖像、聲音、動畫等信息源刺激學生感官,引發學生興趣,使他們積極參與討論。然后布置任務,學生團隊領取任務,同時成員內進行自我協調安排,確定自己在該項目中的角色,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法律意識并調動其主動參與。本步驟在本項目教學中占用時間15%左右。第二單元各學生團隊將其課前采集的案例,以及搜集資料、討論結果資料等,匯總一起。做好自己分工并與團內成員充分交流溝通。團隊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知識、技能方面的困難,可以通過團隊內或團隊間討論、資料查閱等合作方式自行解決,也可以與教師交流來尋求某些幫助。本步驟在本項目教學中占用時間60%左右,是主體,在鍛煉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和團隊協作精神中培養其法律精神——學法、懂法、敬法。第三單元點評、考核。對每一個團隊成果,老師針對性地簡要評價(也可以選擇綜合素質高的學生參與,組成師生評價小組)。對各個成員從學習態度、課堂表現、資料查閱收集、有效信息篩選、團隊合作情況、實際操作參與等方面設計可操作的量化評價指標。并填寫考核評價表,最后匯總出每個學生的過程性考核分數。并在評價成員的基礎上對每一個團隊項目完成情況給予成績考核。此時的教師點評,將前一個步驟當中零碎的知識系統化、具體化。本步驟在單元教學中占用時間10%左右。
3.思政課程實施項目化教學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首先,基礎知識的掌握是是項目完成的基石。傳統教學法的優勢不能忽略,其在基礎知識點系統化方面可以更清晰。所以我們把思政課程總目標細分成一個個小目標,每個小目標體現在項目中的小模塊上時,要保證學生建構的知識框架系統全面。其次,重視學生團隊環節。任課教師在分團前要對班級學生有一個較全面的了解。在分組原則、組員搭配、工作分工、成員數量等方面考慮周全,這樣才能使團隊協作效能好。實踐證明,每組人數以7-8人為宜,人太多意見往往難以統一,同時,組員分工要明確,防止出現依賴思想,出現“多個和尚沒水吃”的局面;采取性格、平時表現互補方式進行搭配,有利于互相學習。再次,要重視項目的選擇。項目的設計要將大綱要求的專業知識覆蓋,因此選擇項目要充分調研、分析和討論。如項目設計要貼近學生生活或社會問題,同時,項目設計要體現漸進性;項目實施要先易后難,使學生的思維和實踐能力隨著項目的完成順序而逐步提高。最后,充分發揮教師在項目化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項目化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同時,要充分發揮教師在項目選擇、設計、實施、評價中的主導作用。思政課項目化教學在實施過程中,除了理論知識傳授外,更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過程性的滲透教育,這就要求思政教師掌握豐富的人文社會知識、專業理論知識和良好的人格魅力,并能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率先垂范,以達到最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思政課程項目化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學生主體性發展的最終目標是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為社會主義市場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是高校德育工作追求的目標。思政課程項目化教學,改變了原來傳統教學模式,更新了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理念,使思政課的教學效果得以提升,對于促進貫徹中宣部思政課“三進”的精神有著積極的意義,這是培養學生成為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人才的有效教學模式,值得推廣。
【高職思政課程項目化教學的探索與思考】相關文章:
淺談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資源利用的思考03-27
關于高職院校課程庫建設的探索與思考論文12-13
高職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的探索03-28
高職《無機化學實驗》課程項目化教學探討02-26
淺談高職旅游英語職場化教學的實踐與探索11-30
高職項目化教學模式要素研究02-27
關于高職語文改革的思考和探索11-19
論高職《演講與口才》課程的改革探索12-1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