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以學生為中心創設和諧課堂氛圍
課堂氛圍對學生的課堂學習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好比自由的天空可以任鳥兒飛翔,良好的課堂氛圍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淺談以學生為中心創設和諧課堂氛圍,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文關鍵詞:
教學理念;學生為中心;和諧課堂
論文摘要:
本文就新課改中“以學生為主體”這一重要理念,結合英語教學,探討了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如何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具體做法,強調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有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并最終為學生長遠的良好發展做出貢獻。
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技能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英語教學而言,越來越多教師的基本教學技能(teaching skills)得以提高,老師們掌握了技能教學的基本規律、基本方法。比如,老師們在閱讀教學中安排讀前、讀中、讀后活動,注意閱讀策略的培養、背景知識的激活等;在課堂教學中,注重讓學生帶著目的去聽、去閱讀;靈活使用教學材料,根據教學需要有取舍,有增刪;在活動中滲透學習策略的培訓,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扎實地培養學生的能力等。而所有這些變化都體現出了以“學生為中心”(learner-centeredness)的理念。
當代英語教學已經越來越重視學習者的主體作用。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生發展奠定基礎已經成為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它體現在教師的教學行為中,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考慮學生的需求,考慮學生是否能真正參與到教學中來。事實上,教學是師生學習共同體,是師生共度生命歷程、共創人生體驗的過程。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教學是否能讓學生富有個性地學習、學生是否有足夠主動學習、思考的時間都是教師要著力處理的問題。如果教師滔滔不絕,忽略學生的需要和感受,學生只有接受的時間,沒有主動思考、參與的時間,怎么能說是以學生為中心呢?
在教學實踐中,教學設計要符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遵循語言發展的規律,力求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具體說來,有幾個方面需要重點思考:
1. 教學目標的設定
一些教師往往忽略教學目標的設定,或者草草想完了事,認為目標無足輕重。他們通常會把重心放在活動形式的設計上,而恰恰忽略了活動參與者。
根本的問題是,確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對課堂教學效率至關重要。教師在確定目標的時候,如果注意力完全放在所設計的內容是否完成,教師就會更多考慮自己要講授的內容,而忽略學生這節課要學會什么。這樣就會影響老師課堂的關注點。
確定目標后,教師才應開始活動設計。活動要與目標相關,一節課的所有活動都是為了這節課目標的實現而設計,即課堂活動是否能幫助實現教學目標。所以說,目標的確定至關重要,它會直接影響一堂課的實效。
2. 語言輸入和語言輸出的結合
課上所學的內容是語言輸入,語言運用就是輸出。語言輸出的時候,應與語言輸入有關。
通常來講,課堂上所設計的語言輸出活動有兩個功能:一是檢測功能,即通過語言輸出檢測學生是否學會所教授的內容;二是給學生提供一個運用所學語言項目的機會。如果輸入和輸出不相關,既無法檢測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也無法給學生提供運用該語言項目的機會。如此一來,勢必影響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也會影響學生對教師的認可度以及學習的興趣。很顯然,有樂趣的學習中,學生需要及時、準確、有效的語言輸出。
3. 小組學習活動的質量
兩人合作(Pairwork)和小組活動(Groupwork)早已不是什么新名詞,然而越來越多的教師發現,許多小組活動流于形式,學生的參與也不夠普遍和積極。為此,教師要研究學生共同學習的條件,以及愿意參與怎樣的活動。比如說,學生需要認可、尊重和信任;希望擁有抉擇權、參與權和享受權;有些學生渴望個性化的課堂,可有些學生想要免于尷尬的安全感。教師有的放矢的設計小組活動,才能真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渴望,在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優化小組學習活動。需要注意的是,教學要根據需要設計活動模式,不要單一地、過多地使用同一種小組活動模式。
4. 找準課堂教學的起點
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一個普遍的難處是不能用英語有效表達自己的思想。對此,老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思維特征,考慮如何使學生語言和思維能力都得到發展。
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認真研究分層教學法,即為了達到一個共同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科學地降低課堂教學起點。分層教學法關注全體學生,要求老師的一視同仁,需要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需要有梯度的任務設置。教師要著眼于使每個學生都有話可說,有話能說,有話敢說。
同時,一個和諧、有利于學習的課堂氣氛是學習的主體——學生能夠更好參與課堂、享受學習樂趣的有力保障。
在有的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融洽,學生的狀態放松自然。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很多老師在課堂中都平等對待學生,表現出對學生的關愛與支持,課堂中所有的認知活動都伴隨著情感,學習效率自然很高,師生的情感需求也彼此得到滿足。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沒有純粹的認知活動,所有的認知活動都伴隨著情感.學生能否學好與學習的環境和學習的氛圍息息相關。如果老師只把學生當成學習的機器,或者急于讓學生記住某些內容,收獲的也只會是失望。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考慮學生的情感因素,創設有利的學習環境。
總之,好課能使學生學習。好課關注學生,真正滿足學生知識與情感的需求。一位應用語言學家曾說過:“學習的效果是教學的證明。”教師的任務就是給學生提供恰當的學習材料、有效的活動方式、學習的時間和良好的學習環境。這樣教師才能成為教學的組織者、設計者、幫助者和指導者,真正使學生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成為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中心。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 2003.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試驗)[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如何創設和諧課堂氛圍
一、投入積極情感,激發學生的熱情
列寧說:“沒有了情緒,則過去、現在和將來永遠也不可能有對真理的追求。”可見情感的巨大作用。教師在課堂中只有“真情所至”,才能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學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是師生在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動過程。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增加情感投入,把知識、信息附加情感色彩,才能在學生中引起共鳴,進而使學生深刻地接受所給予的內容。
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厭學的學生,更應該在課堂上投入積極的情感,激發學生的上課熱情。積極的情感可以是精神抖擻地掃視同學們后那聲愉快的“同學們好”的問候,可以是號召全班同學為某位同學的回答叫好的熱烈的掌聲,也可以是一句“加油”的鼓勵語…… 教師在課堂中不僅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更應適時地給學生以關懷、鼓勵和理解。一句充滿鼓勵的話語、一句充滿關切的慰問、一個充滿信任的眼神等都會使學生感受到濃濃的情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質量。
二、引入尊重觀念,張揚學生個性
部分學生對自己缺乏信心,有自卑心理,但實際上處于青春期的他們又有著強烈的自尊,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我們應該盡可能尊重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把自己當成一位愿意幫助學生探索答案的引導者,而不是“知識權威”的擁有者。只有教師尊重每個學生的自尊心和個性特點,充分信任學生,真誠交往,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在充滿和諧信任的課堂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提高能力。
三、注入欣賞目光,相信學生能行
由于我校學生學習主動性差,紀律上自制性差,困難上堅毅性差,對自己自信心差,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合理實施“賞識教育”,即教師對學生給予信任和鼓勵,善于捕捉和誘發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盡可能為學生們創設表現的機會,對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取得的點滴進步及時地進行表揚。
賞識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贊揚、鼓勵的語言,也可以是愛撫、友善的動作,甚至可以是欣賞、贊許的目光。教育要面向全體,“賞識教育”要關照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對那些有這樣或那樣缺點的學生,就更需要給予關愛和尊重,他們更渴望得到來自各方面的賞識。當然,賞識一定要發自內心,讓被賞識者和周圍的同學都感到他確實值得賞識。否則,賞識就容易被學生誤解為諷刺,產生負面影響。
四、創設互動情境,形成情感共鳴
教師在課堂上要構筑師生自由對話的平臺,創設和諧愉悅的師生互動環境,使師生在相互作用中進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靈的溝通,形成情感的共鳴,使教學目標得到創造性的實現。
五、以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之火
古人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教師的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文采,那就象豐富的礦場中閃爍的顆顆耀眼珍珠,光彩奪目,讓人喜愛。 教師的教學語言不僅要生動形象,具有激發性和感染力。通過提問點燃學生心中的情感之火,還要講究輕重緩急的節奏,豐富多彩的內容,抑揚頓挫的語調,富有美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配合適當的體態語言,以激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奕奕的眼神,有聲的語言與無聲的語言結合為主體語言,聲情并茂。“一石激起千重浪”,波動學生的心弦,引起學生的感性共鳴,引發學生的探求熱情。通過提問使學生“感知”、“求知”,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
【淺談以學生為中心創設和諧課堂氛圍】相關文章:
研究以學生為中心的實驗課堂12-06
淺談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11-19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和諧課堂的研究12-08
以學生發展為中心 建立和諧課堂12-06
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防止過度的數學焦慮03-05
淺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12-06
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活課堂教學12-0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