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大學課堂的體驗性教學
[論文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學課堂體驗性教學的內涵與特點,而后提出大學課堂體驗性教學的五個基本指向,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大學課堂體驗性教學的實施過程。
[論文關鍵詞]大學課堂 體驗性教學 體驗學習 教師 大學生
一、大學課堂體驗性教學的內涵與特點
(一)大學課堂體驗性教學的涵義
關于體驗性教學的涵義目前存在諸多看法。有人認為:“體驗教學是以體驗為基本特征的一種教學價值觀、教學方法論和教學策略與方法。”這是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對體驗性教學所做出的認定。從宏觀方面來說,認為體驗性教學是一種充分重視人的主體精神的教學價值觀;從中觀方面來說,認為體驗性教學是一種以促進師生發展為主旨的教學方法論;從微觀方面來說,認為體驗性教學是一種以體驗為中心和最終目的的教學策略。
也有人認為,體驗性教學是以體驗為特征的一種教學觀和教學形式。從教學觀方面來說,認為體驗性教學是一種教學觀念的深層次變革;從教學形式方面來說,認為體驗性教學是實踐層面的活動形式和心理層面的活動形式。
還有人把體驗性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模式來看待,認為“體驗教學模式是一種以人的生命體驗與發展為依據的教學模式,它尊重生命、關懷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蘊含著高度的生命價值與意義”。這是一種“以人為本”的體驗性教學模式,并大力倡導在教學過程中對主體生命的關懷。這種關懷的基本思想是,關注生命的完整性,尊重生命的獨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
應該說上述這些觀點都各有一定的道理,但這里我們所要探討的是大學課堂的體驗性教學。那么,什么是大學課堂的體驗性教學?我們的基本觀點是:大學課堂的體驗性教學,是在大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以大學生的自主體驗為中心,并將大學生的自主體驗作為目標、作為中介、作為過程、作為結果而進行的教學。從作為目標來說,體驗性教學的過程必須完成大學生的自主體驗,并以獲得體驗為最高價值;從作為中介來說,體驗性教學必須架起從“知識”到“教養”、從教學到學教的橋梁;從作為過程來說,體驗性教學的關鍵在于大學生體驗活動本身,是主體的生命體驗過程;從作為結果來說,體驗性教學是化體驗為結果的教學,是促使大學生主體發展與心靈解放的教學。總之,大學課堂的體驗性教學,是為了大學生體驗的教學,是通過大學生體驗的教學,是大學生在體驗中的教學,是實現大學生體驗的教學。
(二)大學課堂體驗性教學的特點
1.主體性
大學課堂的體驗性教學是一種主體體驗的教學。這一主體體驗主要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體驗,是大學教師與大學生的共同體驗,但主要是以大學生為主體的體驗,即大學生是體驗的主體,他們總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和需要將外在的東西納入到自己的心理結構,并對其進行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領悟;二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體驗又具有各異性,即不同的主體因其主體性水平不同,主體的心理感受和價值取向不同,其相應的體驗強度、深度和范圍等也就各不相同。為此,應使課堂教學中的體驗過程成為大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展現的過程。
2.情感性
大學課堂的體驗性教學是一種情感體驗的教學。體驗性教學過程不應只是一種特殊的認知過程,它還應該是一種富于情感的過程。情感是體驗性教學的核心,也是體驗性教學的靈魂,體驗性教學以情感為起點,也以情感為歸宿點。在大學課堂的體驗性教學過程中,大學生作為體驗的主體,總會對學習的過程和內容產生某種情感體驗,而這些情感體驗有些是積極的情感體驗,如滿足、自豪、快樂、幸福、好奇等,而有些則是消極的情感體驗,如失望、厭惡、憤怒、恐懼、憂傷等。在此,教師的任務和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激發大學生去進行積極的情感體驗,同時消除其不利于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消極的情感體驗。
3.意義性
大學課堂的體驗性教學是一種意義性的教學。所謂意義性的教學主要是指,大學課堂的體驗性教學既是一種指向意義的教學,又是一種意義生成的教學,也是一種意義內化的教學。從指向意義的教學來說,體驗性教學是一種理解意義、追尋意義、以意義為歸旨的教學;從意義生成的教學來說,教學中的體驗與所獲得的意義總是相伴而生,體驗的生成是意義的生成,意義不是在體驗之前或之外給定的自在之物,而是在體驗之中對人的主體性活動的印證,它通過主體與客體的互動使知與情相融合,最后從對象世界走向意義世界;從意義內化的教學來說,由于大學生最初所體驗到的知、情、信、意、行等各方面的信息并不深刻,因而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再進行自我建構,就是大學生要主動地對感性狀態的體驗進行整合和歸類,以獲得對表象性體驗的深度認識。并以此為基礎最終達到理性的體驗。
4.活動性
大學課堂的體驗性教學是一種體驗活動的教學。在大學課堂的體驗性教學過程中,教學活動本身同時也就是大學生的體驗活動過程。這就意味著體驗離不開活動,體驗性教學在活動中進行,或通過活動而使大學生獲得體驗。體驗性教學反映了體驗是一種動態發展的活動過程,大學生作為體驗活動的主體,會全程參與到體驗活動之中,并在活動過程中調劑自己在知、情、信、意、行等各方面的力量。以達到深層次和個性化的自主體驗。體驗性教學活動實際上也是大學生的親歷體驗活動,這種親歷體驗活動既包括大學生心理層面的親歷體驗活動,即心理上的感受、理解、聯想、領悟等,又包括大學生實踐層面的親歷體驗活動,即行為上的參與、交流、溝通、互動等。
二、大學課堂體驗性教學的基本指向
(一)對教學情境的體驗
主要表現為讓大學生對教學情境的情感性進行體驗,對教學情境的價值性進行體驗,對教學情境的創設狀況進行體驗。體驗性教學總是發生在某種特定的教學情境之中,教學情境越獨特、越真實,就越能引發大學生深刻的教學體驗。對教學情境的情感性進行體驗,就是既讓大學生以情感為基點進行體驗,又讓大學生在體驗中喚醒情感、獲得情感、豐富情感;對教學情境的價值性進行體驗,就是讓大學生對教學情境的生成性價值、拓展性價值、教育性價值進行體驗,以使教學情境的體驗意義得以張揚;對教學情感的創設狀況進行體驗,就是讓大學生對教學情境的創設方式進行體驗。對教學情境的創設過程進行體驗,對教學情境的創設結果進行體驗,而這種體驗的心理過程則表現為大學生的自我感知、心領神會、激情暢游、精神超越。
(二)對教學文本的體驗
主要表現為讓大學生對閱讀文本進行體驗,對討論文本進行體驗,對聯想文本進行體驗。教學文本也是教學資源,它是教學內容的基本承載形式,大學生學習和掌握教學內容的過程,實際上更多的是對這些教學文本進行體驗的過程。對閱讀文本進行體驗,就是讓大學生以適宜的方式閱讀各種文本資源,通過閱讀使大學生感悟出文本資源中所蘊涵的基本理論的指導力量和教育人的邏輯力量;對討論文本進行體驗,就是讓大學生對文本資源中所承載的教學內容進行各種形式的討論,通過討論既能體驗文本資源的深刻內涵,又能體驗討論過程中對問題的發現與解決;對聯想文本進行體驗,就是讓大學生在對文本資源進行閱讀和討論的基礎上,充分調動自己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展開聯想或想象,以便實現對文本資源中的知識內容和教育內容進行拓展性體驗。
(三)對課堂生活的體驗
主要表現為讓大學生對課堂的理性生活進行體驗,對課堂的道德生活進行體驗,對課堂的審美生活進行體驗。大學生的課堂生活是由課堂教學的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審美生活所構成的。因此,對課堂的理性生活進行體驗,就是讓大學生在認知活動的基礎上,對習得知識技能的活動和發展智力技能的活動進行體驗,這一體驗的最高境界是大學生理智感的獲得;對課堂的道德生活進行體驗,就是讓大學生在意志活動的基礎上,對道德品質的內化活動進行體驗,這一體驗的最高境界是大學生道德感的獲得;對課堂的審美生活進行體驗,就是讓大學生在情感活動的基礎上,對識別美、鑒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活動進行體驗,這一體驗的最高境界是大學生審美感受的獲得。
(四)對生命過程的體驗
主要表現為讓大學生對自主生命過程進行體驗,對完整生命過程進行體驗,對獨特生命過程進行體驗。大學生作為一個生命個體,總是在課堂活動中舒展著自己的生命,體驗著自己的生存狀態,享受著自己生命的快活和生活的樂趣。所以,對自主生命過程進行體驗,就是讓大學生主動地去探索問題,自覺地去認識自我、追尋自我、提升自我,并在超越自我的過程中體驗自我生命的力量和自我存在的價值;對完整生命過程進行體驗,就是讓大學生把自我的認知、情感、意志、態度等都參與到體驗性教學的過程中來,并讓大學生在認知和理解知識內在意義的同時,體驗到完整生命的豐富與成長;對獨特生命過程進行體驗,就是讓大學生在成為社會人的同時也成為自我的人,并在體驗性教學中都能發揮自己的獨特風格,都能獲得自己的獨特體驗與成功。
(五)對探究過程的體驗
主要表現為讓大學生通過探究活動實現對探究過程的體驗。探究作為大學最基本的教學方式或學習方式,被認為是大學課堂體驗性教學的真諦。大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探究體驗,實際上也是化信息為知識、化知識為智慧、化智慧為德性的體驗性學習過程。如果沒有這種探究體驗,就不可能有“悟”,因而也就不可能有“智慧”;而沒有“智慧”,也就不可能知人任事和對人與事給予足夠的敬意,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高尚的德性。由此可見,在探究活動中大學生對教學問題所具有的不同理解、看法、感受和體會等,都是大學生積極參與和親歷之后所獲得的體驗。讓大學生對探究過程進行體驗,從主體性角度來說,既包括大學生個體對探究過程所進行的體驗,又包括大學生學習小組等群體對探究過程所進行的體驗。
三、大學課堂體驗性教學的實施過程
(一)創設體驗情境
創設體驗情境,實質是創設體驗場景、創設體驗氛圍、創設體驗生態。它是大學課堂體驗性教學的起始階段,也是大學生進行體驗性學習的準備階段。體驗情境并非游離于大學生的學習之外,而是作為支撐性要素存在于大學生的體驗學習之內,因而它直接決定著大學生的體驗過程、體驗程度和體驗效果。為此,教師必須為大學生創設情感渲染性的體驗情境、激情充溢性的體驗情境、問題展現性的體驗情境、直觀感受性的體驗情境,這是一種真實有效的、形象生動的、富有美感的體驗情境。而要創設出這樣的體驗情境,教師必須依據教學目標,圍繞教學內容,通過聯系生活、運用實物、借助圖畫、角色扮演等,來展現情境、演示情境、再現情境、體味情境。
(二)加強體驗引導
當體驗情境被創設出來以后,教師就要引導大學生進入這一體驗情境之中,并以大學生高度積極的學習體驗來組織教學活動。教師的體驗引導主要表現為:一是引導大學生“為了體驗”而進行學習。這是大學課堂體驗性教學的目標設定。它要求教師要引導大學生積極建構“以體驗為目標”的課堂,并把大學生獲得自身體驗以及在體驗中的自我發展作為教學的最高價值追求。二是引導大學生“通過體驗”而進行學習。這是大學課堂體驗性教學的重要環節。它要求教師要引導大學生積極建構“以體驗為中介”的課堂,并使大學生通過體驗形成自己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是引導大學生“在體驗中”進行學習。這是大學課堂體驗性教學的精髓。它要求教師要引導大學生積極建構“以體驗為過程”的課堂,并使學大生在此課堂中享有更充分的自由和更多的發展機會。四是引導大學生進行“實現體驗”的學習。這是大學課堂體驗性教學的最根本任務。它要求教師要引導大學生積極建構“以體驗為結果”的課堂,并使大學生在此課堂中獲得對學習內容、學習過程、學習結果等深刻而豐富的體驗。
(三)進行自主體驗
大學生的自主體驗是大學課堂體驗性教學的中心環節。由于大學生自身具有積極性、主動性、能動性、創造性等特質,因而大學生在進行自主體驗時,“總是以自己的需要、情感、認知、親身經歷等,去理解教學內容,去感受教學過程,去建構知識的意義”。
大學生的自主體驗實際上是通過大學生的自主感悟表現出來的。而感悟的過程既是大學生的認知活動過程,又是大學生的行為活動過程。作為認知活動過程,它要求大學生要對學習材料和知識的真實意義進行感悟,也就是要對學習材料和知識本身深厚的歷史感、巨大的邏輯感、崇高的境界感、強烈的現實感等進行感悟;作為行為活動過程,它要求大學生要全身心地參與教學過程,并親歷進行自我的生命感悟。在這一過程中,大學生的主動參與和積極投入是體驗教學的外在形態,而大學生的情感觸動與感悟的結合則是體驗性教學的內在動力。
(四)實現體驗升華
體驗升華是在原有感悟的基礎上使體驗得以提升的過程,這也是大學課堂體驗性教學的完成階段。如果說感悟是使大學生的體驗得以內化的話,那么升華則是要使大學生的體驗實現外化。體驗內化是大學生個體通過反思、同化、順應等方式,將親歷中對事物與知識的感知或者對情境與人物的情感體驗內化為自己的觀念或行為。在這一階段里,教師可以組織大學生進行討論、辯論、溝通、交流,以促使大學生再一次梳理自己的感受,從而使內化進一步深入。但此時大學生的認識仍然是較淺層次的,仍舊沒有擺脫定勢作用的影響。因此,這就有必要讓大學生從更高的境界來提升自己的體驗過程和體驗結果,從而使體驗得以外化。實際上,這一體驗的內化與外化的升華,“是對認知的升華,對感悟的升華,對情感的升華”,同時,這也是大學生通過體驗所獲得的自我精神的升華。
(五)完成體驗評價
體驗評價是大學課堂體驗性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確保大學生體驗成果是否有效的重要機制。因此,在體驗性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還要對其開展有意義的評價。從評價的內容來說,主要是對大學生體驗的參與性、感悟性、真實性、深刻性、豐富性、情感性等進行評價。從評價的策略來說,可采取量化評價策略,即通過量表統計,對大學生的體驗情況進行量化分析;也可采取質性評價策略,即通過性質上的分析與綜合,對大學生的體驗情況進行原則性的、大致的、趨向性的價值判斷。
上一頁 [1] [2]
【試析大學課堂的體驗性教學】相關文章:
試析課堂教學即時性評價02-21
試析課堂教學語言的美感12-04
試析哲學教育主體間性的教學模式12-12
試析大學英語課堂學生悟性與個性的培養12-09
試析大學英語文本教學的思考12-05
試析課堂教學中師生沖突的有效管理策略06-06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