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心電圖教學改革與實踐
【摘要】目的 掌握心電圖是一門重要的臨床技能。本文根據中職教育的要求,結合心電圖學的特點,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記憶方法和實踐技能培養四個方面探討了提高心電圖教學效果的主要途徑。【關鍵詞】中職心電圖教學 學科特點 教學方法
心電圖是臨床上重要的輔助檢查之一,尤其對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的診斷有著特殊的價值,它是醫務人員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能。在中等衛校診斷學教學當中,心電圖課時少,內容多,學生常反映心電圖抽象、難學。心電圖教學長期以來是教學中的難點。中職教育以知識“必需、實用、夠用”為原則,根據這一要求,筆者在多年的教學當中,將心電圖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知識點記憶方法和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等問題綜合起來加以改革與實踐,現總結如下,以共各位同行共同探討。
1 教學內容改革
目前心電圖教學的現狀是,不論聽課的受眾體是誰,未來需求如何,一概從基礎心電理論到一份份圖譜;內容深奧抽象的心電理論和向量知識先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澆滅大半,與臨床脫節的圖譜數據、形態特征又分散龐雜,枯燥難記[1]。筆者根據中職教育的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改革。
1.1刪減心電理論、向量知識
對中職衛校學生來說,理解這些知識非常困難,這些知識對掌握正常心電圖、常見心律失常影響不大,刪減這些知識可節省授課時間,還可防止學生失去學習心電圖的信心。
1.2增加臨床病例
心電圖的診斷離不開臨床資料,真實、生動的病例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 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
如果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講解,在整個心電圖教學中難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為了在有限時間內達到效好的教學效果,根據教學內容、教學情境,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實踐能力。
2.1系統講述法
學生沒有學習過心電生理,對心電圖的圖形形成很難理解,為了讓學生在短期內能辨認這些波群,可采用這種教學方法。例如,教師結合心臟傳導系統、解剖特點解釋P波、QRS波群、T波的位置、關系和含義,讓學生知道竇房結發出沖動后,先傳到心房,后傳到心室,故先有心房除極波P波,后有心室除極波QRS波群和心室復極波T波。系統講述法可使學生獲得系統、連貫的知識,并可讓學生在短期內獲得大量的知識和經驗,提高教學效率。
2.2比較教學法
在講授心動過速時,筆者將竇性心動過速和陣發性心動過速進行對比。正常人在活動時心率會加快,休息進恢復正常,但沒人能說出心率加快和恢復的具體時間,是因為竇性心過速的臨床特點是心率逐漸加快、逐漸減慢。在頻率上,竇性心動過速往往不超過160次/分,陣發性心動過速的臨床特點為突發突止,頻率在160-220次/分之間。
2.3病例導入法
心電圖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教師在講授時可導入生動、真實的病例,將心電圖與臨床病例相結合,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筆者導入一個生動的真實的病例:患者女性,擬為“心肌病”入院。住院期間多次述心悸,查體發現心率180-190次/分,心律略不整齊,當把心電圖機拉到床邊時心律失常已消失,當時做了動態心電圖,但因電腦出現故障,不能分析結果。提問:病人出現了哪種心律失常?學生討論后,教師繼續講述后來的情況,根據既往的病史,筆者當時提出:“患者曾患有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史,就按此種心律失常 治療吧。”但得到上級醫師的同意。一個月后,動態心電圖機修好了,得知患者本次入患有“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若按“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治療會引起嚴重的后果。講述此病例時,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從生動的病例中了解到兩種陣發性心動過速的異同,認識到學習心電圖的重要性。在講“房顫”時,筆者講“f”波的特點有三個不一致,臨床心臟聽診也有三個不一致,心電圖中表現的R-R間隔絕對不規則,聽診時出現心律快慢不一,導入“房顫致腦栓塞”的真實病例。有一名30歲的農村男青年,患“風濕性心臟病”入院,心臟聽診發現三個不一致,問:根據體征,病人出現哪種心律失常?學生回答后,繼續講述,有一天清晨7點鐘,病人突然出現失語,檢查發現一側肢體絲豪不能動彈,查CT示“腦栓塞”,治療一周后病情無好轉,家屬黯然要求自動出院。通過該病例可讓學生知道房顫聽診很有特點,在進行心電圖檢查時可與心臟體征相結合進行診斷,還讓學生知道房顫可合左房血栓,血栓脫落可發腦栓塞的嚴重后果,激發學習興趣。
2.4直觀教學
心電圖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教學中離不開直觀與形象教學。為將教材與直觀形象結合起來,必須利用好教具,使形象通過感官作用于大腦,讓學生收到良好的視覺效果[2]。心電圖學涉及大量的圖譜,采用傳統講授法,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會浪費很多時間,學生又難以理解和記憶。因此,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具(如模型、多媒體技術),通過視覺刺激加深記憶,并有助于理解。具體如下:(1)心電圖導聯的連接:先讓學生到實驗室連接并描記心電圖,后講解。(2)心電圖圖譜的分析:過去用幻燈片、投影儀講解,現已被多媒體技術取代。將教材中圖譜作為素材制成多媒體課件,教師講解,學生邊看邊分析教材中圖譜,積極參與到教學當中。讓學生分析教材中的圖譜有以下幾個優點:a)教師巡回指導,可及時發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的情況,以便指導學生學習。b)培養學生分析心電圖的能力。c)加深印象。d)有利于統一講解。e)課后可復習。如果讓學生分析不同的心電圖圖譜,教師講評很費時、費力,學生對多變的正常的心電圖亦感到困惑。
2.5參與式教學法
參與式教學的特點是以問題為中心,重點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做到教學與實際結合。同時用啟發的方式,促使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來,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學生與學生的相互交流創造了機會,擴充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促進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形成了生動活潑的教學局面,最終使教學雙方都得到提高[3]。筆者在講解正常心電圖圖譜時,讓學生參與分析,完成一份正常心電圖圖譜的診斷。通過學生參與,加深了學生對各波段的認識,了解心電圖分析的步驟,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3 采用恰當的記憶方法,為實踐打基礎
心電圖教學有許多需要記憶的知識點。死記硬背很難達到理想效果。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幾種科學記憶方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分析能力、歸納能力等,明顯提高了學習效率,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在教學中常采用以下幾種記憶方法[4]。
3.1根據名稱記憶
筆者在講解QRS波群的命名時,采用這樣的記憶方法,按QRS波群名稱排列順序,Q波在R波的前面,S波在R波的后面,故稱QRS波群。 3.2解釋圖形形成記憶
在講解心房肥大時指出,竇房結位于上腔靜脈入右房處,竇房結發出沖動后右房先除極,左房后除極,P波的前半部分為右房除極產生,后半部分為左房除極產生,所以右房大P波高尖,左房大P波增寬。
3.3根據導聯連接位置記憶
3.3.1心室肥大 在胸導聯正極位置中,V1、V2最靠右邊,V5、V6最靠左邊,右室大往往V1的R波增高,左室大V5的R波增高。
3.3.2心肌梗塞定位 正常人的心臟偏左,V1-3正極位置相當于左室前間壁位置,V4-6相當于左室前壁位置,所以V1-3、V4-6出現S-T段抬高和病理Q波,分別提示前間壁心肌梗塞、前壁心肌梗塞,V1-6出現以上改變則提示廣泛前壁心肌梗塞。
3.4利用導聯排列順序記憶或圖表記憶[4]
臨床上常將心電圖排列成以下對列,在進行心肌梗塞定位時采用對列記憶,方法如所示。
注:框內的導聯出現S-T段抬高和病理性Q波
4 體會
通過以上改革,在教學過程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實踐中發現,每個學生的基礎、領悟力不同,逐個輔導和集體輔導相比,前者教學效果更好。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可采用小組合作性學習方式,學生之間相互學習,不僅減輕了教師的負擔,還可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此外,提高教師的素質是保障心電圖教學效果的關鍵。
參 考 文 獻
[1]李玫,李蓓蕾等.心電圖教學現狀分析及信息化心電圖教學與考核題庫的構建[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7):76-77.
[2]謝慧文,等.心電圖課程教學改革的初步探索[J].醫學教育,2003,(4):38.
[3]李靜,侯偉,黃紹平.參與式教學方法在臨床兒科見習中的應用[J].中國等醫學教育,2010(7):108-109.
[4]楊禮芳,趙梅香等.[J]衛生職業教育,2009,27,(8):92-93.
【中職心電圖教學改革與實踐】相關文章:
論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創新與實踐11-19
中職學校模塊教學改革與實踐論文11-22
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考11-19
中職學校一體化教學改革實踐探討11-19
中職學校教學改革的思考論文03-13
中職數學教學改革的思考11-19
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的思考11-19
中職學校飯店管理概論課程教學改革11-18
- 相關推薦