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比較教學法在鹵素單質教學中的運用與體會
【摘 要】:比較是認識事物的基礎,是人類認識、區別和確定事物異同關系的最常用的思維方式,在教學過程中,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本文分別闡述比較教學法在鹵素單質教學內容(鹵素原子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中的一些具體教學運用,并結合運用談談教學體會。【關鍵詞】:比較教學法 鹵素單質 同一性 差異性 運用 體會
比較是人們認識、鑒別事物的一種方法,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
比較教學法是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教學內容的相互聯系和本質區別,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和鞏固,從而達到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邏輯思維方法。同一和差異是在各種事物之間普遍存在的一種客觀聯系,這種同一與差異是進行比較教學的基礎。正確運用比較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辨明是非,促進思維方式發展,提高思維分析能力,獲得對事物規律性的認知。
在古希臘語中“ 鹵素” 的原意是成鹽元素的意思,是因為鹵素都能與金屬直接化合形成典型的鹽,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五種元素。首先可從日常生活中每天所需的食鹽(NaCl)和自然界中常見的鹵素化合物“鹽”的存在形式,引入鹵素的概念。接著以氯為代表物,講述氯的原子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氯的制備后,再來進行鹵素單質教學內容的講授,即鹵素原子結構、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在鹵素單質的教學中如何運用比較法有效地進行教學是這一內容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運用
1.1 原子結構
先請四位同學在黑板上分別寫出氟、氯、溴、碘的元素符號和原子結構,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討論,相同之處是鹵素原子結構的最外層都是7個電子,因而它們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不同的是從氟到碘,隨核電荷數的遞增,核外電子層數依次增加,原子半徑也依次增大,在反應過程中鹵素單質活潑性依次減弱。總而言之,鹵素原子結構的同一性和差異性將決定鹵素單質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上的同一性和差異性。
1.2 物理性質
鹵素單質都是雙原子分子(X2),均為非極性分子。從教材所列表格中可比較出鹵素單質的物理性質雖然有較大差別,但呈規律性變化。鹵素單質的顏色隨著原子半徑的增大逐漸加深,呈淺黃、黃綠、紅棕和紫黑色;在常溫下,氟、氯是氣體,溴是液體,碘是固體;鹵素單質隨著原子序數的依次增大,熔點沸點依次增高;鹵素單質都有刺激性氣味,都有毒性,都能溶于水(氟、氯與水反應),但溶解度不大。此外,不同的鹵素單質還有自己的特性,例如溴、碘易溶于酒精、汽油、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液體溴常溫下容易揮發成溴蒸氣;固體碘具有較高的蒸氣壓,在加熱時可直接轉變為氣體而升華,可以利用這一特性,對碘進行純化。由此可見,運用比較得出鹵素單質物理性質的同一性,歸納出變化規律,同時也掌握了差異性,如溴、碘的特性。
1.3 化學性質
根據鹵素原子結構教學內容的比較,可知鹵素單質的化學性質既有同一性,又有差異性。即鹵素單質都是活潑的非金屬單質,但從氟到碘,其非金屬性按氟、氯、溴、碘的順序依次減弱。運用比較法具體講授如下:
1.3.1 鹵素與金屬的反應:X2+金屬→金屬鹵化物
金屬鹵化物的穩定性隨著氟化物、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的順序而遞減,相同金屬鹵化物的穩定性:氟化鈉最穩定,氯化鈉較穩定,溴化鈉穩定,碘化鈉不穩定。
1.3.2 鹵素與氫氣的反應:X2+ H2→2HX
這一性質的教學中注意比較以下幾點:
①反應條件的比較,按氟、氯、溴、碘的順序越來越難,從冷暗劇烈化合并發生爆炸—光照或點燃—加熱500℃才緩慢地進行—不斷加強熱的條件下才緩慢地化合,而且生成的碘化氫很不穩定,同時發生分解;②產物鹵化氫都是無色氣體,都易溶于水,其穩定性按氟化氫、氯化氫、溴化氫、碘化氫的順序依次減弱;③鹵化氫的水溶液稱為氫鹵酸,具有酸的通性,除氫氟酸外,其酸性強度按氫氯酸(鹽酸)、氫溴酸、氫碘酸的順序依次增強。
1.3.3 鹵素與水的反應
氟、氯、溴、碘都能與水發生反應,但反應的程度有差別。 2F2+2H2O=4HF+O2↑ (全部劇烈反應)
Cl2+H2O=HCl+HClO (氯水中的一部分氯與水反應)
Br2+H2O=HBr+HBrO (溴水中的一小部分溴與水反應)
I2+H2O→ (幾乎不反應)
1.3.4 鹵素單質間的置換反應
2NaBr+Cl2=2NaCl+Br2
2KI+Cl2=2KCl+I2
2KI+Br2=2KBr+I2
通過課堂演示實驗的比較,氯可以把溴、碘的從其鹵化物中置換出來,溴可以把碘從碘化物中置換出來,換句話說,氯比溴活潑,溴比碘活潑。
結論:鹵素單質的活潑性按氟、氯、溴、碘的順序依次減弱,即氟最活潑、氯較活潑、溴活潑、碘不活潑。
1.3.5 碘與淀粉的反應
碘遇淀粉顯深藍色,這是碘的特殊性質。利用碘的這個特性,可以定性定量檢驗碘或淀粉。
2教學體會
在以上鹵素單質教學實踐中,采用了板書文字形式、討論形式、表格形式及課堂演示實驗等適用于化學教學特點的多種比較教學法,得出:鹵素單質的結構和性質既有相似,又有差別。俗話說“有比較才有鑒別,有鑒別才有認識”,我們對認識一個事物通常是借助于與其他事物的比較來實現的。所以,比較法在教學中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認識活動。
2.1 比較教學法具有嚴謹的科學性
在教學中,語言講述和板書文字要求嚴謹準確。如在鹵素原子結構中,各鹵素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在講授中必須準確描述,按氟、氯、溴、碘的順序由2個電子層依次遞增到5個電子層,學生才能有核電荷數增加和原子半徑增大的概念。還有在鹵素性質中,首先是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書寫要正確無誤,然后同通過比較,得出的結論要準確描述出來,語言文字的使用要準確區別:最穩定(最活潑)、較穩定(較活潑)、穩定(活潑)、不穩定(不活潑)。
2.2 比較教學中追求“同中求異,異中求同”
比較教學法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對兩個或兩個以上有聯系的事物進行比較考察,尋找其異同,探求教學之普遍規律與特殊規律的方法。即要發現表面上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有什么本質的區別,或表面上似乎有明顯差別的事物在本質上有什么相同之處。在教學中運用比較法的關鍵首先是確定各教學內容之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因為相近事物之間不僅在表象上存在著同一性和差異性,而且在本質上也存在著同一性和差異性。通過比較法的運用,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中迅速得到提高。
2.3 比較教學法能使學生提高邏輯思維
和對事物判斷辨別分析的能力雖然鹵素單質屬于同類事物比較的教學內容,但也能通過比較教學法使學生掌握比較的研究方法,對事物辨明是非的技能,增強教師與學生的情感溝通信任,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袁振國.教育研究方法.2000年7月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馮忠良等.教育心理學. 2000年12月第1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比較教學法在鹵素單質教學中的運用與體會】相關文章:
多維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05-03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04-19
淺談游戲教學法在法語教學中的運用的論文06-26
歷史教學中如何運用問題教學法教育論文05-06
談“異步教學法”的運用06-13
微格教學法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5-02
愉快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05-30
對創新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淺析06-15
欣賞教學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運用06-02
多媒體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