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管理模式,打造高素質技工人才
近年來,以培養高技能人才,尤其是為打造先進制造業和發展現代服務業,培養培訓技能型緊缺人才為已任的一大批技校在我國經濟發達地區應運而生,從而拓展了職業教育的領域。一、樹立人人可以塑造成才的教育觀
由于幾千年來“學而優則仕”的傳統思想的束縛,加上我國現階段城市與農村,管理人員與一線員工在工資、福利等分配制度上存在著顯著的差別,導致人們視重點幼兒園———重點小學———重點中學———大學為成才之路,以考試為成才的手段,以分數為成才的標志。自1999 年以來,普通高等學校連年擴招,經濟發達地區逐步普及高中,每年大約40%的高中落榜生進入中等職業學校,大約10%的高考落榜生和未參加高考的四校生(普高、中專、中技及職業高中的畢業生)進入各種高等教育機構以及技校。他們不僅僅文化知識水平低下,而且不少人上進心缺乏,學習興趣淡漠。技校必須把這樣的學生重新教育,重新塑造,確信人人有才,人人可以成才。學校要點燃學生對技校學習生活的熱愛,對專業的熱愛,對技能學習的熱愛,開發他們潛在的智力和能力,把他們個個培養成高技能人才。如果說重點大學培養創新拔尖人才不容易的話,那么技校將高考落榜生培養成高技能人才則更艱辛,對社會貢獻也很大。技校的生存、發展就奠基在這一點上。
二、正確鎖定人才培養目標
為了加速建設小康社會,并應對國際上激烈的經濟競爭、科技競爭和軍事競爭,培養和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以及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顯得十分迫切。技校定位在培養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人才,也就是要培養培訓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掌握某一職業的基礎理論,又具有熟練的專門職業技能,能進行技術改革和技術創新的高級工(職業資格三級)與技師(職業資格二級)。技校鎖定這個具有鮮明職業特征的培養目標不動搖,淡化專科學歷教育意識,不搞對口升本科,引導學生一心一意實現技師的培養目標,以滿足社會和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燃眉之急。
三、按就業導向設置專業
技校是地方性院校,必須面向當地市場,面向企業辦學,為適應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人才市場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設置專業,特別是設置為打造先進制造業和發展現代服務業需要的技能型緊缺人才的專業,諸如汽車運用與維修,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數控技術應用,電子商務,模具制造與維修等等。
根據各行業職業崗位群的多樣性,學生個性發展的多方向性及培養技能的專業性,且與國家職業標準相銜接,每一專業領域采用“大專業+ 小專門化”模式,但專業設置不宜過多、過全,力求設置一個辦成一個,尤其要努力創辦示范性專業和骨干專業,以便輻射到校內外,打造自己的專業品牌,只有這樣技校的特色才能呈現出來,教育質量才可能得到提高,畢業生的高就業率也能實現。 四、開發新課程體系
課程是辦學理念、培養目標的載體,因此技校要完成高技能人才的培養任務,其核心是開發新的課程體系。技校有自己特定的教育對象和培養目標,不能照搬普通專科學校以學科知識為主線的課程體系,而要創建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主線的新課程體系。根據技校現在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國家高級工、技師的職業標準,其課程體系由文化課程、職業基礎課程、職業技術課程和職業實訓課程所構成。其中文化課程與職業基礎課程以提高學生文化涵養和職業素質,達到國民人格素質的要求和較高文化知識的要求;職業技術課程和職業實訓課程以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術和職業能力,達到高級工與技師的職業資格標準的要求。德育教育滲透在各類課程之中。與“大專業+ 小專門化”模式相適應,職業基礎課提供各專業橫向共同的知識平臺,職業技術課提供專門工種的技術。
五、校企合作,產學結合是技校深化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
校企合作,可使學校教育與企業生產,學校教師與企業生產管理人員,學校育人與企業用人等諸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要使校企合作不僅在形式上而在真正意義上,不僅是短暫的而是持久地發展下去,校企雙方必須有理念上的共識,利益上雙贏與制度上保證。
“訂單”培養、定向招生是校企合作一大新舉措,企業向學校提出“訂單”培養計劃,包括提出培養專業、各專業人數、人才規格、學習年限、質量監控、實習安排、就業保障等。學校接過企業“訂單”,向社會定向招生,進而實行定向培養,在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計劃安排上與企業需求相吻合,按照企業要求培養人才。
六、加快建設一支“雙師型”的教師隊伍
教師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是實施教學改革的主力。技校要加快建設一支數量適度,結構合理,高素質的、穩定的“雙師型”師資隊伍,他們必須具有優良的職業道德,有系統的寬厚的專業理論知識,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理論聯系實際,解決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既能勝任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學生職業實訓與生產實習。
鼓勵教師面向社會、面向企業、面向生產,直接參與技術開發、技術轉化、技術改造,主動開展科技服務,承擔科研項目,在產品開發和技術轉化中鍛煉和提高。
建立公平、公正,富有激勵的工資福利制度和科技職務職稱晉升制度,不斷提高、改善廣大教師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條件,鼓勵教師在事業上銳意創新。
【創新管理模式,打造高素質技工人才】相關文章:
企業創新管理模式研究12-12
班級管理模式創新的思考與實踐11-22
試論企業電商的營銷管理模式創新12-01
簡論電力企業電力管理模式的發展與創新03-29
大膽創新班級管理模式 加強學生自我鍛造02-24
中職學校圖書館管理模式創新的思考11-19
淺談建立科技創新機制,培養科技創新人才03-29
有關我國高素質國際貿易人才培養措施的探討01-16
為培養創新型人才營造自由氛圍11-1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