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媒體語境下寧夏高校傳媒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論文摘要:本文闡釋了新媒體時代傳媒產業鏈上的從業者,面對新技術挑戰,轉變觀念積極應對的路徑,論證了寧夏高校傳媒教育教學改革的諸種必要因素,為建構新媒體語境下傳媒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基礎性的理論梳理和實證分析研究。對寧夏高校傳媒人才培養方案的規劃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范式。
論文關鍵詞:新媒體語境;寧夏高校;培養模式
隨著互聯網和數字技術的迅速發展,媒介形態和傳播環境日新月異,各種新媒體層出不窮,新媒體傳播景觀的快速變化受到廣泛關注,新媒體的發展取決于人們的觀念改變和認識上的覺醒,尤其對那些以信息傳播為研究路徑的高等教育機構,人才培養目標和模式的確立至關重要,人、技術、應用之間相互關系的再定義,將會有助于明確數字化語境下傳媒人才培養的具體方向。
一、新媒體崛起——不可逆轉的趨勢
新媒體是基于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數字廣播等機制,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數字廣播電視網和衛星等渠道,以電腦、電視、手機等媒介實現的個性化、細分化和互動化的傳播方式,部分新媒體在傳播屬性上能夠實現精準投放,點對點的傳播。對新媒體概念內涵及外延的闡述可以明確的認識到新技術所帶來的革命性影響,新技術對人的創造性的挑戰。基于這個前提,在新媒體時代,每個人學習和應用新技術的能力變得尤為重要。對于從事信息傳播工作的媒體從業人員來講,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與思維習慣,增強學習新技術的能力與信心至關重要。對傳媒教育機構來說,改變傳統的教與學的教育模式,克服學習新技術的恐懼心理,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是時代變革的要求。
二、傳媒市場需求是人才培養模式的導向
《北京青年報》社長張延平曾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談到:“實施公開招聘,最后錄取最多的不是大學新聞專業的畢業生……實際需要的是既能跑動又有思想的記者,既能管版又能管人的大編輯,既懂媒體又懂經營媒體的管理者,既懂傳統媒體,又懂新媒體的跨媒體人才。”這實際上說到了一個關鍵詞“媒體融合”。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相互融合與滲透是以技術的進步為前提,這就要求學生學習最新的網絡技術,了解到科技所帶來的新聞業的變革、科技給記者工作帶來的好處,以及媒體與受眾關系的變化——媒體和受眾通過網絡和其他網絡媒體進行更富有交互性的交流。同時學生也將考慮由新技術引起的道德問題,和新技術對新聞機構以及新聞產業的結構帶來的改變。他們將學習為多媒體或網絡媒體撰稿,包括怎樣使用連接和數據庫、發布新聞報道并根據事件的發展更新內容。他們將學習為網站制作網頁、上傳到服務器以及使用數碼相機,將嘗試運用音頻和視頻制作交互內容。他們將認識到移動技術的巨大影響,學會適應技術的不斷發展,意識到新技術甚至可以顛覆傳媒界從業者的觀念和地位。
三、寧夏傳媒市場專業人才現狀與前景展望
自2006年,寧夏回族自治區著力進行新聞媒體改革,經過結構調整,政事分開,實現了“局臺分離”和報刊、廣播電影電視資源整合。尤其是寧夏衛視與上海第一財經的合作模式,開創了我國體制內電視媒體跨區域深度合作的先河,為東西部文化體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一方面加強了東西部專業技術人員的交流,另一方面對本地區高等院校新聞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活躍在寧夏傳媒市場的從業人員大多數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寧夏高等院校自主培養的新聞學專業人才,他們是推動當地新聞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但伴隨中國傳媒業的迅猛發展,傳媒機制體制的變革,融合媒介的從業人員所需具備的新知識、新技術能力,傳統新聞教學模式已不適于新媒體發展所需。以寧夏大學人文學院新傳播系為例;1983年創建以來的二十八年間,共培養了二十多屆幾千名學生,2005年前畢業生基本還可以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工作,之后的畢業生就業機會逐年下降,截止2010年真正能從事與本專業相關工作的畢業生就業率僅為20%。一方面,傳媒市場的急劇變化,開設相關專業的大中專院校增多,用人單位崗位飽和。另一方面,傳統的新聞學理論及教育教學模式所培養的人才,不能適應媒介融合所要求的技術能力。通過整合寧夏大學的優質資源,結合市場所需人才類型,研究形成符合寧夏特色傳媒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具體實踐的步驟如下。
1.建設新聞傳播學科教學實驗中心。新媒體傳播的特征及環境,離不開兼具音視頻專業知識的人才,對于高校來講建設、完善相應的教學實驗室十分必要。通過調研發現,2009年上海交通大學的媒體與設計學院下設新聞傳播系、設計系、電影電視系、文化產業與管理系;2011年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下設有新聞系、傳播系、廣播電視系、廣告與傳播經濟系。這些院系及專業方向的設置一方面基于各自院校原有的資源及特點,所處城市經濟文化發展需求,另一方面也基于媒介融合環境對人才需求的考量,及時調整原有學科定位或重新開設新的學科與市場需求緊密接軌,為學生的就業搭建平臺。新聞傳播學科是應用性、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實踐教學、實驗教學在學科定位、教學體系和學科建設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提高本科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為培養“厚基礎、精專業、重能力、強創造”的傳媒專業人才的需要,適應新聞傳播業界和社會日益發展的現實需要,建設符合市場需求的標準規格音視頻實驗室對教學改革意義重大,這是前提性的條件。寧夏大學要借助于教育部211工程對少數民族地區高校文科教學實驗設備的資助,建設寧夏大學“文化與傳媒教學實驗中心”。校內整合相關現有的實驗室、設備、人員,規劃更具教學實用價值的,市場服務意識的、能滿足學科發展需求的實驗中心。聯合社會力量共同搭建具有市場前景的音視頻工作站、演播室等教學基地,不僅能夠解決教學技術力量不足的問題,而且為校園文化的全面建設及服務社會增添新的亮點。
2.實驗教學的可預期目標。第一,學生可以在仿真的教學環境中直接參與各工種的演練。每學期安排適當的課時在此環境中模擬進行。培養適應數字媒體時代的寬厚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第二,促進文科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并將全面改善和提高新聞傳播學科的辦學條件和辦學水平,促進教學理念、教學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創新。第三,實驗中心對校內外師生及本區高校的相關專業實行全面開放,為學生、教師、學校和社會的實驗教學、自主設計、科技創新、社會實踐、科研和其他相關需求提供技術支持和專業服務。
3.開設具有區域優勢和特色的新聞學課程。寧夏黨委宣傳部長楊春光在“積極應對世界經濟一體化挑戰,努力提振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產業”一文中強調:人才在文化產業發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需著力培養一批掌握現代傳播技術的專門人才,特別是經營管理人才,一頭連著市場,一頭連著文化生產。”而這類人才的匱乏是當前制約寧夏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針對寧夏傳媒文化市場所缺失的專業人才,地方高校及時調整建設新學科以適應經濟建設的需求已十分迫切。近五年來,寧夏設有新聞傳播學科的三所高校,每年的畢業生好幾百人,實際在各新聞媒體從事與所學專業相關職業的人數不足10%,一方面畢業生找不到匹配的工作,另一方面傳媒機構專業人才匱乏。以寧夏廣電業為例,急需采編節目制作人才、傳媒市場拓展人才、具有良好綜合素質的出境記者和主持人。所招聘到的外地人才往往因水土不服而安不下心,本地人才向往外地的事業環境而外流,地方高校培養的新聞專業人才因實踐能力不足、專業知識陳舊不能適應業務發展的需求。廣電媒體產業的發展亟待地方高校創新教學模式,重新思考新聞學科的建設,在媒介融合和大力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國策大背景下,寧夏高校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改革創新學科建設迫在眉睫。
4.重視聯合社會力量廣開辦學渠道。第一要贏得政府相關部門的政策與課題資金的支持,研究適合區域特色的地方高等傳媒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路徑。第二要聯合當地傳媒產業,培養急需人才,開設短期專業培訓課程,研究行業前沿問題;開設新聞專業碩士研修課程,以提升當地傳媒從業者的學歷學位層次。第三要完善實習基地建設,建立傳媒人才數據庫,定向、定崗、定時培養當地媒體所需專業人才,針對性的實施新聞專業人才培養戰略。第四要建立研究所開辦專業期刊,推動教學研一體化發展,為從事新聞及相關行業的學者、從業者搭建交流與溝通的平臺。第五要建立學生自我運營的電子期刊和廣播電視臺網站,理論結合實踐,在真實的傳播環境中實施以教師為總編輯的教學模式的更新。
四、新聞傳播教育的國際化視野
縱觀近20年教育的發展史不難看出,“開放辦學”已是中國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寧夏地處內陸,經濟文化欠發達,高等教育的發展能否成為地區經濟的助推器是一個很好的研究課題。作為19世紀初期引進的新聞學,20世紀70年代引進的傳播學,直到90年代中后期才站穩腳跟的新興學科——新聞傳播學源于西方,包括人類傳播科技的一次次突破,都深深刻有著國際傳播的烙印,如何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新聞傳播人才,不僅是中國新聞教育面臨的課題,也是地處西部內陸的寧夏高校新聞學教育需研究的問題。
1.重視技術應用為學科發展打牢基礎。任何傳播,離不開傳播方式、媒介和信息存在。西方國家傳播教育的專業劃分一般有三種情況:一種按傳播方式劃分,一種是按媒介種類劃分,一種是按信息類型劃分。但無論東西方以怎樣的方式來分割專業,都離不開對信息處理的技術手段,因此對新聞傳播學的學生來講,有關傳播科技的知識教學和能力訓練,除計算機以外的各種現代傳播科技知識,以網絡傳播為中心的各種現代化電子傳播、出版技能都盡可能加強。
2.重視吸收新鮮血液充實師資隊伍。新聞學是應用性學科,一方需要吸收那些具有媒體從業實戰經驗的媒體人從事教學活動,同時又不能過于依賴這些沒有經過良好學術規范訓練的“半路出家”的師資,他們自身的局限性,使接軌于國際化的新聞教育教學難度加大。因此鼓勵新聞傳播學科的教師積極參與國內外的學術交流活動并為此提供相應的條件,在不斷的學習與交流中提升自己,打開國際化視野尤其重要。
3.加大新型實驗設施的投入。21世紀的新聞教育,必須有“高投入”的觀念,要購置比較先進的教學實驗設備,加強實驗基地的建設。過去那種廉價的新聞教育觀念必須拋棄,學生如果不學習和掌握一定的新技術技能,就無法面對就業市場的競爭。對于寧夏各高校,這是目前最難解決的問題。盡管每年對文科試驗室設施也有一定的資金投入,但卻不能化零為整,尤其是電子技術更新的速度太快,不能以整體的思路建設試驗室,就會迅速面臨設備的陳舊與老化。
新技術的日新月異,令這個世界充滿生機和風險。尤其是互聯網時代,不斷翻新的信息技術帶來了豐厚的商業利益,人們對“技術”產生了前所未有的依賴性。“技術崇拜”已成為這個時代無法回避的現實。數字化語境中高校新聞學教育教學模式的不斷豐富與創新已經跨上了時代的戰車,寧夏傳媒人才培養模式路徑的研究任重而道遠。
上一頁 [1] [2]
【新媒體語境下寧夏高校傳媒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相關文章:
微傳播語境下新媒體人才培養的路徑探析11-20
消費社會語境下的媒體迷新表征11-20
論金融危機背景下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11-25
新媒體變革--跨入人本傳媒時代02-05
證券行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11-19
試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研究生課程教學11-16
高校新校區建設融資模式02-06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