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論高職院校學生心理障礙淺析
論文關鍵詞:高職學生 心理障礙 自卑 孤獨 對策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論文摘要:主要從分析高職院校學生心理障礙的六種表現人手,剖析了產生的五種原因,提出了五種解決對策,使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得到健康發展。
一、高職院校學生心理異常的表現
(一)自卑心理
自卑是指個人由于某些方面的缺陷或薄弱環節而產生的輕視自己,認為自己在某個或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高職院校學生中自卑心理的存在程度不同,但比較普遍。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實行的是“三不一高”政策(即不轉戶口,不發派遣證,不包分配,高收費),對學生、家長無異于當頭一棒,使他們產生偏見,認為高職生即落榜生。其次就是宣傳不夠,社會上對高職認識模糊,加之高職生源主要是高中畢業生,不少人在內心里就不愿就讀,最后迫于形勢又不得不讀,因此有些學生思想不穩定,缺乏自信,影響上進心。
(二)孤獨心理
孤獨心理是一種封閉、內心的性格障礙,是一種主觀感受。高職院校學生普遍認識到人際交往對將來走向成功的重要性,他們渴望有知心朋友,嘗試人際交往,并試圖發展這方面的能力,為將來進人成人社會做準備。但是,學校環境對大學生尤其是新生來說影響更大,多數學生面臨的是一個陌生的環境,遠離家人、親戚和朋友,多方面的人際關系和社會活動都是他們未曾經歷過的,現有的交往能力又不能滿足自身交往的需要。所以有的學生認為自己的交往能力欠缺而害怕或不愿意參加社交活動;有的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獨往獨來;有的學生不知道如何接近他人,如何處理與同學的沖突;有的學生不知道如何與異性交往等。這些就是學生孤獨心理的反應。
(三)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在多種因素作用下,個體對一定的準則、規范或行為表現出來的反感、厭惡從而產生抵觸的心理。高職學生思想活躍,成就感強,少數學生存在許多不良的行為和不正確的思想,對老師的教導,職能部門的管理,持一種厭煩、逆反的心理。學生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總是想通過非正式群體“私了”。
(四)焦慮心理
焦慮心理是個體預料將會有某種不良后果產生或模艷的危險出現而自覺難以應付時,由緊張、煩惱、恐懼不安等感受交織而形成的復雜情緒狀態。高職院校學生在面對新的學習、生活、人際關系、戀愛等受到挫折后,最易產生焦慮心理,出現緊張不安、心煩意亂、思維遲鈍、神情呆板等心理、生理上的不良反應。如學生中出現考試焦慮心理較多,有的學習爭勝好強,有的考試準備不充分等,都易出現焦慮癥狀。另外,畢業生特別是相貌一般的女生或特困生等在擇業時也容易產生焦慮心理。
(五)功利心理
功利心理是在不少大學生中存在一種心理異常表現。“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這是中國幾千年奉行的義利觀。隨著改革開放,這種傳統的觀念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少數學生重利輕義,見利忘義,唯利是圖。一些學生片面強調功利原則而不講道義原則,只注重“社會為我提一供了什么”,輕視“我為社會貢獻了什么”。一些學生認為奉獻精神已成為昨日的輝煌,當今社會需要的是“經濟人”而不是道德人。許多學生人生價值取向格調不高,價值目標層次較低,沒有建立起對共同理想的信仰,缺少遠大目標的激勵力量,思想趨于實際、實用和實惠。
(六)苦悶心理
苦悶心理是大學生經常存在的感受。部分高職學生入學后,意志消沉、悲觀厭學,有的甚至自暴自棄,形成苦悶心理障礙。由于高職院校屬地方辦學,且以專科層次為主。高校招生時,一些學生或因高考失利,或因報考失策,不得不“服從分配”,進人高職院校求學。部分高職生的高考理想與升學現實之間產生巨大落差,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同時近年來各類高等院校紛紛擴大招生規模,部分高職學生缺乏必要的文化基礎,增加了進一步學習的難度,降低了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產生苦悶心理,對就業前途失去信心。
二、高職院校學生心理異常的原因
(一)人際關系適應不良
進人高校后,大學生對新的人際關系的適應,遠比對學習和生活的適應困難得多。面對來自全國各地、各具特點的新同學,他們希望了解他人和被他人了解,但又不想完全敞開自己的心扉,與教師形成距離感,在同學中難覓知音,常常出現心里煩惱無人無處傾訴的情況,導致大批學生不上課而沉迷于網絡不能自拔。
(二)學習環境的變遷
對大多數踏人大學校門的同學來說,大學學習的特點是更強調自學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直接指導的機會很少,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較多。同時大學實行學分制和選課制,使許多學生內心存在疑惑。
(三)理想與現實的偏差
許多高職學生對自我發展有較高的期望,追求完美,但現實生活中發現自己存在許多不足,不令自己滿意。另外,大學是一個人才薈萃的地方,大部分原先在中學里的優秀生要失去他們的優越感,有的甚至會成為“一般”或“較差”的學生。一種失落感和困惑感占據了整個心理,心理狀況十分復雜。
(四)成長過程中的矛盾
大學生正處于心理學家稱之為“心理斷乳”階段。這一階段中充滿成熟和不成熟的矛盾。例如,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矛盾,尋求理解與心理閉鎖的矛盾,放松感與緊迫感的矛盾
(五)情感問題的困惑
進人青春期的高職大學生性心理發育成熟,與異性交往的愿望也更加強烈。但是對異性交往的理想成分多,這既增加了他們對異性交往的渴望,同時也增加了與異性交往的困難。許多人希望與異性交往,又不知如何進行交往。而且一旦與異性交往后,如何溝通感情,如何交流自己的看法和調整關系又成了問題。
三、高職院校學生心理異常解決的對策
(一)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
保持健康的心理、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注意培養自己的個性品質。高職學生應該了解自己,發揮主觀能動性來優化個性品質。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其次了解自我、悅納自我。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夠體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只有客觀的評價自己,才能促進個性發展與完善。
(二)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現代社會充滿競爭、挑戰、風險和機會,青年大學生要在這樣的環境中拼搏、奮斗、成長。大學生活中由于種種原因,不可避免地遇到挫折,從而導致心理失衡。提高挫折承受能力要正確認識挫折對人的影響,還應該加強自身修養,在社會生活中鍛煉自己。
(三)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我們現在正處于一個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一些高職學生看不慣社會不良風氣又無力改變,于是就走向自我封閉的孤獨境地。如果一個大學生過于孤僻,不愿意與人相處,沒有共同語言,長久以往,就會在空虛和孤獨中越陷越深,很容易導致心理疾病。因此,高職學生要改變社交觀念,不要把交往看作是浪費時間萬耽誤學習,而應看作是擴展視野、增強心理健康的必要手段。
(四)加強社會實踐活動
高職院校要求理論“必需、夠用”,大力加強學生的實踐環節,學生的心理調適能力是在社會實踐中培養起來的。我們應該為學生創造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增長知識,調節心理,把自己融人到社會中,培養協作意識,從而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健康向上的心態,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五)尋求心理健康教育
高職學生不同于一般大學生,他們受到來自社會鄙薄職業教育的觀念和就業現實的多重壓力,加上自身素質的相對較低以及自我定位的偏移,其心理素質很不穩定,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乃至心理疾病。學生的心理素質比一般高校學生的心理素質更為脆弱,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為接受高職教育是低人一等的思想問題,學校應加強對他們的心理輔導和學職愛職的教育,引導他們正視現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他們認識到“人人有才,人才各異”,從而極大地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試論高職院校學生心理障礙淺析】相關文章: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心理障礙及原因分析08-27
淺析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改革08-22
試論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改革思考06-06
試論高職院校圖書館借閱環境的優化08-06
試論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成長問題的研究08-28
試論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成長問題的研究論文05-01
淺析高職院校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與對策研究08-25
高職院校學風建設08-12
淺談高職院校學生日常管理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