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問題學習的教學方法影響因素分析
論文摘要:基于問題學習的教學方法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其實施過程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和影響。教師是基于問題學習的教學方法的倡導者、設計者和執行者,是根本的影響因素;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參與者,是關鍵的影響因素;靈活的教學管理是其正常實施的重要保障因素。
論文關鍵詞:基于問題學習;教學方法;影響因素
近年來,為了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統治課堂的現象,我國各級各類學校進行了大量的教學改革工作。這些改革措施都倡導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和個性化發展,更大程度上發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
基于問題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典型教學方法,是近年來教育工作者一直關注和研究的熱點問題。PBL強調把學習置于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讓學習者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決復雜的、實際的或真實性的問題,來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以促進他們解決問題、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的發展。教師在實施PBL教學方法時需要深入分析來自教師、學生、教學管理等因素的影響。
PBL教學方法的實施過程
利用網絡課程實施PBL教學方法的過程沒有固定的操作程序,但其一般的操作流程都包含了教師備課、教學實施和總結評價三個階段。
教師備課 (1)確定問題。問題是PBL的起點和焦點。問題的產生可以是學生自己在生活中發現的有意義、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也可以是在教師的幫助指導下發現的問題,還可以是教師根據實際生活問題、學生認知水平、學習內容等相關方面提出的問題。(2)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學資源是實施PBL的根本保障。隨著網絡課程、精品課程體系的建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課程為學生解決問題提供多種媒體形式和豐富的教學資源。(3)對學習成果提出要求,給學生提供一個明確的目標和必須達到的標準。
教學實施 (1)學生分組。學生分組后,要讓每個小組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要承擔的任務,問題解決所要達到的目標,也要確定好小組內每個成員具體的任務分工。(2)創設問題情境、呈現問題。布朗、科林斯(Brown&Collins)等學者認為,認知是以情境為基礎的,發生在認知過程中的活動是學習的組成部分之一,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可吸引學習者。
總結評價 (1)成果展示。每個小組可以采用各種不同的形式、工具和技能來展示他們的理解,這有助于學生學習一定的交流和解釋技能。(2)反思和評價。學生要不時地反思他們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師是實施PBL教學方法的根本因素
教師是實施PBL教學方法的倡導者、設計者和具體執行者,學生的主體性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培養和發展。因此,教師運用新教學方法的心理準備、對問題的選擇與設計、對教學資源的準備、調控課程教學的能力決定著教學方法的實施效果。
教師應做好改革傳統教學體系的心理準備 PBL教學方法強調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而傳統的教學體系強調以知識為本位、以教師為中心,注重教學的知識傳承價值,視教學為教師引導學生獲取知識的特殊認識過程。由于這一教學體系立足于教的需要,強調教師作用的發揮,注重為教學服務,重視教學過程、環節的操作化設計,因而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在實踐中深受教師的歡迎和認同,并在長期的應用過程中與教師的內在需要和行為習慣融于一體,逐步形成了強大的實踐慣性和超強的穩定結構。教師在傳統教學背景下形成的一些習慣工作方式給教師教學帶來了便利,使得教師缺乏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的愿望。教師要進行教學改革,首先要做好向傳統教學體系挑戰的心理準備。
問題創設與選擇 PBL教學方法是以能力提高為核心的教學方式,牽涉到理智探索、認知策略和情感領域等。問題是PBL的起點和焦點,教師設計與選擇什么樣的問題,是影響PBL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師在備課時創設與選擇的問題要既能與教學目標中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要求環環相扣,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資源的準備 教學資源是教師實施PBL教學方法需要考慮的又一個關鍵因素。學習者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深入探討問題的各個方面,討論如何獲得資源、如何評價資源、如何利用資源來解決問題等。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基礎、學習能力準備和設計教學資源,不僅對課程重點、難點內容的理解具有積極作用,而且教學資源難易兼顧,既有基礎知識,也有拓展知識,既能支持自主獨立、循序漸進的學習,也能支持自主探究學習。另外,教學資源的設計形式要多樣化,包括文本、圖形、圖像、動畫、視頻、虛擬現實等,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利用多種形式幫助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教師應具備較高的調控課程教學的能力 學生在PBL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會提出許多意外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是教師備課時沒有思考過的,也可能是課本上根本就不包含的知識。這種問題的提出,往往會將教師置于被動的局面,還有可能使原來準備好的教學環節無法進行。這使得課程教學的可控性與可預見性程度降低,教師調控課程教學的難度大大增加。這就要求教師不但知識面要廣,而且要有較高的組織協調、表達能力和教育教學理論修養,具備較高的調控課程教學的能力。
學生是實施PBL教學方法的關鍵影響因素
PBL的學習觀認為,學習不是由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由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同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資料,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因此,學生的主體意識、與他人合作能力、學習反思能力等非常重要,影響到教學改革的效果。
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 主體意識是指作為認識和實施活動主體的學生,對自己的主體地位、主體能力和自身價值的一種自覺意識,是個體自覺性、能動性和創造性觀念的表現。學生主體意識強弱直接關系到主體性發揮的水平。為此,教師要善于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一方面要加強學生學習目的的教育,提高動機水平;另一方面要教育學生認識學習能否成功的關鍵取決于自己主觀能動性發揮的水平。在PBL教學法中,主體意識是學生主體性發揮的前提。
學生應具有較強的合作能力 小組合作解決問題是PBL教學法的一個重要特征。小組成員通過討論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又有所分工,分別就某個子問題做更多的鉆研,而后再匯總各方面的信息,運用到問題解決中。通過合作,小組可以解決單個學生無法解決的問題。由于問題本身具有較為豐富的內涵,這就使所有學生都有參與探索的機會,而且需要對問題生成深層的理解,而后再將各個方面的見解集合起來,這實際上是共同建構知識的過程。
學生應具有較強的學習和反思能力 首先,PBL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學習能力。PBL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的學習形式大致包括:瀏覽閱讀電子教材、交流討論、小組合作完成問題、小組成果展示、搜索瀏覽相關網站等。學生不僅要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還要在課堂教學之外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查閱各種資料進行自學。其次,學生需要對自己以及他人的思維過程和結果進行反思。通過反思,將相關概念、具體技能、策略與當前的問題類別聯系起來,可以對問題形成更協調一致的理解,這對知識遷移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靈活的教學管理是實施PBL教學方法的重要保障因素
PBL教學方法需要與之相適應的靈活的教學管理,并且應以人為本、以教師為本、以學生為本。增強教學常規管理對PBL教學方法的適應性,建立和完善PBL教學效果評價體系,是保障PBL教學正常進行的重要影響因素。
教學常規管理對PBL教學方法的適應性 現在大部分學校常規教學管理的核心是要求教學秩序井井有條。但PBL教學的課堂秩序卻可能表現出某種程度的無序。因為上課時學生不一定是坐在課堂里,而是圍繞問題到圖書館查閱資料尋找答案,或與小組同學討論驗證答案,在討論過程中產生新的問題,再繼續探究解決問題。這樣的學習形式對教學安排的執行就不會那么嚴格,學生的表現也未必那么整齊劃一,這就要求所規定的教學秩序對PBL教學有一定的適應性。
PBL教學效果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對教學效果的評價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關鍵環節。PBL教學方法要考慮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在進行教學評價時不宜使用統一的標準,更不能以考試成績作為基本評價依據。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在考試成績之外的進步(如能力提高)等方面的評價,要考慮教學效果的滯后性。因為教學工作所產生的效果往往不是立竿見影的,只有充分考慮教學效果的特征,才能對教學效果作出正確的評價和合理的歸因。如果采用精確、線性、即時的教學評價,勢必會作出錯誤的判斷,從而帶來許多消極后果,無形中對教學效果產生負面影響。
鑒于PBL教學方法的評價過程是面向多因素、多指標、多變量的復雜服務與管理過程,模糊數學方法則是一種有效地解決多因素、多指標、多變量現象的數學統計方法,以此構建PBL模式評價體系對促進該模式的實踐探索,通過定性向定量轉換的方法進行模糊評價是可行而有效的。
PBL教學方法對當前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改革是很有借鑒意義的。但是,在具體應用PBL教學方法時,要對來自于教師、學生以及教學管理等方面影響PBL教學效果的因素進行深入分析,做好相應準備,采取相應措施,才能切實提高教學改革的成效。
上一頁 [1] [2]
【試析問題學習的教學方法影響因素分析】相關文章:
試析影響幼兒心理健康因素12-08
谷子消費影響因素分析03-27
試析高等教育質量影響因素12-09
審計證據數量的影響因素分析03-21
淺談移動互聯網的安全性問題的影響因素及措施分析論文02-18
試析中學體育教師教學知識的影響因素12-06
中學體育教學受多方因素影響分析03-10
高校體育教學行為影響因素分析02-2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