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高中生探究學習的能力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在《智能的結構》中倡導高中生的學習方式應以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為主。新課程改革很關注對高中生探索能力的培養,注重培養高中生探索性學習;認為高中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應該是一名高中生親自參與、豐富、生動的思維過程;要讓高中生經歷一個實踐和創新的過程。可見,新課程改革把指導高中生進行探索性學習作為改革重點之一。《中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必須重視高中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往往習慣告訴高中生這樣的題應該怎樣做,這是單純的傳授知識,高中生只是學會了模仿,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往往不注意啟發高中生的思維,忽視解決問題方法的發現過程的展示,忽視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傳授,致使高中生在獨立解題時由于不知道思考方法而無從下手,使高中生成為消極的結論接受者。這樣的接受學習,在教學過程中看起來很順利,但是,因為沒有給高中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機會,高中生就不可能達到對數學知識的深刻理解,也不可能真正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我們所追求的課堂教學是要以問題情境來統領整個教學過程,高中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下,通過觀察、分析,產生學習新知的心理取向,自己去發現問題,自己提出問題,再通過師生合作篩選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培養高中生的問題意識和學習能力,也就是培養高中生的探究學習的能力。如何培養高中生探究性學習的能力?我認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巧妙運用探究策略,創設教學情境,激發高中生學習興趣,讓高中生積極參與探究的全過程,努力提高探究學習效率。
一、轉變學習方式,突出主體地位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著與合作者。”倡導高中生自動參與、樂于探究、培養高中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注重發展高中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強調教師應激發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向高中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因此,在新課程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改變學習方式,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積極引導高中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大膽地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動口、動手、動腦等多項感官獨立自主地去參與探究活動,經歷探究過程,獲取知識與技能,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斷提高高中生各方面的學習能力,充分體現高中生在數學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二、創設問題情境,營造良好氛圍,培養探究能力
“問題情境”需要創設才能生成,如何創設問題情境,創設怎樣的問題情境是數學教學實踐中不朽的話題。為什么有高中生對數學不感興趣?其根本原因在于個別高中生體會不到蘊含于數學之中的奇趣和美妙,造成這種現狀的因素很多,課堂的氛圍是影響高中生學習興趣的原因之一。對于教師來說,為高中生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創設師生情境交融、合作交流的良好課堂氛圍,是教師組織教學的很重要的一項內容。
教師所創設的問題情境應根據教學內容和高中生的年齡特點,力求體現趣味性,充分展示數學的魅力,激發高中生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在導入新課的環節中,教師可以根據高中生的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教學情境,使課程充滿趣味,使高中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
三、關注知識經驗,創設探究空間
高中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也是高中生后續學習的基礎。《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高中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向高中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高中生的年齡特征和已有的知識經驗與生活經驗,從高中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努力創設有助于高中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情境,讓高中生在愉快的探究活動中獲得新知,使高中生在知識、能力、情態諸方面得到反展。給高中生創設一個自主探究的空間,使高中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并讓高中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得到了鍛煉和發展。 四、運用遷移理論,促進高中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發展
在心理學中,“遷移”指在一種情境中獲得的技能、知識或態度對另一種情境中技能、知識的獲得或態度的形成的影響。它是學習者運用已有認知結構,在對新課題進行分析、概括的基礎上實現的。其實質是一種揭示新、舊課題共同本質的過程。
教師課堂教學中引導高中生學習新知時可運用類比等方法,提示出它與原有認知結構中的知識的相似、相通之處,這樣高中生就能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和經驗主動地學習新知識,同時也有利于高中生認知結構的構建。
五、發揮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引導高中生自主探究
多媒體教學有著傳統教學方式不可比擬的優勢,利用好這些現代化教學設備和先進教學形式,會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在進行“弦切角”的教學時,首先引導高中生親自演示活動教具,移動圓周角一條邊,產生無數個圓周角,當動邊移至與圓相切的位置時,停止移動,共同研究這個角(弦切角)的特征。接著講授弦切角的定義,教師操作電腦,進入圓周角向弦切角演變的程序。高中生動手,將觀察到的與感知到的圖形畫到紙上。教師啟發高中生研究自己畫的弦切角的特點并歸納總結:頂點在圓周上,一邊與圓相交,另一邊與圓相切。屏幕顯示,這三個條件中缺少其中一個或者任意兩個會有幾種錯誤圖形,從而達到分析定義本質屬性,強化高中生記憶的效果。
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課堂中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是信息技術與中學數學學科課程的整合的重要途徑,強調用信息技術構建理想的數學教學環境,以實現使高中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學習的目的,并收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六、注重師生情感交流,促進高中生自主探究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發展心智的活動,高中生參與性的高低是衡量一堂課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整個教學過程,師生之間不僅僅以知識的傳授為主要聯系形式,同時還應該是思想、情感交流的信息場。所以,在課堂教學中,不僅僅要注重師生間知識的交流,還要注重師生間情感交流的互動效應,用情感的互動推動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踴躍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努力做到:
1.引導高中生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調動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高中生的學習動機;當高中生遇到困難時教師應該成為鼓勵者和啟發者;當高中生取得進展時,教師應充分肯定高中生的成績,樹立其學習的自信心,激發高中生學習的興趣,有效地促進高中生的自主探究。
2.教師要了解高中生的想法,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起到解惑的作用;鼓勵不同的觀點,參與高中生的討論。教師在深挖教材,充分備課的前提下,要積極發揮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激發和調動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創設最佳的課堂氣氛,密切注視課堂交流中的信息反饋,及時調整教學過程,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新型教師應該做教學的組織者、合作者和引導者;而高中生應該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具體來說,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營造良好的氛圍,促使高中生積極探究,并在高中生探究時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使問題的研究不斷深入,層層推進,直至達到探究目標。這樣才能使高中生不斷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創新的能力,才能使高中生學會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不斷認識、發現、總結和創新,真正提高自主探究能力,成為學習的主人。
【淺談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高中生探究學習的能力】相關文章: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06-07
淺談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音樂能力11-19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03-25
淺談數學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12-02
淺談生字教學中的能力培養12-02
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12-04
淺談服裝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05-09
淺談“誘思探究教學”中的興趣培養03-04
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11-2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